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85章 軍情網(上)

打內戰,或許楊猛找不到合適的由頭,但對外作戰,由頭很多,從二十年前的庚子一役兩千萬兩的賠款說起,到如今變亂江南的太平天國,都是可以與洋鬼子掛上鉤的。

兩千萬兩的賠款,在老百姓的耳中就是一個天價,而朝廷爲平定太平天國,所支出的軍費,以及戰亂之中損失的錢糧,也是一個巨大而恐怖的數目。

老百姓生活困苦,朝廷的稅賦極重,有了這兩大由頭,老百姓的憤恨,也就會從大清朝廷身上,暫時轉移到英法洋夷,或是其他洋鬼子身上。

百姓是精明的也是愚蠢的,當大部分人都有吃有穿的時候,這樣的視線轉移很有用也很有效,但這也只是暫時的。

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朝廷的稅賦也將變本加厲,當稅賦再次變得不可承受的時候,如今發起對外戰爭的大清朝廷也就到了落幕的時候了!

之前彭蘊章組織了再進的翰林們,對這些進行了包裝,楊猛選了幾十份很能鼓舞人心,增加百姓仇恨外洋情緒的文章,連同以四色棍的名義起草的舉國之力、一致對外的檄文,發到了大清所轄的所有地方。

從江南到漠北,從東南沿海到西南邊疆,除了在雲貴川藏,這樣的檄文是以楊家的名義發出的,其他地界,都是以大清朝廷的名義發佈的。

如今大清直接控制的地域,行政還算是清明的,肅貪加上楊家的地方政權。可以很好的執行軍機處所發佈的政令。

即使大清所屬的府道州縣。扭曲了這些政令。楊家所屬的地方政權,也會在鄉鎮村寨這一層級,將變相扭曲的政令,糾正過來。

政令可以及時準確的傳達並執行下去,讓整個大清,成爲了一部可怕的戰爭機器,江南、西南、西北、華中、華南、華北,這些地方聚集了大清絕大多數的百姓。數億人爲了保糧,固河修渠,這樣的工程進度也是極爲可怖的。

根據楊家底層政權的反饋,楊猛預計除西北之外明年大部分地區的莊稼,都不會受旱災水災的影響,沒了大面積旱災水災,即使糧食略有不足,加上些別的東西,總歸是餓不死人的。

若是西門子、諾貝爾等人,能順利的帶回化肥的大規模生產方法。那大清糧食的自給,一兩年之內。就能勉強辦到。

歐洲的種植技術,米利堅的種植莊園模式,西山和明湖也在慢慢的整理之中,雲貴川藏所屬的西南一帶的大牲口,也在陸續的往外走,尚算先進的畜牧養殖技術,足以在三五年之內,讓整個大清的牲畜數量,連年翻番,三五年之後,待這些大牲畜可以用於耕作了,那可以節省出來的人力也是一個極爲恐怖的數量。

勉強可以連通魯豫甘陝的黃河水道,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快貨物的流轉,以及減少運輸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若是西北、華北、華中平原一帶的鐵路網能建成的話,可以節省的人力數量,也是可怖的。

用水渠、化肥保糧增產,用牲畜、運河、鐵路節省人力,那整個大清,可以閒置出來的壯勞力,將是以千萬來計數的,礦場、工廠、軍隊,都不足以消耗掉這批壯勞力,那楊猛也就有了對外大舉移民的基礎。

但是,這些都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即將到來的京津一戰的勝利,一旦京津一戰敗了,後果也是極爲恐怖的,有了沙俄傭兵的參與,一旦此戰敗了,不僅京津不報,直魯熱河也難保,東三省更是沙俄的囊中之物。

這次戰爭,英法俄三國或許覺得自己投入了足夠的籌碼,楊猛這邊何嘗不是呢?與南方相比,北方更不容易受到攻擊,楊猛選擇在北方開戰,一是地利、二是天時、三是人和,但有了這些,楊猛也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一旦此戰失敗,北方不保,相對於北方,更容易被攻陷的南方也就不保了,京津一戰,如果一敗塗地的話,那大清就是第二個印度,屬國一樣的殖民地啊!

四萬萬百姓也是財富啊!幾年十幾年下來,大清還會剩下多少人?英吉利又會用大清百姓的生命,創造多少財富呢?

京津一戰絕不能敗,一旦敗了,楊猛是沒有退路可走的,死再多的人,楊猛也要保證京津一戰不敗!

勝利或許有難度,但用人口填出一個不敗之局,楊猛還是有十足把握的。

天時地利人和,在京津一帶,楊猛都是佔有的,這是國戰,楊猛之前的手段也用上了,人和自然是不在話下的。

天時,開戰之時,必將是京津一帶最爲寒冷的時候,即使歐洲人習慣了寒冷,但寒冷條件下作戰,即使是精銳的老兵,也難以發揮出相應的戰力,楊猛這邊的新軍和民團,雖然都是新兵,雖說也會受寒冷的影響,但寒冷可以拉低雙方的兵員素質差距,在兵員素質上強過經歷過戰爭的歐洲老兵,楊猛之前也沒有這樣的想法。

只要韋駝子的新軍,能在初戰之中,站住了腳跟,那此戰即使不利,也是個爛攤子,大清與英法俄四方的爛攤子,而戰爭在京津一帶拖延下去,最終勝利的只能是大清了。

地利,一是楊猛這邊對京津一帶地形的熟悉,大清的閉關鎖國,也就有這一點好處了,對於大清的地形,英法俄或許有些瞭解,但那都是外圍的,一旦深入京津之後,那裡的地形就需要提前偵察了,臨時偵察,細緻是保證不了的,不細緻就有漏洞,有漏洞就是弱點就是戰機。

這第二就是交通的便利,大運河可以連通直魯直到江南、西南,有了駁船有了大運河。江南、西南一帶的兵力。之多半月時間。就能投入戰鬥,有了大運河,楊猛就能源源不斷的從江南、西南,調集兵力、徵集糧食,這大運河是京津一戰絕對主力的後勤通道。

西北一帶,也是連通京津的,還有蒙古、東三省,幾乎全國之力。都能聚集於京津一帶,就地利來說,英法打的是局部戰爭,而楊猛打的是國戰,這對戰爭來說,無疑是勝利的有利保證。

天時、地利、人和,楊猛都佔了,但這些對他來說,還是有些不足夠的,大清。再怎麼說也是落後的,雖然有了優於英法聯軍的德萊賽後裝槍。但對於火器和槍械的應用,即便是久經磨礪的新軍,也是落後於歐美各國的。

歐美的火槍、火炮已經使用了數百年,之間沒有間斷過,而從前明到大清,康雍乾三世,對於火器的運用卻是以扼殺爲主的,在歐洲,或許小孩子也知道怎麼使用火槍,但在大清,在京師外面的五大營之中,許多士兵,對於火槍依舊陌生,在他們眼裡,火槍還是不若大刀片的,這就是差距,運用上的差距。

一旦戰爭開始,許多時候,對於火器的靈活運用,將決定一場局部戰爭的勝敗,一敗再敗,楊猛就要丟了北方,對於火器的熟悉程度,楊猛這一方無疑是處於絕對弱勢地位的。

大兵團作戰,無論是英法聯軍還是峨羅斯的傭兵,經歷過無數戰爭的他們,已經熟悉了大兵團作戰,而如今的新軍,大兵團作戰還是在沙盤之上進行的。

將領的素質之間的差距,或許可以用沙盤推演來拉近,但兵員對於大兵團作戰的不熟悉,無疑也是楊猛一方極大的弱點。

再就是海陸配合了,若是英法聯軍能夠突入內陸,能夠意識到海河的重要性,在冬季築壩攔河雖說是個對策,但河壩還是可以被摧毀的,枯水期的海河,也很難弄一場足以毀滅戰艦的大洪水,若是英法聯軍依憑海河,來一個水陸聯合作戰的話,那就是很難抵擋的了。

可以快速移動的水上炮臺,可以相互配合的陸地兵團,一旦,英法聯軍選對了戰法,戰爭對楊猛一方來說,就是極爲艱難的。

雙方各有優劣,但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還有一個,那就是情報,對於國內的情報,楊猛無疑是佔有絕對優勢的,但在國外,即使是秦子祺的陰影、孫伯青的血影、帕特里克的商業調查團,加在一起也沒有英法兩國的情報網那麼大的範圍。

雖說大清不必在意國際局勢如何變化,但戰爭之中國際局勢的變化,對戰爭還是有極大影響的,若是英法策動了歐美與大清開戰,那楊猛一方就要被徹底孤立了,而且以一國之力與半個世界開戰,即便是大清的人口世界第一,這樣的戰爭,也是幾乎沒有勝算可言的。

作爲情報組織,國內的影子規模有些大的離譜了,這幾年隨著楊家的不斷髮展,影子的人數到底有多少,楊猛也不清楚,幾十萬肯定是有的,弄不好就是百萬以上,這麼一個龐大的諜報機構,耗費倒是小事兒,管見是他的危害。

雖說之前楊猛一刀砍掉了影子和國內陰影的戰鬥力,但這些都是明面上的東西,影子的人數太多了,裝備上刀槍,這就是一支戰鬥力啊!

而且這麼龐大的數量,楊猛也不可能如臂使指的指揮影子,如今國內的大局已定,影子的部分職責,楊家在底層的政權也能代勞,大批削減影子,也就成了楊猛的必選。

影子的人,幾十萬之中,總要有些人才的,散去或是併入新軍,並不能消除影子的影響力,萬一在底下有了一個不受控制,而且涉及到軍政雙方的勢力,即使是楊猛,也很難在以後清剿他們,堵不如疏,與其讓影子的這些精英,藏入陰影之中,不如,繼續讓他們在明面戰鬥,這樣也是好控制的。

楊猛的下一步是要建立國外的軍情網絡,這樣一來,影子的精英被調到國外,即使出事兒,也不是家門裡面的事情了,對國內沒有影響,楊猛纔不去管影子禍害的是誰呢!

肢解影子建立軍情網,對戰爭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如今從歐洲到遠東的航路,大概可以說是兩條,一條是經好望角的全程海路,另一條,就是裡海、紅海以及三百里埃及陸路的,未來蘇伊士航道了。

蘇伊士運河,如今並沒有開掘,但是即使經過這三百里將近四百里的陸路,也能大大減少,歐洲到遠東的時間,在楊猛看來,英法聯軍的許多戰略動作,都是極爲明顯的,只要在這兩處設置好了眼線,英法在戰略上的調整,通過這兩條航路上的戰艦、商船就能大概的推測出來。

建立一張可以覆蓋這兩處航道,並且能實時傳遞消息的情報網絡也就成了重中之重,若是再加上暗影、血影和商業調查團,這個情報網覆蓋整個歐洲大陸也是有可能的。

還有一個蒐集情報的對象,就是米利堅了,米利堅的內戰,楊猛等待了許久,至今還沒打起來,無疑是個遺憾,但是對即將開始的京津之戰來說,這沒有開打的米利堅內戰,無疑是個極大的變數,也是楊猛一方極大的優勢所在。

如今英法聯軍的後勤,基本就是依靠米利堅而生的,一旦米利堅發生內戰,那英法聯軍的補給線也就斷了,若是米利堅的內戰能在英法兩國不知情的前提下開打,那這個對楊猛來說,就是可以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了。(未完待續。。)

第835章 皇家科學院第603章 動如猛虎 撲似鷹(七)第19章 楊猛的身手第405章 第一子楊新天(上)第856章 民智無邊第657章 巡營(上)第830章 七王攝政第544章 屈服折服(上)第429章 各走各路第184章 永昌同知第45章 活在大清不容易(三)第122章 反制第534章 進退之間定風波第744章 京師拉鋸戰(三)第124章 人口遷移第148章 大清頂缸第一人第9章 萬家佛楊士勤第249章 穆中堂第55章 醫學館第146章 雷厲風行第23章 武裝劫掠第589章 總有不信邪的第526章 攔江劫財(上)第716章 估稅第40章 你升官我發財第533章 商家逐利第591章 戰事如棋(下)第350章 睚眥(上)第519章 得勢便猖狂(十三)第484章 貴縣石相公第846章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第167章 魏家芷晴第466章 討公道(七)第122章 反制第795章 洋務戰爭(中)第524章 得勢便猖狂(十八)第86章 微醺臥仙蓮第718章 心態第297章 西北之大敵(下)第63章 滇西之行第640章 安慶亂局(下)第608章 欽差楊部堂(下)第460章 討公道(一)第83章 楊潘之好(五)第29章 子弟兵第787章 手套風帽棉鞋第609章 裁兵組軍辦洋務(上)第346章 律法第596章 楊三如雞肋第662章 鐵桶合圍(下)第34章 毒心秀才第142章 隱秘的紅河銅道第758章 宣戰(下)第198章 造一把槍有多難(上)第100章 官應老病休第189章 重組督標(上)第470章 血盆大口朝天開(上)第493章 鐵打長沙城(三)第535章 天京,天下震驚(上)第575章 厚與黑(十三)第430章 伸手就殺第288章 吃虧是福第514章 得勢便猖狂(八)第267章 銅銀雙開第517章 得勢便猖狂(十一)第355章 革職,永不敘用(下)第220章 楊家綠營(二)第125章 想談判先約戰第453章 何謂荒唐(下)第490章 厄運始於蓑衣渡第215章 滇地無好人第751章 勤王之師第782章 王殺王(四)第612章 固河修渠興商事(上)第203章 風起永昌第601章 動如猛虎 撲似鷹(五)第690章 裁勇第150章 二哥楊毅中第860章 所向披靡第98章 訂單第304章 碩果累累(二)第526章 攔江劫財(上)第687章 震驚第779章 王殺王(一)第265章 滿載而歸第15章 妖孽一般的小崽子第732章 潰退第397章 再臨南疆第514章 得勢便猖狂(八)第380章 岸防炮(下)第120章 合縱連橫第24章 護甲第112章 萬事開頭難第565章 厚與黑(三)第30章 周大牲口第180章 不老猛虎悄悄來第808章 血肉開局(九)第838章 搶了一票窮鬼第664章 權柄(上)第886章 百艦出萬炮鳴(上)
第835章 皇家科學院第603章 動如猛虎 撲似鷹(七)第19章 楊猛的身手第405章 第一子楊新天(上)第856章 民智無邊第657章 巡營(上)第830章 七王攝政第544章 屈服折服(上)第429章 各走各路第184章 永昌同知第45章 活在大清不容易(三)第122章 反制第534章 進退之間定風波第744章 京師拉鋸戰(三)第124章 人口遷移第148章 大清頂缸第一人第9章 萬家佛楊士勤第249章 穆中堂第55章 醫學館第146章 雷厲風行第23章 武裝劫掠第589章 總有不信邪的第526章 攔江劫財(上)第716章 估稅第40章 你升官我發財第533章 商家逐利第591章 戰事如棋(下)第350章 睚眥(上)第519章 得勢便猖狂(十三)第484章 貴縣石相公第846章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第167章 魏家芷晴第466章 討公道(七)第122章 反制第795章 洋務戰爭(中)第524章 得勢便猖狂(十八)第86章 微醺臥仙蓮第718章 心態第297章 西北之大敵(下)第63章 滇西之行第640章 安慶亂局(下)第608章 欽差楊部堂(下)第460章 討公道(一)第83章 楊潘之好(五)第29章 子弟兵第787章 手套風帽棉鞋第609章 裁兵組軍辦洋務(上)第346章 律法第596章 楊三如雞肋第662章 鐵桶合圍(下)第34章 毒心秀才第142章 隱秘的紅河銅道第758章 宣戰(下)第198章 造一把槍有多難(上)第100章 官應老病休第189章 重組督標(上)第470章 血盆大口朝天開(上)第493章 鐵打長沙城(三)第535章 天京,天下震驚(上)第575章 厚與黑(十三)第430章 伸手就殺第288章 吃虧是福第514章 得勢便猖狂(八)第267章 銅銀雙開第517章 得勢便猖狂(十一)第355章 革職,永不敘用(下)第220章 楊家綠營(二)第125章 想談判先約戰第453章 何謂荒唐(下)第490章 厄運始於蓑衣渡第215章 滇地無好人第751章 勤王之師第782章 王殺王(四)第612章 固河修渠興商事(上)第203章 風起永昌第601章 動如猛虎 撲似鷹(五)第690章 裁勇第150章 二哥楊毅中第860章 所向披靡第98章 訂單第304章 碩果累累(二)第526章 攔江劫財(上)第687章 震驚第779章 王殺王(一)第265章 滿載而歸第15章 妖孽一般的小崽子第732章 潰退第397章 再臨南疆第514章 得勢便猖狂(八)第380章 岸防炮(下)第120章 合縱連橫第24章 護甲第112章 萬事開頭難第565章 厚與黑(三)第30章 周大牲口第180章 不老猛虎悄悄來第808章 血肉開局(九)第838章 搶了一票窮鬼第664章 權柄(上)第886章 百艦出萬炮鳴(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平市| 邹城市| 宜良县| 徐汇区| 乌拉特前旗| 南皮县| 平南县| 延庆县| 西乌| 安宁市| 阳江市| 绵竹市| 成都市| 云梦县| 壶关县| 芦山县| 渝中区| 嘉鱼县| 徐汇区| 钦州市| 凉山| 海原县| 崇州市| 吕梁市| 博乐市| 思南县| 浦北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新闻| 隆昌县| 延吉市| 瑞安市| 苏州市| 曲麻莱县| 甘洛县| 仲巴县| 庆阳市| 密山市| 南澳县| 越西县| 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