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95章 禪讓

近四個月的時間,幾十萬國內守軍,數百萬武裝民團,縱橫於大清的山山水水,他們要做的事情簡單,殺戮而已。

從保皇黨到源自明末的江湖會黨,從山賊流寇到官府的官員,殺貪官誅惡霸,成了大清上下,這幾個月的第一要務,雖說這樣的殺戮,讓許多百姓有些膽戰心驚,但屠刀之下死的這些人,多半是有劣跡的,乾乾淨淨的人被殺,或許會引得百姓反感,但這些身有劣跡之人被殺,多半人還是覺得暢快的。

進入臘月之後,這種殺戮變得越來越少了,臨近年關,殺戮已經停了下來。

京師,皇宮之中,養心殿東暖閣,楊猛坐在首位,下面依次坐著的是葉名琛、曾滌生、左季高、李鴻章、丁泰辰、徐子渭、韋駝子。

“事情辦的如何了?”

坐在首位的楊猛面無表情的問了一句,走到今天,也該是讓滿清滅亡的時候了,以後的主旨就該是發展了,再留著滿清,就沒機會滅掉了,政績這東西參雜著民心民意,一旦給了滿清,就給了他死灰復燃的機會。

“三爺,諸事已成,只待咸豐禪位於三爺了。”

陛下、聖上,這稱呼葉名琛是不敢叫的,楊猛也不許衆人如此稱呼,以後的皇帝就要退居幕後了,行政的優劣,與皇帝無關,以後的皇帝不過是個傀儡而已,但這個傀儡,也有相當的權力,楊猛將軍隊的最高指揮權留給了皇帝,這個,或許也是一個新的變革吧?不使軍隊受制於政客,以後的國家或許會更爲理性一些。

“嗯!不錯。新朝立,何人爲相?”

帶著不甘與慶幸,葉名琛將目光轉向了曾滌生。新朝之相,怕是隻有這位可以擔當了。在座的衆位,那韋駝子是個殘廢而且是丘八,他做相門兒也沒有;丁泰辰雖說源自楊家,但資歷麼?差的太遠,做新朝相只怕擋不住天下悠悠之口啊!

李鴻章,曾滌生之弟子,乃師還在你就不要有什麼念想了,別看你小子野心勃勃。但資歷還不如丁泰辰呢!至於左季高,這老小子以前是有資格的,壞就壞在這老小子不知天高地厚,自沙俄跑了回來,如今這老小子沾了滿身的血腥,做相只怕死的也快。

至於楊老三的幕師徐子渭,這位也就是個擺設而已,放在這裡他徐子渭位高權重不假,出了東暖閣,他就是個教書先生而已!

“公爺!相位之事暫歇。禮不可廢!

禪讓就該有禪讓的規矩,公爺在午門之上交接玉璽,不合規矩!

新朝未立。在午門之前大肆殺戮舊朝臣工,更是不合規矩!

公爺對黎民百姓,雖有大功,但禮不可廢!祖宗成法不可廢!天壇祭天、地壇拜地、周禮秦規,皆有聖人文章可循,禪讓是國之大事,如此無禮、無規、無法度,如何立新朝?更何況此次禪讓,宇內諸國前來觀禮。您如此作爲,不妥!”

曾滌生這一頓說下來。葉名琛掩面長嘆,左季高一臉戲謔。李鴻章一臉落寞,丁泰辰面帶微笑,徐子渭一臉輕鬆,韋駝子滿面殺氣,這話可是觸了座上楊三爺的眉頭,這位是打算找死嗎?

“這話有些道理,但咱們是新朝,曾滌生你讀過西洋的書籍吧?

西洋所謂的人人平等,與聖賢所說的王子犯法與民同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社稷爲重、民次之、君爲輕的道理大致相同。

咱們立新朝爲的是什麼?你曾滌生要好好的想一想,若是隻爲了禮儀、成法、規矩,老子大可扶保滿清!何苦自己上位呢?

禪讓之事,就依老子的說法來,此後的華夏三年變革,五年試行,十年驗證,十八年的時間,咱們要再造玄黃!

新朝之制度、法度、規矩,需要我等共同創建,吾爲君,或許多有不足之處,但十八年後,皇帝只是擺設而已,新朝如何發展,卻是需要參照所有百姓的意願,此一變,纔是真正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革。

開新朝,禪讓只是開始,此後之路荊棘遍佈,吾等還需篳路藍縷以啓山林吶!

新朝之相就由你曾滌生來擔任了,其次葉名琛掌民政、左季高執掌法務、丁泰辰掌經濟、李鴻章管外務,軍事大權老子暫掌,此乃決議,無需反駁了!

旦日,禪讓之後,廢帝咸豐居京師做平民,滿清一朝所封之爵位一概作廢!

此次議事就到這裡,諸位請回吧!”

十八年的變革期,楊猛也是給自己留足了餘地,一國之崛起,非是一朝一夕可成之事,如果現在就按著君主立憲的法度來,這滿清復辟必在反掌之間,十八年的時間,一代人的時間,對改革來說足夠了。

新朝有了足夠的基礎之後,百姓嚐到了變革的甜頭之後,軍事科技追趕上歐美世界之後,這天下又有誰人能奈何新朝呢?

如今放權,卻是不可能的事兒,蒙古與沙俄,幾年之後必有爭端;美洲的米利堅,內戰依舊,這裡面還有一份兒龐大的財富,需要楊猛去攫取;歐洲諸國,用句老話來說,就是亡我之心不死,這個時候放權,就意味著自殺,傻子才幹這事兒呢!

“公爺……”

曾滌生頑固依舊,但他也知道,事情已經成了定局,他敢反駁,也是看到了楊老三對他沒有殺心,本想著脅迫一下楊老三的,沒想到,葉名琛、左季高、李鴻章三人俱無表示,這下老曾也是坐蠟了。

他的歲數放在那裡,他與左季高,還有下面的駱秉章等人,算是碩果僅存的人物了,十八年的時間,他們這些人是撐不住的,丁泰辰、胡林翼、李鴻章、沈葆楨、馮桂芬之流乃是二代,十八年的時間,對他們來說足夠了。

但是,楊老三屬意丁泰辰,李鴻章等人很難抗衡楊老三,一旦讓丁泰辰上位,所有的一切,都要由楊老三來安排了,佈局之事乃是百年棋,誰曾想楊老三如此跋扈,一下就斷了他佈局的心機。

“去吧!有事待禪讓之後,再議!”

曾滌生的心思,左季高、李鴻章以及那些滿清封疆的心思,楊猛與丁泰辰、徐子渭、秦子祺在下面商議過,佈局之事不可避免,但壓住這些滿清遺老孤少也是必須要做的。

這些人是不能殺的,一旦殺了,新朝就會走向專制,楊家勢力也需要有人來制衡,雖說當面葉名琛、左季高、李鴻章之流,不支持曾滌生,但楊猛清楚,在後面在揹人之處,這些人已經結成了聯盟,來對抗楊家勢力。

這不是什麼壞事兒,隨著時間的推進,將來事,必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裡不開誰,一家獨大隻是一時之事,互相掣肘、遏制,最終妥協才能決定一國之事。

一言堂,完美,但後患絕大;兩相爭,雖有內耗,但勝在安穩;真正的百年棋,要拿在皇帝手中,平衡之道,也是官場亙古不變之曲目啊!

禪讓大典,在許多人的希冀、恐懼與無奈之中開始了,新朝的幾位大佬,留著一個大禿瓢,身著蟒袍立在午門的城樓之上,大清咸豐帝,也是抱著玉璽,愣怔怔的站在城樓的中心位置,城樓兩旁,是來觀禮的歐洲諸國代表,午門之下的場景,卻是有些讓人皺眉。

百餘位身著官服的大清官員,跪伏在午門之下,或是哭訴,或是怒號,口中不外乎陛下不可、楊猛篡國之語。

這不和諧的一幕,讓許多人眉頭緊皺,包括一些外籍的觀禮者,接下來恐怕是東方新國度,表明其立場與態度的時候了,這些不和諧的因素,若是被殺,就代表著東方新國度是個無比強硬的國家。

在衆人的希冀之中,楊猛手裡拿著一條辮子,頂著一顆大禿瓢,穿著一身詭異的服飾,登上了午門城樓,楊猛的衣飾,讓歐美使節們,有些眼前一亮的意思,但這只是個意思而已,東方新國度真正態度,纔是他們關心的東西。

楊猛穿得是一身藏青色的中山服,這衣物雖說有些西化,但並不妨礙他的功能,嚴肅而實用,也頗爲符合國人的審美,作爲一國正規服飾,這比馬褂強一些。

“陛下!開始吧!”

望著面前的冒牌貨,楊猛揮了揮手中的辮子,有些戲謔的說著。

“開始!開始!”

低低的應了一句之後,冒牌貨清了清嗓,開始了禪讓的流程。

“大清已至終結,新朝順天應人,爾等不肖,阻一國之進步,百姓之自強,該殺!

諸將聽令,殺!”

開口就是殺戮,一陣激烈的槍聲之後,午門之下再無活人,咸豐帝恭敬的將玉璽遞向了楊猛,楊猛接過玉璽之後,將手中的髮辮交給了前清廢帝,禪讓就算是結束了。

“滿清滅,中華立,其後十八年爲我華夏變革期,諸君,爲我華夏之崛起而奮力拼搏!

新朝立只是開始,只是開始!想要永立國際,人人都要奮發圖強!”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483章 天生桂林府(下)第436章 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第76章 刺黃第170章 白衣書童第671章 練新勇(上)第284章 銅亂(六)第471章 血盆大口朝天開(下)第244章 籌謀(下)第862章 騎兵大戰(上)第303章 碩果累累(一)第750章 非議第85章 簡約而不簡單第183章 和風細雨第551章 西征北伐亂天下第597章 動如猛虎 撲似鷹(一)第351章 睚眥(中)第521章 得勢便猖狂(十五)第767章 老子說了算!第281章 銅亂(三)第400章 復仇之戰(下)第97章 毒流第一把七十五章 制墨除煙法第6章 灌頂第836章 不務正業第118章 局勢堪憂第113章 影子部隊第624章 斷江流(上)第220章 楊家綠營(二)第542章 協餉風波(下)第12章 班底第159章 隻言片語辨人才第878章 多國調停(二)第737章 破廟一座第661章 鐵桶合圍(上)第224章 楊家綠營(六)第69章 防疫營楊參將第751章 勤王之師第632章 湘楚圍安慶(二)第176章 江湖搦戰第284章 銅亂(六)第462章 討公道(三)第865章 報復性戰爭(上)第142章 隱秘的紅河銅道第197章 柯爾特左輪第582章 厚與黑(二十)第751章 勤王之師第894章 血幕開朝第841章 沙俄參戰第111章 編制第441章 太平天國第147章 來去匆匆第425章 橫生枝節第253章 兄弟同心第255章 三爺對四爺(二)第810章 一切從簡第271章 後裝槍 定裝彈(下)第241章 船政學堂第236章 鐵殼船第211章 人鋪路 刀開道(下)第267章 銅銀雙開第43章 活在大清不容易(一)第352章 睚眥(下)第384章 設計師(上)第296章 西北之大敵(上)第751章 勤王之師第767章 老子說了算!第753章 御駕親征(中)第277章 蜀道難(中)第150章 二哥楊毅中第192章 八斤八兩八錢(上)第485章 夜演兵第798章 板鍬鐵鎬土營兵第310章 碩果累累(八)第338章 兒戲(下)第620章 心浮氣躁難成事(下)第563章 厚與黑(一)第117章 再度赴粵第201章 右手大刀左手槍第662章 鐵桶合圍(下)第279章 銅亂(一)第108章 亂局第658章 巡營(下)第63章 滇西之行第851章 先祖榮光(一)第570章 厚與黑(八)第240章 糧食也是武器第525章 依舊邪異第6章 灌頂第414章 疑兵之戰(上)第720章 試探第690章 裁勇第591章 戰事如棋(下)第8章 這就是天堂第45章 活在大清不容易(三)第458章 黃帝衍生說第699章 叛逃第544章 屈服折服(上)第533章 商家逐利第281章 銅亂(三)第432章 貪腐森林
第483章 天生桂林府(下)第436章 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第76章 刺黃第170章 白衣書童第671章 練新勇(上)第284章 銅亂(六)第471章 血盆大口朝天開(下)第244章 籌謀(下)第862章 騎兵大戰(上)第303章 碩果累累(一)第750章 非議第85章 簡約而不簡單第183章 和風細雨第551章 西征北伐亂天下第597章 動如猛虎 撲似鷹(一)第351章 睚眥(中)第521章 得勢便猖狂(十五)第767章 老子說了算!第281章 銅亂(三)第400章 復仇之戰(下)第97章 毒流第一把七十五章 制墨除煙法第6章 灌頂第836章 不務正業第118章 局勢堪憂第113章 影子部隊第624章 斷江流(上)第220章 楊家綠營(二)第542章 協餉風波(下)第12章 班底第159章 隻言片語辨人才第878章 多國調停(二)第737章 破廟一座第661章 鐵桶合圍(上)第224章 楊家綠營(六)第69章 防疫營楊參將第751章 勤王之師第632章 湘楚圍安慶(二)第176章 江湖搦戰第284章 銅亂(六)第462章 討公道(三)第865章 報復性戰爭(上)第142章 隱秘的紅河銅道第197章 柯爾特左輪第582章 厚與黑(二十)第751章 勤王之師第894章 血幕開朝第841章 沙俄參戰第111章 編制第441章 太平天國第147章 來去匆匆第425章 橫生枝節第253章 兄弟同心第255章 三爺對四爺(二)第810章 一切從簡第271章 後裝槍 定裝彈(下)第241章 船政學堂第236章 鐵殼船第211章 人鋪路 刀開道(下)第267章 銅銀雙開第43章 活在大清不容易(一)第352章 睚眥(下)第384章 設計師(上)第296章 西北之大敵(上)第751章 勤王之師第767章 老子說了算!第753章 御駕親征(中)第277章 蜀道難(中)第150章 二哥楊毅中第192章 八斤八兩八錢(上)第485章 夜演兵第798章 板鍬鐵鎬土營兵第310章 碩果累累(八)第338章 兒戲(下)第620章 心浮氣躁難成事(下)第563章 厚與黑(一)第117章 再度赴粵第201章 右手大刀左手槍第662章 鐵桶合圍(下)第279章 銅亂(一)第108章 亂局第658章 巡營(下)第63章 滇西之行第851章 先祖榮光(一)第570章 厚與黑(八)第240章 糧食也是武器第525章 依舊邪異第6章 灌頂第414章 疑兵之戰(上)第720章 試探第690章 裁勇第591章 戰事如棋(下)第8章 這就是天堂第45章 活在大清不容易(三)第458章 黃帝衍生說第699章 叛逃第544章 屈服折服(上)第533章 商家逐利第281章 銅亂(三)第432章 貪腐森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绥宁县| 定襄县| 嵩明县| 海宁市| 林州市| 尼玛县| 西吉县| 定襄县| 温州市| 河南省| 蕉岭县| 乐昌市| 察雅县| 姚安县| 丰都县| 方正县| 东丰县| 呼图壁县| 石泉县| 金川县| 浦县| 区。| 乃东县| 连城县| 蛟河市| 济源市| 闸北区| 临安市| 福安市| 禹州市| 临武县| 皋兰县| 腾冲县| 班戈县| 苍溪县| 顺昌县| 遵化市| 红河县| 崇明县| 灵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