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章 陽江建設和英軍的再次入侵

1841年4月30日,英國內閣召回處理對華事務的在華公使義律,這是由於對鴉片戰爭的不道義深感不滿的義律在年初的《穿鼻條約》中“勒索”太少。改派璞鼎查接任,並在印度領取新的艦隊,增援侵華英軍。

而一直跟英軍打假仗的奕山,則不停地向北京發回言辭不詳的捷報,昏聵的道光也只能假戲真做,對這個中國近代史上天字第一號賣國賊嘉獎一番。

受限於落後的軍事組織制度,奕山只是聽聞陽江縣被一夥賊匪佔據,而這夥賊匪曾經剿滅英軍近千人的消息並沒有傳到他的耳朵裡。作爲放出“粵民皆漢奸,粵兵皆賊黨”之“豪言”的奕山,乍聽聞有粵民作亂,心道,這豈不正爲我的觀點提供論據了麼?

從陽江過來的人說,陽江賊匪皆豪富,清一色的藍皮軍裝,以金線飾之,高頭大馬,百金難得。兵勇皆著馬靴,火器齊備,聲威煊赫。只是他們都帶著高帽,人們猜估計是吧辮子塞到帽子裡了吧。

本來還想通過剿匪來給自己在對英失敗的事情上補點分,只是一聽賊人如此囂張,卻又收了幾分心思。

“管他多厲害,只要不來廣州,爺就先晾著你們吧。”奕山手持玉杯,享受著醇酒美人,全然不把陽江匪放在眼裡。

自交了1200萬贖城費,並簽訂了《廣東和約》之後,奕山享受到了短暫的平靜,一等事態控制住,他就快馬加鞭報捷,至於賊匪之事他得細細考量,看實力說話。

而陽江民衆也是充滿迷茫的,這夥藍皮進了城之後,一不舉旗,二不開倉的,完全不按規矩辦事。後來來了個自稱市長的傢伙,站在菜市口就吆喝了一通大家聽不懂的詞。什麼人民的政府,爲人民辦事,絕不亂花納稅人一毛錢,唯一聽懂的也就是懲治腐敗了。

只是由於最初攻城後何沐平的開城門放行,那些有點什麼毛病的基本都跑了,最終龐市長的大棒狠狠地舉起,只能輕飄飄地落下了。

所以現在的廣州和陽江有著詭異的氣氛,廣州方面假裝看不見陽江有一夥藍衣賊。陽江藍衣賊假裝自己本來就是陽江的主人。

陽江人在7月初的時候已經對這夥藍衣賊沒什麼懼意了,那個黑衣人龐市長,大家也都明白了,這是藍衣賊治理陽江縣的知縣,至於爲啥叫市長,估計是這些藍衣賊的風俗吧。

龐市長得到了何沐平的10萬大洋的行政經費,他用這10萬大洋迅速依靠那些來無影去無蹤的“陽江市系統認定居民”建立起了一座鋼鐵廠,一座化工廠,當然都是小型的,產能有限,但是招工的告示貼出去之後,還是引起了較大反響。兩座廠子能夠吸納勞動力大約1000多人,對於陽江這樣的小縣城來說,是一大票人。

隨後市政廳還出臺了農副產品扶助政策,商業行爲歸正辦法等政策,有些政策見效慢,但是有些政策,立馬聚集起了龐市長的人氣。這廝還經常搞什麼親民活動,慰問市民羣衆,一時之間,即使陽江人知道他和他的市政廳名不正言不順,但是又想,要是朝廷的知縣大人有這麼好該多好。

與此同時陽江人組成的加強營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訓練,全戰兵們都是魔鬼一般的教官,什麼負重跑,隊列練習更是讓這些平時營養不良的清朝居民苦不堪言。

然後張定遠祭出了一大法寶,每日訓練排名前一百人又肉吃,於是,但是爲了那一頓肉,這幫以悍勇著稱的陽江人就不得不前進再前進。

以陽江城的系統稅收,養活陸軍都成問題,別說養活吞金獸一般的海軍了。廣東總體而言,礦產資源貧瘠,想要開礦賺錢,就不太現實了。陽江附近少量的煤礦和硫鐵礦數量都不大,可以供給鋼鐵廠和軍械廠的生產,多餘的勉勉強強能兌換一點現金。

陽江的漁業資源比較豐富,何沐平花了一千八百兩銀子建設了一個漁港。

而對外的商業,由於藍衣賊之名在廣東哄傳,有膽量來賺錢的人在少數,這讓龐市長和何沐平都十分頭疼。

好在經濟狀況隨著投入建設已經慢慢好轉,雖然賬單上還是寫著-4346的赤字,但是何沐平的眼光不侷限於一地,如果他繼續推進,佔據更多城市,情況立刻就會好轉。

按照陽江的現狀何沐平算了一筆賬,結果讓他興奮不已,僅廣東一省就足夠何沐平養陸軍20萬,大型艦隊三到四支。

這個在現實裡除非是把廣東的經濟形態往後世突飛猛進上百年,不然對那個時候的人來說,絕對是天方夜譚。

而制約何沐平軍隊數量只有錢,沒有人。只要廣東一地的經濟跟得上,他怎麼玩都玩得轉。

————分割線————

8月10日,新任的英國公使璞鼎查會同新任海軍司令少將巴加,抵達澳門。

八月上旬,浙江兵事專辦大臣裕謙接奕山、祁貢消息,說英夷準備捲土重來,道光於8月19日批覆“如果逆夷別有思逞,斷無先行傳播透漏之理。著裕謙仍遵前旨,會同劉韻珂、餘步雲體察情形,於鎮海、定海緊要處所,酌量暫留弁兵外,其餘調防官兵,即著奏明裁撤歸伍。??不必爲浮言所惑,以致糜餉勞師。”

兩天後,8月21日,璞鼎查攜海軍司令巴加,陸軍司令郭富,率領軍艦10艘,輪船4艘,運兵船21艘,裝載陸軍兩千五百餘人,駛離香港,再次北進。巴麥尊給璞鼎查的訓令明確要求,英軍必須再一次佔領舟山,並取得外交上的先手。

在1840年鴉片戰爭的第一階段中,外相巴麥尊指示封鎖珠江口後,佔領浙江舟山,並進一步控制大運河和戰略要地定海。以控漕運而要挾北京。這是因爲處於政治中心的北京,需要通過京杭大運河從江南輸入糧食,保證糧食供應。糧道一斷,北京必亂。清軍軍在定海鎮江等地與英軍展開了激戰,最終由於衆多原因惜敗。英國海軍長驅直入,炮轟天津大沽口,紫禁城震動,道光軟化求和。

道光派出了琦善與英國公使義律協商簽約,允許通商和處理林則徐。琦善義律談判不諧,義律於1841年1月7日再啓戰端。攻佔虎門大角、沙角炮臺,清軍死傷700餘人,琦善大恐,與義律草簽了《穿鼻條約》此約並無皇帝加印,並無實際法律效力。

道光在《穿鼻條約》簽訂後,對琦善不滿,琦善被撤職抄家。並派遣奕山、隆文和楊芳對英夷“痛加剿洗”。未等清軍動手,義律便於2月23日進攻虎門炮臺,著名的愛國將領老將關天培,親自坐鎮虎門,奮力抵抗,最終不敵英軍,死在了虎門。5月21日,奕山派18000清軍出城偷襲,反被擊敗,奕山大爲惶恐,退回城內,舉白旗乞降。

再然後,三元里戰場上,何沐平不小心出現了……

英軍駛離香港北進,目的地還是舟山,而且還有大量的運兵船。歷史上他們會於8月25日抵達廈門,並要求廈門水師提督龔振彪獻城投降。

只是,同樣沒有現代化的軍事情報系統的英軍沒有大力對襲擊他們的那支部隊做追擊。他們沒有告訴奕山他們在一羣藍衣軍手裡丟了近千人,而奕山也沒告訴他們有一夥藍衣賊佔了粵西的陽江,陽江人的了好處之後也沒到處宣揚了。

最關鍵的是,英國皇家海軍不相信,這個國家能出現一支能與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作對的艦隊,即使這支英國皇家海軍是由印度艦隊和印度分艦隊組成的

於是8月21日,廣東紅海灣,一場意義深遠的大海戰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展開了。

————分割線————

這一次北進艦隊主要由10艘軍艦組成,其中有60炮位的皋華麗號,作爲海軍旗艦,和74炮的威爾士釐號,兩艘都是三級戰列艦。另一艘74炮三級戰列艦伯蘭漢留守香港。其他隨行主要軍艦有四十四炮護衛艦都魯壹號、布朗底號,二十八炮護衛艦康威號、鱷魚號;二十炮輕巡艦拉尼號、卑拉底士號、海拉新號、寧羅德號;十八炮雙桅縱帆船巡洋號、哥倫拜恩號。

這樣的一支艦隊在遠東,無論如何也能橫著走了,只是,今天他們運氣不好。

威爾士釐號上,幾個水兵饒有興致地在甲板上邊幹活邊哼著小曲,一個水兵問自己的同儕:“喂,葛麥恩,怎樣,你的年紀也不小了,這次遠征結束有沒有打算退役。”

年紀頗長的水兵哈哈一笑,大力拍了拍年輕的小夥子,道:“嘿,斯坦利,我還年輕得很呢,再說我的理想還沒有達成,怎麼能就退役呢?”

又有一個水兵加入了他們的話題,問道:“那麼,老葛麥恩,你又有著什麼理想呢,成爲一個像該死的梅特蘭艦長那樣的皇家海軍將領麼?”

“哈哈哈,不,不,我知道我自己是誰,我沒有那個能耐。你知道,我在海上已經混了二十年了,威爾士釐號是我服役過的最大的軍艦,但是,你知道,她可不是大英帝國最大的軍艦,我不求能像納爾遜爵士那樣指揮一場像特拉法加一樣地大海戰,我只求能夠在一艘122炮超級戰列艦上當一個普通水兵。”

“哦,122炮超級戰列艦,老葛麥恩,你可真敢想!”

就在幾個水兵沉浸在歡樂氣氛中時,桅桿上的瞭望手突然高聲叫喊道:“艦隊,艦隊!南方六點鐘方向發現艦隊,大艦隊!!!”

第246章 拉攏拿破崙三世-第279章 燒營第248章 三個禮物第295章 鐵鳥第288章 民聲第208章 談判之前第120章 一邊扯皮,一邊種田第169章 公社和金礦第130章 所謂規矩第260章 電氣時代來了第221章 向皇帝行賄-第114章 智將的連環計第2章 鈞座的隊伍剛開張第86章 國有資產拍賣會第273章 菊姬第190章 什一殖民法第142章 騎兵旅的兇殘一面第48章 肅順建新軍第194章 突破第二道防線第72章 南洋海戰——伯麥的第三個錯誤第24章 屠夫吳大飛的屠殺門第145章 夜襲大沽第266章 轉折第50章 西婆羅洲聯邦的建立第76章 博斯克白衣渡江第262章 加里波第第203章 去看她第204章 鬥毆第277章 系統之思第211章 近況第58章 婆羅洲的陸軍第121章 僞裝商人北行記第216章 李文瀾論儒-第39章 授勳儀式第98章 周旋於女人之間第36章 分身前往婆羅洲第292章 戰勝地中海艦隊第111章 敢戰級鐵甲艦第158章 肅順之歿第173章 英國的調解第166章 新艦型第152章 被鎮住第114章 智將的連環計第22章 北伐部隊開拔第138章 有關北伐的閒聊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49章 南洋硬骨頭的華人公司第6章 搶劫是一個極有前途的行業第208章 談判之前第284章 將錯就錯第67章 南洋海戰——誘敵之計第261章 歐盟?第177章 驅逐荷蘭人第188章 斯托克頓的堅持第171章 墨西哥的防務第208章 談判之前第293章 硬仗第184章 第一次出戰的新兵第23章 西路軍困境第27章 道光駕崩第80章 雨林激戰第61章 鏖戰巴達維亞艦隊第274章 情敵?第294章 亂戰下的經濟第74章 英國商人的想法第203章 去看她第194章 突破第二道防線第31章 偷城計奪武昌第68章 南洋海戰——遠東霸主號第237章 公民黨-第202章 北美政治聯席會議第66章 大戰之前第78章 萬騎卷平崗第22章 北伐部隊開拔第116章 軍火走私袁安高第258章 人口激增第155章 各方第298章 襲擊第227章 化胡-第182章 對話調所廣鄉第57章 國內政治形勢第156章 城防和心防第244章 轉折-第164章 蒙古之局第203章 去看她第172章 金礦事件之後的佈局第196章 被遺忘的隨機招募第175章 遠東近況第260章 電氣時代來了第21章 向北!向北!第73章 左宗棠讀書第117章 血海花第193章 爲槍而來第273章 菊姬第283章 圍攻第170章 金礦風波第6章 搶劫是一個極有前途的行業第89章 熱議軍工拍賣第193章 爲槍而來第112章 鋪設電報線路
第246章 拉攏拿破崙三世-第279章 燒營第248章 三個禮物第295章 鐵鳥第288章 民聲第208章 談判之前第120章 一邊扯皮,一邊種田第169章 公社和金礦第130章 所謂規矩第260章 電氣時代來了第221章 向皇帝行賄-第114章 智將的連環計第2章 鈞座的隊伍剛開張第86章 國有資產拍賣會第273章 菊姬第190章 什一殖民法第142章 騎兵旅的兇殘一面第48章 肅順建新軍第194章 突破第二道防線第72章 南洋海戰——伯麥的第三個錯誤第24章 屠夫吳大飛的屠殺門第145章 夜襲大沽第266章 轉折第50章 西婆羅洲聯邦的建立第76章 博斯克白衣渡江第262章 加里波第第203章 去看她第204章 鬥毆第277章 系統之思第211章 近況第58章 婆羅洲的陸軍第121章 僞裝商人北行記第216章 李文瀾論儒-第39章 授勳儀式第98章 周旋於女人之間第36章 分身前往婆羅洲第292章 戰勝地中海艦隊第111章 敢戰級鐵甲艦第158章 肅順之歿第173章 英國的調解第166章 新艦型第152章 被鎮住第114章 智將的連環計第22章 北伐部隊開拔第138章 有關北伐的閒聊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49章 南洋硬骨頭的華人公司第6章 搶劫是一個極有前途的行業第208章 談判之前第284章 將錯就錯第67章 南洋海戰——誘敵之計第261章 歐盟?第177章 驅逐荷蘭人第188章 斯托克頓的堅持第171章 墨西哥的防務第208章 談判之前第293章 硬仗第184章 第一次出戰的新兵第23章 西路軍困境第27章 道光駕崩第80章 雨林激戰第61章 鏖戰巴達維亞艦隊第274章 情敵?第294章 亂戰下的經濟第74章 英國商人的想法第203章 去看她第194章 突破第二道防線第31章 偷城計奪武昌第68章 南洋海戰——遠東霸主號第237章 公民黨-第202章 北美政治聯席會議第66章 大戰之前第78章 萬騎卷平崗第22章 北伐部隊開拔第116章 軍火走私袁安高第258章 人口激增第155章 各方第298章 襲擊第227章 化胡-第182章 對話調所廣鄉第57章 國內政治形勢第156章 城防和心防第244章 轉折-第164章 蒙古之局第203章 去看她第172章 金礦事件之後的佈局第196章 被遺忘的隨機招募第175章 遠東近況第260章 電氣時代來了第21章 向北!向北!第73章 左宗棠讀書第117章 血海花第193章 爲槍而來第273章 菊姬第283章 圍攻第170章 金礦風波第6章 搶劫是一個極有前途的行業第89章 熱議軍工拍賣第193章 爲槍而來第112章 鋪設電報線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天全县| 图们市| 三原县| 盐边县| 尤溪县| 凌源市| 开远市| 龙口市| 惠水县| 阳东县| 大冶市| 昆山市| 延川县| 抚州市| 伊宁市| 怀仁县| 南靖县| 惠东县| 寿宁县| 盐源县| 清涧县| 红桥区| 平和县| 胶南市| 沈丘县| 临颍县| 玉林市| 冕宁县| 琼海市| 吴川市| 确山县| 松溪县| 彩票| 随州市| 桐庐县| 连山| 宁陕县| 青岛市| 碌曲县| 清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