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日華激光雕刻加工廠。
這是日華正式投產之後,伊凡第一次過來“視察”,意識網的擴容已經不是秘密,前幾天,他剛剛找李立天詳細談過一次話,詢問他具體準備工作的進度,李立天剛剛買下幾家上游的玻璃加工廠,以及玻璃製造廠,關於擴大生產的方案已經有了詳細的計劃,資金也沒有問題,可以說,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現在唯一缺乏的,就是時間。
伊凡之前只進過一次工廠,就是上次搶劫的時候,看到的那家保健品生產,工廠留給的他的印象並不是很好,粗大空洞的管道,毫無美感的各種閥門,高壓,高熱,腐蝕的危險……不過這次到日華來,他看到的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推開廠房的大門,首先看到的就是正中央整整齊齊,一眼看不到頭的三排激光內雕機,每一臺大概不到一人高,閃著耀眼的綠色光芒。房間內燈火通明,潔白嶄新的地磚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燈光照在上面,幾乎都能看到倒影。
每一橫列,也是橫向每三臺雕刻機的前方,都橫向放著一根緩緩傳送的皮帶,統一穿著防塵服的工人們坐在機器邊,眼睛關注著盯著雕刻的每一個進程,當最左邊那臺激光機雕好之後,那個工人會把雕刻好的產品放在皮帶上,然後第二臺激光機繼續加工,在最右邊的機器一邊,有一個長長的橢圓形的縱向皮帶,所有生產的產品都會放到這個皮帶上,經過檢驗員的檢驗,再由包裝工用塑料膜仔細的包好,套上一個藍白相間的紙盒,紙盒上還有“意識通訊器”的字樣,最後這些紙盒子都被整齊的碼在一個更大的硬質卡紙盒子中,堆放在這一縱列皮帶的後方,外面搬運原料的工人從左邊進來之後,就會從右邊順便把製作完成的“通訊器”運回倉庫。
這種情形跟他想像中的工廠有一定的差距,只是看硬件的話,這裡跟一些實驗室的描寫倒很是接近,伊凡之前也在電視上見過類似的生產車間,倒沒覺得特別奇怪,只是有一點:“法陣的生產需要這麼高的標準嗎?還穿防塵服。”
“這倒不是爲了產品”李立天解釋,“主要還是設備維護,這裡的激光雕刻機平均每臺要十幾萬,所有的加起來,成本已經上了千萬,而雕刻機對環境的要求較高,因爲功率消耗大,容易產生靜電吸引灰塵,如果清潔不到位,長時間使用很容易損壞。”
伊凡一邊聽著,一邊仔細觀察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具體跟他之前接觸過的那家工廠差不多,不過大概是因爲這裡只生產這一種產品的緣故,這裡的效率顯得快了很多,而且因爲是用三臺激光機做一個生產小組,流水線雕刻,省卻了中間重複輸入雕刻圖案的時間,伊凡盯著手錶統計了一下,大概不到三分鐘就可以完成一次圖案的雕刻,而每個手錶需要雕刻三次,差不多不到10分鐘,也就是說,平均每臺雕刻機每小時可以雕刻6個,24小時預計144個,伊凡大概數了一下,差不多有接近數百臺的雕刻機,有些機器互相之間型號和牌子好像也並不一致,按照李立天的說法,一時之間,他能從市場上買來的也就這麼多了,更多的訂單已經發出去了,新的工人也已經招聘就緒,廠房的裝修也進入了尾聲……
從生產車間出去,後面就是一個高大的倉庫,倉庫的大門敞開著,裡面正停留著一輛卡車,一羣工人正在幫忙卸貨,還有一個人正在給司機發煙,同時指揮那些卸貨的工人。
李經理很快就看到正走過來的兩人,迎過給兩人問好,伊凡看著他手上點燃的煙皺了皺眉頭,他很識趣的滅掉了。
“李先生,這是今天來的第三車,”李經理對已經堆放的滿滿的倉庫說道,“過會還有兩車要過來,照這樣下去,不用幾天倉庫就快放不下了。”
李立天從懷裡掏出一張紙條,掏出筆隨手在上面刷刷寫了一個地址,以及聯繫方式:“這你不用擔心,等這裡裝滿之後,你就聯繫這個人,把貨都放在那。”
李經理接過紙條,地址上寫的是寧州火車站倉庫,第**號,後面的聯繫人姓名則是一串英文,他張嘴還想問什麼,但李立天已經陪著伊凡走進了倉庫。
“主要的原料都是玻璃,以及包裝材料,靠門口這一側的幾乎都是原料,差不多都是剛剛從玻璃加工廠生產出來的,”李立天指著外面堆成小山一樣的紙盒子說道,隨後他又加快了幾步,指著倉庫最裡面那一小堆裝著成品的藍白色盒子,“裡面這些都是這段時間剛剛生產的,按我們現在的生產能力,還遠遠不能消化這些原材料,不過等第二批人員人員招聘之後,情況會有很大的改善,到那個時候,限制產量的可能會是來自上游的企業加工,我們的‘產品’利潤並不是很大,而且要求切成這麼小的片狀,許多加工廠都不願意接這種訂單,特別是東莞、深圳那邊的企業,他們只對手機的顯示屏感興趣,現有的生產線都是針對手機廠家的需求定製的……目前聯繫到的幾家還是之前做強化玻璃窗的,也是做一單是一單,看起來沒有長期合作的打算,所以目前我是能買多少就屯多少……”
“行了,就聽到這裡吧,情況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這裡的工業體系確實爲我們提供了足夠的便利,先把這裡的工作放一放吧。最近這一段時間,你覺得意識網的情況怎麼樣?”
“一切正常,”李立天回答,“最近一段時間意識網的氣氛好了很多。”李立田之前一直反對意識網內部的娛樂化傾向,森田這次的“瀕死”體驗恰當好處的滿足了他的心願,許多人都開始真正的思考,如果自己即將面對死亡……
意識網的用戶大部分都是日本人,因爲田軍的原因,大家在心裡都隱約把意識網當做一個嚴肅的“救命”場所看待,之後因爲安娜,許多人都跟施法者打過交道,對魔法也開始有了一定的瞭解,對田軍也沒有一開始的那種恐懼。如果說田軍是惡魔的話,那安娜就是他們寄予希望的天使,而事實也正是如此,森田今天的上線,已經讓大家隱隱約約意識到一個事實:在切實需要的時候,意識網確實能夠拯救他們的生命。
說起來,田軍已經十幾天沒有再出現了,許多人已經相信了政府的說辭,認爲田軍確實是因爲傷重而死了,當然,還有一部分人堅持認爲田軍現在正躲在某個地方偷偷養傷口,等他再出來的時候,日本就會……
“他到底死了嗎?”不僅是別人,就連李立天自己,也對這個問題感到好奇。事情發生之後,他跟汪銘一起去過現場,也用空間之眼在事發的地方到處搜索了一番,不過他們跟日本警方一樣,同樣是一無所獲,只在現場找到了一塊破損的“法陣”,看得出來正是代表空間門的那一塊,“他沒了魔法,是怎麼能夠逃出去的呢?”
伊凡沒有給他答案,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你不用知道。”語句中沒有輕蔑,也沒有不屑,只是陳述一個事實。
李立天點點頭,算是接受了。
“還是意識網的問題,我記得之前你說過,你覺得自己受意識網的影響越來越大,現在這種感覺有沒有好一點?”
“沒有,”說到這一點,李立天臉上露出一些擔憂,“腦子裡有時候還是會不自覺的去想意識網中那些問題,許多問題都……都沒個答案,有些問題今天有了答案,第二天又被推翻,總是充滿了懷疑……”說到最後,李立天委婉的提出,是不是可以將比例設置的小一點,他對伊凡的忠誠不會因此而有任何變化。
雖然兩人是用意識直接談話,但走在前面的伊凡還是回過了頭,他帶著審視的目光深深看了李立天一眼,李立天很快就明白他要作什麼,配合的放開自己的所有思維。
十幾秒後,伊凡又轉回了頭:“類似的建議,以後不用再提了,如果我改變了主意,我會告訴你的,你現在的狀態讓我還是有些擔心,你的意志是已經足夠強大,但我總是覺得,你好像還缺了點什麼,意識網擴容後,隨著人員數量增加,類似的矛盾可能更勝現在百倍,如果沒有一個恰當的解決辦法……”說道這裡,伊凡又有些猶豫,“你說的那個計劃,我想還是再等一段時間……”
“不,不用”李立天見伊凡又有擱置擴容的意思,趕緊出言勸道,“不要因爲的我原因而耽擱計劃,這一點不適我還能承受,更何況,就算我現在感覺很好,也不能保證以後就不會出問題,歸根到底,還是要通過實踐來檢驗效果。”
伊凡這次同意了李立天的建議,他擡起手臂,在施法動作之前,對李立天說:“那好吧,反正這也是你遲早要面對的考驗,聯繫那幾個空間站的維護人員,告訴他們馬上就可以開始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