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七章 儒家之不幸,天下之大幸

長安書院經過幾番擴建,已經挪到了長安城外,遠遠看去,說是一座小縣城也不爲過,內部儒、法、兵、道、墨、工、商、農等學家各有自家一座院落作爲各個學派的書院,名氣或許不及潁川、鹿門兩大馳名四海的書院,但學子數量卻是太多,這是天下唯一一間不問出身,只問資質的書院,只要能夠通過郡學、縣學乃至鄉(xiāng)學的考覈,便可以進入書院選擇自己喜愛的書院讀書。

儒學院是大院之一,畢竟有著四百年獨尊地位,哪怕呂布如今提倡法學,但儒家學子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是足矣跟法學院齊平甚至壓過其一頭的學院。

再加上兵家、道家、墨家,這些主流學派,使得長安書院各大學院之中相互較勁,文風盛行,哪怕不怎麼重視文化素養(yǎng)的工、商、農弟子出去,也能跟人拽上兩句文。

鄭玄的臥房外面,一羣學子默默地跪在地上,鄭玄是儒學院的支柱、棟樑,儒學院能夠在推崇法制的長安書院中與法家學院並駕齊驅甚至隱隱蓋過對方一頭,鄭玄這尊大儒絕對居功至偉。

如今鄭玄病重,就連神醫(yī)華佗都無奈搖頭的情況下,基本上已經是迴天無力了,跪在外面這些人,未必就是鄭玄弟子,但對於鄭玄這位大儒,卻是發(fā)自內心的尊重,聽聞鄭玄病危,自發(fā)前來,送鄭玄最後一程。

鄭小同默默地走進房間裡,看著閉目躺在牀榻之上,遍佈皺紋的臉上,臉色卻慘白無比,若非胸口微微起伏,幾乎已經與死人無異。

難受嗎?自然難受,他幼年喪父,幾乎是爺爺將他一手拉扯大,爺孫之間的感情,外人無法體會,雖然生老病死是常事,但在得知爺爺恐怕?lián)尾贿^今天的消息時,鄭小同的腦袋裡一片空白,只是機械的做著自己的事情。

“子真,冠軍侯還未至嗎?”牀榻上,鄭玄微微睜開眼睛,虛弱的聲音詢問道。

“快到了,爺爺,我再去看看。”鄭小同握著鄭玄的手,聲音有些哽咽,正要離開,卻見屋子裡光線一暗,呂布和陳宮、賈詡等人已經進來了。

“康成公,呂布來了。”呂布進來,看著牀榻上的老人,心中突然有些發(fā)堵。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鄭玄變得更老了,如果按照歷史軌跡來說,呂布救他的那一年,他其實已經是他的死期了,喪子之痛,被袁紹裹挾,拉上袁家的戰(zhàn)車,最後鬱鬱而終,當時的鄭玄,其實已經有了直面死亡的準備。

後來被呂布發(fā)現,並將華佗請來爲鄭玄續(xù)命,纔好轉了一些,不過當時的鄭玄顯然將呂布和袁紹當成了一丘之貉,已經做好慷慨赴死的準備。

只是後來,隨著跟呂布開誠佈公的一次長談,呂布言明只需要他教學,不會將他拉進自己的政治之中,鄭玄才答應留在長安,培養(yǎng)人才,這一待就是五年。

“子真,扶我起來。”鄭玄目光亮了一些。

呂布上前,和鄭小同一起,將鄭玄從牀榻上扶起來。

“有勞冠軍侯,恕老朽不能下拜。”似乎有了些力氣,說話不再虛弱。

“您老何時拜過我啊?”呂布苦笑著搖搖頭道。

“嘿。”鄭玄聞言不禁笑了,也跟著搖頭道:“若說這天下諸侯之中,恐怕也只有冠軍侯受得起老夫這一拜,只可惜,老了!”

“您老人家不罵我已經很感激了。”呂布玩笑道,儘量讓氣氛輕鬆一些。

“罵?”鄭玄笑道:“站在儒家的立場,確實該罵,自那董仲舒之後,儒家獨尊,儒家地位何等遵從,冠軍侯推行法家,更激勵百家爭鳴,天下儒門學子,哪個不恨?哪個不罵?該罵!”

賈詡、陳宮等人相視一眼,放眼天下,恐怕也只有鄭玄能夠這麼坦然的將這話說出來,還不會遭到呂布的怒火。

“不過這五年來,到死的時候,老夫卻是想通了。”鄭玄看著呂布,感慨道:“以前做學問的時候,老夫就覺得有些不對,儒家獨尊了,但四百年下來,儒學卻在向一個怪異的方向發(fā)展,本身不但毫無進步,而且很多時候,連儒者的風骨都沒了,老夫一直在想,究竟哪裡錯了,也一直在跟人研究,如何更正,將儒學拉到正道之上。”

“當年,老夫跟大多數人一樣,是看不起冠軍侯你的,尤其是依法治國,推行法治,與我儒家學說,背道而馳!”鄭玄回憶著五年前的事情,笑著搖頭道:“不過這五年來,老夫卻突然發(fā)現,儒家丟掉的東西似乎又回來了!”

儒家丟了什麼?

魂!

儒家原本是一種中庸之學,可以容納百家,聽起來,似乎有些像帝王之學,但卻又不是,儒家講的更多的是做人,是一門修身養(yǎng)性的學問,吸取他人的優(yōu)點來補足自身,孔子一生都在身體力行,這就是儒家的魂。

但自董仲舒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漸漸變了味道,漸漸地成了一門富貴學問,本來是講做人,漸漸地卻融入了權術,成了專門爲帝王服務的學問,骨頭斷了,魂也丟了。

“冠軍侯說過很多話,聽起來似乎悖逆綱常,但細思之下,卻是發(fā)人深省,一家獨大,沒了旁人的監(jiān)督,自然也就失去了認清自我、糾錯之能,久而久之,不但沒有往前走,反而倒退了。”鄭玄笑道:“老朽鑽研儒學一生,至死方知錯在何處。”

“已經不錯了,有些人,就算知道,也寧願活在錯誤中,不願意改。”呂布笑道,真沒人看出其中弊端嗎?不見得,但卻沒人改,甚至有人推波助瀾,相比起來,鄭玄雖然固執(zhí),卻有著學者的風度,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會摻雜太多私人感情在裡面。

“古人云,朝聞道,夕死可矣,老夫能在有生之年,得遇冠軍侯,幸甚,幸甚。”鄭玄呵呵笑道。

“第一次有名士跟我說這種話,也是布之幸運。”呂布笑道。

“儒家獨尊固然不好,然儒家傳承千年,自有其道理,老夫也希望,冠軍侯能給儒家一條生路。”鄭玄沉聲道,這纔是他一定要在死前見呂布一面的原因,作爲一位一生鑽研儒學的學子,他不希望儒家有一天在呂布的打壓下徹底淘汰。

“康成公放心。”呂布嘆道:“某不會打壓任何一家,也不會過度扶植任何一家,法家要用,儒家也要用,法治與德治,其實並非全無共通之處。”

法治規(guī)範了人的道德下限,而德治卻是提高人的道德上限,當然,前提是這法必須合時宜,能夠與時俱進,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終有一天,今日看來於天下有利的善法將會徹底淪爲投機者鑽營的惡法。

“百家爭鳴,方能共同進步,道理很淺顯,老頭子愚鈍,用了一輩子,還是在冠軍侯的幫助下,才悟通這個道理。”鄭玄喘了口氣。

呂布默然,如果沒有他的橫空出世,這個漸漸形成的怪圈子不但不會被打破,而回不斷的膨脹,最終形成一種故步自封的怪圈,就這點上來說,他覺得自己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還是有幫助的,至少無論跟被後人黑化的奸雄曹操還是被美化到不像人的劉備比起來,自己更加偉大。

“我死後,子真可以繼承我儒家學院院長之位。”鄭玄扭頭,慈愛的看了一眼鄭小同。

“康成公,學院有學院的規(guī)矩,不會爲任何人破例,若子真真有這份本事,我可以爲他提供最公平的環(huán)境,還是那句話,能者上,庸者下!”呂布肅容道。

誰坐院長之位,在長安書院內部已經立下了規(guī)矩,老的院長如果逝去,新的院長會從學院精英之中選出,能力、弟子,方方面面,鄭小同便是有能力,現在也太過年輕,不適合坐這個位子,要知道如今長安書院可不是剛剛建立時人才凋零,哪怕是儒學院之中,能者也不少。

鄭玄微微一怔,隨即恍然,的確,這裡是學院,以學術見高低,分長幼,沒有繼承一說,哪怕是呂布入學,也是經過嚴格考覈之後,才拜入學院求學,呂布之子尚且如此,遑論他人,那等於是呂布自己打自己的臉,自己或許真是老糊塗了。

“老夫慚愧。”鄭玄搖了搖頭,看向呂布道:“老夫一生兩袖清風,到老卻是逃不開人情兩字。”

“人之常情,只是……”呂布搖了搖頭,人老了,自然希望給後代留下些什麼,鄭玄兩袖清風,財產是不用想了,至於名望,對於鄭小同來說,或許更是負擔,想想,也挺可悲的。

“冠軍侯不必安慰,法的確能破人情。”鄭玄長嘆一口氣道:“人道我助紂爲虐,欺師滅祖,或許是真,然廢除儒術獨尊,或許是儒家之不幸,卻是天下之大幸!”

說完,鄭玄緩緩地閉上了眼睛,溘然長逝。

“爺爺!”鄭小同默默地跪在鄭玄身前,失聲痛哭起來。全本小說網

第一百一十四章 關羽負傷第一百三十章 江東歸降第一百零七章 笑話一場第六十六章 兵叩虎牢第二十二章 犬韜第四章 西涼亂第四十七章 支援第十三章 遼東水師第四十五章 開端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七十五章 算無遺策的真正含義第十八章 角力第五十八章 落幕之戰(zhàn)(續(xù))第八十五章 爲君無道,臣當棄之第四十九章 賈詡到來第五十三章 屯田第二十章 割須棄袍第三十一章 截殺第五十八章 離家出走第五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二十二章 海西世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刺殺第三十二章 古城混戰(zhàn)第二十八章 暗號第十九章 造勢第四十一章 前奏第三十九章 除名第二十三章 徐盛第六十一章 虓虎之威第八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六章 逼供第八十五章 就怕無有罵我人第二十二章 首勝第四十八章 夜襲第八十二章 憤怒的龐統(tǒng)第四十九章 軍亂第六章 白水羌第二十五章 最大的弱點就是主公第一百零一章 逢危當棄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zhàn)(下)第四章 思緒第六十九章 劫營與突圍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單于第一百零二章 龍吟鳳鳴(一)第五章 折箭爲誓第三十五章 工部第十章 破城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四十七章 支援第四十三章 宗教與律法第十四章 收服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五十三章 兵臨河內(求三江票)第三十六章 措手不及的決戰(zhàn)第七章 決定第八十章 聯(lián)盟不再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九章 恨第二十五章 最大的弱點就是主公第六十二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結局第四十三章 宗教與律法第九十五章 小將第四章 思緒第六十七章 血色長安(終)第十一章 徐榮第六十四章 金字塔第十四章 曹操退兵第十一章 江東二喬第五十一章 草原大決戰(zhàn)(一)第二十九章 隱憂第七十章 貌合神離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zhàn)(下)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三十一章 漢中起風雲第七章 生擒劉勳第一百零五章 二代班第五十四章 切入點第四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二十三章 夜談第六十八章 小溫侯第五十三章 先後第二章 消息第六十一章 憋屈的名將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五十一章 草原大決戰(zhàn)(一)第四十六章 計成(4/5)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呂布歸來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九十七章 交鋒第六十三章 大破關羽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四十七章 分歧第五十七章 鷹視第十七章 狼和羊第六十三章 大破關羽第四十八章 大破匈奴
第一百一十四章 關羽負傷第一百三十章 江東歸降第一百零七章 笑話一場第六十六章 兵叩虎牢第二十二章 犬韜第四章 西涼亂第四十七章 支援第十三章 遼東水師第四十五章 開端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七十五章 算無遺策的真正含義第十八章 角力第五十八章 落幕之戰(zhàn)(續(xù))第八十五章 爲君無道,臣當棄之第四十九章 賈詡到來第五十三章 屯田第二十章 割須棄袍第三十一章 截殺第五十八章 離家出走第五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二十二章 海西世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刺殺第三十二章 古城混戰(zhàn)第二十八章 暗號第十九章 造勢第四十一章 前奏第三十九章 除名第二十三章 徐盛第六十一章 虓虎之威第八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六章 逼供第八十五章 就怕無有罵我人第二十二章 首勝第四十八章 夜襲第八十二章 憤怒的龐統(tǒng)第四十九章 軍亂第六章 白水羌第二十五章 最大的弱點就是主公第一百零一章 逢危當棄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zhàn)(下)第四章 思緒第六十九章 劫營與突圍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單于第一百零二章 龍吟鳳鳴(一)第五章 折箭爲誓第三十五章 工部第十章 破城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四十七章 支援第四十三章 宗教與律法第十四章 收服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五十三章 兵臨河內(求三江票)第三十六章 措手不及的決戰(zhàn)第七章 決定第八十章 聯(lián)盟不再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九章 恨第二十五章 最大的弱點就是主公第六十二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結局第四十三章 宗教與律法第九十五章 小將第四章 思緒第六十七章 血色長安(終)第十一章 徐榮第六十四章 金字塔第十四章 曹操退兵第十一章 江東二喬第五十一章 草原大決戰(zhàn)(一)第二十九章 隱憂第七十章 貌合神離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zhàn)(下)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三十一章 漢中起風雲第七章 生擒劉勳第一百零五章 二代班第五十四章 切入點第四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二十三章 夜談第六十八章 小溫侯第五十三章 先後第二章 消息第六十一章 憋屈的名將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五十一章 草原大決戰(zhàn)(一)第四十六章 計成(4/5)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呂布歸來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九十七章 交鋒第六十三章 大破關羽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四十七章 分歧第五十七章 鷹視第十七章 狼和羊第六十三章 大破關羽第四十八章 大破匈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中市| 曲水县| 延津县| 西贡区| 定安县| 临泉县| 阿克苏市| 丘北县| 安阳县| 象州县| 台中县| 仙居县| 宁阳县| 沿河| 北安市| 龙江县| 西宁市| 昆山市| 阿合奇县| 皋兰县| 探索| 壤塘县| 余江县| 平顶山市| 隆尧县| 淮阳县| 贺州市| 兰州市| 太仓市| 开封市| 云龙县| 阿城市| 临颍县| 耿马| 同心县| 博乐市| 沅陵县| 平度市| 梓潼县| 湛江市|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