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1章精銳雲集

四月初,清軍前鋒進抵武進城下,數萬騎兵繞城奔馳,揚起漫天塵土,讓守軍士卒內心大震。

王翊與王德順見清軍騎兵勢大,只能下令封閉四門,將士卒全部撤入城中堅守。

這時城頭上,明軍士卒倚著城牆,向西眺望,清軍騎兵之後,漫野的步軍鋪天蓋地而來。

“還有敵軍!”城上將士不禁一聲驚呼。

武進城外,數萬騎兵在城下來回奔馳,揚起漫天煙塵。

城上守軍透過煙塵,向西眺望,隱約間看見旌旗漫天,人影密密麻麻。

無數穿著鎧甲,手提盾牌的重步兵,走在官道兩側,中間長槍兵扛著長矛列隊而行,火繩槍手扛著火槍,銃桿隨著腳步起伏,輜重車的輪子嘎吱向前,數頭健牛拖著比人腰還粗的重炮跟在後方,隊伍綿延,一眼望不到尾。

在前行的軍隊之中,兩面王旗被數十面旌旗簇擁著,大旗之下,一身紅色鎧甲的孔有德和一身精良黃色甲冑的耿仲明,騎在健馬上,並列而行。

兩人都是人馬俱甲,馬鞍上還吊著弓箭,裝備齊全,顯示了對此戰的重視。

耿仲明昂然騎在馬上,一手拉著馬繮,一手提著馬鞭,邊走邊道:“趙雜毛原本無名之輩,近些年竄起,今日你我兩王東征,只未滅趙雜毛,實在成匹夫之名。”

高頂鐵盔下,孔有德卻是一臉嚴肅,沉聲說道:“要滅僞明,必先挫其銳氣,最好方法摸過於斬了僞明常勝將軍,趙雜毛一死,僞明士氣必泄,我們便可乘勢南下,掃滅朱以海,爲大清一統天下!”

近些年來,明軍越打越強,特別是趙銘之軍,幾乎是每戰必勝,大漲明軍士氣,成爲了一面鮮明的旗幟。

這次滿達海朱以海不打,非要先滅趙銘,除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無法容忍趙銘佔據蘇鬆常,威脅江寧之外,便是因爲滅掉趙銘這個常勝將軍,必定能打擊明軍士氣。

若是趙銘被殺,傳首江浙,必然是天下震動,使得浙系軍心渙散,徹底膽寒。

清軍便能挫敗明軍銳氣,再現入關之初,摧枯拉朽的局面。

武進城頭,王德順、王翊憑城遠眺,發現敵軍鋪天蓋地,且多爲甲兵之時,神情都嚴肅起來。

此時看一支軍隊的戰力,主要是看甲兵,因爲大多數士卒,都是發件破襖子的炮灰,只有穿甲的纔是精銳。

此前明軍遇見清軍,幾萬人或許只有數千甲兵,而這次則半數都是甲兵,令城上守軍都是一陣心驚。

看著城牆下方,穿著紅色、黃色、藍色、白色盔甲的八旗甲兵,還有穿著灰藍布甲的綠營精銳,足有好幾萬人,使得城牆上的不少明軍士卒,不禁咋呼起來,“這麼多甲兵,莫非八旗兵都來了!”

王翊皺起眉頭,當即揮手大喝:“休要燥舌!各司其職!”

王德順將刀拔出,怒聲大喝,“防禦,擾亂軍心者,立斬不赦!”

兩位主將大喝,周圍將校立時禁聲,紛紛散去,各歸本位,指揮士卒進行防禦。

這時王德順和王翊,看見了清軍的陣勢,知道滿達海這次是下了血本。

就眼下的陣仗,不說八旗精銳盡出,但恐怕也將至少三成八旗兵,都集結了起來。

王翊與王德順對視一眼,王德順笑道:“完勳兄,你我今日聯手守城,必不能辜負大帥期望啊!”

王翊點了點頭,一臉正色,抱拳道:“章錚兄,此必你我楊名之戰,定叫滿清知道,這天下間,多的是他們攻不下來的城。”

此時,清軍騎兵在城下,耀武揚威的奔馳一陣之後,已經拔馬退到三裡之外,勒馬駐立,監視城池,防止城中明軍突然殺出,掩護步軍紮營。

數萬清軍步軍,推著輜重車輛,在城池五里外,選擇了一大片空地,開始砍伐樹木,挖掘壕溝,構築營盤。

來的都是精銳,久經戰陣,紮營頗有章法,各部各司其職,不多時,就已經有了輪廓。

這時,孔有德和耿仲明,卻依舊穿著鎧甲,掛著戰刀,騎著戰馬,奔馳出了營寨,引著數百旗,爬上一處山坡,遠眺武進城,窺視守軍防守。

孔有德勒住戰馬,吐出一口濁氣,拿起千里鏡仔細觀察。

圓形的視界,掃視著三裡外的城牆,城牆外是陷坑、拒馬樁、然後是寬闊的護城河,鏡頭上移動,是高三丈以上的城牆,牆垛間,每垛站立著一名火槍手,兩名長矛手,後面還有人頭攢動,看不清是什麼兵種。

孔有德繼續觀察,忽然神色一變,放下了千里鏡,驚疑道:“老耿,我瞅著城池,咋有些眼熟呢?”

耿仲明正用千里鏡觀看,看見城池上並沒有什麼花哨玩意兒,容易被火炮擊中的敵樓、箭樓、馬面大多被拆掉,只有每段城牆上凸起的敵臺,特別顯眼。

耿仲明放下千里鏡,看向孔有德,不太確定的反問道:“這是銃城?”

孔有德沉著臉,“我看確實是銃城!”

銃城是明朝吸取西洋棱堡的建築技術,修建的一種城池,乃是由徐光啓提出以臺護銃,以銃護城,以城護民的築城思想,來進行建造。

明朝在遼西走廊上,建造了幾座銃城,寧遠便是一座,讓清軍吃了大虧。

打銃城,對於清軍來說,是一件極富有挑戰的事情。

耿仲明得到確定答案,不禁潑了盆涼水,“老孔,若是銃城,那這個武進城,恐怕就不那麼好打啊!”

孔有德打量了城池一眼,卻咬牙道:“此戰,大清必滅趙雜毛。巽親王令你我統軍十萬,率領漢軍兩紅、兩黃,蒙古兩白、正藍,七旗精兵,加上數萬綠營精銳,重炮百門,武進就是銅牆鐵壁,我們也給它踩過去!”

耿仲明聽了孔有德這麼說,也打起精神,“老孔你說的不錯,要是此戰不勝,天下大勢恐會逆轉,屆時你我必然沒有好下場。此戰,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我們破城,要麼守軍獻降,總之無論如何,也要擊敗趙雜毛。”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699章兵變前兆第649章甕中之鱉第364章佈告天下第1030章牽首制尾直擊七寸第264章夏完淳來島第766章漢軍撤兵第118章大舉進攻第234章多鐸撤軍第112章殺掉魯王使者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328章籌備博覽會第514章科爾沁出兵第616章朱以海被困第208章小六部第723章安置百姓第1004章漢蒙聯軍第735章提前佈局第302章百姓苦第507章線列步兵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282章連江會戰第九章唐王朱聿鍵第116章邊境衝突第185章重現薩爾滸第112章殺掉魯王使者第955章欺人太甚第175章兼併舟山第582章踴躍應募第313章華興公司第1054章鐵幕初臨第五十章李元胤大開水門第646章江北大火第615章南京消息第854章有錢有糧第879章攻城作業第772章驚惶失措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292章還不跟本王跑第142章攻破外郭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774章舉城而降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867章人心以亂第536章進攻兇猛第638章兵貴神速第三十章生擒屯齊第785章金陵春之陣(一)第643章絕不能撤第993章威服羣胡第844章江浙紳商第212章山寨失陷第234章多鐸撤軍第617章尋求議和第1097章歸化侯安樂公第540章伏擊趙雜毛第535章負隅頑抗第807章後院起火第317章巡視東番第526章光復武昌第345章謀取呂宋第543章生死激戰第209章開發臺灣第998章我要攤牌了第696章阿濟格反叛第763章西秦之勢第730章羣雄逐鹿第597章遼東風起第551章山窮水盡疑無路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640章攻破鎮江第784章安慶陷落第1004章漢蒙聯軍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318章臺灣新政第241章旅順第689章聯絡江北第294章路遇伏擊第478章沸沸揚揚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920章驅民出城第437章鬧餉第276章鄭芝龍入福州第650章招降李過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587章決議出兵第1080章失去信心第198章缺少人才第512章光復楚贛第773章廣州完了第1106章國社大會第731章移民南洋第755章西清滅亡第715章突襲炮臺第509章瀋陽大捷第922章內應暴露
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699章兵變前兆第649章甕中之鱉第364章佈告天下第1030章牽首制尾直擊七寸第264章夏完淳來島第766章漢軍撤兵第118章大舉進攻第234章多鐸撤軍第112章殺掉魯王使者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328章籌備博覽會第514章科爾沁出兵第616章朱以海被困第208章小六部第723章安置百姓第1004章漢蒙聯軍第735章提前佈局第302章百姓苦第507章線列步兵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282章連江會戰第九章唐王朱聿鍵第116章邊境衝突第185章重現薩爾滸第112章殺掉魯王使者第955章欺人太甚第175章兼併舟山第582章踴躍應募第313章華興公司第1054章鐵幕初臨第五十章李元胤大開水門第646章江北大火第615章南京消息第854章有錢有糧第879章攻城作業第772章驚惶失措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292章還不跟本王跑第142章攻破外郭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774章舉城而降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867章人心以亂第536章進攻兇猛第638章兵貴神速第三十章生擒屯齊第785章金陵春之陣(一)第643章絕不能撤第993章威服羣胡第844章江浙紳商第212章山寨失陷第234章多鐸撤軍第617章尋求議和第1097章歸化侯安樂公第540章伏擊趙雜毛第535章負隅頑抗第807章後院起火第317章巡視東番第526章光復武昌第345章謀取呂宋第543章生死激戰第209章開發臺灣第998章我要攤牌了第696章阿濟格反叛第763章西秦之勢第730章羣雄逐鹿第597章遼東風起第551章山窮水盡疑無路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640章攻破鎮江第784章安慶陷落第1004章漢蒙聯軍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318章臺灣新政第241章旅順第689章聯絡江北第294章路遇伏擊第478章沸沸揚揚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920章驅民出城第437章鬧餉第276章鄭芝龍入福州第650章招降李過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587章決議出兵第1080章失去信心第198章缺少人才第512章光復楚贛第773章廣州完了第1106章國社大會第731章移民南洋第755章西清滅亡第715章突襲炮臺第509章瀋陽大捷第922章內應暴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昌吉市| 乌拉特后旗| 澎湖县| 体育| 临泽县| 萨迦县| 镇巴县| 余庆县| 宁陵县| 福建省| 吴桥县| 迭部县| 湘潭县| 颍上县| 拉萨市| 威海市| 乌拉特后旗| 桐柏县| 昭苏县| 泰来县| 米泉市| 阜宁县| 仁布县| 富阳市| 巴彦县| 井冈山市| 余庆县| 巍山| 普陀区| 潍坊市| 姜堰市| 宁津县| 郎溪县| 广州市| 平武县| 莱芜市| 木兰县| 基隆市| 青河县|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