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6章 泥濘大追殺

楊猛在東南半島策劃了一連串的陰謀,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楊猛,最大的受害者,除了英吉利之外,就是緬越泰三國了,但對受害最嚴重的的緬甸來說,也並不是沒有好處,楊猛起碼給了他們一個民族獨立的機會。

楊猛要撤出勐臘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許多事兒要有始有終,那些見證了自己直接參與東南半島陰謀的人,是絕不能留下的。

安南西山叛軍的幾個首腦,與楊家交易的暹羅人,還有就是一些緬甸軍方的人,這些人死了之後,楊家也就隱入迷霧之中了。

事實就是事實,是需要證據來佐證的,這些直接參與者死了,那事情也就成了傳說,傳說終究是傳說,作爲茶餘飯後的消遣,傳說是可以拿到桌面上理論理論的,但在國際局勢之中,傳說只是傳說,是拿不上臺面的。

斬斷直接留在東南半島的首尾,這個任務就是血影的事情了,現在的東南半島正值亂局,正是處理這些的首尾的好時機。

一邊安排著新軍撤離,楊猛一邊給孫伯青發去了一份份的暗殺名單,數千人的規模,對血影來說也是個挑戰,這邊的事情做完了,血影也差不多出師了。

如今的暹羅,就是個等待死亡的囚犯,相信緬王是不會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的,暹羅沒了軍力,就是緬甸回覆實力的一個銀庫,搶暹羅應該就是緬軍接下來的任務。

這也正好給血影提供了刺殺的機會,無論是緬軍的將領。還是暹羅的高層。在戰亂之中。都是最容易刺殺的。

而緬泰之間的戰事,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喬孤乃那裡有英吉利人刺殺暹羅王的證據,想必以喬孤乃在緬王心中的地位,緬泰之間很快就會實現和平的,而兩國這一幕幕慘劇的始作俑者英吉利,就會成爲英泰兩國共同的敵人。

將身上最大的一塊污穢,轉到了英吉利身上。那印度的事情,也就好辦多了。

楊猛在忙著撤退,英軍也在忙著撤退,騎兵成了步兵,騎兵的馬匹,也成了馱運物資的馱馬。

就在英軍踩上堅硬泥殼的那一刻,十多萬揹著糧食拿著緬刀的緬軍士兵,也做完了戰後的動員,消滅英吉利侵略者,成了這些人最想完成的使命。

這些緬軍士兵的身上。除了一袋糧食,一把緬刀之外。還有一串串的草鞋,這個東西究竟有什麼用,只有緬軍最爲清楚了。

忙於撤退的英軍,這兩天也受到了祝福,連續五天的大晴天,讓英軍撤離的速度飛快,淤泥形成的硬殼就是最好的公路,沿著淤泥硬殼,將近四萬英軍直奔勃生而去。

可能是在東方的緣故吧?祝福僅僅持續了兩天,如今的緬甸是雨季,五個大晴天,已經是極爲罕見的事情了。

兩天行軍一百多英里,這對印度兵團來說,也是個創舉,正當英軍的將領們,感嘆著自己運氣好的時候,瓢潑大雨就伴著空中的驕陽開始揮灑了。

前一刻還堅硬如鐵的泥殼,下一刻就變成了柔軟的羽絨枕頭,一腳下去就是沒過腳踝的爛泥,這對英軍來說無疑是個最大的噩耗。

第三天的行程,英軍從早到晚一刻也沒有停歇,可直走了短短的十英里,這可不是什麼好徵兆,果斷的英軍將領,直接就在夜裡,丟棄了所有不必要的輜重,火炮、彈藥、大批的補給,這些東西都成了累贅,加快行軍速度,撤出這片爛泥潭纔是最爲要緊的事情。

第四天的行程,依舊是一刻也不停歇,雖說丟掉了大批的輜重,可一天的行程,不過只增加了區區五英里。

四天的時間,英軍逃出了卑謬,但前面還有個米實塔,這裡的大片平原,也都被淤泥所覆蓋,按著這個速度,英軍想要撤到勃生,至少還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可緬軍會給他們半個月的時間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第三天的時候,緬軍的哨探們,就追上了英軍,他們遲遲不動,只是在收拾英軍留下的火炮和輜重。

連續兩天在泥濘之中行走,許多英軍士兵的靴子已經爛掉了,與靴子一起爛掉的還有腳板。

現在的英軍,最缺的是時間和藥物,晴天的行軍雖說很快,但水源卻是個問題,雖說英軍喝的水是挖井汲取的,但洪水過後就是疫病,挖井已經不能過濾水源了。

疲憊、病痛、恐懼,也開始在雨中蔓延,第四天夜裡正當疲憊的英軍士兵陷入沉睡的時候,一聲聲馬匹的嘶鳴,卻攪了他們的好夢。

緬軍來襲了,可來襲的緬軍,第一時間搶掠的卻是英軍的馬匹,近萬匹戰馬,也是個很大的財富,與英軍的生命相比,這些戰馬的價值更大。

但戰馬終歸是戰馬,他們可不是溫順的馱馬,在騎士的牽引下,他們會安安穩穩,可面對矮小的緬軍士兵,這些戰馬也露出了桀驁的一面。

雨中倉促的開戰,鞋子成了決定生死的關鍵,皮靴踩在爛泥裡,很難一下拔得出來,即使光著腳板的印度兵,也沒有穿著草鞋的緬軍敏捷。

突如其來的遭遇戰,只持續了不到半個小時,刺刀、槍托,在疲憊的英軍手裡,完全失去應有的殺傷力,面對矮小的緬軍,無論是印度兵還是英吉利本土的士兵,面對的命運只是被屠殺。

雨夜一戰,英軍第一次潰退了,留下了近萬具屍體潰退了,面對逃散的英軍,緬軍也沒有追擊,而是第一時間收拾地上的槍械和帳篷。

慢悠悠的追趕,只在英軍休息的時候進攻,緬軍每一次進攻,英軍都要留下近千具屍體。投降。可以!但是投降之後就會被斬首。對於英軍,緬軍處理他們的方式跟暹羅人也差不了多少。

只是稍有差別的就是,緬軍會脫掉英軍身上的制服和鞋襪,這些東西對普通的緬軍士兵來說,也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緬甸畢竟是緬甸人的緬甸,對於這些屍體,緬軍沒怎麼浪費,他們冒著大雨將這些屍體。埋在了一塊塊田地之中,畢竟這也是極好的肥料,最爲關鍵的還是疫病,讓這些人曝屍荒野很簡單,可這是自己的家園啊!雖說疲累,但緬軍的將士們,還是在不辭勞苦的掩埋屍體。

在淤泥裡很難走的快,許多英軍的士兵,爲了加快速度,只能丟掉腳上的皮靴。可已經磨爛的腳板,踩在淤泥之中。一兩天的功夫,就會被感染。

士兵越逃越少,英軍的將官們,知道抉擇的時候到了,逃只能是死路一條,在速度上她們比緬軍慢的多,要想活著走出這片泥淖,除了拼死一搏,沒有別的路子可走了。

可拼死一搏也需要武器彈藥啊!連續幾天的逃遁,整個英軍上下的裝備率大幅度被削減,許多火槍的槍管也被淤泥塞住了,底火沒問題,可火.藥的問題就大了,剩餘的兩萬多人,能用的火槍不過一萬出頭,乾燥的火.藥,一支槍只能分到一兩包。

但只要是下雨,這些火槍依舊是擺設,裝不上藥,即使裝上了,也全部是溼藥,英軍想要殺出一條活路,只能通過肉搏了。

停下來準備決一死戰的英軍,卻沒有找到對手,緬軍也不是傻子,從卑謬到米實塔,從米實塔到勃生,沒有半個月的時間,很難走完這條路。

英軍的補給已經沒了,與其上去拼死搏殺,不如等著這些洋鬼子餓死。

嚴陣以待的英軍將士,很快也發現了這個要命的問題,走緬軍跟著就打,不走,過不了幾天,他們這些人就會失去戰鬥力,現在局勢已經變了,進退不得的換成是英軍了。

緬軍的士兵在前線戲耍著英軍,依舊在勐臘指揮撤退的楊猛,卻聞到了利益的味道。一萬匹戰馬,這對雲南來說也是很大的收穫,雖然楊猛在廣州花了大價錢購買各國的馬匹,可至今也沒攢足一萬匹的數量。

馬匹對楊猛來說是好東西,對緬王也是一樣,但楊猛有讓緬王妥協的法子,糧食半價換馬匹,這對緬王來說,也是不得不做的交易。

打了好幾個月的仗,緬王基本就是個窮鬼了,與英吉利的戰爭雖說很快就會結束,可緬軍還有一場仗要打,那就是暹羅,上次搶回來的財富早就換成了糧食和武器,這次緬王決定搶了暹羅東部的富庶地區。

雨季是不能與暹羅開戰的,要想對暹羅用兵,只能等到年底了,同時緬甸還要防備英吉利的報復,對緬王來說,一支萬餘人的騎兵,和十數萬人的口糧相比,還是糧食重要一些。

緬王捏著鼻子認下了這筆買賣,對此楊猛也誇了緬王一句,識時務者爲俊傑。

接手了九千多匹純血的高頭大馬,楊猛覺得不虛此行,英吉利吃了一個血虧,東南半島的兩大國實力大損,安南也很快就要淪陷,至於南掌和柬埔寨,他們只是東南半島的二線國家,具體的國策,還是要跟著大國走得。

米實塔附近的那兩萬多英軍,已經是死人了,緬軍是不會放過他們的,至於說緬王擔心的報復,在楊猛看來,純屬多心了。

經此一戰,英軍不僅損失了絕大部分印度精兵,而且英吉利對印度的威懾也岌岌可危,恐怕一兩年之內,英吉利要在印度忙活了。

但這也只是英吉利一方的想法,想要在一兩年之內穩定印度,還要聽聽他楊猛的意見如何。

楊猛趕著九千多匹純血良駒離開了勐臘,而緬甸前線的英軍,卻成了困獸,走不了打不著,一路走一路停,終於在十天之後,兩萬多英軍因爲食物匱乏,再也沒有一絲的戰鬥力了。

緬軍面對毫無戰鬥力的英軍士兵,也沒有一絲的憐憫,三萬緬軍包圍了兩萬多英軍,屠殺從開始到結束,用的時間很長,足足兩天的時間,一萬多顆金毛頭顱,也被緬軍收集了起來。

到了這一刻,戰爭仍未結束,收復下緬甸,依舊是緬軍的一項重任,在雨季戰鬥,不僅英軍受不了,緬軍一樣也受不了,但緬王下的是死命令,緬軍的身後還有督戰隊的存在,冒著大雨收復下緬甸,就成了緬軍不得不做的事情。

焚燬所有教堂,殺光所有金髮碧眼的人,沒有什麼太詳細的命令,緬軍要做的只是殺戮而已。

停靠在勃生的英軍艦隊,也接到了一批禮物,一萬多顆人頭,看到一萬多英吉利本土軍人的人頭,英吉利的艦隊,也快速離開了勃生。

遠征軍全軍覆沒,那可是六萬多人吶!這是英吉利近年來,在歐洲之外最大的一場敗仗,善後,是許多人都不願意又不得不面對的事情。(未完待續。。)

第779章 王殺王(一)第87章 在商言商第694章 阻撓第162章 雲南的影子第588章 真正的牛鬼蛇神第441章 太平天國第322章 楊家山城(上)第354章 革職,永不敘用(中)第699章 叛逃第457章 沐猴而冠第396章 亂世無情第419章 節節敗退第153章 兩全其美第423章 大軍壓境第669章 各打五十第723章 價值第856章 民智無邊第650章 將來事第214章 鶴立鎮總兵第528章 戰武昌(上)第811章 京郊戰火(一)第894章 血幕開朝第270章 後裝槍 定裝彈(中)第468章 討公道(九)第862章 騎兵大戰(上)第811章 京郊戰火(一)第450章 懲前毖後 治病救人第50章 差距第694章 阻撓第836章 不務正業第595章 屢敗屢戰(四)第224章 楊家綠營(六)第738章 柱國將第46章 活在大清不容易(四)第267章 銅銀雙開第679章 五國船廠(七)第140章 雲貴無督第521章 得勢便猖狂(十五)第628章 作勢欲撲第729章 通牒第876章 八旗之殤(下)第722章 強弱(下)第795章 洋務戰爭(中)第714章 風潮第75章 官字兩張口第462章 討公道(三)第309章 碩果累累(七)第234章 三度赴粵(上)第87章 在商言商第230章 疆臣暗戰(一)第463章 討公道(四)第733章 大敗第260章 杜師傅(上)第711章 攪局(下)第319章 千里急行(上)第809章 幾家歡喜幾家憂第622章 大勢難當(中)第497章 鐵打長沙城(七)第306章 碩果累累(四)第813章 京郊戰火(三)第170章 白衣書童第690章 裁勇第343章 處處提防第548章 夫人團(上)第622章 大勢難當(中)第109章 抉擇第384章 設計師(上)第747章 京師拉鋸戰(六)第625章 斷江流(下)第851章 先祖榮光(一)第51章 如封似閉第688章 叫囂第742章 京師拉鋸戰(一)第368章 滿載而歸的柯爾特第404章 雲煙的妙用第534章 進退之間定風波第829章 十王獻女(下)第808章 血肉開局(九)第11章 公母寨唐梅依第324章 楊家山城(下)第174章 重建公母寨第104章 滇西兵災第893章 割地勘界第657章 巡營(上)第511章 得勢便猖狂(五)第601章 動如猛虎 撲似鷹(五)第635章 湘楚圍安慶(五)第753章 御駕親征(中)第460章 討公道(一)第88章 立商幫(上)第7章 各行其是第465章 討公道(六)第622章 大勢難當(中)第42章 各遂所願第227章 血淋淋的笑話第828章 十王獻女(中)第374章 賣藩邦第183章 和風細雨第424章 雨中悲歌第106章 雙督戰滇西
第779章 王殺王(一)第87章 在商言商第694章 阻撓第162章 雲南的影子第588章 真正的牛鬼蛇神第441章 太平天國第322章 楊家山城(上)第354章 革職,永不敘用(中)第699章 叛逃第457章 沐猴而冠第396章 亂世無情第419章 節節敗退第153章 兩全其美第423章 大軍壓境第669章 各打五十第723章 價值第856章 民智無邊第650章 將來事第214章 鶴立鎮總兵第528章 戰武昌(上)第811章 京郊戰火(一)第894章 血幕開朝第270章 後裝槍 定裝彈(中)第468章 討公道(九)第862章 騎兵大戰(上)第811章 京郊戰火(一)第450章 懲前毖後 治病救人第50章 差距第694章 阻撓第836章 不務正業第595章 屢敗屢戰(四)第224章 楊家綠營(六)第738章 柱國將第46章 活在大清不容易(四)第267章 銅銀雙開第679章 五國船廠(七)第140章 雲貴無督第521章 得勢便猖狂(十五)第628章 作勢欲撲第729章 通牒第876章 八旗之殤(下)第722章 強弱(下)第795章 洋務戰爭(中)第714章 風潮第75章 官字兩張口第462章 討公道(三)第309章 碩果累累(七)第234章 三度赴粵(上)第87章 在商言商第230章 疆臣暗戰(一)第463章 討公道(四)第733章 大敗第260章 杜師傅(上)第711章 攪局(下)第319章 千里急行(上)第809章 幾家歡喜幾家憂第622章 大勢難當(中)第497章 鐵打長沙城(七)第306章 碩果累累(四)第813章 京郊戰火(三)第170章 白衣書童第690章 裁勇第343章 處處提防第548章 夫人團(上)第622章 大勢難當(中)第109章 抉擇第384章 設計師(上)第747章 京師拉鋸戰(六)第625章 斷江流(下)第851章 先祖榮光(一)第51章 如封似閉第688章 叫囂第742章 京師拉鋸戰(一)第368章 滿載而歸的柯爾特第404章 雲煙的妙用第534章 進退之間定風波第829章 十王獻女(下)第808章 血肉開局(九)第11章 公母寨唐梅依第324章 楊家山城(下)第174章 重建公母寨第104章 滇西兵災第893章 割地勘界第657章 巡營(上)第511章 得勢便猖狂(五)第601章 動如猛虎 撲似鷹(五)第635章 湘楚圍安慶(五)第753章 御駕親征(中)第460章 討公道(一)第88章 立商幫(上)第7章 各行其是第465章 討公道(六)第622章 大勢難當(中)第42章 各遂所願第227章 血淋淋的笑話第828章 十王獻女(中)第374章 賣藩邦第183章 和風細雨第424章 雨中悲歌第106章 雙督戰滇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克拉玛依市| 茂名市| 威信县| 清镇市| 万载县| 班玛县| 海盐县| 韶山市| 涞源县| 攀枝花市| 保亭| 诏安县| 宣汉县| 虹口区| 东兴市| 建昌县| 兖州市| 峨边| 祁连县| 镇安县| 长沙市| 八宿县| 石首市| 通江县| 汨罗市| 彭泽县| 沧州市| 武安市| 玉树县| 小金县| 潍坊市| 五台县| 浮山县| 壤塘县| 长宁区| 凌云县| 通河县| 阳原县| 仲巴县|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