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節(jié) 詔書(上)

“不錯,中國人最講究忠君愛國,豈能違揹他們皇帝的命令?”在這個時候,就是一根稻草也要抓一抓看了,莽白就打算讓官員去見被軟禁的永曆,務(wù)必要拿到永曆親筆寫的退兵詔書。

一個臣子提醒道:“若是讓中國皇帝知道了前線的戰(zhàn)況,他就未必肯聽話了。”

“還有一件事,那就是中國皇帝肯下詔的話,也不能讓他的人帶去給明軍。”另外一個臣子說道,現(xiàn)在被軟禁的中國君臣怨氣滿腹,如果讓他們見到了剛剛?cè)〉么髣俚拿鬈姡€不知道會說出什麼話來;如果讓明軍知道了他們朝廷在緬甸受到的侮辱,恐怕會進(jìn)一步激怒勤王軍。

對這兩項建議莽白是全盤採納,此外他還急令緬甸南部的軍隊做好背上增援阿瓦的準(zhǔn)備,只是到底能夠從緬南抽調(diào)多少兵力背上也是一個難題,因爲(wèi)駐軍還肩負(fù)有監(jiān)視孟族的任務(wù),若是讓緬南的人知道阿瓦控制力下降,說不定就會有人生出異心來;而且緬甸和泰國的關(guān)係也很緊張,阿瓦並不希望讓鄰居覺得有機可乘。

現(xiàn)在永曆天子已經(jīng)毫無人身自由可言,流亡朝廷的衛(wèi)隊都被緬甸人帶走,現(xiàn)在行營周圍的衛(wèi)兵都是緬兵,就連日常所需的食物也由阿瓦挑選的可靠人員負(fù)責(zé)運輸,絕對不許閒雜人等靠近大明天子的駐地。

生死操於人手後,緬甸人對大明天子的尊敬也一落千丈,對永曆天子僅存的幾個近侍冷嘲熱諷,到上個月的時候,最後幾個侍候后妃的宮人緬人的態(tài)度也近似調(diào)戲。對此,無論是皇帝還是太子都敢怒不敢言,如果沒有緬人送來的食物,他們就會捱餓,既然如此索性裝不知道。

而最近幾天,永曆趕到緬人的態(tài)度開始發(fā)生了變化,好像恢復(fù)了一些對自己的敬意,而且送來的三餐也日漸豐盛。太后、皇帝、皇后和太子私下裡商議了幾次,但是始終不得要領(lǐng),不知道到底是緬王良心發(fā)現(xiàn),還是緬甸政局有發(fā)生了什麼變故。

今天送來的食物依舊不錯,太后和皇帝先用膳,等這兩位吃完後,就會輪到后妃和太子,然後是殘餘的宮人和內(nèi)侍。

當(dāng)莽白派來的官員抵達(dá)時,太后已經(jīng)吃飽了,永曆則吃到了一半。緬王的使者一臉的怒色,大步流星地走進(jìn)來,對永曆皇帝粗聲粗氣地說道:“明皇避難我國三年,可還記得我國的恩惠?”

現(xiàn)在緬甸已經(jīng)不以藩屬自居,永曆也不以忤,客客氣氣地答道:“貴國三年的照顧,朕深爲(wèi)感激。”

“那貴國晉王、鞏昌王派軍隊騷擾八莫周邊一事,皇帝可否知曉?”緬甸官員怒氣衝衝地說道:“今日我王接到八莫報告,晉、鞏兩藩入境掠奪我國地方,搶去了大量的糧食和人民。”

“此事朕不知曉。”永曆搖了搖頭,他被軟件在行營,連自己的大臣都見不到,如何還能得知外面發(fā)生的事情,更不可能知道遠(yuǎn)在滇緬邊境上的戰(zhàn)事。

“既然如此,那還請皇帝給晉、鞏兩藩下詔,讓他們立刻從我國境內(nèi)退出。”說著緬甸官員就掏出準(zhǔn)備好的紙張和筆墨,放在永曆的桌前,跟這個官員一起來的緬甸士兵都虎視眈眈地看著永曆。

“他說今日才接到消息,可這幾天來緬人的態(tài)度明顯有異,莫不是和此事有關(guān)?”永曆推辭不得,內(nèi)侍緩緩磨墨的時候,永曆也拿起了筆,心裡飛快地轉(zhuǎn)著念頭:“這裡面多半有詐。”

不過還沒有等永曆想通到底怎麼回事,緬甸官員就不耐煩地催促起來:“皇帝爲(wèi)何還不下詔?難道是認(rèn)爲(wèi)我國招待不週,存心縱容晉、鞏兩藩嗎?”

緬甸已經(jīng)知道川軍也入境參戰(zhàn)了,但這個使者隻字不提,唯恐會讓永曆明白過來明朝正大興勤王之師。

雖然懷疑這裡面有什麼文章,但永曆也不敢用自己的猜測去賭自家的性命安全,在心裡嘆了口氣,按照緬甸官員的要求寫就退兵詔書,蓋上了自己的玉璽。

緬甸使者如獲至寶,吹乾了詔書上的墨跡就帶著它匆匆離去了,永曆眼巴巴地看著使者離去,當(dāng)屋內(nèi)沒有緬人的耳目後,永曆長吁短嘆起來:“不知道是不是李定國、白文選來勤王了!多半是,所以緬人才會來找朕要詔書,可這封詔書一下,他們肯定會退兵的,朕脫險的機會豈不是化爲(wèi)烏有?”

永曆的話讓周圍的人都燃起了一些希望,當(dāng)即皇后就附和起來,稱不該給緬人這封詔書。

“不給怎麼行?就算他們勤王,也不知道到?jīng)]到八莫,離這裡還十萬八千里呢,緬人可就在門外。”永曆心裡雖然有些明白,但讓他硬著脖頸去拒絕緬人的要求,這就和他的性格太不一致了。

王皇后被皇帝這麼一呵斥,立刻就把嘴閉上了,只是深深地看了太子一眼,心裡異常地?fù)?dān)憂——現(xiàn)在局面這麼險惡,說不定哪天緬人就會拿皇家開刀,皇后最擔(dān)憂的就是兒子的安全,盼望著勤王軍明天就能打到城下。

皇后的擔(dān)憂的目光被永曆看得一清二楚,知道對方心裡對自己按照緬人的要求寫詔書這件事仍有怨望,這讓皇帝更加不快,又責(zé)罵了一句:“還不是因爲(wèi)你,婦人之見,不然我們父子何至於都流落在此?”

當(dāng)初永曆逃出雲(yún)南前,隨駕官員包括陳佐纔等人就苦勸皇帝,稱若是他堅決不肯按計劃入川,那就奉太后去緬甸好了,不妨讓太子去李定國軍中,或是與馮雙禮同行,按原計劃取道建昌入川。

當(dāng)時看來,緬甸可要比四川安全得多,王皇后也不願意和兒子分離,所以永曆就以皇后愛惜幼子爲(wèi)理由拒絕了臣子們的勸諫。

見皇帝翻出舊賬,王皇后急忙跪倒謝罪:“都是臣妾無知。”

見皇后鄭重其事地請罪,永曆的怒氣纔算消去,哼了一聲繼續(xù)吃飯。王皇后一直跪倒皇帝吃完飯離去後,纔在太子的攙扶下起來,和妃子們開始用餐。

雖然剛纔認(rèn)罪了,但王皇后心裡卻十分委屈,當(dāng)時她固然捨不得兒子,但最後的決定權(quán)當(dāng)然還是握在永曆手裡。那時馮雙禮連續(xù)派來幾個使者,催促皇帝趕快讓太子去他軍中,抓緊時間趕往建昌,可首輔馬吉翔察言觀色,猜到了皇帝的隱憂,就對永曆進(jìn)言道:“馮雙禮他是想再立一場擁立之功啊,卻想讓聖上去當(dāng)唐明皇。”

馬吉翔的話說道了永曆心坎裡,於是就用王皇后捨不得太子當(dāng)藉口堅決帶兒子一起入緬,導(dǎo)致馮雙禮大失所望,李定國、白文選也沒得選只好跟著往南跑。

就在莽白政變、咒水之難前,沐天波等人認(rèn)爲(wèi)緬甸方面已經(jīng)不可靠,必須要保護(hù)皇上和太子立刻,而因爲(wèi)永曆目標(biāo)太太,所以沐天波等人定下計劃,精選了一隊衛(wèi)士,要他們拼死保護(hù)太子逃回李定國軍中。和鄧名前世一樣,馬吉翔把沐天波等人的籌劃報告給了永曆,稱這是謀反;而永曆也勃然大怒:又是一個想讓朕當(dāng)太上皇的,毫無疑問是謀叛。

由於沐天波在緬人中較有聲望,所以永曆沒敢治沐天波的罪,而是下令把那些奉命保護(hù)太子逃生的衛(wèi)士都賜死。沐天波作爲(wèi)明朝的世代勳貴,皇帝的旨意無論如何都要執(zhí)行,於是就處死了自己的那些家丁衛(wèi)士,以示自己是單純爲(wèi)了皇明的前途著想、絕無異心。

有了這件事後,王皇后就明白皇帝雖然常常在私下和家人嚷嚷著說這皇位沒意思,除了招惹禍患並無一絲好處,但真到了關(guān)鍵時刻,永曆還是會本能地保衛(wèi)它——只要不危及生命。

王皇后看著兒子,心裡難過得吃不下飯,她本來還想要永曆去和緬甸人提要求,要緬甸人同意用太子傳旨作爲(wèi)他起草詔書的交換條件。但從今天的表現(xiàn)看,再聯(lián)想起以前,王皇后知道皇帝肯定不會這樣做。

“兒啊,”王皇后傷心地?fù)崦拥念^髮,嗚咽道:“娘該怎麼幫你呢?”

……

大勝之後,明軍的行動遠(yuǎn)遠(yuǎn)稱不上迅速,白文選、狄三喜得知緬北的主力已經(jīng)被一掃而空,認(rèn)爲(wèi)勝券在握,緬人屈膝投降指日可待,得意洋洋地沿著大路向阿瓦前進(jìn)。各級軍官的看法也和統(tǒng)帥差不多,認(rèn)爲(wèi)緬甸投降只是時間問題,縱容手下大肆搶x劫;現(xiàn)在明軍已經(jīng)進(jìn)入了富饒的麗江河谷地區(qū),在雲(yún)南過了好幾年苦日子的滇軍每日忙著收集糧草、牲口,反正走到阿瓦城下敵人就會投降,那還那麼著急幹什麼?還不如趁此機會好好吃上幾頓,填滿腰包再帶兩個緬甸媳婦回去。

在麗江的另一岸,鄧名的行軍速度可能比滇軍還要遲緩,他在軍官會議上向部下交代,川軍現(xiàn)階段的任務(wù)是挾大勝之餘威鞏固後方,做好緬甸政府不肯投降,將戰(zhàn)事拖入城池攻防戰(zhàn)和持久戰(zhàn)的局面。

周圍的寺廟接到鄧名同時送去的邀請函和威脅後,紛紛嚮明軍表示願意派出僧侶使者來拜見鄧名——現(xiàn)在周圍已經(jīng)沒有了緬甸的正規(guī)軍,寺廟都很明白最輕微的拒絕也會找到明軍的嚴(yán)厲報復(fù)。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眼看第一波僧侶就要抵達(dá),鄧名告訴部下他還需要準(zhǔn)備一件事。

第16節(jié) 甕中第49節(jié) 副手(上)第58節(jié) 戰(zhàn)書第20節(jié) 廷議第34節(jié) 攻勢第33節(jié) 孤注(下)第17節(jié) 挖坑第31節(jié) 佯攻(上)第9節(jié) 穴攻第26節(jié) 生意(下)第42節(jié) 反擊第46節(jié) 戰(zhàn)備(下)第13節(jié) 天明(下)第17節(jié) 衝擊(下)第16節(jié) 衝擊(上)第33節(jié) 孤注(下)第58節(jié) 接觸(上)第54節(jié) 授權(quán)第23節(jié) 代理(上)第56節(jié) 推測第12節(jié) 強渡(下)第9節(jié) 問話(上)第16節(jié) 鹽業(yè)第2節(jié) 軟硬(上)第4節(jié) 平衡第42節(jié) 說客第27節(jié) 憧憬第37節(jié) 等待(下)第15節(jié) 出降(上)第24節(jié) 洞悉第31節(jié) 呆仗(下)第46節(jié) 計劃第24節(jié) 怒潮(下)第13節(jié) 提督第26節(jié) 告狀第5節(jié) 重整(上)第45節(jié) 隊友(下)第31節(jié) 裁軍(上)第60節(jié) 戰(zhàn)俘第24節(jié) 宣傳第12節(jié) 專家第3節(jié) 壓力(上)第49節(jié) 坦承第24節(jié) 洞悉第34節(jié) 詐降第31節(jié) 名將第3節(jié) 援軍第45節(jié) 鍊金(下)第12節(jié) 圍困(上)第33節(jié) 試探第20節(jié) 困獸第12節(jié) 圍困(下)第49節(jié) 副手(下)第2節(jié) 目標(biāo)(上)第62節(jié) 蠢動(下)第20節(jié) 相逢第45節(jié) 處置第15節(jié) 出降(上)第3節(jié) 壓力(下)第68節(jié) 混亂(上)第36節(jié) 施瑯第27節(jié) 得兼第40節(jié) 泥潭(上)第20節(jié) 僞詔(下)第38節(jié) 整訓(xùn)(下)第15節(jié) 出降(上)第25節(jié) 棄軍第3節(jié) 信號(下)第41節(jié) 占卜第35節(jié) 鞏固(上)第35節(jié) 進(jìn)軍第25節(jié) 駭浪(上)第40節(jié) 泥潭(上)第6節(jié) 密議(上)第57節(jié) 觀感(下)第60節(jié) 算盤(上)第36節(jié) 施瑯第60節(jié) 約法第9節(jié) 買路第27節(jié) 合作(上)第40節(jié) 印象(上)第39節(jié) 嚮導(dǎo)(下)第24節(jié) 整訓(xùn)(下)第42節(jié) 艱苦(上)第59節(jié) 魔鬼(上)第49節(jié) 副手(上)第50節(jié) 動向(下)第47節(jié) 情報(上)第14節(jié) 彈盡(上)第7節(jié) 仲裁(上)第55節(jié) 俘虜(上)第17節(jié) 隱姓第39節(jié) 嚮導(dǎo)(下)第55節(jié) 俘虜(下)第13節(jié) 天明(上)第41節(jié) 阻擊第68節(jié) 混亂(上)第28節(jié) 借刀第11節(jié) 實驗
第16節(jié) 甕中第49節(jié) 副手(上)第58節(jié) 戰(zhàn)書第20節(jié) 廷議第34節(jié) 攻勢第33節(jié) 孤注(下)第17節(jié) 挖坑第31節(jié) 佯攻(上)第9節(jié) 穴攻第26節(jié) 生意(下)第42節(jié) 反擊第46節(jié) 戰(zhàn)備(下)第13節(jié) 天明(下)第17節(jié) 衝擊(下)第16節(jié) 衝擊(上)第33節(jié) 孤注(下)第58節(jié) 接觸(上)第54節(jié) 授權(quán)第23節(jié) 代理(上)第56節(jié) 推測第12節(jié) 強渡(下)第9節(jié) 問話(上)第16節(jié) 鹽業(yè)第2節(jié) 軟硬(上)第4節(jié) 平衡第42節(jié) 說客第27節(jié) 憧憬第37節(jié) 等待(下)第15節(jié) 出降(上)第24節(jié) 洞悉第31節(jié) 呆仗(下)第46節(jié) 計劃第24節(jié) 怒潮(下)第13節(jié) 提督第26節(jié) 告狀第5節(jié) 重整(上)第45節(jié) 隊友(下)第31節(jié) 裁軍(上)第60節(jié) 戰(zhàn)俘第24節(jié) 宣傳第12節(jié) 專家第3節(jié) 壓力(上)第49節(jié) 坦承第24節(jié) 洞悉第34節(jié) 詐降第31節(jié) 名將第3節(jié) 援軍第45節(jié) 鍊金(下)第12節(jié) 圍困(上)第33節(jié) 試探第20節(jié) 困獸第12節(jié) 圍困(下)第49節(jié) 副手(下)第2節(jié) 目標(biāo)(上)第62節(jié) 蠢動(下)第20節(jié) 相逢第45節(jié) 處置第15節(jié) 出降(上)第3節(jié) 壓力(下)第68節(jié) 混亂(上)第36節(jié) 施瑯第27節(jié) 得兼第40節(jié) 泥潭(上)第20節(jié) 僞詔(下)第38節(jié) 整訓(xùn)(下)第15節(jié) 出降(上)第25節(jié) 棄軍第3節(jié) 信號(下)第41節(jié) 占卜第35節(jié) 鞏固(上)第35節(jié) 進(jìn)軍第25節(jié) 駭浪(上)第40節(jié) 泥潭(上)第6節(jié) 密議(上)第57節(jié) 觀感(下)第60節(jié) 算盤(上)第36節(jié) 施瑯第60節(jié) 約法第9節(jié) 買路第27節(jié) 合作(上)第40節(jié) 印象(上)第39節(jié) 嚮導(dǎo)(下)第24節(jié) 整訓(xùn)(下)第42節(jié) 艱苦(上)第59節(jié) 魔鬼(上)第49節(jié) 副手(上)第50節(jié) 動向(下)第47節(jié) 情報(上)第14節(jié) 彈盡(上)第7節(jié) 仲裁(上)第55節(jié) 俘虜(上)第17節(jié) 隱姓第39節(jié) 嚮導(dǎo)(下)第55節(jié) 俘虜(下)第13節(jié) 天明(上)第41節(jié) 阻擊第68節(jié) 混亂(上)第28節(jié) 借刀第11節(jié) 實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香河县| 屏边| 孙吴县| 延庆县| 莱芜市| 鹿泉市| 南和县| 邵东县| 根河市| 扎兰屯市| 伊通| 达尔| 杭锦后旗| 平罗县| 米脂县| 甘洛县| 天峻县| 蒲城县| 海安县| 修水县| 南郑县| 汤原县| 昌乐县| 响水县| 龙江县| 鹤山市| 灵山县| 齐齐哈尔市| 东平县| 五大连池市| 平潭县| 海盐县| 金秀| 洛南县| 三门县| 鄂州市| 綦江县| 四子王旗| 舒城县|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