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滿清爲北伐大軍愁白了頭的時候,何沐平躺在牀上,看著天花板上貼著的一張世界地圖,也在發著愁。
一個多月時間,他已經拿下了湖南、廣西大半,和福建小部。而且從內閣派遣行政人員個治安人員的迅速程度,他也基本上斷定,如果他全面北伐,在一定程度上,國家並不出現什麼大的問題,即使有問題也是內閣的,不是自己的。
這一個月以來,自己好像已經恢復到了沒穿越前的狀態,看別人演戲。內閣怎麼搞,軍隊怎麼上,自己都說的算,換個角度說,自己都說了不算。內閣和軍隊的攤子鋪的很大,以至於自己想改變一個小地方,很多相關事宜都得隨之改變,而自己明顯沒有精力和能力,甚至是興趣去改變。西班牙人在呂宋,荷蘭人在爪哇,藉口是現成的,不管是西班牙人還是荷蘭人,手上都沾滿了同胞的血。只是,一旦何沐平進入南洋地區,那麼歐洲會有多大的反應呢?會不會感覺在殖民地的威權受到挑釁,羣起而攻之呢?英國人會不會報復,法國人會不會爲了重振雄風,夥同荷蘭、西班牙等國組成一個**聯盟呢?這裡面變數太多,不好預料。即使現在進入婆羅洲(今加裡曼丹島),這個荷蘭人沒有吃透,由土人和一衆華人公司做主,但是這也是一個極強的信號,預示著世界殖民遊戲中,一個強大的新玩家,中國也要加入進來了。
對付西班牙和荷蘭,何沐平不用太費心思。但是如果是歐洲聯軍,他就不得不蒙受損失了。從英法等國看,中國如果被何沐平統治,那麼一塊蛋糕迅速地成爲一個要分蛋糕的人,這是他們絕對不能接受的,當然他們自己要打何沐平,自己也不能承擔損失,可是如果歐洲各國齊上,像他們欺負拿破崙一樣的欺負何沐平,大家都會損失,但是大家損失都在一個各自可以忍受的限度內,而何沐平卻有可能元氣大傷。
只從英國的角度來看,他們是絕不會坐視的。自從北伐始料未及的展開後,英國人開始沒命地往北邊跑,賣槍的賣槍,賣炮的賣炮。何沐平已經通知首相派遣外相向英國領事館發出照會,並質詢此事。
何沐平已經漸漸察覺出來,他們有太大的空間供自己閃躲騰挪,如果不向前看,像晚清之後各個政府一樣,守著祖宗的土地歌功頌德,忙著建設,他能使用的手段和棋子就太少太少。所以,他下定決心,國策一定要向外,政治無不是算百年,算不可能之算。一點火星都能引發兄弟之邦鬩牆。沒有居安思危的心思,是永遠享受不了長久的安寧的。
那麼,作爲稅賦和兵員產區的各個地區,他必須佔據。至於怎麼執政,怎麼改革,內閣去管吧。
————分割線————
外相陳雍已最近有點忙。
北伐開始之後,英國朝北方輸入武器的行爲,遭到了全國人民的譴責?;实郾菹乱灿H自過問並要求對其發出照會。陳雍已跟璞鼎查打了幾天嘴架,但最終因兩國沒有正式建交,並簽署任何相關武器禁運協議而不了了之。
最後又是何沐平發話了:“以關閉商貿威脅之?!?
這是清廷的套路,但是也是所有國家都會用的招數。
最終璞鼎查表示,會向國內請示,並請中國方面審慎考慮這個問題。
隨後,陳雍已又遇到了新的問題。這一次,是幾個華人,確切的說他們是來自南洋的華人。他們也正是後世在中國傳有盛名的蘭芳共和國的人。
其實查看過中國近代史的人能得出如下結論:蘭芳共和國的首稱不是中國人自己叫的,而是英國人在《泰晤士報》上說,這個國家的建立的歷史意義不遜於華盛頓建立的美國。而建立時間相近的美國和蘭芳被英國人放在一起比較,立即就滿足了很多國人的民族自豪感。那麼,英國人是什麼心理呢?華盛頓是叛亂者,他再有盛名,英國人對他的感情也是不言而喻的。而拿他建立的美國跟一個南洋人員不過萬餘的“小國”相提並論,在一定程度上說,其實是在侮辱他。
而蘭芳共和國什麼時候開始統稱蘭芳共和國的呢?是1885年,由蘭芳最後一任大首領劉阿生的女婿葉湘雲所記錄的《蘭芳年冊》,被滅了他們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翻譯高延給全部用成了共和國。
到了梁啓超手裡,一瞧,覺得這是國人在海外殖民的範例,能振國威,振民心,就開始在報紙上宣傳。
其實現在來看,說蘭芳是共和國也成,但是這個共和國,其實更像一個大公司。而很多國企員工看了之後,也許會發出這樣的見解,這不跟我們長一樣麼,幾萬人,從醫院到學校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政府領導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