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4章 根本原因

“聽說了麼?天津碼頭又靠了一批海船,成船的銀子和金子拉回來,還有不少天竺貨色。”早晨起來,內閣坐班,楊廷麟習慣性的往盧象升的辦事房內跑,手裡捧著個茶壺,邁著八字步,養氣的功夫越發的了得,一派從容。

“怎麼?你也動了海貿的心思?”盧象升很忙的,新軍自先帝之時開始操辦,至今基本成軍,他現在得制定一個計劃,一步一步的把全國的軍事制度都仿新軍的模式改了。這會正在忙著寫字,“設新軍於要隘,各地設城管,安置舊軍。”寫完這個,這才擡頭說話。

“我能動什麼心思,只是感慨這些年變化太大,先帝彌留之際,思華一聲令下,遼東大軍雲集山海關,偏師入南京。何等之霸道,再看看他在南洋打開的好大局面,你我雖爲閣臣,卻沒法跟他去比。如今這京師,哪家不在跑海貿,就以昨日之事而言,放在以前,御史們還不得瘋咯似得彈劾?”楊廷麟一番話,盧象升心裡多少有點說不準的怪滋味。陳燮這個人吧,一直就沒看懂過,他腦子裡一堆的奇思怪想,膽子還大。在一般的文臣心目中,這就是活曹操,王莽再世。可是你看他做的那些事情,誰能否認當是大明風雨飄搖之際,不是陳燮出手,挽狂瀾於既倒呢?誰能否認,陳燮是大明的第一能臣呢?誰敢說他是奸臣?偏偏;盧象升的骨子裡有一種奇怪的感覺。陳燮做的這些事情吧,給大明帶來的走向似乎有點危險。

“如果放在過去,國家動亂十餘年。整個北地都打爛了,這樣的局面之下,本該休養生息,輕徭薄役,不興兵戈。陳思華有點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可是見了鬼了,大明就這麼一天一天的好起來了。如今國庫充裕。各地安定,工商興旺。勳貴大臣們在南洋和印度掙的銀子海了。”盧象升覺得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了,苦笑的搖搖頭。

楊廷麟想了想道:“你說這個,我倒是想起上個年度的數字統計,江南一個省的商稅。就是三百萬兩,加上船舶司的二百萬兩,這就是五百萬兩。這在過去,你我敢想麼?”

“可是現在的人心,你去茶館坐一坐就知道了,言談之間全是誰誰掙了多少銀子,誰家從海上又回來了兩條船之類的話。”盧象升提起這個,楊廷麟的反應則是很不屑道:“建鬥,多慮了。以前不像現在,也沒見哪位少弄銀子。區別是現在主要從外往裡弄,以前是貪。”

“哎。不說了,都這個時辰了,怎麼沒見思華來坐班?”盧象升看看門口,他有事情找陳燮。楊廷麟也好奇的看看門口道:“是啊,這都啥時辰了?不是陛下給截走了吧?哎,我這還有事情跟他商議呢。遼東的田賦今年要收了,得跟他說一聲呢。”

“如今田賦才幾個銀子?陛下不是才免的陝、晉、寧。三省去年的田賦麼?你盯著這個有啥意思?”盧象升很好奇的問了一句,楊廷麟笑道:“建鬥,不懂了吧?遼東不是關內,行的是官紳一體納糧的道道。”

盧象升還是第一次聽說過這個事情,趕緊一伸手道:“你等等,什麼時候的事情?我怎麼就沒聽說過?”楊廷麟笑道:“我也是才知道,最近才接到的奏報。感情當年思華在遼東的時候,就定下了這個規矩。我問了一下,遼東那邊沒太大的反彈,都願意納糧,誰也不在乎這點銀子。再仔細一問才曉得,要是士紳不納糧,衙門就不給發什麼行商執照,這個玩意是當年思華在遼東打建奴那會搞出來的,後來就成了定製了。誰鬧騰都不管用,知道爲什麼?”說到這,楊廷麟突然壓低了聲音。

盧象升一愣道:“爲啥?”楊廷麟低聲道:“我聽說了,不領這個執照的商家,商隊出門就得遇見馬賊,想在城裡做買賣,隔三差五的有人上門鬧事,把你店給砸咯,官府也不管。”

“這不胡鬧麼?官府瀆職!”盧象升急了,拍案而起。

“這營業執照不是白給的,每年要交一筆管理費。建鬥,你說官府能管麼?”楊廷麟說完這個,盧象升沉默了。是啊,怎麼管啊,這是一筆不小的進項呢。“這個陳思華,怎麼敢這麼幹?”自言自語的時候,陳燮的進門了,看見兩人面色難看,詫異的看過來。

“怎麼了,這是。”陳燮笑問,盧象升上前來抓著陳燮的手道:“你說,營業執照啥回事?”

陳燮被抓的很緊,笑著掙了幾下,沒掙脫才道:“有話好好說,你急啥啊?”盧象升送了手,陳燮瞪了一眼始作俑者,知道是楊廷麟乾的好事。

“那你說!”盧象升送了手,陳燮這纔不緊不慢的去給自己泡茶,回頭看看眼睛瞪的像牛眼似得盧象升,淡淡道:“當時是個什麼情況?遼東遍地是馬匪,都是建奴和韃子的餘孽。要維持軍隊的開銷,就得想歪招。我練兵,不用朝廷一分銀子,這有不準,那又不許,你覺得能說的過去麼?再說了,就算是不打仗了,維護地方,官府費用,這不得需要銀子啊?在遼東經商,每年只要交三筆費用,一個是正常的商業稅,一個是管理費,一個是衛生費。然後其他事情都沒了,正經的做買賣,誰都不敢去搗亂。否則抓到就是一個字,死!我說建鬥,你知道大明的商家是怎麼做的買賣麼?我給你舉個例子啊,運河上的船,在我去山東之間,從進了山東到處山東,一條五十料的船,管你什麼貨物,怎麼也得交各種規費十幾次。我去了,就交一次,拿著憑據走遍山東,誰都不敢收二次的錢,誰收我砍誰。流氓搗亂也不要緊,去報告當地的駐軍,出兵抓人,抓住就往礦上丟。我這麼跟你說,交三種費用,比在大明境內經商,都少花費不少。不然,你以爲遼東的商戶是傻子?”

陳燮就是在講歪理,盧象升卻無法反駁,因爲他不知道遼東的具體情況。而且這個遼東,現在就是陳燮的私人地盤,朝廷是針插不進去,水潑不透。派官員過去,只要你老老實實的做自己本分的事情,那保證什麼都不會耽誤你。一旦要起歪念頭,那就意味著要碰壁了。

遼東百姓人人有槍,官府根本就不敢亂來,一不小心就被人打你黑槍,你還敢亂來麼?整個大明,也就是遼東和大員是這個節奏,在南洋也是,只要是漢人就可以合法持槍。但是這個槍,你每個季度都得去相關部門報備,檢查還在不在。丟了就得及時彙報,否則罰死你。

盧象升腦子有點暈乎,陳燮的歪理一套一套的,這些東西他以前都沒接觸過,自然是無法反駁。倒是楊廷麟不緊不慢的來一句:“思華,你在遼東做的啥,戶部管不了,但是稅可一點都不能少交。”

“這你放心,遼東有完整的工商和農業管理體系,收稅的事情不用你擔心,保證一分不少。”陳燮笑瞇瞇的說完,看看盧象升在那思索,上前道:“別想了,跟我去京營看看,新軍操練的差不多了,等你去檢閱之後,一起向陛下彙報,請陛下安排個時間去看看。”

“我不去!”盧象升很果斷的拒絕,理由很簡單,新軍是示範部隊,走的是內庫的銀子。對此,盧象升是有牴觸的,爲何有牴觸?原因很簡單,新軍的後勤系統自成一系,兵部根本就說不上話。既然如此,他這個兵部尚書還湊個什麼熱鬧?一支軍隊,脫離了文臣的掌控,盧象升心裡是很不高興的。要知道,這不是以前的登州營,這是京營啊。

陳燮也不強求,笑道:“不去就算了,我自己去。”說著要求,卻被盧象升拉住道:“思華,你別走,今後這朝廷兵制改革完了,兵部的這幫官員,你打算怎麼安排?”一直沒有冒出來的矛盾,終於浮出了水面。這個問題,必須正視了。朱由檢當初堅持的原因,不就是覺得文臣駕馭武將的格式不合適了麼?所以想改,但是怎麼改呢?新軍是個模範。

京營新軍不算騎兵的話,一共編成了兩個鎮,都是直隸招募的良家子。自己有後勤系統,裝備系統,完全脫離了文官的控制。現在只有兩個鎮,將來呢?所以盧象升的擔心不是沒道理的,他真的很擔心一旦失去文臣的控制,武將會出現藩鎮。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陳思華。

陳燮非常瞭解他的想法,但就是無法認同。可惜,這個事情還真的繞不過去,既然要問,那就坐下來好好談一下。乾脆端起茶杯坐下道:“建鬥,以文馭武的危害性,你應該最清楚。”

盧象升很清楚,但是他還是反駁了一句:“不要忘記了藩鎮之禍。”

陳燮笑了笑,淡淡道:“還記得左良玉麼?你敢說我斬他的時候,他不是藩鎮麼?聽調不聽宣,這不是藩鎮?戰場上,熊文燦的命令,他能都聽麼?楊嗣昌的命令,楊嗣昌又如何,落到後來,左良玉不就是個活藩鎮麼?不然,你以爲我爲何要下那麼狠辣的手段?藩鎮之禍,我比你清楚的多。知道是什麼根本原因造成大明軍隊快速的糜爛麼?”

盧象升楞住了,這個問題太大,他一時半會真答不上來,就算是以前想過很多,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什麼叫根本原因?站在他現在的角度和視野,根本就想不到上面去。

第222章 專欄作者第850章 決戰埃及(二)第51章 崇禎元年的腳步近了第323章 先打誰?第325章 輿論的作用第197章 帶來希望的奏報第810章 拒絕友誼又如何第768章 地獄第474章 打回去第76章 安置第829章 西海岸擴張計劃(四)第482章 人選第136章 翹首以待第114章 合理推斷遇見了開掛者第225章 青年版顧炎武第552章 漕運,何去何從?(下)第352章 怎麼可能?第51章 崇禎元年的腳步近了第789章 陳凡的野望第235章 至蘇州第32章 鎮宅利器拿破崙炮第869章 賭博第487章 正式通告第362章 驚悚第689章 如此父女第372章 再次召見第526章 誅心之奏第61章 都是爲了地方第265章 軍心民心第34章 展銷會上的新鮮事兒(上)第102章 好奇而已第646章 瓜分第615章 帝王心術——平衡第817章 誰搶誰?(中)第116章 復興使命第784章 神明降世第551章 漕運,何去何從?(上)第63章 後勤——未雨綢繆第26章 辦學,一定要辦學第526章 誅心之奏第825章 淘金熱第571章 教育的目的第198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865章 結算貨幣第303章 誰動我兄弟,我滅他全家第788章 朝鮮王的成長第661章 因爲公正第310章 城破第751章 剪羊毛第2章 這裡就是明朝?第414章 激怒第39章 我讓你裝!第140章 戰後分贓第78章 銷、魂滋味第343章 海權之路第167章 技術官僚?那就談技術第441章 征服者第472章 擔憂的頂點第310章 城破第301章 驚濤拍岸(中)第231章 高、潮第7章 禮物第九百零八章第863章 總是要往前走的第196章 核心目的是什麼?第263章 先嚇唬嚇唬你第829章 西海岸擴張計劃(四)第768章 地獄第467章 必然的改變第677章 權利需要制衡第386章 小心別失火第235章 至蘇州第696章 重點工程第640章 印奸第九百零九章第141章 心狠手辣才能生存的時代第399章 不過是比爛而已第66章 想叫就叫第646章 瓜分第805章 “合作”發財第567章 格物致知的重新界定第751章 剪羊毛第501章 和談特使第48章 劫道的第617章 認知差距第387章 戰略人才第772章 禪位之前第346章 新巡撫的來訪第442章 蒸汽時代的可能第496章 博一場富貴第63章 後勤——未雨綢繆第28章 要學會享受生活第830章 不是能講理的地方第637章 意外的順利第376章 遠謀第77章 不就是些玩意麼?第303章 誰動我兄弟,我滅他全家第149章 一切都是生意第542章 受降第43章 基礎生活設施建設
第222章 專欄作者第850章 決戰埃及(二)第51章 崇禎元年的腳步近了第323章 先打誰?第325章 輿論的作用第197章 帶來希望的奏報第810章 拒絕友誼又如何第768章 地獄第474章 打回去第76章 安置第829章 西海岸擴張計劃(四)第482章 人選第136章 翹首以待第114章 合理推斷遇見了開掛者第225章 青年版顧炎武第552章 漕運,何去何從?(下)第352章 怎麼可能?第51章 崇禎元年的腳步近了第789章 陳凡的野望第235章 至蘇州第32章 鎮宅利器拿破崙炮第869章 賭博第487章 正式通告第362章 驚悚第689章 如此父女第372章 再次召見第526章 誅心之奏第61章 都是爲了地方第265章 軍心民心第34章 展銷會上的新鮮事兒(上)第102章 好奇而已第646章 瓜分第615章 帝王心術——平衡第817章 誰搶誰?(中)第116章 復興使命第784章 神明降世第551章 漕運,何去何從?(上)第63章 後勤——未雨綢繆第26章 辦學,一定要辦學第526章 誅心之奏第825章 淘金熱第571章 教育的目的第198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865章 結算貨幣第303章 誰動我兄弟,我滅他全家第788章 朝鮮王的成長第661章 因爲公正第310章 城破第751章 剪羊毛第2章 這裡就是明朝?第414章 激怒第39章 我讓你裝!第140章 戰後分贓第78章 銷、魂滋味第343章 海權之路第167章 技術官僚?那就談技術第441章 征服者第472章 擔憂的頂點第310章 城破第301章 驚濤拍岸(中)第231章 高、潮第7章 禮物第九百零八章第863章 總是要往前走的第196章 核心目的是什麼?第263章 先嚇唬嚇唬你第829章 西海岸擴張計劃(四)第768章 地獄第467章 必然的改變第677章 權利需要制衡第386章 小心別失火第235章 至蘇州第696章 重點工程第640章 印奸第九百零九章第141章 心狠手辣才能生存的時代第399章 不過是比爛而已第66章 想叫就叫第646章 瓜分第805章 “合作”發財第567章 格物致知的重新界定第751章 剪羊毛第501章 和談特使第48章 劫道的第617章 認知差距第387章 戰略人才第772章 禪位之前第346章 新巡撫的來訪第442章 蒸汽時代的可能第496章 博一場富貴第63章 後勤——未雨綢繆第28章 要學會享受生活第830章 不是能講理的地方第637章 意外的順利第376章 遠謀第77章 不就是些玩意麼?第303章 誰動我兄弟,我滅他全家第149章 一切都是生意第542章 受降第43章 基礎生活設施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马山县| 滕州市| 高要市| 久治县| 岫岩| 滦平县| 淳安县| 丽江市| 三亚市| 潜山县| 道真| 大埔县| 丹江口市| 高州市| 星座| 通山县| 织金县| 许昌市| 石门县| 佛冈县| 贵州省| 揭西县| 辛集市| 开平市| 漾濞| 大冶市| 陆川县| 布拖县| 股票| 灵丘县| 临泉县| 佳木斯市| 句容市| 永城市| 中山市| 广宁县| 嘉祥县| 明光市| 义乌市|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