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月看著大家忙的很,根本用不上她和李氏,就和李氏道:“娘,咱倆回去燒點熱水,一會兒讓他們喝點熱水。”
李氏無異議,和張曉月一起回家了。
燒完水,張曉月又湊空去開荒的山上一趟,見張言軍這個管事當?shù)挠心S袠拥模揪筒挥脧垥栽虏傩摹?
即使張曉月不來,村民們也會照常開荒,不見一點鬧騰。
張言軍見張曉月過來了,忙走過來,道:“小月,你來了!”
又指著山道:“你看大傢伙山開的咋樣?”
“很好啊,有叔把控著我還能不放心!”張曉月點頭道。
和張言軍一起沿著開好的山往裡走,張曉月發(fā)現(xiàn)二禿子已經(jīng)回來了,就問道:“二爺爺,你耳朵傷怎麼樣了,怎麼不在家多休息幾天呀?”
二禿子道:“耳朵好多了,已經(jīng)不疼了,我覺得在家待著也是待著,就來開荒了。”
知道他也是爲了多掙兩天錢,張曉月笑著道:“耳朵不疼就行,要是疼的話就趕快和我言軍叔說,你回家歇息兩天再來。”
張言軍忙道:“是呀,二叔,你要是還耳朵疼一定要告訴我!”
二禿子擺手道:“不疼了不疼了,不用再休息了。”
既然二禿子堅持,張曉月就沒再繼續(xù)勸阻,讓他繼續(xù)幹活後就往前走去。
一直關(guān)注著這邊的吃瓜觀衆(zhòng),發(fā)現(xiàn)二禿子沒說張孝發(fā)什麼,都無聊的低頭繼續(xù)幹活。
倒是另一位當事人,好像二禿子受傷與自己無關(guān)一樣,繼續(xù)把開出來的石頭裝到揹簍裡,然後再給揹出去。
張曉月看了一圈,發(fā)現(xiàn)大家都在積極的開荒,照這速度來算,這山還真差不多立春就能開完了。
逛完了山,張曉月決定該回家了,還得給幫忙建雞棚的人做飯呢。
也不是李氏做飯不行,只是來幫忙的人點名讓張曉月做了,誰讓張曉月炒菜就是比李氏好吃呢。
三天很快就過去了,真如張老四說的那樣,雞棚三天就建完了,張曉月看著已經(jīng)完工的雞棚,和李氏張老四道:“爹孃,既然雞棚已經(jīng)建好了,那咱下一步是不是就要開始孵雞苗、鴨苗了!”
張老四看著建好的雞棚道:“是該準備下一步工作了,不過小月這雞棚以後可得一直用啊,要是不用了太可惜了!”
“當然會一直用啊,不但一直用,就是以後養(yǎng)的雞多了,咱還可以往山那邊繼續(xù)建雞棚!”張曉月指著山那邊道。
張老四看著張曉月手指的方向,咋舌道:“那你這是準備養(yǎng)多少雞鴨呀,養(yǎng)這麼多能賣的完嗎?”
“一步一步來嘛,到時候也可以賣到別的地方去,不一定非得只在咱鎮(zhèn)上賣!”張曉月很輕鬆的道。
“你說的倒輕鬆,以後這些雞下的蛋都不一定賣的完,更何況你養(yǎng)的這麼多鴨子到時候也不少下蛋。”
張曉月笑了笑沒說話,反正到時候張老四自會看到,現(xiàn)在給他解釋再多,他也不一定信。
雞棚建好了,張曉月就開始和李氏忙起收雞蛋來。
一隻母雞可以孵十枚蛋的話,那張曉月買的這些雞蛋就得需要二十五隻母雞來孵,每隻母雞按照五十文錢算,光買老母雞的錢就要一千二百五十文錢,這都一兩多銀子了。
不過知道這些必須得花,不然怎麼把雞苗孵出來,並且這老母雞買回來以後還可以繼續(xù)用,所以張老四並沒有說啥。
問題是去哪裡把這二十五隻老母雞買齊?
村子裡餵雞的人家本來就不多,李氏知道的也就三家,一個張曉月之前買雞的張金旺家,一個是張族長家,還有一個就是村長家了。
張金旺家能養(yǎng)雞,就是因爲家中人口多,光孩子們捉菜青蟲回來都能把雞喂個半飽,而張族長和村長家則是因爲家底厚,有錢養(yǎng)雞。
可是就算他們每家賣個張曉月兩隻老母雞,這才總共六隻,還差十九隻呢!
張曉月就覺得之前計劃讓母雞孵鴨苗的想法太天真了,要不雞蛋先少買點?
想著松花蛋的美味,張曉月也不糾結(jié)了,當即決定先買二百枚雞蛋,剩下的就買鴨蛋了!
把要買母雞的事告訴李氏和張老四,張老四笑著道:“你請專人來孵小雞的話,根本不用母雞,他們就在屋子裡孵,能感覺什麼溫度最合適,還能透過燈火看小雞苗什麼時候出生,根本不用買母雞!”
李氏也道:“是呀,你買母雞的話,現(xiàn)在也孵不出小雞,主要是天冷,光靠母雞的體溫不行!”說完話音一轉(zhuǎn),又道:“不過你得買幾隻母雞回來,帶領(lǐng)這些小雞,不然小雞不易存活。”
張曉月這才意識到自己太想當然了,只好跟李氏去把要買的母雞數(shù)量買了。
既然專人孵雞苗,那雞蛋和鴨蛋都可以按照自己想要買的數(shù)量來了,想到這些,張曉月又高興起來。
買母雞先去這三家的誰家呀,張曉月糾結(jié)了一會。
想著上次張金旺家都不捨得把母雞賣給她,這次也不一定捨得,所以還是先去張族長家吧。
來到族長家,張曉月上前去敲了敲門,並喊道:“族長太爺爺在家嗎?”
“在家,在家。”出來一個婦人,張曉月認識,是張族長大兒媳婦。
張曉月道:“大奶奶,我想找族長買兩隻老母雞!”
張族長大兒媳看了看李氏和張曉月,問道:“買老母雞幹啥呀,還一買就是兩隻!”
張曉月不信她不知道,自己家建雞棚要養(yǎng)雞的事,但既然她問了,張曉月只好誠實道:“哦,是這麼回事,我家想養(yǎng)雞,需要老母雞孵雞苗。”
“這母雞還下蛋呢,怎麼捨得賣呢!”張族長大兒媳道。
“大奶奶要是願意賣給我,我願意高價買下來,就是比市價貴也能接受!”
“那怎麼好意思,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誰知話剛說完,她又接著道:“既然你願意高價買,那就一斤比市價貴上五文錢買吧!”
張曉月聽了,也只好按照她說的價格買下,畢竟以後還有求與張族長呢。
李氏拉了拉張曉月,不想她買了,畢竟還可以去別的人家買。
張曉月?lián)u了搖頭,示意李氏不要說話。
把兩隻母雞稱了,算了後竟然要一百四十三文錢。
這可比之前自己買公雞花的還要多呢!
李氏和張曉月一人抱著一隻母雞回家了,路上張曉月才問起爲啥張族長大兒媳好想有點針對自己。
李氏這才道:“唉,可能與你大伯孃蘇氏有關(guān),她和你大伯孃蘇氏是一個村的,好像還沾親帶故,你大伯孃叫她姑!你大伯孃之所以能嫁給你大伯父,好像就是她做的媒。”
張曉月沒想到自己還受了牽連,就因爲自家與蘇氏有矛盾,張族長大兒媳就與自己不對付。
可是看張族長也不是這種人呀,並且這幾次張族長都幫著自己家呀,尤其是上次把張老大逐出族,她也沒給求情呀!
其實張曉月不知道的是,張族長大兒媳不是沒有求過情,而是張族長根本不聽她的,還讓她那幾日回孃家了,她根本不能求情。
後來張曉月再來也是,張族長都會讓她避開來,這也是爲啥張曉月前幾次都只見到張族長二兒媳的原因。
之所以這次是張族長大兒媳開門,只是因爲張族長不在家,而二奶奶又因爲孃家有事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