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

其實禮部那位侍郎,真正目的就是奔著那個文成去的??善@位太子爺,對於文成等那些次一級的諡號,就是連提都沒有提起一個字。反倒是給了一個文和,這樣實在有些不倫不類的諡號。從這個諡號看起來,這位如今秉政的太子爺,這個決定就多少有些讓人玩味了。

這個文和諡號,在文官諡號之中地位並不高。儘管除了文正和文貞之外,其餘的諡號並沒有人公開排什麼順序??伤降紫?,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爲,文忠與文成這兩個諡號,纔是真正的排在第二等。按照大家默認的排序,這個文和不僅排序極低,甚至還可以說排在倒數幾位。

有些人的耳中,感覺文和這個諡號在這裡,實在不像是什麼好的諡號。非但沒有對那位老先生,做出什麼善意的評價。反倒是有些在諷刺那位老先生,除了會寫一手錦繡文章,其餘的什麼都不會一樣。是在抨擊那位老爺子除了資格老,文即不能安邦,武也不能保家衛國。

除了一筆文章還可以看之外,什麼都不是,對朝廷更沒有什麼太多貢獻。哪怕這位太子爺,表面上並沒有說出這個評價??稍谀切┠X子活一些的官員,耳中卻是確確實實的聽出這個意思。那位老大人爲官四十年,諸子都在朝中爲官。人家差錢嗎?差你這給子孫的官職嗎?

人家做到這個地步,更看重的是名聲,是身後有沒有得到想要的榮耀。到你這裡可倒好,一句話什麼都沒有了,便是連一個虛銜都不給了。其大兒子晉了一級,可卻從好賴有點實權司農寺,給挪到了只是一個虛銜,整日裡面除了翻故書堆之外,接下來就是基本無事可做。

就連一個固定辦公地方都沒有,大多數時間都不用辦公,一般都是給快要致仕的高級官員加封的集賢院直學士。這地位看起來有了,職務看起來也升了,可仔細一品卻是什麼都沒有了。簡直就是從屎窩子挪到了糞坑裡面,說白了就連司農寺正卿那種冷板凳,都不給坐了。

至於他的弟弟,乾脆從知府這個實缺調回京中。 他兄長管隆,他則被弄去管牲口。滿朝諸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會認爲,一個冷板凳三品太僕寺正卿,會比一個正四品的知府要更好。更何況,那可是江寧知府。而江寧府是什麼地方,那可是整個大齊最富庶的江南首善之地。

不僅是漕運彙集之地,更是江南財富聚集之地。手指頭上落下一點殘渣,估計也是金山銀海。朝中這文武百官,別看讓他去做正三品的司農寺正卿,沒有人願意去。可若是讓他去做正四品的江寧知府,恐怕要打破腦袋的。更何況,這江寧知府還兼著江南漕運使的肥差事。

每年江南漕糧北運,江南的稅賦進京,可都在他一手掌握之中。這可是天大的肥缺,可以說在本朝僅次於兩淮巡鹽使。從這麼一個肥缺,調到司農寺這個冷板凳,說的不好聽一些,就是降級使用。聽著黃瓊的這些安排,朝中諸臣腦袋活一些的,不由得感嘆這天要變了。

這位太子爺,壓根就沒有考慮過奪情,直接便將二人都放在了丁憂的位置上。按照歷代制度,丁憂要滿三年的。而等到三年之後,誰又能保證這朝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沒準三年之後,那二位的官位都保不住了。以這位爺的明顯不待見看來,三年之後未必有什麼好事。

也許到那時,就連冷板凳都不會給他們哥倆。想起宮中的德妃一向做派,以及宋王的囂張跋扈,羣臣卻是以爲這是這位爺,在這裡搞遷怒。因爲現在皇帝還活著,讓他拿著德妃與宋王暫時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便將心中的一些怨氣,都撒到了身爲德妃孃家的老先生頭上。

只是羣臣在這裡心思各異,卻幾乎不約而同的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黃瓊勒令欽天監,在京城就近給那位老爺子尋找墓地。等於變相將皇帝曾經答應過,讓那位老爺子附葬皇陵一事,直接給推的一乾二淨。要知道能夠附葬皇陵,無論在哪朝哪代,都可謂是一個天大榮耀。

黃瓊這一句話,直接將這事給徹底的抹殺了。而面對著這位強勢的太子爺,拿出這麼一個處理意見,羣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傳聞那位老先生,在這段時日偶爾不多的清醒時間之內,最爲惦記的便是死後附葬皇陵,以及諡號文成這兩件事情。

因爲無論是諡號文成,還是附葬皇陵,都代表著天家對他這輩子功績的承認。他雖說沒有期望過,朝廷能給他文正這樣的,文官能達到的最高等級諡號??伤哉J爲在任期內,整理了大量的本朝文獻,對經史典籍也做了不少的評述。而那些甚至部分,被用作國子監講義。

自己身後,獲得一個第二等的文成諡號還是可以的。至於附葬皇陵,那是他半輩子的期望。他自認多次主持會試,爲朝廷選擇了不少的棟樑之才。自己本身又是三朝老臣,在當今皇上重掌大權時,又是第一個站隊表示支持的。並在任期間,對皇帝的施政一向都是全力支持的。

附葬皇陵,這個資格還是有的。結果卻沒有想到,他的這兩個要求如此輕鬆的,便全部被這位太子爺給否了,一個都沒有達到。想起這位太子,在西京殿前司那位歐陽老爵爺去世時,儘管他人在西京,卻因爲此事與皇帝據理力爭。最終,讓那位老爵爺獲得了武官最高榮譽。

怎麼到了這位老先生這裡,卻是待遇兩回事?你初當大任,剛剛結果權柄,至少也要做一個姿態,以安撫羣臣的心。要知道,那位老先生不僅是三朝元老,還多次主持會試,門生故吏遍天下。這樣做,實在無益於安撫羣臣。老先生的這兩個心願,你哪怕保留一個也好。

其實羣臣以爲黃瓊此舉,是變相的在撒氣的想法,壓根就理會錯了。黃瓊雖說不是那種以德報怨的人,可也不是瑕疵必報的了。他如此做,純粹是對那位老先生官品與人品不滿。那個禮部侍郎表面上是提出文和,但卻是給自己留了討價還價餘地,實則想要爲老先生爭文成。

這個帶著討價還價的想法,他不是沒有看出來。但在他看來,那位老先生爲人不僅擔不起文成這個諡號,甚至就連文和這樣的諡號都不配。那位老先生,的確是三朝元老。可這三朝,是什麼時候?期間經歷了多少的風浪?一個淮陽之變,就幾乎引起了兩次朝廷的重新洗牌。

他老先生在這期間,那麼多官員致仕的致仕,撤職的撤職,甚至是殺頭的殺頭,卻依舊穩坐釣魚臺。無論是世宗皇帝期間,還是烈宗皇帝在位期間,還是自己外公權傾天下,幾乎要篡位的期間,這位老先生都向來沒有動過位置。甚至每一次時局的變化,他還要高升一級。

在黃瓊看來,這位老先生壓根就是一個牆頭草,風從那邊來就倒向那邊,整個一個官場琉璃蛋子。在自己那位外公生性多疑,對文官極度的不信任的情況之下,這位老先生不僅依舊可以按部就班升級,而且還依舊可以主持會試。便足以說明,他對朝廷根本就沒有什麼忠心。

他是誰當權,誰在位置上就聽誰的。就那些年的經歷,沒有追究他黨附自己外公就不錯了。不過,黃瓊倒也佩服這位老先生兩面下注的本事。當初德妃進宮,恐怕除了爲了討好自己外公之外,也是打著兩面下注心思。若是在那番爭鬥之中,自己老爺子勝了,他還是皇帝岳父。

若是自己外公勝了,他雖說沒有公開爲自己外公做事,可也爲新朝做了不少的事情。就連自己的女兒,都成了一個犧牲品。自己那位外公,就算不喜歡他,可至少也不會虧待他。更何況,從他在自己外公掌權的時候,受到的待遇來看,那位老先生未必就真的是無辜之人。

而且他爲官近四十年的時間之內,即從未對朝廷提出過,任何有利天下大事諫言,也未彈劾過任何一個貪官污吏。更從未輔佐老爺子,開創出什麼盛世來。反倒是在結黨上,下足了功夫。說實在的,在自己遇刺之前,朝廷的中樞機構,相當一部分的掌印官都是他的故吏。

這地方官之中,肥缺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甚至江南諸路的知府一級官員中,他歷年主持會試時,取中的門生足足佔了六成。觀起生平做官、做事,除了中規中矩外加上四平八穩之外,幾乎挑不出任何出挑地方。反倒是在做人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所以才能夠三朝不倒。

這個人在黃瓊看來,就是一個昏官、庸官。別說給他文成的諡號,實際上就連文和,這樣最符合他生平的諡號,黃瓊都感覺有些糟蹋這兩個字了。這樣的官員,死後還想著附葬皇陵,也虧得他真敢想。黃瓊自認爲,對於這樣的一個人,自己能做到這一點,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能者上、庸者下,這是黃瓊用人上堅定不移的方針。他可以容忍道德上略有瑕疵,但卻是有能力、敢擔當的人。但絕對不能允許,一個昏聵、碌碌無爲,只知道投機取巧的人,佔據任何一個高位的。活著不行,就連死後也不行。生前身後的榮譽,是給那些做出貢獻人的。

像那位老先生,那樣的昏聵而且私心極重的之人,他不會給任何的榮譽。朝廷的文武百官都不是瞎子,哪怕是因爲某些原因,還要想著的爲那位老先生爭取的人。對那位老先生爲人和爲官,也都是心裡清楚的。凡是都講究一團和氣的人,給他一個文和諡號已經是不錯了。

自己今兒正好藉著此事,向天下人宣佈自己在用人方面的態度。清楚的告訴這天下的大小臣工,在自己手底下想要摸魚混日子,做一個琉璃蛋子的官,是絕對不行的。要想做這樣的官,要麼將官位交出來,自己主動的滾蛋。要麼,就儘快的調整自己,改變自己做官的心態。

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癥與熟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著他去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三百三十三章 避重就輕(一)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
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癥與熟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著他去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三百三十三章 避重就輕(一)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晋宁县| 苏尼特左旗| 崇明县| 肃南| 连城县| 仙游县| 昭觉县| 太白县| 十堰市| 通海县| 黄梅县| 平度市| 新竹市| 泗水县| 梁平县| 双江| 新郑市| 陆良县| 冕宁县| 建阳市| 临夏县| 连南| 英德市| 台安县| 礼泉县| 凤阳县| 永胜县| 河池市| 黔江区| 阿合奇县| 道孚县| 花莲市| 河源市| 乐陵市| 独山县| 雅江县| 嵩明县| 阿勒泰市| 舒兰市|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