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6章 破冰成功了

一個領導幹部要是被紀檢委調查了,那可是會影響到前途的大事,在組織上沒有做出最後的結論之前,就意味著他暫時失去了獲得提名的資格。

關北市教育局長這個副廳級的職務提名,對王鴻軒來說不是太重要,這個正處級的校長和他也沒有什麼關係,級別太低了,還不夠資格進入他一個省長的視線。

王鴻軒之所以大發雷霆的是,這個事情早不出晚不出,就在即將進入省委常委會討論的時候,偏偏省紀檢委就接到了知情者的舉報,要說是巧合那是侮辱他的智商,大白天的活見鬼了嗎?

省委常委、關北市委書記曾宏祥,看著王鴻軒暴怒的神情,他也是覺得很難堪,覺得給老領導丟了人,也等於是狠狠的捱了一巴掌。關北市委向省委推薦的教育局長候選人,竟然出現了這樣嚴重的違紀問題,別的不說,一個識人不明的大帽子是穩穩扣在頭上了。

曾宏祥低聲說道:“王省長,是我一時的疏忽,對幹部考察把關不嚴,給您惹來麻煩了。”

王鴻軒陰沉著臉說道:“這件事情蹊蹺得很,雖然你有識人不明的責任,也不全是你的問題。我就不相信事情居然有這麼巧合,省紀檢委這是要存心和我作對,這麼多的舉報早幹什麼去了?在最關鍵的時候冒出來,還說是高建彬同志有了異議,天知道人家來了還不到兩個月呢,副廳級幹部的情況都不一定能熟悉,哪有這個精力去關注一個正處級的省重點中學校長!”

曾宏祥也說道:“我也覺得奇怪,找什麼理由不好,幹嘛非要把事情推到高書記的頭上?難不成上次省委常委會的時候他們吃了大虧,這次想要挑著我們和高書記鬥一場,好坐收漁翁之利?”

王鴻軒認可這個說法,說道:“他們一向橫行霸道慣了,人事任免問題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前任省委副書記在的時候,被架的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結果天長日久習慣成了一種慣性思維。省委組織部只貫徹書記的指示和意見,省委組織部長只向書記彙報,連表面上的一點尊重也沒有了,結果老林氣的提前退了下去。”

緊接著又冷笑著說道:“不是誰都有老林那樣的好脾氣,高建彬同志是什麼人。那也是個強勢的不能在強勢的人,從一個副科級的鄉鎮領導做起,十幾年就成爲了副省部級的省委副書記,怎麼可能吃他們這一套?他當常務副市長的時候就成爲海州市的實際一把手,市委書記和市長只能當他的副手,在嶺南當副省長的時候。書記和省長每做一個決定都要事先徵求他的意見,到了陽西省他能吃虧纔是怪事!”

曾宏祥有些感嘆的說道:“看高書記現在的職務,就能明白他的地位有多高,兼任了省政法委書記、省委黨校校長和省人民代表會議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集四個重要的職務於一身,還是中央委員,照這樣發展的速度。頂多再有十年就能進入政治中心委員會的序列。王省長,那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

王鴻軒淡淡的說道:“既然人家說是高書記對這個提名有異議,你就到他的辦公室彙報一下工作,免得讓人說你不知道尊重領導。還有,讓董海亮他們也去見見高建彬同志,省委常委和省委副書記探討工作,這沒有什麼不對。高建彬同志發展經濟是相當厲害的,說不定可以爲你們指正一些目前思路的偏差。只要能夠對發展陽西省經濟有利的事情,就要放下那點可憐的自尊,該學習就要學習,我們就是不如人家,死不承認也不好。”

曾宏祥剛要走,王鴻軒又說道:“那個什麼市一中的校長一定要徹查,我們丟了這麼大的人必須有個結果出來。態度決定一切!”

省委副書記的辦公室比較冷清,除了秘書宋博玉,就是潘楊經常跑過來,高建彬對此覺得很新奇。以前他的辦公室從來都是需要排隊的,世事變幻無常,他何曾想到也有這樣的時候。

宋博玉輕輕的敲門走進了辦公室,說道:“高書記,常務副省長董海亮和關北市委書記曾宏祥分別打來電話,想要向您彙報工作,您看現在合適嗎?”

秘書的語氣中帶著輕微的顫抖,這兩位可都是省委常委,在陽西省的官場分量相當重,這次前來彙報工作,就等於是向老闆低頭,主動的拉近彼此的關係。別的領導辦公室都是人流如潮,自己老闆的辦公室卻門可羅雀,宋博玉的心裡有點不好受。

秘書一處的秘書們也是經常在一起比對,秘書本身沒有多少權力,說得難聽點,是個狐假虎威的角色,主要是看老闆的能量有多大。按照排名,宋博玉應該是省委的第三號秘書,大家對他做高書記的秘書並不是很羨慕,言談舉止的沒有那麼尊重,也就是說他的價值沒有體現出來。現在形勢有了這麼大的突破,他心裡異常的興奮。

高建彬微微一笑,真是人生如戲啊,這一次撬動槓桿的居然是個副廳級幹部的提名,也算是意外的收穫,等於破冰成功了。他平靜的說道:“你給兩位領導打個電話,下午兩點鐘我在辦公室會見他們。”

要是沒有王鴻軒的許可和支持,這兩個王系的大將沒有膽量找自己彙報工作。自己在省委常委會的排名是第三位,但屬於名義上的領導,沒有制約他們的權力。

特別是董海亮,常務副省長的含金量,在某種程度上是大於省委副書記的,別的不說,就單純是管著全省的錢袋子財政廳,就是個非常讓人敬畏的權力。

省委副書記是位高權不重,常務副省長是位高權重。高建彬所佔的優勢在於,省委副書記肯定是要接任省長或者書記,而常務副省長略微差了一點,不能一步到位的成爲書記,上一步就是省長,就這點差別。

午飯是在省委食堂吃的,這是馮光海強烈要求的制度。凡是沒有重要接待任務或者工作應酬的省委領導,都要在食堂用餐,對此高建彬是很歡迎的。

既然有領導用餐,食堂的飯菜質量可想而知,這也帶給了工作人員一些福利,不但味道好而且分量足,窗口服務人員的態度好的沒法說。

高建彬端著餐盤找了張空桌子剛坐下。潘楊和宋博玉就跟過來了,論年齡三個人的確差的不多,宋博玉的年齡反而是最大的。潘楊笑著說道:“高書記,看您的生活怪枯燥的,要不要參加一些娛樂活動?”

高建彬說道:“那要看什麼娛樂活動,你也知道。黨政領導幹部是不允許進入營業性娛樂場所的,就算花自己的錢,說不定也要引起媒體的追蹤和羣衆的誤解,我現在的位置更要以身作則。”

潘楊嘟著小嘴說道:“考上公務員以後我才發現,不能去酒吧,不能去練歌房,我們陽西省規定的還要徹底。連下班時間都不準去這種場所,真是麻煩死了!”

高建彬納悶的說道:“國家沒有這樣的規定啊,公務員上班時間的確不能出入這樣的場合,這是國家的硬性標準,爲的是防止有人利用公款消費,或者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給黨和政府的形象帶來不好的影響。但是下班時間就沒有必要了,只要你花的是自己的錢。沒有開公車,也不存在受賄的事實,就沒有關係,再說,你沒有擔任領導職務,不適合這樣的規定。”

潘楊開心的說道:“有高書記的這句話,我就敢出去玩了。在家裡都快悶死我了。”

高建彬笑著說道:“黨政機關的普通公務員是普通人,有屬於自己的空間,二十四小時都處於工作狀態,那也是不現實的。領導幹部屬於公衆人物。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很多的關注,所以廉潔自律是必須的素質,既然選擇了這樣的崗位,就必須扶持一定的代價。”

潘楊說道:“我們一羣朋友約定週六的時候,去市郊山區的農家樂玩一天,吃燒烤、吃野味、釣魚還有唱歌,盡情的享受生活,高書記如果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參加的。”

高建彬說道:“這種活動我倒是可以參與,上大學的時候我對此相當著迷,經常去同學們組織的野餐或者野外露營,只是當了領導幹部以後,我就基本沒有這樣的機會了,好,你們出發前和我說一聲,道路要是好走的話,我可以開車的。”

曾宏祥和董海亮很準時的在兩點鐘敲響了辦公室的門,宋博玉看到兩位領導來了,急忙用白瓷杯給他們泡了茶,這些茶葉是高建彬自己帶來的,著名的獅峰龍井茶。

高建彬和他們一起坐在了沙發上,拿起煙來分給兩人,董海亮笑著接過來說道:“我聽說高書記這裡有大熊貓特供香菸,早就想來蹭幾根抽了,像是我們這樣的省委常委,一年也不見得能抽一次兩次的。”

曾宏祥拿起火機給高建彬點上煙,他知道這位副書記的生活水平比較高,買的私家車都是著名的大衆輝騰,對這個精緻的火機是登喜路的品牌也沒有感到驚奇。

曾宏祥說道:“高書記,我是關北市委書記,市教育局長的提名是我認可的,我要向您承認錯誤,是我識人不明,對於幹部考覈把關不嚴,導致出現了副廳級幹部候選人被紀檢委調查的事情,這是我的責任。”

高建彬搖了搖頭說道:“錯誤既然已經發生了,單純是追究責任的話我認爲意義不大,這是難免的事情。我們在工作中,不可能一點錯誤都不犯,要是這樣的話那就成聖人了。作爲負責組織工作的我們,身上的擔子非常重,只能是儘可能的避免犯錯誤。爲此,要多聽聽同志們的意見,民主集中制原則是避免犯錯的最好途徑。”

然後說道:“爲什麼被多次舉報的領導幹部,還能通過省委組織部的考察,進入到人事任免的名單呢,這說明我們組織部的同志們,考察方式有漏洞,存在著馬虎草率的工作作風。權力向來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了披荊斬棘,能爲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反之。就爲將來的重大損失埋下了禍根。”

第一句話是爲曾宏祥的錯誤做一個定論,他不準備就著這件事情向關北市委發難,第二句話就是向省委組織部開炮了,其矛頭也對準了省委組織部長吳立輝。

高建彬的確很生氣,他不是說有意的針對這個人,領導幹部考察的工作何等重要,居然鬧出這樣的事情來。還要他一個省委副書記明明白白的點出來纔算完,這是拿著組織工作當兒戲!

第一次程序出現錯誤可以視爲習慣思維,可這一次又要作何解釋呢?省委組織部決定著全省廳級領導幹部的命運,也間接的決定了同等數量的正處級幹部的命運,這是何等重要的部門。什麼事情都要人來做,選對了好的幹部可以造福一方。選錯了是要付出代價的,損害的會是組織部長個人的利益嗎?

高建彬最早佈局的時候,就已經把這些因素考慮到了,因爲別人都可以有錯誤,只有他不能,哪怕是一次失誤都不行。所以來到陽西省之前他給自己的要求是謀定而後動,每一步都必須走的平穩。不能出現漏洞給人攻擊的口實。

既然是分管組織工作的省委副書記,組織部門的工作必須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他要死死的壓制住吳立輝這個組織部長,他有能力減輕了自己的壓力,他要是沒有能力,自己就要插手干預部門的運作了。

吳立輝雖然是馮光海的嫡系,但是高建彬有這樣的把握,出手就能把他踢出局。想要糾正馮光海的家長作風,不給他一定的限制是不行的。

董海亮笑著說道:“高書記,您是全國經濟發展的明星人物,嶺河速度和海州速度,都是您一手締造的,能不能對我們陽西省的工作也提出您的看法?”

高建彬微笑著說道:“海亮同志這是在考我啊,我剛到陽西省纔多長時間。沒有實地考察和相關的數據,我很難回答你的問題。這樣吧,我們就當作是討論了,說的不對的地方請你們指正。”

端起茶杯喝了口水。他說道:“陽西省這幾年在經濟發展的成績,是可圈可點的,一直保持著較快的速度。目前主要的增長條件是工業經濟的發展,包括了能源化工和裝備製造等重工業,能佔據經濟總量的百分之七十五的份額。”

又說道:“新興產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增長較快,航空和民用航天潛力非常巨大,還有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發展,特別是很多技術領域,像是數控機牀、石油設備、重型裝備、生物醫藥等技術革新,已經達到了世界的先進水平,這是陽西省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有利條件。”

董海亮聽到高建彬的話有褒獎的意思,笑容滿面的點了點頭,說道:“高書記不愧是經濟領域的行家,您說的一點都沒有錯,陽西省的經濟發展概況就是這樣的,果然是上帝之手慧眼如炬。”

常務副省長的工作,主要就是負責發展全省的經濟,表揚陽西省的經濟也是對他的一種肯定,而且高建彬的話含金量是公認很高的。

可是某個人最喜歡後半截打擊人,高建彬拿起煙來點了一支,說道:“有優勢的同時也有一些不足的部分,簡單地說,第一,工業經濟的規模在全國佔比小,行業的優勢不明顯,上市企業數量少的可憐。第二,產業結構不合理,主要的能源產業還在生產的初級階段,核心技術的研發有待提高,工業自動化的程度較小。”

然後說道:“第三,技術改革能力和創新能力偏弱,對高新技術的研發投入小,缺乏核心技術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產品比重小。第四,對污染行業的管理粗放,資源消耗比較高,污染排放總量大。”

曾宏祥在一邊聽著心裡暗暗的佩服,高建彬這位省委副書記,看待全省的經濟發展非常透徹,一針見血的把問題點了出來,雖然有表揚,可是批評的話要比表揚的話多得多。

董海亮向來對自己的成績很驕傲,他的能力也是得到政務中心首長肯定的,可是在高建彬的面前,卻像個小學生一樣的聽得老老實實。

本來兩個人打算待一會就走,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來高建彬的辦公室主要就是個態度問題。但是聽到高建彬的精彩點評,兩個人不捨得走了,足足在辦公室等到下了班才告辭,甚至走的時候還要約定下次繼續談,這個事情也很快的轟動了省委省政府。

第449章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第82章 過年了(六)第217章 方誌海帶來的消息第670章 要當副省長了!第703章 討價還價第908章 微服私訪(十)第536章 考驗通過了第708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下)第650章 準備婚禮第183章 離職的思考第404章 再回石橋鎮(下)第542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903章 微服私訪(五)第434章 重量級的國外考察團第22章 市委書記的電話第257章 東部新區出大事了第839章 三方絞殺戰第360章 過程與結果的答辯第598章 不慣這個毛病第200章 走錯棋了第533章 花心引來大麻煩第791章 分工被調整了第938章 各不相讓第75章 新鎮規劃(七)第683章 撲朔迷離疑雲重重第202章 省委對於幹部交流的看法第722章 思維的解脫第675章 躺在病牀上打葡萄糖也中槍第104章 反貪局來人了第617章 狗不理包子十八個摺第62章 兩難之間(十一)第771章 博弈的雙方第683章 撲朔迷離疑雲重重第124章 曹志鵬的鬱悶第300章 規劃兄弟們的前程第76章 新鎮規劃(八)第45章 到市委書記家做客(下)第635章 莫家的女婿真難當第622章 潑美女一臉茶水第132章 收購酒廠的意第77章 過年了(一)第737章 拼爹嗎第165章 離任前的談話第309章 岳父升官了第306章 李盛華評說高建彬第862章 雷霆暴雨震陽西第18章 蘇教授的到來第84章 過年了(八)第36章 新經濟園區宣傳(中)第479章 調整開始了第526章 我的就是我的第339章 謀定而後動第450章 別了,我的故鄉海州第846章 延續奇蹟第400章 臨危受命第207章 同學們的支持(五)第95章 回家(十)第619章 不會說人話的張家女婿第632章 原來是內鬥第654章 結婚了!第871章 資源爭奪戰第448章 經貿洽談會第650章 準備婚禮第209章 要去京都了422章 參觀經濟開發區第837章 嶺南的新時代第537章 丟人的請求第40章 麻煩來了第338章 開發區規劃第670章 要當副省長了!第773章 美酒和大菜第906章 微服私訪(八)第764章 神仙?妖怪?第346章 給女朋友買寶馬第881章 戰鬥前的自我減壓第794章 老闆也要走了第61章 兩難之間(十)第522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中)第39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918章 目的不純第683章 撲朔迷離疑雲重重第330章 挖牆角的話題第344章 南江省特大案件(下)第529章 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下)第605章 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第777章 調整的大戲第252章 李榕的愛情觀第544章 來賓如雲第836章 我讓你來,你敢來嗎第436章 李榕的睿智第64章 兩難之間(十三)第189章 高建彬的未雨綢繆第864章 我從來不嚇唬人第696章 攤牌第338章 開發區規劃第805章 兩種思路的碰撞第847章 調整前的攤牌第230章 石橋鎮出的洋相第213章 京都夜生活第531章 案件引起的連鎖反應
第449章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第82章 過年了(六)第217章 方誌海帶來的消息第670章 要當副省長了!第703章 討價還價第908章 微服私訪(十)第536章 考驗通過了第708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下)第650章 準備婚禮第183章 離職的思考第404章 再回石橋鎮(下)第542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903章 微服私訪(五)第434章 重量級的國外考察團第22章 市委書記的電話第257章 東部新區出大事了第839章 三方絞殺戰第360章 過程與結果的答辯第598章 不慣這個毛病第200章 走錯棋了第533章 花心引來大麻煩第791章 分工被調整了第938章 各不相讓第75章 新鎮規劃(七)第683章 撲朔迷離疑雲重重第202章 省委對於幹部交流的看法第722章 思維的解脫第675章 躺在病牀上打葡萄糖也中槍第104章 反貪局來人了第617章 狗不理包子十八個摺第62章 兩難之間(十一)第771章 博弈的雙方第683章 撲朔迷離疑雲重重第124章 曹志鵬的鬱悶第300章 規劃兄弟們的前程第76章 新鎮規劃(八)第45章 到市委書記家做客(下)第635章 莫家的女婿真難當第622章 潑美女一臉茶水第132章 收購酒廠的意第77章 過年了(一)第737章 拼爹嗎第165章 離任前的談話第309章 岳父升官了第306章 李盛華評說高建彬第862章 雷霆暴雨震陽西第18章 蘇教授的到來第84章 過年了(八)第36章 新經濟園區宣傳(中)第479章 調整開始了第526章 我的就是我的第339章 謀定而後動第450章 別了,我的故鄉海州第846章 延續奇蹟第400章 臨危受命第207章 同學們的支持(五)第95章 回家(十)第619章 不會說人話的張家女婿第632章 原來是內鬥第654章 結婚了!第871章 資源爭奪戰第448章 經貿洽談會第650章 準備婚禮第209章 要去京都了422章 參觀經濟開發區第837章 嶺南的新時代第537章 丟人的請求第40章 麻煩來了第338章 開發區規劃第670章 要當副省長了!第773章 美酒和大菜第906章 微服私訪(八)第764章 神仙?妖怪?第346章 給女朋友買寶馬第881章 戰鬥前的自我減壓第794章 老闆也要走了第61章 兩難之間(十)第522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中)第39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918章 目的不純第683章 撲朔迷離疑雲重重第330章 挖牆角的話題第344章 南江省特大案件(下)第529章 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下)第605章 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第777章 調整的大戲第252章 李榕的愛情觀第544章 來賓如雲第836章 我讓你來,你敢來嗎第436章 李榕的睿智第64章 兩難之間(十三)第189章 高建彬的未雨綢繆第864章 我從來不嚇唬人第696章 攤牌第338章 開發區規劃第805章 兩種思路的碰撞第847章 調整前的攤牌第230章 石橋鎮出的洋相第213章 京都夜生活第531章 案件引起的連鎖反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左旗| 宝丰县| 台北县| 明溪县| 汉源县| 滨海县| 呼和浩特市| 武乡县| 襄汾县| 平远县| 大兴区| 耒阳市| 和顺县| 阿城市| 鄯善县| 诸暨市| 涞水县| 万安县| 平江县| 清水河县| 华蓥市| 乌拉特后旗| 宜宾市| 商洛市| 新竹市| 三穗县| 夏津县| 商都县| 吉木萨尔县| 互助| 皮山县| 纳雍县| 安溪县| 江口县| 花莲市| 和林格尔县| 东辽县| 常山县| 茶陵县| 双柏县|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