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四把給李氏買的銀簪子包好放到懷裡然後就和張曉月張大哥一起往布莊走去。
張大哥對布莊不認識,張曉月問了幾個人才找到一家比較便宜一點的布莊。
“怎麼還買布呀?”張老四問道。
“嗯,買兩匹布,回去讓娘給做件新衣服穿,這不是過年了嘛!”張曉月解釋道。
“可前不久才做的新棉衣啊,我覺得不用買布了?!睆埨纤牡?。
“爹,當時只做新棉衣了,根本就沒有外罩啊,所以我想買布回去做新外罩,這樣就當新衣服了?!?
“那你給不給謝君謝慧買?”
“買呀,一起都買出來!”
“那得多花多少錢,還是別買了,預防以後的荒年啊!”
“可是那也不能不過年啊,萬一以後沒事呢,這都是說不準的事,所以先過個年再說?!?
張老四說不過張曉月,只能認命的跟著她走,張大哥根本不勸張曉月,和之前不喜歡張曉月花錢完全兩個樣,因爲他知道說了也沒用。
三人來到布莊,這裡的布料比沙河鎮全多了,也多多了。
店小二客氣的過來迎接。
張曉月摸著一匹布問道:“小哥,你這是什麼面料的?”
“小娘子摸得這塊布料是絲綢的,用絲綢做衣服穿著可舒服了?!?
張曉月摸了摸就撒開了,主要是她知道絲綢都是有錢人家才穿的起的,像她這樣就只能買一點好的棉布回家就行了。
“小哥,店裡有沒有上好的棉布?”
“有啊,小姐想要多少?。俊?
“你先帶我去看看,我看過了再決定買多少?!?
店小二熟練的把張曉月等人帶到買棉布的地方。
張曉月擡頭就看到很多成捆的布被放在櫃檯上。
張曉月雖然摸不出絲綢來,但是卻能摸出棉布的好壞來,畢竟她前世穿過不少的純棉衣服。
找出一捆適合她跟張大姐這個年齡段穿的布料,問道:“小哥,這布是怎麼賣的?”
店小二看了看張曉月摸著的布料,道:“小娘子眼力好,挑中的是我家最好的棉布,所以也是最貴的,賣六文錢一尺。”
這可真夠貴的,張曉月掰著手指頭算了一會,一匹布有四丈,一丈有十尺。一尺六文錢的話,一匹就是二百四十文錢。
要是買兩匹布就是四百八十文錢了,比買珠花花的都多。
貴是貴了點,可張曉月也不能不買呀。
張曉月算了算家裡現在所有的人,當然算上謝君和謝慧,一共有九口人。
李氏和張老四年齡大了,不能和他們穿相同花色的衣服,需另買。
一身衣服需要布一丈,九個人就是九丈。張曉月她們幾個女孩年齡都相差不大,可以穿相同花色,就買一匹布可以了。同理,張大哥等男孩,也可以買一匹布。雖然可能會有剩餘,正好拿來給他們做鞋也行。
至於張曉月是怎麼知道,布料的算法的,還是和李氏去買布做鋪蓋的時候問的。
算明白了這些,張曉月就知道怎麼買布了,笑著和店小二道:“小哥,我摸得這匹布先給我拿一匹,然後你再給我找相同價格的,男的做衣服的布料,也是一匹?!?
店小二聽了,心裡就有數了,翻了翻櫃檯上所有的布匹,拿出一捆道:“小娘子,看這匹布怎麼樣?適合這位公子大小的人穿?!钡晷《傅氖菑埓蟾?。
張曉月看了看店小二找出來的布匹,發現是一捆藍色的布料,張曉月摸了摸,感覺是和剛纔那匹布差不多,就點了點頭,“行,那就要這匹布了?!?
張老四和李氏該買的布,張曉月是親自挑的,張大哥他們買的是藍色的布料,張曉月不想給張老四也買同樣顏色的,而是選了顏色更深一點的深藍色,偏黑色又不是黑色。
至於李氏的就更好選了,張曉月她們的是粉色。至於爲啥沒選紅色,張曉月不喜歡,雖然過年穿紅色喜慶。
張曉月給李氏選了紫色偏紅的布料,要是純紫色就顯得有點老氣,偏紅一點就會年輕多了。
選好了所有的布,張曉月讓店小二給算出價錢。
店小二笑著把她選好的布都抱著,然後就帶領他們去找掌櫃的了。見了掌櫃的,店小二道:“掌櫃的,這是這位小娘子選的布料,你給她算一下價錢。”
掌櫃的翻了翻,道:“這兩匹布是一樣的價錢,共四百八十文錢,另外這兩丈,一丈是六十文,一丈是八十文,加在一起是...”
掌櫃的撥了撥算盤道:“六百二十文錢。”
張曉月心裡已經算出來多少了,聽掌櫃的和自己心算的一樣,就沒說別的,從懷裡掏出六百二十文錢交給了掌櫃的。
張大哥抱起所有的布料,和張曉月他們一起出門了。
走到門口,張老四就心疼的道:“現在首飾也買了,過年穿的新衣服也買了,咱可以回家了吧?”
張曉月想了想,道:“爹,我還有一樣重要的東西沒買呢,買完就回去?!?
“還買呀,這都花不少錢了!”張老四叫道。
“可是我還沒有買銅鏡,家裡娘也沒有銅鏡,我想買一面送給娘?!睆垥栽轮缓冒炎约涸僖I的東西說出來。
張老四這下不說不讓買了,揹著手往前走去。
張曉月在後面笑了笑,就知道說給李氏買 他就不會不同意了。
張大哥也在後面跟張曉月擠眉弄眼,小聲道:“還是你知道怎麼勸服咱爹。”
之前以爲賣銅鏡的地方是在銀樓,可是去了銀樓問了才知道不賣銅鏡。
張曉月也不知道去哪裡買,覺得雜貨鋪裡應該有,就領著倆人去雜貨鋪了。
來到雜貨鋪裡,張曉月看到店小二,問道:“問小哥一聲,咱這裡有賣銅鏡嗎?”
店小二看了一眼張曉月,高興的道:“有有有。”
張曉月讓張大哥和張老四一起站在鋪子外,她去去就回。
張大哥點了點頭,同意了。
張老四卻沒聽張曉月的話,而是揹著手一起走到了鋪子裡。
他想要自己看一看、挑一挑,給李氏看一個覺得好看的銅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