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提海棠約

“多日未見,公主依然風采絕世。”

這是祁雲海見到我後說的第一句話,雖然我不喜歡他無比親膩的笑容和調侃似的話語,但這起碼也給了我一點安慰:京城的局勢還沒那麼糟糕,不然他也笑不出來,除非他希望皇上倒臺。

而他肯帶兵前來救駕,就說明他還是站在皇上這邊的。

如此一來,我在皇上身上又發現了一個優點,那就是看人很準,在宋方故意誤導和我的一再質疑下,依然堅持相信自己的眼光。

既然祁雲海是來幫我們的,我自然笑臉相迎,話也說得很動聽:“將軍還是那般威武俊逸。”

“公主繆讚了,微臣聽說公主一直跟在皇上身邊,真是倍感欣慰。”

“多謝將軍記掛。”

“宮中形勢不明,唯有跟皇上在一起,公主纔是最安全的。”

如果不是我太敏感的話,爲什麼我覺得他的話裡有一股酸溜溜的味道?反覆強調我“跟皇上在一起”,難道,他還真拿海棠花之約當回事?

不管他怎麼想,此刻都要採取安撫政策,如果京城真的發生變故,我和皇上可還要仰仗他呢。於是我含笑說:“唯有跟祁將軍在一起,皇上纔是最安全的。”

他躬身回道:“微臣一定不辜負皇上和公主的厚望客套完了,就該言歸正傳:“將軍此次前來,可是奉了皇上的密旨,特地趕來勤王的?”

他小心斟酌詞句:“勤王可能算不上吧。因爲東部軍主力並沒有入京。還在原地待命。”

“如果東部軍主力揮師入京。那目標就太大了。會引起百姓恐慌地。”

“公主明鑑。”

也就是說。只有他自己帶著少數輕騎在此。“那。將軍下一步打算怎麼做呢?”

“這要視情況而定。一切都得等張大人回來再說。”

“張均彥進京去了?”

“是的,他父親是丞相,朝中有什麼風吹草動,應該是瞞不過他的。”

“張大人大概什麼時候回來?”我希望能第一時間從他那裡聽到太后的近況。

祁雲海搖了搖頭說:“不知道,多半要到明天。因爲京城宵禁了。打出的理由是,怕匈奴那邊派奸細混入。只要對匈奴局勢稍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這理由很扯淡,匈奴自冒頓單于死後,國內即陷入混亂,他的兒子還小,連儲君都沒立,他本身就是靠殺了自己地親哥哥纔上去的。現在他的十幾個兄弟,再加上他哥哥的兒子們,幾十個人在那兒爭王位。他們哪裡還有精力往中原派什麼奸細啊。有也派到自己的兄弟家去了。”

這話乍聽起來有點好笑,略一思索便覺得諷刺:“我們自己,何嘗又不是這樣呢?幸虧皇上足智多謀。設計滅掉了冒頓和他的十萬精騎,要不然,再拖下去,拖到某些人忍不住窩裡反了,匈奴正好趁我們內亂之機大舉進攻。”

祁雲海也深有感觸地說:“如果冒頓不死,匈奴不會分裂,我們現在所站地地方估計早就淪落敵手了。我們還能站在這裡講話,都是託皇上的洪福,因爲皇上神機妙算。才於危難之際救社稷於傾覆,解黎民於倒懸。可有些人,明明手握重兵,卻坐山觀虎鬥,甚至巴望著中原這邊早點淪陷,他好趁亂自立,裂土而治,把整個中原拱手讓給韃子。這樣心術不正的奸佞之人,如果還讓他得逞。公理正義何在!“

這番義正詞嚴的表達,讓我對祁雲海刮目相看的同時,也給皇上對他的信任找到了支撐點。真難得啊,在王侯將相之中,竟然還有宣稱要維護公理正義的人。

先帝起自寒微,網羅的打手中不乏江洋大盜,雖然不能否認其中亦有正直善良之人,但總的來說,先帝地整個高層。風氣是不怎麼正的。這一點。從選秀太監公然擄掠民婦入宮就可看出端倪,這種搞法。跟山大王強搶民女上山做壓寨夫人有什麼本質區別?

就不知道,祁雲海的這番話,到底是出自真心呢?還是官場套語。如果他真這麼想,那簡直是官場奇葩了。

不過現在不是考慮這個地時候,我最希望知道的是,“如果京城已經發生了變故,皇上打算怎麼應對?鑾駕是不是要暫時離開京城,等東部軍主力來了再說?”

祁雲海道:“這就是我們今天商議的主要內容。假如琰親王只是不甘心被當作逆臣棄用,希望恢復以前的權勢地位,倒不難辦,皇上可以先回宮,再慢慢跟他周旋。雖然現在朝臣都奉他爲王,那也是因爲皇上不在,大家需要一個領頭的人。太后畢竟是女人,身在深宮,很多事不方便出面。一旦皇上鑾駕回宮,情勢很快就會發生改變。”

對於這點我可沒他那麼樂觀,以前琰親王被“發配”去西京,皇上單獨主政,那些朝臣的態度我又不是沒見過,何嘗真正尊重愛護過小皇帝?琰親王掌權的時候他們還沒敢那麼放肆呢。

想到這裡我吶吶地說:“真像將軍說的那樣就好了,怕就怕,琰親王的呼聲更高一些。”

“不會地”,祁雲海的語氣很篤定,“以前皇上年紀小,未經世事,也不曾建立什麼功業讓他們欽服。現在今非昔比,皇上計殺冒頓,一舉逼退匈奴,同時消除了迫在眉睫的內亂隱患,讓琰親王數年基業毀於一旦。如此奇功,即使先帝在世,也不見得能辦到。如此英明神武的皇帝,誰不衷心擁戴?”

從一個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口中聽到這樣的評價,讓我覺得格外開心,皇上這一路走得有多辛苦,沒有人比我更感同身受。從被忽視,被當作傀儡,到被質疑,被否定,他承受著同齡的孩子無法想像的心理壓力,一度幾乎崩潰成易怒嗜殺的暴君。好在,當更大地風雨來臨時,他反而冷靜下來,並讓自己發揮出了巨大的潛能----就像祁雲海說的,他創造了連先帝都不見得能做到的奇蹟。

正爲皇上的不易感概呢,耳朵裡卻聽見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等皇上鑾駕回宮,我們就舉行婚禮好不好?”

“什……什麼?”我張目結舌。要是京城沒什麼大動靜,興許皇上明天就回宮了,難道我明天就嫁給他?

祁雲海笑得有些勉強:“公主忘了我們的海棠花之約?”

“沒有,當然沒有”,這個節骨眼上,可不能得罪他,“可我記得你約的是一年啊,你當時說的是明年海棠花開時,再怎麼怎麼。”

這回他地笑容燦爛多了,“明年海棠花開時,再回來迎娶公主。”

“嗯,就是這句。”我裝作嬌羞地低下頭,其實是不想讓他看見我地苦瓜臉。

“當時說以一年爲期,替皇上征服了高哥麗,就回來迎娶公主。可惜皇上改變了戰略計劃,這個諾言也就沒法兌現了。”

我知道他的言下之意是,這不是他地問題。也確實不是他的問題,所以我也不好以這個爲藉口賴掉婚約。

但,不打高哥麗,可以打別的啊,我努力消除不安,迎視著他的眼睛說:“可不可以提別的條件?期限還是一年。”

“從現在開始一年?”

“不是,還是到明年海棠花開的時候。我很喜歡這個約定,也喜歡將軍拿著花下跪的樣子,可惜沒法讓你的部下看到。”

他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聲音也出奇的溫柔:“看到了怕什麼,我很樂於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將軍不只會上陣殺敵,還會摘花賦詩,最後抱得美人歸。”

我忽略掉最後一句,只問他:“聽說將軍在軍營中仍手不釋卷,被評爲武將中最有文采的一位,是不是?”

“文采談不上,愛讀書倒是真的。公主也知道,微臣是孤兒出身,小時候沒機會讀書,後來蒙先帝拔掘,當上了一方戍守使,案頭上整日堆滿公文。雖有文書參軍,一些重要函件還是自己處理比較好,所以,也是被逼出來的。”

聽他侃侃而談,我忽然覺得,這個人其實很不錯,但真要嫁給他又是另一回事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日暮獨彷徨第二百六十三章 夜靜難成眠第九十六章 乍然又相逢(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名冊藏玄機第二十八章 瑟瑟冬水寒第二百三十六章 憂思不能言第七十六章 戰場頻告急第二百三十一章 尷尬人求見第九十二章 真假殊難辨第一百零三章 通渭遇故人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到將門女(二)第四十七章 緣盡情亦了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二百一十六章 濃雲罩遠山(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制伏成都王第二百三十二章 短兵相接時(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憂心似火焚第一百二十四章 何必苦相纏(二)第一百七十章 何處得悠然第七十一章 戰火已燃起第四十章 幾時辭碧落第一百零二章 嫁娶不須驚(二)第二百三十章 探傷碧鸞宮第一百二十八章 疏星渡河漢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提海棠約(二)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一百八十章 臨窗待曙色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二百零一章 不如樂逍遙(二)第五十三章 花開只一季第九十章 濛濛雨霧裡(二)第五十一章 路長夜漫漫第五十八章 何日迷霧散第九十六章 乍然又相逢(一)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遣使來(四)第十六章 計拙是和親第一百六十四章 臨壙不勝悲第五十九章 叔侄起爭端第七十六章 戰場頻告急第一百五十七章 倚窗無言久(二)第九十七章 乍然又相逢(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月下煮香茗第一百七十二章 莫訝世情異(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憾恨終難泯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雨欲來時第一百五十六章 夢醒看微雨(二)第七十一章 戰火已燃起第一百十六章 迷霧欲遮眼(二)第一章 有女初長成第二百三十五章 時局日日新第二十九章 夜闌人不靜第二百三十七章 無花亦解語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一百七十九章 纏綿自有時第二百六十章 又見成都王第五十八章 何日迷霧散第一百零九章 風雨臨益州(二)第六十三章 母子起嫌隙第六十一章 故鄉雲水裡第八十六章 策反反被策第一百五十章 疏螢怯露深(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管中莫窺月第二十七章 風起皺微瀾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過卷流雲(二)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到將門女(四)第一百十三章 江陽賑災行(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喋血玉芙殿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遣使來(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猛虎落平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何必苦相纏(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惴惴臨帝都(二)第五章 初驚河漢落第一百四十四章 月下煮香茗第一百十五章 迷霧欲遮眼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提海棠約(二)第四十九章 落花落葉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短兵相接時(二)第七十五章 世間多煩憂第一百十八章 冤家總路窄第五十八章 何日迷霧散第七十六章 戰場頻告急第二百三十二章 短兵相接時(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名冊藏玄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舟車重往返(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中又逢亂(二)第一百十八章 冤家總路窄第九十五章 風雨阻歸途(二)第一百十七章 哀民生之艱第一百十一章 江陽賑災行(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日暮獨彷徨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靜殿宇深第六十二章 恩怨付一嘆第一百七十七章 弔喪險被劫第二百五十八章 弘壽宮鬥智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假琰親王第一百三十七章 可憐復可嫌第二十章 懊惱斥王侯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二百零二章 脈脈同誰語第七十章 皇家親情薄第四十六章 漪瀾夢驚魂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一百九十七章 幕卷冬雨寒(二)第一百十一章 江陽賑災行(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惴惴臨帝都(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中又逢亂(二)
第二百二十四章 日暮獨彷徨第二百六十三章 夜靜難成眠第九十六章 乍然又相逢(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名冊藏玄機第二十八章 瑟瑟冬水寒第二百三十六章 憂思不能言第七十六章 戰場頻告急第二百三十一章 尷尬人求見第九十二章 真假殊難辨第一百零三章 通渭遇故人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到將門女(二)第四十七章 緣盡情亦了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二百一十六章 濃雲罩遠山(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制伏成都王第二百三十二章 短兵相接時(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憂心似火焚第一百二十四章 何必苦相纏(二)第一百七十章 何處得悠然第七十一章 戰火已燃起第四十章 幾時辭碧落第一百零二章 嫁娶不須驚(二)第二百三十章 探傷碧鸞宮第一百二十八章 疏星渡河漢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提海棠約(二)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一百八十章 臨窗待曙色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二百零一章 不如樂逍遙(二)第五十三章 花開只一季第九十章 濛濛雨霧裡(二)第五十一章 路長夜漫漫第五十八章 何日迷霧散第九十六章 乍然又相逢(一)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遣使來(四)第十六章 計拙是和親第一百六十四章 臨壙不勝悲第五十九章 叔侄起爭端第七十六章 戰場頻告急第一百五十七章 倚窗無言久(二)第九十七章 乍然又相逢(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月下煮香茗第一百七十二章 莫訝世情異(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憾恨終難泯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雨欲來時第一百五十六章 夢醒看微雨(二)第七十一章 戰火已燃起第一百十六章 迷霧欲遮眼(二)第一章 有女初長成第二百三十五章 時局日日新第二十九章 夜闌人不靜第二百三十七章 無花亦解語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一百七十九章 纏綿自有時第二百六十章 又見成都王第五十八章 何日迷霧散第一百零九章 風雨臨益州(二)第六十三章 母子起嫌隙第六十一章 故鄉雲水裡第八十六章 策反反被策第一百五十章 疏螢怯露深(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管中莫窺月第二十七章 風起皺微瀾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過卷流雲(二)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到將門女(四)第一百十三章 江陽賑災行(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喋血玉芙殿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遣使來(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猛虎落平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何必苦相纏(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惴惴臨帝都(二)第五章 初驚河漢落第一百四十四章 月下煮香茗第一百十五章 迷霧欲遮眼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提海棠約(二)第四十九章 落花落葉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短兵相接時(二)第七十五章 世間多煩憂第一百十八章 冤家總路窄第五十八章 何日迷霧散第七十六章 戰場頻告急第二百三十二章 短兵相接時(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名冊藏玄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舟車重往返(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中又逢亂(二)第一百十八章 冤家總路窄第九十五章 風雨阻歸途(二)第一百十七章 哀民生之艱第一百十一章 江陽賑災行(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日暮獨彷徨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靜殿宇深第六十二章 恩怨付一嘆第一百七十七章 弔喪險被劫第二百五十八章 弘壽宮鬥智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假琰親王第一百三十七章 可憐復可嫌第二十章 懊惱斥王侯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二百零二章 脈脈同誰語第七十章 皇家親情薄第四十六章 漪瀾夢驚魂帝闕 第二卷 醉花陰 第一百九十七章 幕卷冬雨寒(二)第一百十一章 江陽賑災行(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惴惴臨帝都(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中又逢亂(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 西宁市| 家居| 台中县| 阜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宁海县| 通河县| 宜章县| 琼结县| 武乡县| 南陵县| 鄢陵县| 聊城市| 渭源县| 涿州市| 克什克腾旗| 申扎县| 红原县| 自贡市| 泰顺县| 科尔| 宜昌市| 安吉县| 华池县| 宁夏| 莆田市| 克东县| 高清| 卢龙县| 麻城市| 马鞍山市| 通州区| 繁峙县| 满城县| 阿合奇县| 常熟市| 堆龙德庆县| 斗六市| 宝丰县| 神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