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嬤嬤的其實才三十出頭,叫嬤嬤倒有點顯老了.(800)小說/安嬤嬤的母親以前是太夫人陳氏的陪嫁,早年配了人,後來夫妻倆前後都走了,安嬤嬤就留在陳氏身邊混口飯吃.太夫人說安嬤嬤十來歲時就在她院子裡當差了,那時候永安剛嫁過來沒多久.安嬤嬤的老子先走了,她娘就把她早早打算許了府裡的小廝,誰知道許的那人瞧著忠厚老實,後來等安嬤嬤的娘也不行了,只剩她孤身做個丫頭時,那小廝卻跟當時剛隨永安嫁進來的一個宮女好上了.安嬤嬤本是個伶俐聰敏的,要不然也不會留在太夫人院子裡,那時候連失雙親,又遭人背棄,竟然一下子要投井.最新章節卻被薛府管花木的一個老婆子給救了回來.那老婆子也是個終身沒嫁的,所以安嬤嬤雖然活過來了,後來也不願再嫁了.就求了老婦人跟在老婆子身邊學習管花木.
太夫人可憐安嬤嬤,見她當時又固執,所以允了她.以爲過幾年能轉性.誰知道過幾年安嬤嬤過來請安,竟然說已經自梳了.自梳也就是說這輩子鐵心不嫁.跟那管花木的老婆子一樣.太夫人雖然可惜,也還是讓她繼續跟在那老婆子身邊.太夫人對薛府每一個老僕,都是很熟悉的.那老婆子太夫人心裡也有數,那是個醫女出身的.還沒嫁人不想給人醫病出了岔子,被人陷害,病人那邊鬧得她家破人亡她爲了避禍才賣身藏到薛府裡來的.來了薛府管花木,私底下還經常拿了月例銀子買醫書看,努力鑽研.反正她一個老婆子孤家寡人的銀子也沒處花.薛茗予對那老婆子也是有印象的,好像前幾年纔去世.那時候府裡窮點的或者捨不得出去求醫問藥的下人們都愛找那老婆子看病,有的外府的下人們也託薛府的下人,找那老婆子看病.果然,據太夫人所知,安嬤嬤跟在那老婆子身邊,還真沒少學東西.所以太夫人要這安嬤嬤跟著她.安嬤嬤也是個重情義的,太夫人親自找她去說,她聽了一句多話沒問,給太夫人恭恭敬敬磕頭,就去薛茗予那報到了.
陸伯名義上只說是宗人府派出來給薛茗予當管事的.陸伯一家三口,都算是宗人府出來的.陸伯和他婆娘都是家生子.太夫人對陸伯的父母親有救命之恩.陸伯從小就在莊子上,只逢年過節來給太夫人磕頭時纔到薛府裡來.陸伯四十歲差點,面相沉穩老實.他婆娘三十五,看起來精明有眼色又活泛.他們有三個兒子,都留在薛府莊子上幹活,聽說做事上都是一把好手.這說明他們一家,對待活計,心態都很正.他們帶著他們的小女兒,小女兒十三,比薛茗予大兩歲.名叫小花,一般下人生養的孩子,特別是女孩子都是隨便取個名字.因爲日後出去做事,到了主子身邊都會由主子賜名的.薛茗予暫且叫她小花,等日後安定了下來再說.莊子上長大的女孩子潑辣,又在那樣個個都勤奮踏實幹活的家庭里長大,做起事來定是不錯的.所以這一家三口,在質量上看,的確很上乘.又是家生子,還有三個兒子在薛府的莊子上,應該好拿捏.太夫人覺得,薛茗予日後自然要置辦產業,或者對外處理些事情,還是要有個能幹可靠的管事的在身邊才方便.既然她說陸伯一家是可靠的,薛茗予對他們起碼也有七八分信任.
嫡女難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