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章 悲愴出擊

焊弧飛濺,鍛機轟鳴,伴隨著重型船舶工業起吊設備上那特有的大型電機低沉的迴音,一塊塊蒼藍色的優質裝甲鋼被處理成所需的形狀,焊接到船殼上,修補著尚可見處處瘡痍的船體。

船臺上,一艘看上去已經修了六七成,但是仍然處處搭著腳手架的大型戰艦,靜靜地躺在那裡,似在用滿身的瘡疤訴說那往昔的浴血廝殺所帶來的雄渾歷史積澱。

“總司令閣下到!”“敬禮!”“尼米茲將軍!”

一個看上去已經枯瘦不堪的老者,雙目仍然泛出威嚴的神光,但是**已經在重壓下不可抑止地加速老去,此刻從船廠外面乘著吉普車徑直停在船臺邊,然後踱下來盯著修復中的戰艦。

“還要多久?”

“司令官閣下,完全修復至少需要3個月。”

“不行——3天之內,必須修復出擊。這是總統先生親自下的命令!”

尼米茲深吸一口氣,說出了一句讓瓦胡島造船廠上下統統瞠目結舌的要求。

昨天,總統把他千里迢迢召到華盛頓,召到白宮圓廳。用悲憫的眼神看了他很久,很久,然後說,‘海軍,難道已經沒有航空母艦了嗎?’尼米茲聽了後心如刀絞,在總統先生和副總統先生闡述了合衆國當前的空前危險:德國人是不會等到埃塞克斯級下水後再動手的,合衆國唯一的希望就是在合衆國不得不對目前還披著中立外衣的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動手之前,率先解決掉兩線戰事中的一線,以免即使埃塞克斯級批量服役後都無法形成絕對優勢的海軍陷入兩洋艦隊作戰。

德國人的實力非同小可,所以,這一線只能是日本人。尼米茲用人頭擔保,5天之內讓艦隊出擊,和日本人在澳洲至新喀里多尼亞,抑或是所羅門羣島決戰,利用目前日本人在澳洲的膠灼和巨大傷亡,再加上一塊籌碼——然後,或許合衆國可以和日本人坐回談判桌前,承認日本人在澳洲的佔領,把那塊讓日本陸軍流了數十萬人鮮血的,m-26“潘興”坦克肆虐縱橫的大陸讓給他們,換取合衆國和德國人的亞洲盟國單獨媾和,避免兩線作戰。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尼米茲要贏一場,贏得漂亮,至少把日本海軍主力重創,把日本人此前依靠自殺武器積累起來的優勢抵消掉。如果日本人不用施捨都可以確保拿下澳洲,確保對本土至澳洲海路的絕對控制,日本人是不可能談判的——在日本人看來,只要可以開疆拓土,死點人那根本不叫個事兒。

別的都是現成的,依阿華級的軍艦皮糙肉厚,數月前被自殺機炸中後已經修復了,連蒙大拿級戰列艦的首批軍艦都已經服役,數日前剛剛從聖迭戈啓航,不日即可到達珍珠港供尼米茲調遣。遲緩笨拙、缺乏防禦的護航航空母艦也有幾艘可以頂一下。唯一的問題是缺乏一艘艦隊航母。

米國人沒有選擇,他們現在只有“企業號”。

“這不可能!‘企業號’被日本人3架火箭神風機擊中了!那可是2萬磅炸藥在飛行甲板下面爆炸!現在滿打滿算還不到5個月!能修到這一步已經是連軸轉加班加點了!”

一羣技師和工程師目瞪口呆,紛紛低聲竊竊私語起來。幸好瓦胡島船廠的負責人,胡格上校還算是個有擔當的漢子,只是震驚了一下後就應承了下來。

“是!長官!一定完成任務——所有人,現在開始連續70小時加班!”

……

幾十臺大型電焊機似乎整整70個小時沒有停工,焊料的堆砌和來不及冷卻,外加焊接時的氧化保護氣持續數十個小時不要錢的噴涌,高溫化學反應,把原本蒼藍色的鋼甲映襯地更加幽藍詭異。

3天,大限已至。尼米茲上將再次來到瓦胡島造船廠,視察這艘米國海軍僅存的驕傲。其實,這書天來他每天要往這裡跑三五趟,早就習慣了的。

“長官!‘企業號’已修復,隨時可以出擊!”

“進行出擊準備,然後立刻編隊啓航,開赴新喀里多尼亞!”

“是!”

船塢開始注水,把船體慢慢地浮起;一塊長寬各有數十米的巨幅星條旗從艦首飛行甲板上扯下,落在水中;一組在艦首側舷錨鏈穿孔位置的白漆大字顯露出來,那未乾的漆水顯示這些字刷上去的時間還不到半個小時。至於倉促修復的戰艦還有多少內部設備沒有整備測試,多少電氣化的“內功”來不及檢修,有多少安全隱患,一切已經顧不得了。

“enterprisevsgermany&japan”

二十四個字母,一個標點符號,翻譯過來就是“企業號vs德國and日本”。

艦用油庫和航空油庫開始注滿燃油,航空炸彈和魚雷成箱成箱地搬運上艦,一架架“復仇者3”魚雷機和“惡婦式”戰鬥機、甚至p-80“流星”噴氣式戰鬥機被起吊設備裝運到指定位置。

沒有去港口,而是就在船塢裡,尼米茲上將和麾下悍將哈爾西中將舉行了一個悲涼的出擊儀式,互敬了一杯高度數的威士忌,然後行了一個莊重的軍禮,爲哈爾西送行。

哈爾西頭也沒回,踏上了戰艦,走進了艦橋司令塔。企業號的司令塔內壁,此刻還可以看到如同鬼斧神工的斧鑿刻印痕,如同圓月彎刀的主人在石壁上留下刀痕刀譜一般。

除了那些可以移動的設備之外,整個指揮室裡唯有新換的加厚到8英寸的鋼化玻璃和司令桌四周臨時搭建的防崩落襯墊保護層是新的,似是無聲地訴說那場四個多月前的浩劫,當初,“企業號”被第一架櫻花神風機命中的那一刻,斯普魯恩斯中將就是戰死在這個位子上的。

“啓航!”

數小時後,伴著落日餘暉,這艘航空母艦緩緩駛向大洋。珍珠港內的其他輔助艦隻,包括簇新的“蒙大拿號”、“俄亥俄號”、“緬因號”三艘“蒙大拿級”戰列艦,1943年底修復的“新澤西號”、“威斯康辛號”和新建成的“伊利諾伊號”、“肯塔基號”等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外加“南達科他級”碩果僅存的“馬薩諸塞號”,總計8艘新銳戰列艦,外加2艘戰列巡洋艦{波多黎各號、薩摩亞號}、9艘重巡洋艦{6艘舊式+3艘“德梅因級”重巡洋艦}、17艘輕巡洋艦、55艘驅逐艦,組成了一個龐大而畸形的艦隊,向著西南偏南方向緩緩駛去。這支艦隊已經集結了米國海軍唯一的艦隊航母和全部的戰列艦、戰巡艦、外加七成以上的巡洋艦和三分之一的驅逐艦,規模之大,決心之孤注一擲,讓人心懷一種莫名的傷感。

在中途島以南大約600海里處,還有一支小編隊領先了他們一兩天的航程,那是5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在2艘老式重巡洋艦、4艘輕巡和11艘驅逐艦的掩護下先行出發了,護航航母和那兩艘老式重巡最多隻能開到22節,如果跟著大部隊一行的話,肯定會拖慢很多進度。

當然,因爲“企業號”的修復非常倉促,新裝的動力系統沒有充分調試,當初被自殺機炸損戰艦肋骨時帶來的水線面部位艦殼變形也沒有充分處理,航行阻力大增,也無法開到30節的理論航速,實際極速只有26~27節。

幸好,日本人的艦隊不如德國人那麼快吧,3艘“大和級”戰列艦也只有27節。

……

漫長的航行,單調卻又讓人緊張,航行了一週左右之後,靠著速度差的優勢,“企業號”所在的主力艦隊也就追上了先行的護航航母和老式重巡組成的編隊。派出“復仇者3”魚雷機等機型鋪開反潛搜索網絡的活兒也就漸漸轉到了護航航母的手中,“企業號”只負責起降雙發的、帶有中近程對空搜索雷達的p-61“黑寡婦”戰鬥機進行對空預警。輕巡洋艦照例在“波多黎各號”和“薩摩亞號”這最後兩艘“阿拉斯加級”戰巡艦的帶領下,組成兩隻防空搜索編隊,組成艦隊的外圍防空圈。

“阿拉斯加級”戰巡、“依阿華級”戰列艦和“蒙大拿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都是6艘,這可能和米國人所能調度的造船廠船臺規模、數量有關{連“埃塞克斯級”航母首批都是6艘,後面擴大到一年完工12艘,但是也並不是12艘同時在船臺上開工的}。“阿拉斯加級”中的前4艘已經戰沉了,兩艘在1943年5月的北大西洋海戰中掛點於德國人之手,兩艘在數月前掛點於沖繩近海,也許,這兩艘也戰損之後,米國人就不會使用這種效費比已經落後於時代的戰術了吧。

1月份的最後一天,艦隊安然抵達了美屬薩摩亞羣島,然後進行了兩天的緊張休整檢查,補給物資油水。這裡距離美日當前在西南太平洋割據前沿斐濟還有600餘海里,距離日本人曾經的進攻澳洲橋頭堡、新喀里多尼亞和瓦努阿圖1100餘海里。

全程的無線電靜默,在珍珠港的尼米茲將軍和一班太平洋艦隊將領們私下在會議室裡討論的作戰計劃,沒有向外有任何泄露,既不告知總統也不知會參謀長聯席會議,讓日本人絲毫沒有意識到米國艦隊的動向——日本人在夏威夷也不是沒有間諜,但是也只能意識到美軍艦隊有大規模調動,但是不知道調往何方。

可能是沖繩一戰後,米國海軍已經沒有航空母艦了,讓日本人在安靜中放肆慣了吧。他們已經把澳洲戰役當作了逐漸變得無聊的,由陸軍在那裡血拼,海軍在那裡做奶媽給mt奶的副本了吧。

2月2日,米國艦隊衝出斐濟羣島的掩映,向著新喀里多尼亞發動了進擊,部署在斐濟的米國陸航b-29機羣也遮天蔽日地出動,似乎要淹沒新喀里多尼亞的日軍前進基地。

拿回新喀里多尼亞,那麼米國人就可以把b-29機羣毫無遮擋地部署在日本人的門口,轟炸日本人奪取的澳洲東岸諸港。如果日本人要拿下澳洲,這裡是攻敵之所必救的所在。

第四十章 蛟龍入海第十九章 空降作戰第七十二章 墨西哥之鷹-上第四十一章 劃分勢力第四十四章 登陸馬耳他第四十八章 SHOW HAND第六章 行刺第三章 流亡企第二十九章 血染的庫拉河谷第一百十九章 塞浦路斯的價值第六十九章 美聯儲大劫案-下第五十三章 齊柏林的新飛艇第二章 虎虎虎第四十三章 巨炮傳說第二十五章 變故的淵藪第六章 艦隊決戰-上第九十章 恩格尼碼暗戰第四十二章 正戲開場第四十四章 浴血淞滬第二十三章 黑網已鋪開第四十八章 “現代”績效考覈-上第二十九章 鬆動的防線第五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十六章 飛行訓練第一百十八章 隆美爾的新戰功第三十章 山寨的力量-上第一章 目標-貝卡谷地第四十九章 倍受打擊的齊柏林飛艇第一百零六章 藍飄帶之殤-上第十七章 委內瑞拉的新進展第七十四章 比利時投降第五十章 騙多了自己就信了第六十一章 野獸之腹-下第十九章 馬拉加陰雲第三十三章 動搖的退路第三十四章 紅色鬱金香第十章 訛詐泥轟人第七十五章 冬眠-上第八十四章 武裝黨衛軍第三十五章 因勢利導第四十九章 葉廖緬科的後遺癥第五十六章 巴爾幹糾葛第十七章 建立戰略儲備的良機第十三章 活學活用第八章 馬拉開波油田第三十五章 老兵不死第六十章 大包大攬的貝利亞第二十五章 談笑灰飛煙滅第五十五章 搶渡第十八章 北極熊末日-上第六十一章 野獸之腹-下第五十二章 炮擊倫敦第五十九章 第聶伯河餐具第三十四章 紅色鬱金香第七十章 火星行動-上第五十八章 蘇聯之行(下)第四十七章 戰略轟炸機試飛第十七章 扭曲的獸人-下第十章 重返歐洲第三十三章 音速殺蟲劑第十一章 維勒安和阿道夫的相互刺探第十一章 絞肉磨骨第五十四章 柏林打火雞第六十七章 新的黑手第二十七章 融資風險第四十六章 諾娃出手第六十四章 北線突破第七十二章 火星行動-下第四章 羅瘸子威武第六十八章 血腥之路-中第三十三章 曼施坦因的決斷第一百十二章 克里特陷落第二章 絞肉機端倪第十二章 廢除苛捐雜稅第三十章 山寨的力量-上第五十章 維亞濟馬-上第五章 如何利用廢兩改元-中第十五章 春季攻勢-上第十八章 再生革和再生膠第八十一章 發電機終結第二十五章 談笑灰飛煙滅第十二章 工人黨集會第一百零一章 古柯冰風暴第二十六章 大島浩的抉擇-上第二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五十二章 長空決戰第七十章 法國空軍末日-下第八十章 美墨止戈第六章 邁阿密熱火第二十四章 處決別爾津第七十三章 包圍網成型第六十章 澳洲包圍網第七十四章 對墨西哥的軍事援助第二十三章 投屍斷流第四十三章 北線戰事第六章 行刺第六章 絞刑之影第四十六章 黑豹和虎王第十四章 有行走斯圖卡就有飛天火箭炮第四十一章 劃分勢力
第四十章 蛟龍入海第十九章 空降作戰第七十二章 墨西哥之鷹-上第四十一章 劃分勢力第四十四章 登陸馬耳他第四十八章 SHOW HAND第六章 行刺第三章 流亡企第二十九章 血染的庫拉河谷第一百十九章 塞浦路斯的價值第六十九章 美聯儲大劫案-下第五十三章 齊柏林的新飛艇第二章 虎虎虎第四十三章 巨炮傳說第二十五章 變故的淵藪第六章 艦隊決戰-上第九十章 恩格尼碼暗戰第四十二章 正戲開場第四十四章 浴血淞滬第二十三章 黑網已鋪開第四十八章 “現代”績效考覈-上第二十九章 鬆動的防線第五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十六章 飛行訓練第一百十八章 隆美爾的新戰功第三十章 山寨的力量-上第一章 目標-貝卡谷地第四十九章 倍受打擊的齊柏林飛艇第一百零六章 藍飄帶之殤-上第十七章 委內瑞拉的新進展第七十四章 比利時投降第五十章 騙多了自己就信了第六十一章 野獸之腹-下第十九章 馬拉加陰雲第三十三章 動搖的退路第三十四章 紅色鬱金香第十章 訛詐泥轟人第七十五章 冬眠-上第八十四章 武裝黨衛軍第三十五章 因勢利導第四十九章 葉廖緬科的後遺癥第五十六章 巴爾幹糾葛第十七章 建立戰略儲備的良機第十三章 活學活用第八章 馬拉開波油田第三十五章 老兵不死第六十章 大包大攬的貝利亞第二十五章 談笑灰飛煙滅第五十五章 搶渡第十八章 北極熊末日-上第六十一章 野獸之腹-下第五十二章 炮擊倫敦第五十九章 第聶伯河餐具第三十四章 紅色鬱金香第七十章 火星行動-上第五十八章 蘇聯之行(下)第四十七章 戰略轟炸機試飛第十七章 扭曲的獸人-下第十章 重返歐洲第三十三章 音速殺蟲劑第十一章 維勒安和阿道夫的相互刺探第十一章 絞肉磨骨第五十四章 柏林打火雞第六十七章 新的黑手第二十七章 融資風險第四十六章 諾娃出手第六十四章 北線突破第七十二章 火星行動-下第四章 羅瘸子威武第六十八章 血腥之路-中第三十三章 曼施坦因的決斷第一百十二章 克里特陷落第二章 絞肉機端倪第十二章 廢除苛捐雜稅第三十章 山寨的力量-上第五十章 維亞濟馬-上第五章 如何利用廢兩改元-中第十五章 春季攻勢-上第十八章 再生革和再生膠第八十一章 發電機終結第二十五章 談笑灰飛煙滅第十二章 工人黨集會第一百零一章 古柯冰風暴第二十六章 大島浩的抉擇-上第二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五十二章 長空決戰第七十章 法國空軍末日-下第八十章 美墨止戈第六章 邁阿密熱火第二十四章 處決別爾津第七十三章 包圍網成型第六十章 澳洲包圍網第七十四章 對墨西哥的軍事援助第二十三章 投屍斷流第四十三章 北線戰事第六章 行刺第六章 絞刑之影第四十六章 黑豹和虎王第十四章 有行走斯圖卡就有飛天火箭炮第四十一章 劃分勢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桐梓县| 望城县| 山东省| 固原市| 咸丰县| 苗栗市| 马公市| 汉川市| 长寿区| 石林| 大厂| 沾化县| 平泉县| 新余市| 凤凰县| 福泉市| 昌黎县| 大姚县| 山西省| 麟游县| 正蓝旗| 建水县| 文安县| 溆浦县| 胶州市| 柘荣县| 酉阳| 阳新县| 衢州市| 电白县| 雷山县| 丹阳市| 仙桃市| 扎赉特旗| 深州市| 台湾省| 和田市| 禄丰县| 肇东市|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