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支持自己的人所說的一番話皇上甚是欣慰,確實他的孩子難道還比別人差嗎,皇后所生的孩子立爲太子也是合理的事情,他也沒有違背任何的倫理邏輯,沒有人反對纔是正常的事情,皇上覺得他們說得很有道理,他的孩子就這麼一個,不立他爲太子難不成就不立太子了嗎,怎麼可能,皇上一定是要立太子的。
這時支持元妃爲皇后的大臣們還沒有說話,皇上也知道還有一部分大臣沒有說話,他想要聽聽更多人的看法,不能只有小部分的人說話,要大家都談談纔可以,皇上也樂意他們對於他的這件事的看法,今日得看看大臣們的真實想法,即使他們的想法左右不了他的決定,不過作爲一國之君還是要認真聽聽所有大臣的想法。
支持元妃做皇后的人他們覺得只要他們支持皇上立太子再說冊立新皇后的事皇上就一定會答應他們,這樣雙喜臨門的事皇上肯定會很樂意。大臣們都爲自己的想法感到沾沾自喜,他們不知道皇上並不想要討論冊立新後的這件事。皇后的位置任何人想都不要想,他這一輩子不會再立別人爲皇后。
“還有不同觀點和看法的嗎,你們都說說看。”
皇上這麼一說,支持元妃的那些大臣中一個具有代表作用的人出來說話了,他把他們討論的觀點轉達給皇上,他們希望皇上真的可以採納他們的意見。若是元妃能夠成爲皇后對他們來說有的都是好處,並沒有太多的壞處,這麼想他就說了他們的觀點和看法,即使皇上不願意聽也不會責怪於他們。
“皇上,臣有一個想法,臣認爲立太子之事可行,不過我還有一個更加合理的事情說出來。”
皇上也好奇他要說的是什麼事,他可以聽聽,看樣子這位大臣說的觀點和其他的人有所不同,難不成他有不同於其他人的觀點和看法,這麼想來皇上倒是來了興趣,說不準這位大臣還會有什麼很好的主意。
“張卿有什麼話就直說,你且說來聽聽!”
皇上都開口讓他說了,他就沒有任何猶豫的了,只要皇上贊同他的觀點。元妃可以做皇后,皇上可以立太子,太子還小,需要人照顧,元姜也告訴過他們的想法是想要把小皇子過繼給元妃,小皇子若是過繼給元妃,元妃理應成爲新的皇后。若是皇上再立小皇子爲太子,那麼元妃在宮中的地位也就得以穩固,這確實是個好方法。
“皇上立太子之事我不反對,我覺得這是一件喜事,皇上和先皇后的孩子理應作爲太子,這是毋庸置疑的事,不過臣倒是有個很好的想法。”
聽到這位大臣開口就說同意皇上立太子之事,那些反對的大臣覺得他真的是糊塗,皇上還年輕,小皇子還太小,日後皇上會有很多的孩子,皇后不只有先皇后一個,後宮之中不能沒有主人,那麼多的妃嬪還是需要一個人去管理,而一直以來後
宮裡的人都是皇后在管理,沒有皇后怎行。
他們心裡都覺得先立後才最爲重要。立太子之事還是要緩一緩,張大人這明顯爲了拍皇上的馬屁,這樣的人都會有,實在是讓人覺得可氣可惱,不過在皇上面前他們還是得保持鎮定。皇上一心想立太子,而 小皇子這麼小,皇后又剛剛死去,實在不合適,小皇子沒有人照顧,也沒有人培養,這要是立爲了太子誰來認真的管教讓他成爲有用之人。
持反對意見的人可就不願意張大人這麼直接的贊同皇上立太子之事,他們覺得張大人就是在胡鬧,怎麼可以一開始就贊同呢,皇上做這樣的事他們本來以爲皇上會因爲他們的反對而改變主意,剛剛那些大臣同意皇上,皇上就已經很開心了,不過現在張大人直接同意更是讓他們生氣。
“張大人。你爲何要這樣做,這樣做於你 有什麼好處。於國家又有什麼好處,你糊塗啊!”
這位張大人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纔不會在意其他人的看法。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意見,皇上心裡不知道大臣們各自的觀點到底是基於什麼,不過他不管他們的原因,立太子的事是他說了算,其他人就算反對也沒有辦法。他要是有什麼想做的沒有誰能夠擋得住他,皇上倒是不介意大臣們在大殿之上爭論,他只是靜靜地看著他們在爭論。
作爲皇上,一個人要管理整個國家大事,什麼希望朝中大臣和睦這樣的事那都是假的,朝中大臣之間不和皇帝比任何一個人都要高興。只要有不同的意見,有不同的大臣持有反對或者敵對的狀態,皇帝都特別的高興,這樣他就可以更好的制約大臣從而更加的好管理朝廷政務。大臣們越是鬧得不愉快皇上就越高興。
“你們這羣愚蠢的人,你懂什麼事,你們這樣做就是危害國家社稷,一點也不負責任,你們還有何顏面來面對皇上,面對老百姓。。”
“你說這話可就沒有意思了,我哪裡對不起皇上和社稷了,我哪裡不負責任了,我哪裡對不起老百姓,大人這話是說得有點無理取鬧了吧。”
皇上看著他們在大殿上鬧,他也沒有阻止,只要他們願意說他就給他們機會說,讓他們鬧,皇上倒是有一種沒有看戲不嫌事兒大的感覺。他做了決定之事是不會改變的,小皇子他自己來撫養,他就不信他一個帝王還會培養不好自己的孩子,皇上對於他和皇后所生的孩子還是特別的有自信。皇后爲人賢惠聰穎,皇上自己也不錯,他的孩子一定不會差到哪裡去。
立太子之事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他的想法的,他就是要立太子,大臣們愛怎麼鬧怎麼鬧他不管,小皇子他立爲太子以後就自己管,不過現在還是要讓他在奶孃哪裡撫養,不然皇上怎麼會受得了小孩子的吵鬧。他的事情很多,多得數不勝數,孩子在奶孃那裡他每日定時去看一下就行,等到孩子在長大
一點就讓他陪在自己的身邊。
國舅說這話時皇上突然間覺得很有感觸,以前父皇爲他做了很多,難怪小時候父皇走到哪兒就把他帶到哪裡,皇上就算是處理國家大事也是帶在他的身邊,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學到了很多的東西。皇上身邊長大的太子,學會了皇上處理事情的方法。司徒音聽到國舅的談話,他覺得這樣的皇上是他所不知的。
司徒音心裡是羨慕太子的,太子雖然沒有他母后的疼愛,卻得到皇上無微不至的關懷,有這樣的父親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皇上需要做的事很多,卻抽出儘可能更多的時間陪太子成長,這樣的愛真的很讓人羨慕。皇上很感激父皇對他的關心和愛護,司徒音則是羨慕。
國舅敘述了當年發生的事情,他的心中不禁有了一絲絲傷感,皇后在離世之前都沒有提起他這個弟弟,可見他因爲經常出去遊玩,沒有陪在皇后的身邊,所以皇后就忘記了他的存在。其實皇后根本沒有忘記過他的存在,皇后之所以沒有留下任何關於他的消息是因爲皇后知道他不喜歡朝中爲官,說不一定也不知道她的離開,她想要他什麼都不知道無憂無慮的過。
不過話又說了回來,皇上看著滿朝文武百官都在爭論不休,這個爭論都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看樣子是時候阻止他們繼續討論下去了,如果在繼續這樣討論下去也沒有任何的意義。皇上想他們討論得這麼激烈就讓他們在繼續討論一小會兒吧,看他們之間是不是真的能有個爭論結束的時候,皇上越想越覺得看他們爭論還挺有意思。
“李大人,我們都不要急,你們且慢慢聽我說來,我們再說立太子一事,怎麼扯得那麼遠,不要這樣子好不好,你們得聽我把話說完啊,我還沒有說完你們就一鬨吵起來這算是什麼回事嘛,不要扯遠了我們現在的問題是立太子一事,不參與其他的事,你若繼續和我爭論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張大人,不是我不理解你,好吧,既然我們爭論不出來結果,那我就聽聽你的說法,其他的事我們我就不討論了。”
皇上看著他們這樣多少有點高興,不虧是他南國的大臣,遇到問題爭論不來就想辦法解決,這樣的大臣倒是讓皇上的心情頓時好了許多,這樣的感覺還不錯,看看他們要說些什麼,他們都不知道怎麼做,皇上完全不知道張大人想要說的是什麼,他也不知道要新立後的事不過看看他們怎麼說。
“既然李大人都這樣說了,我們大家都不要在爭論了,安靜下來,我們聽聽張大人怎麼對我們說,大家都安靜一下!”
李大人一說完。所有的人都沒有在繼續爭論下去了,整個大殿之上頓時安靜了下來。皇上心裡稍微有一點欣慰,他對他們接下來的談話倒是很感興趣,就是不知道他們接下來說的是什麼,皇上坐在龍椅上一言不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