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古越人(1)

這山洞有諸多古怪,取了鑰匙之後,我們也不敢停留,一路驅(qū)船向前走。那山洞裡的水又“嘩啦嘩啦”地響了起來,水面也漸漸高起來,水下能看到一個(gè)又一個(gè)巨大的臺(tái)階。

又走了一程,突然豁然開朗,前面一片亮光,船竟然這樣就出了山洞。

山洞外是兩座高高的陡峭山崖,中間是一脈彎彎曲曲的湍急流水。看樣子,沿著這脈溪水就能走出這裡了。

幾個(gè)人折騰了大半天,又累又餓,我們就在山崖旁邊停下船,把鍋端出來,裝了半鍋清水,將那山洞裡捉來的的魚刮鱗洗淨(jìng)了,幾個(gè)人美美地吃了一頓魚肉。這魚真是肥美少刺,肉全是一瓣瓣的蒜瓣肉,把小胖吃得直流哈喇子。

我說:“吃吧,吃吧,你小子也就只長了個(gè)吃心眼!”

烏小憂沒有吃多少魚,這時(shí)仰望著四周的山崖。我走過去,問她怎麼不多吃一點(diǎn)兒。她指著山崖說:“小謝,你看看那懸崖上吊著的東西。”

我擡頭看去,那高高的懸崖上竟然懸掛著一具又一具巨大的石頭棺材,那棺材樣式奇特,並不像我從前在武夷山看到的沉穩(wěn)厚重的石館,而是一律是中間寬,兩頭窄,就像是一個(gè)個(gè)小小的獨(dú)木舟,好像隨時(shí)都能掉下來一樣。

我看了看,“這是懸葬。不過,在這個(gè)隱秘的地方,又怎麼能有這麼多的懸葬?”

烏小憂對(duì)懸葬並不瞭解,我就簡單地給她講解了一番——

懸棺葬是利用天然崖洞或絕壁上的平臺(tái),有的在峭壁上鑿孔打樁,將棺木放在上面。福建、雲(yún)南、四川、貴州等地的少數(shù)民族中曾流行懸棺葬,當(dāng)?shù)厮追Q“掛巖子”。懸棺葬是中國古代南方一些民族的葬俗,其中以福建懸棺葬的年代最爲(wèi)久遠(yuǎn)。大約在夏代之前,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由於年代久遠(yuǎn)遺留下來的懸棺已不多見,只在武夷山的千仞絕壁上還能看到一處虹橋板。懸棺遺蹟最多的是四川珙縣麻糖壩。在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懸棺遺蹟十餘處,隨葬的龜形木盤是具有商周青銅文化特徵的遺物。

這種喪葬禮制的產(chǎn)生和形成,是與當(dāng)?shù)厝嗣竦撵`魂信仰、祖先崇拜分不開的。採用懸棺安葬死者,是爲(wèi)了保護(hù)好死者,使他不受侵犯。把死者懸葬在臨江河的絕壁上,可以使死者繼續(xù)用他的智慧和權(quán)威,保護(hù)和監(jiān)視他的子孫和臣民。

他們安放死者身體的姿勢也與漢民不同。據(jù)說是出於對(duì)鬼靈的恐懼和防禦,所以南越人死後身體都是屈體側(cè)身葬——側(cè)身、屈肢、右手枕在頭下。這種葬法的含義有二:一是回覆胎兒的狀態(tài);二是以防死者靈魂搔擾。所謂讓死者恢復(fù)胎兒狀態(tài),意思是怎樣來到人世,又怎樣離開人世,並有讓死者儘快投胎轉(zhuǎn)生之意。對(duì)於這種習(xí)俗,古已有之。舊時(shí),俗固族人死後在屍體未僵之前,把腿和臂的關(guān)節(jié)收攏,合掌,用帶子把屍體捆成胎兒狀,謂之圓寂。而云南獨(dú)龍族的屈肢葬是爲(wèi)了讓死者環(huán)火而眠。

第14章 寶鏡(1)第5章 十紀(jì)(1)第15章 鬼門(10)第15章 鬼門(2)第13章 青眼狐貍(3)第15章 鬼門(12)第12章 江豬(7)第5章 十紀(jì)(5)第8章 冒險(xiǎn)之旅(6)第2章 午夜之約(4)第15章 鬼門(3)第1章 怪談(1)第8章 冒險(xiǎn)之旅(6)第2章 午夜之約(2)第8章 冒險(xiǎn)之旅(5)第19章 失落的文明(3)第18章 水晶棺(1)第11章 白蛇(2)第19章 失落的文明(3)第19章 失落的文明(7)第9章 龍怒(7)第11章 白蛇(2)第14章 寶鏡(1)第17章 鬼歷(4)第15章 鬼門(8)第17章 詭歷(5)引子第6章 公雞蛋(5)第3章 三叔(8)第17章 詭歷(13)第12章 江豬(7)第9章 龍怒(2)第19章 失落的文明(6)第15章 鬼門(11)第1章 怪談(1)第18章 水晶棺(3)第3章 三叔(3)第5章 十紀(jì)(9)第12章 江豬(7)第6章 公雞蛋(2)第17章 詭歷(13)第12章 江豬(6)第16章 古墓(1)第11章 白蛇(1)第15章 鬼門(1)第13章 青眼狐貍(2)第7章 萬人擋(8)第19章 失落的文明(6)第12章 江豬(8)第7章 萬人擋(4)第6章 公雞蛋(4)第13章 青眼狐貍(3)第4章 鬼市(7)第13章 青眼狐貍(4)第11章 白蛇(5)第3章 三叔(4)第13章 青眼狐貍(1)第8章 冒險(xiǎn)之旅(5)第7章 萬人擋(9)第7章 萬人擋(7)第15章 鬼門(3)第5章 十紀(jì)(14)第19章 失落的文明(6)第2章 午夜之約(4)第17章 詭歷(5)第16章 古墓(1)第1章 怪談(4)第15章 鬼門(10)第9章 龍怒(1)第14章 寶鏡(6)第17章 詭歷(8)第19章 失落的文明(4)第20章 預(yù)言(6)第17章 詭歷(6)第17章 詭歷(9)第17章 詭歷(2)第5章 十紀(jì)(14)第5章 十紀(jì)(7)第9章 龍怒(9)第17章 詭歷(10)第9章 龍怒(12)第18章 水晶棺(4)第17章 詭歷(2)第17章 詭歷(10)第16章 古墓(2)第12章 江豬(1)第8章 冒險(xiǎn)之旅(4)第20章 預(yù)言(3)第11章 白蛇(3)第8章 冒險(xiǎn)之旅(1)第7章 萬人擋(3)第15章 鬼門(3)第3章 三叔(5)第4章 鬼市(7)第11章 白蛇(3)第6章 公雞蛋(7)第11章 白蛇(4)第5章 十紀(jì)(11)第9章 龍怒(4)
第14章 寶鏡(1)第5章 十紀(jì)(1)第15章 鬼門(10)第15章 鬼門(2)第13章 青眼狐貍(3)第15章 鬼門(12)第12章 江豬(7)第5章 十紀(jì)(5)第8章 冒險(xiǎn)之旅(6)第2章 午夜之約(4)第15章 鬼門(3)第1章 怪談(1)第8章 冒險(xiǎn)之旅(6)第2章 午夜之約(2)第8章 冒險(xiǎn)之旅(5)第19章 失落的文明(3)第18章 水晶棺(1)第11章 白蛇(2)第19章 失落的文明(3)第19章 失落的文明(7)第9章 龍怒(7)第11章 白蛇(2)第14章 寶鏡(1)第17章 鬼歷(4)第15章 鬼門(8)第17章 詭歷(5)引子第6章 公雞蛋(5)第3章 三叔(8)第17章 詭歷(13)第12章 江豬(7)第9章 龍怒(2)第19章 失落的文明(6)第15章 鬼門(11)第1章 怪談(1)第18章 水晶棺(3)第3章 三叔(3)第5章 十紀(jì)(9)第12章 江豬(7)第6章 公雞蛋(2)第17章 詭歷(13)第12章 江豬(6)第16章 古墓(1)第11章 白蛇(1)第15章 鬼門(1)第13章 青眼狐貍(2)第7章 萬人擋(8)第19章 失落的文明(6)第12章 江豬(8)第7章 萬人擋(4)第6章 公雞蛋(4)第13章 青眼狐貍(3)第4章 鬼市(7)第13章 青眼狐貍(4)第11章 白蛇(5)第3章 三叔(4)第13章 青眼狐貍(1)第8章 冒險(xiǎn)之旅(5)第7章 萬人擋(9)第7章 萬人擋(7)第15章 鬼門(3)第5章 十紀(jì)(14)第19章 失落的文明(6)第2章 午夜之約(4)第17章 詭歷(5)第16章 古墓(1)第1章 怪談(4)第15章 鬼門(10)第9章 龍怒(1)第14章 寶鏡(6)第17章 詭歷(8)第19章 失落的文明(4)第20章 預(yù)言(6)第17章 詭歷(6)第17章 詭歷(9)第17章 詭歷(2)第5章 十紀(jì)(14)第5章 十紀(jì)(7)第9章 龍怒(9)第17章 詭歷(10)第9章 龍怒(12)第18章 水晶棺(4)第17章 詭歷(2)第17章 詭歷(10)第16章 古墓(2)第12章 江豬(1)第8章 冒險(xiǎn)之旅(4)第20章 預(yù)言(3)第11章 白蛇(3)第8章 冒險(xiǎn)之旅(1)第7章 萬人擋(3)第15章 鬼門(3)第3章 三叔(5)第4章 鬼市(7)第11章 白蛇(3)第6章 公雞蛋(7)第11章 白蛇(4)第5章 十紀(jì)(11)第9章 龍怒(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乐县| 专栏| 闽清县| 平顺县| 阳原县| 高安市| 封丘县| 汝州市| 阳山县| 信丰县| 克什克腾旗| 岳西县| 安达市| 大城县| 扎赉特旗| 邮箱| 渭南市| 新绛县| 巴中市| 桂东县| 南靖县| 安康市| 霍林郭勒市| 法库县| 武胜县| 新绛县| 吉安市| 安仁县| 西丰县| 湘阴县| 喜德县| 叶城县| 麻栗坡县| 沛县| 淅川县| 鄂州市| 咸丰县| 广汉市| 留坝县| 师宗县|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