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那麼多官員被查的同時,流民的安置問題也一同被解決。
就像沈婉兒和她說的一樣,江陵城的流民不願意回家的,就那著官府給開具的證明,去領一套開荒用的工具,然後跟著大傢伙一同來到剛剛建好的茅草屋,按照序號以及家庭人員的多少,選擇一間茅草屋住下。
而願意回家的流民,則去官府領一袋大約兩斤左右的粗糧,然後再領取一百文的銅板即可回家。
當張曉月知道纔給二斤粗糧時,還跟沈婉兒吐槽,“爲何不多發幾斤,這二斤粗糧可吃不到新糧下來?”
“哎,我父親也想多發呀!可是上面就給這麼多救災糧,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好吧!那你父親有沒有說起夏稅還收不收?”張曉月又問起這個自己現下最關心的問題。
沈婉兒左右看了看,趴在張曉月耳旁,小聲道:“我父親說他想上摺子申請免除今年的夏稅,但不知道能不能通過,畢竟邊關現在正在打仗?”
“打仗?什麼時候的事,我怎麼一點也沒有聽說!”張曉月同樣小聲的道。
“就是最近吧!我也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反正邊關一直都在打仗,停停打打,打打停停,所以這次什麼時候開打的我也不知道。”
張曉月聽說經常打仗,也就不再好奇,她現在已經瞭解到這秦安國是現存的六國之一,國力不是最強,但也不是最弱,處於中間水平。
借用三國中一句話“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要想做到真正的國泰民安,六國就必須統一才行。
當然這些不是張曉月擔心的,她現在擔心的只是夏稅還要不要交,於是道:“希望你父親能夠上摺子申請通過,這樣我們村的村民可能今年纔不會捱餓?!?
沈婉兒現在也不能給張曉月肯定的答覆,只能道:“那你回去以後就等我信,如果我父親申請通過的話,我第一時間就寫信告訴你!”
“好,那我就在家等著你的好消息了。”
和沈婉兒又說了一會話,張曉月才提出告辭,她明天就要回去了,今天就是過來跟沈婉兒告別的,順便再打聽點事情。
本來她打算在江陵待幾天就回家,誰知道後來遇到欽差路過這裡,城門就給封了,以至於他們不得不都留在江陵。
前半個月的時候還好,張老四知道這是欽差大人的吩咐,可是自從知道流民已被安置,他這幾天就開始著急起來。
畢竟家裡的麥子要開始收割了,雖然沒有多少,但也是收穫不是。
並且出來也要一個月多了,他早就想家了,也想回去看看兩畝菜田現在怎麼樣了?
張曉月也很急,她不光是擔心家裡的菜田,也擔心村民們這麼久見不到她,再有什麼不好的想法。
並且還有一個就是,她準備回去立馬就把魚重新養起來了。
這一個月裡基本上都是大好天,即使下雨也是雷陣雨,很快就會過去,張曉月覺得短期內不會再發生像這次一樣的陰雨天氣,所以就打算把魚塘再重新利用起來。
這次水災雖然沒有怎麼影響到他們村,但帶給張曉月的損失也不小,尤其是江陵的鋪子。
不但被流民把吃食搶空了,還停了這麼些天又重新開張。
開張後又因爲有流民在城裡,那些有錢人也不怎麼出來了,所以購物能力一下子就下降了。
而現在天又熱了,做的東西根本存放不住,張曉月現在都不敢做多,這也導致鋪子現在盈利不如之前了。
就是沙河鎮上的鋪子也是這個狀況。
而自家現在又有這麼多的人要養,張曉月想想都頭大。
張曉月最近有時還在想,爲何別人穿越輕輕鬆鬆就能把錢賺,而她卻要勞心又勞力還掙不了多少錢?
不過這也只是一時的,等想過後,張曉月就會握起拳頭給自己打氣,並心裡暗暗鼓勵她,她已經比這裡大多數的人都好了,至少她有一身別人沒有的本領,所以也不用氣餒。
回到鋪子,張曉月把打聽的事情告訴了張老四等人。
張老四等人聞言都有些愁,他們在江陵只待了一個月多,糧價卻已經漲四次了,現在已經賣到六十文錢一斗了。
這也是張曉月多次跟沈婉兒打聽要不要交夏稅的原因。
“爹,婉兒也沒有說死就一定要交夏稅了,所以咱現在也不用著急,也許以後真的不用交夏稅了呢!”張曉月見張老四一臉愁容,於是勸慰道。
“但願吧,但我覺得有點懸,你不也說了嘛,現在國家正在打仗。”說完還嘆了一口氣。
張曉月聽完道:“爹,沒事,到時候咱有錢,咱可以用錢代替交稅的糧?!?
張老四就繼續嘆了一口氣,道:“希望到時候官府允許我們用錢代糧?!?
張曉月這纔不知道怎麼再勸他,畢竟現在的真實情況的確不容樂觀。
夏糧收不上來,即使她有錢有可能都買不到糧,更何況國家現在打仗又急需糧食呢!
張曉月那個本來已經消下去的念頭就又冒了出來,她要不要買地研究一下高產的麥子和水稻呀?
因爲明天就要走,所以張曉月今天就得好好收拾收拾,還得把路上吃的乾糧準備好。
來時因爲擔心路上流民,張曉月都沒敢熱他們帶的乾糧,都是涼著吃的,並且後來還沒有了。
雖然現在天氣熱,吃涼的也不會有事,但張曉月卻覺得有條件吃熱的,儘量還是吃熱的,畢竟吃涼的胃不舒服。
所以她這次給他們路上準備的乾糧就是麪條加滷子。
到時候路上可以歇一歇,把麪條煮了,然後過一次涼水,加上她做的滷子,就是一頓很美味的飯食了。
過一遍涼水,麪條不是太熱了,又不會太涼,這樣吃起來纔不會滿頭大汗,胃又很舒服。
並且過完涼水的麪條更不容易坨,吃起來更勁道。
準備好他們三人路上吃的乾糧,張曉月又帶夠足足的水,這纔去屋裡找張大哥說話。
她這次回家可能又要好久才能來江陵了,而張大哥也是,可能在中秋節的時候才能回家。
所以張曉月就把自己能想到的一些問題都細細的跟張大哥說好。
比如他們買的滷味現在隨著糧價也漲了,那以後糧價下來了,他們的滷味要降多少合適等等一些張大哥一人拿不定主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