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六章:市井輿論

【這不是愚人,是微言要很嚴肅地和大家說個事。

首先和大家說一下微言的情況。大三了,要司法考試。過了司法考試,也就有了法律從業資格。這個是必須去拼的,每天六點多起來去佔位,早晚自習,都是必要。只是《國色》在這裡,每天還要抽出時間來碼字。中午,下午吃飯的休息空當都沒有,儘量碼字。這樣才能寫出五千字來。

坦白說,最近寫得不算好,至少和開頭那些比起來,情節上少了雕琢。很遺憾,也很無奈。雕琢是要時間的,而我恰恰最缺這個。司法考試特別難,國朝三大考,司法考試名列其中。我沒幾分把握,所以更要努力拼搏。儘量兼顧小說更新的時候,將複習進度跟上去,而我現在的複習進度,是真的比別人慢了好多了。

所以只有一更,三千字。依舊會風雨無阻,雷打不動。請大家體諒,支持微言,不要因爲更新少了,反而讓小說進入了惡性循環。

其實,更新少了,我質量也能有提高不是?

寫得有些散亂,見諒了。】

正文開始

——————————————————————————————————————————————————————————————

對於自己的女兒和蘇家後人攪在一起,本心而言,他並未有多大觀感。只是家族內的干涉十分強烈,讓他有些無奈。

今日再看蘇默在貴州的表現,倒是讓他有些耳目一新的感覺。文國權身爲吏部尚書,天下職務變動他都有輪廓在心。蘇默的事情,他也聽聞過。若是沒有這幾天發生的事情,他也並不想插手蘇默的事情。

但前些時日陸慷的表現讓文國權震動不已,他較陸慷少了四歲,也晚入仕途四年。

結果,就是當陸慷在禮部尚書這裡紮根掌握局面的時候。陸慷已經掌握住了戶部,並且成了東府政事堂的副相之一。位近人臣之頂,配清涼傘,抗王侯禮。

本來,在政治上他們是觀點相近,加上八大家內部的聯盟。故而成了相近的盟友。彼此呼應,未來美好。

但這一次,當陸慷以一己之力掀翻了李廷儒入主西府的時候。文國權便趕到了不對勁。

身爲吏部尚書,每一次朝廷的人事變動他不說主導,但絕對有一定的影響。但這一次,文國權發現自己完全被排除在外了。

對此,陸慷的解釋是李廷儒下臺委實只是因爲遼東、西南的動亂,並非他人之因果。

文國權應了下來,作罷,但他還是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直到在對待四川新任巡撫的問題是,文國權作出了試探。他主推四川布政使朱燮元上四川巡撫,理由是朱燮元更加熟悉情況,而且也表現不錯。

但陸慷同樣知道,朱燮元不是文國權的人,文國權推出朱燮元只是出於公心。

既然是公心,否決了朱燮元也不會得罪文國權的利益。

於是陸慷毫不猶豫地否決了朱燮元,推出了自己的嫡系親信陝西布政使張正蓬爲四川巡撫入川平叛。

文國權明白了。

又一次,文國權翻閱了《貴亂實錄》,稍待,文國權對身邊一名執弟子禮的年輕官員道:“雙亭,我知道章道在南都很活躍,那麼,就讓他關注一下這《貴亂實錄》吧。”

“是!”被喚作雙亭的年輕官員眼中一抹異色閃過,答應了下來,心中卻對蘇默這名字暗暗記了下來。

恩師在朝中地位關鍵卻也敏感,一向謹言慎行,也因此影響力頗大。這次對一個區區南都禮部主事用心,可是含義深刻啊!

章道是南京禮部科給事中,科參言官,乃是南京都察院裡頭六大刺頭之一。當然,這是一些不爽言官人的說法。

換個說法,章道是旁人不知道的文國權的門生。也是南京清流的一號重量級人物。

“就試試看,你到底有幾分想孤霸八家,權柄天下的心吧!”文國權想到了陸慷那張俊朗深沉的面容,心下喃喃道。

湖廣。

《貴亂實錄》在新式活字印刷術的高效印刷下,迅速出爐。衣顏徽提供人力物力,更是兼併了幾家中小作坊,硬生生地將活字印刷的規模一下子拉了起來。

其餘王軒、仇天、盧象升、謝世晉、顧詩曉等人更是紛紛出力,一下子便讓《貴亂實錄》首批印製五千冊成功。

其餘銷售渠道,更是迅速在短短不過三日的時間內盡數打通。

對於書商而言,和熱點問題相關的文冊總是容易發賣的。而今戰爭時期,無數士子百姓對西南戰事關心非常,這個時候推出《貴亂實錄》自然是十分吸引眼球的事情。

故而,首批五千冊,迅速發賣成功。

一下子,市井酒家,各處高檔低檔的公共場所裡,上至高官達貴下至販夫走卒都知道了《貴亂實錄》這本自傳體的文冊。

川貴之亂的話題再度熱火起來。市井文牘之間,議論紛紛。

“看了《貴亂實錄》才知道,原來貴州這麼個偏僻窮酸的蠻瘴之地,竟是這麼一處風景獨到,美女如雲的地方。可惜,竟是被這些夷人給佔據了。還舉起了反旗,妄圖割據自立!”市井處,一茶樓頭,一矮胖之人眉飛色舞地講了起來。

“王哥,想不到你平日對天下大事說的頭頭是道。今日看的,竟是這麼膚淺,莫不只是從哪個說書先生那裡聽了半截吧?竟是連最關鍵的地方多不知道?”聽此,又一高瘦男子大冬天地打開摺扇,好似自己成了羽扇綸巾的孔明先生一般,看著這眉飛色舞的矮胖漢子,眼中帶著得意。

插樓內聽了這話,衆人紛紛都停下了手頭的話題,看了過來。

更有人起鬨道:“都說說,這《貴亂實錄》到底講了什麼東西,滿城都是在說。我們卻買不到這緊俏的小冊子了。也不知道這真正打仗了起來,糾結是個什麼光景,什麼模樣?”

“不錯,六哥哥,王哥哥你們聽了什麼風聲,都說說!”

“嗨!”被喚作王哥的矮胖漢子倒也光棍,朝著衆人一拱手,道:“我的確是只聽了半截,就說這貴州好風光,一個個彝人娘們也都俊俏。還聽了些,就是一幫子當官的事情,沒仔細聽明白。卻覺得這貴州之亂啊,還很有新鮮東西。至於你們要聽仔細的,小六兄弟,我也不搶你風頭,說罷!”

見這矮胖漢子灑脫,被喚作小六兄弟的高瘦漢子點頭,也是拱手朝著上下看官一禮,這才道:“《貴亂實錄》開頭一些,的確如王哥所言。是說了貴州好風光,夷家多情女的事情。但戰亂一起,哪裡有這麼多好事情?虧得認些字,知道這戰禍一起,生靈塗炭的災難啊!”

“重慶陷落,滿城百姓,被彝兵亂兵奸~淫搶掠者,無以數計。更有兵卒縱火爲樂,數裡樓臺,盡數付之一炬。多少人家一輩子掙來的家當被這些畜生搶了去,人也殺了,兒子成了苦力奴,妻女成了營妓。多少人家一夜間家破人亡,悲慘難言?貴州之亂,更是悲慘更甚……”

“難道,當朝諸公,就沒有一點動作嗎?”如此悲慘之境遇,是尋常百姓根本無法得知的。

戰爭的陰影早就遠去,更何況還是居於內陸,遠離邊鎮之地。更是不知道,原來戰爭的威脅竟是這般恐怖,這般悲慘。

當下,便有人怒喝起來:“國家錢糧,就是這麼讓貴州上下文武浪費的嗎?還要中樞,難道中樞對這些蠢蠢欲動,野心勃勃的土司毫無準備?”

“誰說沒有?”被喚作小六哥的高瘦男子大大地嘆息了一聲:“據《貴亂實錄》編者採訪的貴州流民所言,這次,朝廷是真的派出了人手的。”

“是誰?”

“他幹什麼去了?”

“就是蘇默!”小六哥沉聲:“咱們湘江邊上出來的好兒郎!”

“書院此次派發歷練任務檢驗學子,上下百號人,全都選了府城、州城、江南郡縣,名川繁城。只有蘇默,去了西南,去了水西宣撫司面對安彥雄這大奸雄!之前,朝廷便有有識之士察覺到了西南右邊,於是以蘇默爲禮部主事,身負皇命,到水西尋求力量,壓制蠢蠢欲動的各部土司!”

“甚至,安彥雄造反之前,蘇主事已經聯合了安家上代宣撫使之女安梓,由此還得到不少彝人的支持。就在蘇主事要聯合各家彝人權貴壓制安彥雄的時候……”

說到這裡,小六哥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此刻,整個茶樓內齊齊緊張了起來,儘管小六哥講故事的功底實在不咋地,但如此國事,如此湘江好男兒還是讓他們紛紛吊起了心。

“小六哥,這上等碧螺春您潤潤嗓子,好好說,到底蘇公子怎麼了?”

“就是就是,蘇主事可有降服那大魔頭?”

……

小六哥喝完茶,重重嘆息一聲:“說來,還是蘇主事太大意了!這安彥雄既然敢造反,怎麼可能沒有準備,甚至說不定還安插了漢奸在漢官裡頭。故而,誰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蘇主事要對付安彥雄的事情竟然泄密了!有叛徒,將蘇主事的情報告訴了安彥雄,竟是讓安彥雄提前反應了過來,直接扯旗造反……數千兵馬,重重合圍蘇主事所在府邸……最終……”

小六哥剛想要吊吊胃口,只是一看整個茶樓上,無數憤怒的目光,頓時迅速跟上:“一把大火,蘇主事所在的府邸化爲灰燼,朝廷差一點就能降服安彥雄這大賊,卻因爲內賊功虧一簣……”

“唉……”

滿場唏噓聲,無數人不由爲蘇默這努力大大遺憾起來。但每個人心中對蘇默的事蹟,無不敬仰。

和平年代,敢於犧牲的人終究只是少數中的少數。

更何況還是爲國事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那是真正的非能人,非賢人無法爲的事情。

蘇默能有如此心胸,如此膽魄,如此勇氣去水西,以一己之力試圖扭轉乾坤。光是這番雄心,就折煞了不知多少人的心。

此刻,茶樓上一處雅間內,幾個青衫儒袍的士子紛紛默然。

這些是府學學生,都是等待來年參加鄉試的正宗士大夫,一個個都是過了院試的秀才。

此刻,一本《貴亂實錄》拜在桌案之上。

第四十章:柳七娘第二十七章:常務執事第二十三章:潰兵第二十五章:族長定第六十七章:清濁堂第四十四章:楚練綢莊亂(上)第三十章:宣撫司署第二十五章:天下大勢第九十一章:奪城奪勝(下)第六十二章:暗光隱襲(下)第二十四章:族權波折【賀旦更】第十七章:取第七十四章:福王世子第九十一章:奪城奪勝(上)第二十六章:王軒拜訪第三十八章:四川敗局第七十二章:搶啊第七章:到京師【一更】第七十九章:男女情(下)第四十三章:暴~亂【加更一章】第六十三章:現實困境(下)卷尾章:蘇氏在的善化【大章】第七十七章:官軍進剿第八十一章:我輩青年第六十九章:權力之手第一章:客船軼事第五十五章:天外飛仙第九十一章:奪城奪勝(上)第五十二章:夢想和希望【第一更】第三十五章:啓興四年的督撫們第六十八章:買賣與大典(上)第四十八章: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九十三章:貴亂城困(上)第三十五章:啓興四年的督撫們第二十六章:火攻覆滅第一章:孰執勝敗論英豪第三十一章:學姐嫂子第二章:新世界裡的舊居第七十章:刻薄與國事(上)第四十五章:趨之若鶩風潮起第九十六章:出戰第七十九章:勝敗一瞬第五十六章:小丑(上)第六十四章:龍生九子第六十二章:繡坊第八十三章:攻城第四十五章:商人名(下)第二十五章:入城第五十章:玉牌羞煞人第三十章:魂歸來兮第十二章:城困哀兵第四十章:國賊勝福王薨第七十五章:士紳代表第六十一章:笑靨如花第四十七章:遼東局勢(下)第五十九章:蓄勢(下)第四十五章:商人名(上)第五十二章:人心(下)第六十一章:衡王入京第八十四章:攻守第五十四章:結社與解圍【第一更】第十五章:南北京第六十三章:文家姑娘第二十四章:蘇翰林第三十二章:小師妹第七十七章:西南危局(上)第十四章:包藏禍心第七十八章:棉花銀彈話分權(下)第六十二章:暗光隱襲(上)第七十七章:官軍進剿第五章:鬧翻天的湖廣第二十八章:我在那一角落患過傷風第六十二章:同學第三十章:麻不麻煩第二十章:一曲詩令怨難了第四十一章:蘇家的場面【戰榜一更】第一百章:重裝武卒第八十四章:罪惡與戰爭(上)第二十四章:敗仗突圍第三十四章:蘇氏近況第三十章:宣撫司署第九十九章:決戰第四十四章:楚練綢莊亂(上)第二十九章:搏擊第九章:陸禪第七十六章:扯平(下)第十六章:寵辱不驚第二十四章:族權波折【賀旦更】第七十六章:如沐春風第十四章:策論第五十九章:蓄勢(下)第五十八章:爲悅己者容(下)第十三章:庭辯第四十一章:啓興帝駕崩第四十七章:誰似白霓裳第四十七章:誰似白霓裳第七十四章:緩兵與平局(下)第九十七章:死戰第二十五章:天下大勢第一章:孰執勝敗論英豪
第四十章:柳七娘第二十七章:常務執事第二十三章:潰兵第二十五章:族長定第六十七章:清濁堂第四十四章:楚練綢莊亂(上)第三十章:宣撫司署第二十五章:天下大勢第九十一章:奪城奪勝(下)第六十二章:暗光隱襲(下)第二十四章:族權波折【賀旦更】第十七章:取第七十四章:福王世子第九十一章:奪城奪勝(上)第二十六章:王軒拜訪第三十八章:四川敗局第七十二章:搶啊第七章:到京師【一更】第七十九章:男女情(下)第四十三章:暴~亂【加更一章】第六十三章:現實困境(下)卷尾章:蘇氏在的善化【大章】第七十七章:官軍進剿第八十一章:我輩青年第六十九章:權力之手第一章:客船軼事第五十五章:天外飛仙第九十一章:奪城奪勝(上)第五十二章:夢想和希望【第一更】第三十五章:啓興四年的督撫們第六十八章:買賣與大典(上)第四十八章: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九十三章:貴亂城困(上)第三十五章:啓興四年的督撫們第二十六章:火攻覆滅第一章:孰執勝敗論英豪第三十一章:學姐嫂子第二章:新世界裡的舊居第七十章:刻薄與國事(上)第四十五章:趨之若鶩風潮起第九十六章:出戰第七十九章:勝敗一瞬第五十六章:小丑(上)第六十四章:龍生九子第六十二章:繡坊第八十三章:攻城第四十五章:商人名(下)第二十五章:入城第五十章:玉牌羞煞人第三十章:魂歸來兮第十二章:城困哀兵第四十章:國賊勝福王薨第七十五章:士紳代表第六十一章:笑靨如花第四十七章:遼東局勢(下)第五十九章:蓄勢(下)第四十五章:商人名(上)第五十二章:人心(下)第六十一章:衡王入京第八十四章:攻守第五十四章:結社與解圍【第一更】第十五章:南北京第六十三章:文家姑娘第二十四章:蘇翰林第三十二章:小師妹第七十七章:西南危局(上)第十四章:包藏禍心第七十八章:棉花銀彈話分權(下)第六十二章:暗光隱襲(上)第七十七章:官軍進剿第五章:鬧翻天的湖廣第二十八章:我在那一角落患過傷風第六十二章:同學第三十章:麻不麻煩第二十章:一曲詩令怨難了第四十一章:蘇家的場面【戰榜一更】第一百章:重裝武卒第八十四章:罪惡與戰爭(上)第二十四章:敗仗突圍第三十四章:蘇氏近況第三十章:宣撫司署第九十九章:決戰第四十四章:楚練綢莊亂(上)第二十九章:搏擊第九章:陸禪第七十六章:扯平(下)第十六章:寵辱不驚第二十四章:族權波折【賀旦更】第七十六章:如沐春風第十四章:策論第五十九章:蓄勢(下)第五十八章:爲悅己者容(下)第十三章:庭辯第四十一章:啓興帝駕崩第四十七章:誰似白霓裳第四十七章:誰似白霓裳第七十四章:緩兵與平局(下)第九十七章:死戰第二十五章:天下大勢第一章:孰執勝敗論英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乡城县| 广南县| 林州市| 台山市| 阜康市| 扶余县| 融水| 赤水市| 当涂县| 宁武县| 都昌县| 漯河市| 驻马店市| 马边| 石渠县| 巴彦县| 泉州市| 朝阳区| 沛县| 贵南县| 定日县| 韩城市| 海丰县| 鄂温| 德阳市| 罗平县| 历史| 定边县| 峨山| 越西县| 驻马店市| 阳曲县| 永川市| 宝兴县| 桃源县| 迁西县| 龙井市| 开江县| 搜索|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