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章149傳聞赦書至4

章149 傳聞赦書至 4

離開占城十餘天后,西南海水師船隊再一次看到了陸地。

趙行德登上船樓,只見一條長長的綠色海岸線,港口早已聚滿了看熱鬧的人羣。

水師的快船早兩天航程到達(dá)渤泥國做準(zhǔn)備,兩天來,渤泥的國王、本地商人,市舶司屯墾流官都在翹首盼望著商船隊的到來。船隊靠港以後,市舶司流官先登船拜訪,這流官中等身材,臉頰黑瘦,帶著一絲憂色。他身穿寬袍大袖從八品朝服帶著褶皺,嶄新得似乎才從衣櫃裡拿出來似的。這流官進(jìn)了白虎堂,環(huán)顧四周,只見趙行德和水師衆(zhòng)人都是軍袍短打扮,不由微微一怔,心頭苦笑了聲,沒想到自己刻意換上朝服前來拜見趙先生,竟顯得格外突兀。

“下官烏孝邦,參見趙大人。”

“不必多禮。”趙行德看著他,含笑道,“少陽對你大加讚賞,今日總算見到了。”

烏孝邦擡起頭,眼中透出一股喜色,原本緊張侷促的心情頓時鬆快了下來。

陳東被迫去相位,讓南海屯墾地一片鳴冤之聲,屯墾是陳東親自主持下進(jìn)行的,各處的流官不是他的門人弟子,就是心腹幹吏,衆(zhòng)人都擔(dān)心朝廷改弦易轍,或者鄧素乾脆派人撤換各地流官。正因爲(wèi)如此,各屯墾州縣愈發(fā)強(qiáng)烈地向朝廷情願要求開州縣官學(xué),蓋因爲(wèi)開州學(xué)之後,屯墾地的知州、縣令等官職就都由州學(xué)推舉,而不再由朝廷通過廣州市舶司任命了。

開官學(xué)事在陳東爲(wèi)相時一直在推動,鄧素上位之後又停滯了下來。

各個屯墾地雖然多方奔走,然而,朝中一向來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衆(zhòng)心浮動之際,趙行德巡視西南海,一見面毫不猶豫地表明瞭態(tài)度,立刻贏得了烏孝邦的好感。不說別的,朝廷要撤換各地的流官,得先看他過不過得了這片惡海。趙行德和屯墾地流官士紳都不願意看到的不速之客,自己就得掂量掂量,是火中取栗?還是小命重要?

“晚生慚愧。”烏孝邦執(zhí)晚輩之禮問道,“趙先生在出發(fā)之前可曾見到恩師?”

“少陽很好,”趙行德點頭笑道,“西南海桃李處處,開花結(jié)子,他應(yīng)當(dāng)更加欣慰。”

“趙先生謬讚了。”趙行德毫不見外的態(tài)度,讓烏孝邦頓時振奮了許多,他看了看左右軍官,拱手道,“渤泥州在西南海上一大屯墾之地,我等略備了幾杯水酒,給趙先生和諸位將軍接風(fēng)。”他稱呼趙行德爲(wèi)“先生”,是敬重他在理社的輩分,其他人則敬將軍,分了親疏。

馮糜和馬援交換了個眼神,馬援不滿地聳了聳肩膀,馮糜只是微微一笑。

“不必了。”趙行德低頭看了看軍袍,對烏孝邦笑道:“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我水師立下規(guī)矩,若無軍務(wù),不得隨意在岸上過夜。某腆爲(wèi)主帥,在出海之時,若非軍務(wù)所需,不離開水師船隊一步。”他看著烏孝邦臉上失望之色,又道,“不如這樣,水師每天早晚都有會講議論,渤泥州的同僚如果有興趣的話,烏大人可以邀請他們上船參與?”

“求之不得。”烏孝邦拱手道,臉上喜色更勝。

他看著好幾個水師軍官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突然省起一事,拱手道:“趙大人,諸位大人,下官先去交代一下。”他一時失察,剛纔將這些水師軍官當(dāng)成普通軍將,趙行德提到軍中會講之事,烏孝邦這纔想起,趙行德的手下不比尋常,軍中書院之稱早已傳遍了大宋各地。汴梁奪帥之後,許多投筆從戎的士子心中不服,又不願捲入朝廷的黨爭,心灰意懶棄官回鄉(xiāng),這批人正是各地州縣團(tuán)練的中堅力量。西南還水師之中,恐怕很多人才學(xué)不輸於自己,只是現(xiàn)在改口已經(jīng)來不及,烏孝邦只得尷尬地離去。若晚上會講要是露了醜,恐怕大笑話要傳遍中原了。烏孝邦心裡計較著,打定主意,一定要遍邀勃泥州的才俊應(yīng)戰(zhàn)才行。趁此機(jī)會,也向中原士人展露一下,海外州縣並不是蠻夷之邦,完全有能力可以自行推舉自己的牧守。

“烏大人,這身官袍,是剛剛纔換上的吧?”

“嗯。”烏孝邦看著許曉蘊,見他神色友善,苦笑道:“屯墾開荒,架橋修路,咱們這些流官雖然用不著親自動手,但你要是高高在上,誰肯爲(wèi)你出力?處處百廢待興,篳路藍(lán)縷,哪裡穿得寬袍大袖?下官平常衣著也和諸位差不多,今日進(jìn)見趙大人,這才鄭重其事?lián)Q上這一身衣冠,沒想到還是突兀了。”說著他還拱了拱手,問道,“多有唐突,還未請教大人尊姓?”

許曉蘊氣質(zhì)端方,談吐文雅,烏孝邦自不會把再他當(dāng)成一個普通軍將對待。

“本官軍器少監(jiān)許曉蘊,差遣在南海水師勾當(dāng)戰(zhàn)船修造和添補(bǔ)軍器。”

“鐵面御史?”烏孝邦吸了一口氣,驚道,“原來是許大人當(dāng)面。”

他神色陡然鄭重起來,再度深深一揖下去:“久聞許鐵面之名,緣鏗一面,今幸何如知?”

他暗自慶幸多問了這麼一句,不然誰料得到趙行德隨便派出一個屬官陪自己辦事,竟然是清名廣佈於番邦的鐵面御史。許曉蘊是清流晚輩中風(fēng)頭最勁的幾人之一,雖然中原有許多人議論許孝蘊行事太嚴(yán)苛刻薄,然而,在南海各屯墾州縣,像烏孝邦這些清流流官對他卻十分推崇,蓋因不如此不能做成實事。加上雙方都是理社中人,陳東與吳子龍不睦也是君子之爭,鄧素上位之後,陳吳兩位清流領(lǐng)袖關(guān)係正在恢復(fù)之中,門生故吏惺惺相惜也是自然。

西南海水師帳中人才之盛,烏孝邦這時算有了個直觀的認(rèn)識。

“哪裡哪裡,”許孝蘊的鐵面浮現(xiàn)一絲笑容,拱手道,“烏大人過獎了。”

雖然許孝蘊是從五品朝散大夫,烏孝邦現(xiàn)在只是從八品流官,但是,烏孝邦主持勃泥州一地屯墾事業(yè),是實打?qū)嶉_疆拓土的功績,只要勃泥開州學(xué),等同於中原的一州,烏孝邦立刻便成了從五品知州。朝廷慣例是不經(jīng)州縣,不得宰輔,陳東將門人弟子放在州縣磨練,將來有了機(jī)會,這些人裡面,總會有高才捷足躋身中樞的。許孝蘊雖然號稱鐵面御史,卻非不食人間煙火之輩,烏孝邦官階遠(yuǎn)低於他,又放低了姿態(tài)示好,他卻並沒有任何輕慢對方之態(tài)。

“烏大人主持的屯墾,纔是利在千秋的偉業(yè)啊。”

許孝蘊是名滿天下的鐵面御史,哪怕是恭維之語,也絕不會言不由衷。

這是無數(shù)人付出無數(shù)血汗的屯墾大業(yè),烏孝邦胸口微熱,他咧了咧嘴,嘴角浮起一絲矜持的微笑,搓了搓手,感覺掌心乾硬的繭子互相摩擦著。烏孝邦正欲謙遜兩句,這時,許孝蘊又說出一番話,讓他再度驚喜地住嘴。“西南海經(jīng)營初見起色,不能沒有自保之力,爲(wèi)防賊寇滋擾,水師爲(wèi)各地運來一批軍器,勃泥州有火銃兩千五百桿,精鋼刀一千柄,鐵桶炮十五門,火藥七千五百斤,還望烏大人調(diào)集人手,明天在碼頭上清點交卸便可。對了,前段時間,這裡可曾受大食海寇的騷擾?”

“太好了!”烏孝邦喜形於色,“下官明晨親自帶丁壯過來點驗交接。”

水師運來這一批火器軍械,不但足以將勃泥州宋國屯墾軍民的力量增加數(shù)倍,而且徹底證明了趙行德的立場,試想任何人如果要對付南海的清流士紳,怎麼可能容許這一批軍械落到南海屯墾州縣手中。趙行德的立場已經(jīng)如此明顯,天下又有誰有能耐強(qiáng)行撤換各屯墾流官。

“大食海寇倒不曾前來滋擾,只是有些大食的商人在這渤泥國頗有些地位,自從我朝和大食開戰(zhàn)之後,鼓動奸臣一直向國王進(jìn)讒言,要國王驅(qū)逐我們,但是這渤泥國王頗識大體,一一斥退奸邪。趙大人把大食海賊一網(wǎng)打盡,我朝大軍巡行西南海,大食商人都聞風(fēng)遠(yuǎn)遁了。”

烏孝邦介紹道。這一年多來的局勢,著實讓他感慨萬千。

這渤泥國的人情和美,當(dāng)初只送出少許禮物,國王便答允劃出一大片荒地給宋人移民屯墾,久居此地的大食商人與宋國商人做著買賣,雙方相安無事,因爲(wèi)沒多少衝突,勃泥州的武備也十分鬆懈。誰知到,自從大食水師侵?jǐn)_宋國沿海州縣之後,渤泥國這邊也風(fēng)雲(yún)突變,大食商人反覆遊說渤泥國王驅(qū)逐宋人,將宋國商人財富都繳入國庫,那時候,屯墾地士紳百姓人心惶惶,倉促間修了城牆,兵器又不夠用,竟到了斬木爲(wèi)兵的窘迫之境。若非渤泥國王一向仰慕中原文物,斥退了奸臣,還不知會生出多大的禍端。經(jīng)此一事,勃泥州宋人才知曉忘戰(zhàn)必危,開始大興團(tuán)練,這一次西南海水師運過來大批火器軍械,正是雪中送炭一般及時。

章105日月無偏照1章59歡娛未終朝1章107良牧稱神明4章132覽君荊山作5章57醉舞紛綺席3章21臨當(dāng)欲去時2章22慷慨淚沾纓5章17劍非萬人敵3章84軍師擁熊虎2章73國命懸哥舒3章99辭官不受賞3關(guān)於夏國經(jīng)濟(jì)規(guī)模的設(shè)定及參考資料章42呼天哭昭王3章120紗窗倚天開2章158連雞不得進(jìn)4章12將期軒冕榮1章105日月無偏照2章18文竊四海聲3章111顧慚禰處士4章50肅穆坐華堂2章82秉旄控強(qiáng)楚4章152君登鳳池去7章140登臺坐水閣1章154桀犬尚吠堯5章10未忘卻戰(zhàn)爭2章58清歌繞飛樑3章45樂毅倘再生3章63一別隔千里2章112虛對鸚鵡洲2章73國命懸哥舒4章103掃蕩六合清4章78二聖出遊豫2章150卻放夜郎回3章49逢君聽絃歌4章154桀犬尚吠堯4章22慷慨淚沾纓1章65炎涼幾度改1章158黃河當(dāng)中流2章26慰此遠(yuǎn)徂徵4章28送餘驃騎亭2章87惟君固房陵5章13時命乃大謬1章152君登鳳池去3章1天上白玉京3章96迫脅上樓船9章6頗窮理亂情1章96迫脅上樓船9章60秩滿歸咸陽8章97徒賜五百金4章148飛鳴天上來2章49逢君聽絃歌2章138列戟何森森2章76公卿如犬羊4章65炎涼幾度改5章119曠然散我愁4章60秩滿歸咸陽11章59歡娛未終朝2章87惟君固房陵5章142片辭貴白璧3章139縈流漲清深3章39彎弧懼天狼2章134天然去雕飾5章74長戟三十萬1章14棄之海上行2章9天地賭一擲2章151炎煙生死灰2章107良牧稱神明2章100翻謫夜郎天13章39彎弧懼天狼3章29歌鐘不盡意4章45樂毅倘再生5章76公卿如犬羊4章55賢豪間青娥1章157常爲(wèi)大國憂2章154桀犬尚吠堯2章157常爲(wèi)大國憂5章141吐論多英音3章155匈奴笑千秋4章22慷慨淚沾纓5章92枕下五湖連1章63一別隔千里2章101夜郎萬里道2章142片辭貴白璧3章117連帆過揚州1章83節(jié)制非桓文1章100翻謫夜郎天4章23嘆君倜儻才1章52陶然臥羲皇3章6頗窮理亂情1章53徵樂昌樂館5章47蹉跎不得意2章103掃蕩六合清8章50肅穆坐華堂3章10未忘卻戰(zhàn)爭1章133清水出芙蓉5章119曠然散我愁3章35呼吸走百川2章88誠節(jié)冠終古3章60秩滿歸咸陽1章94潯陽滿旌旃11
章105日月無偏照1章59歡娛未終朝1章107良牧稱神明4章132覽君荊山作5章57醉舞紛綺席3章21臨當(dāng)欲去時2章22慷慨淚沾纓5章17劍非萬人敵3章84軍師擁熊虎2章73國命懸哥舒3章99辭官不受賞3關(guān)於夏國經(jīng)濟(jì)規(guī)模的設(shè)定及參考資料章42呼天哭昭王3章120紗窗倚天開2章158連雞不得進(jìn)4章12將期軒冕榮1章105日月無偏照2章18文竊四海聲3章111顧慚禰處士4章50肅穆坐華堂2章82秉旄控強(qiáng)楚4章152君登鳳池去7章140登臺坐水閣1章154桀犬尚吠堯5章10未忘卻戰(zhàn)爭2章58清歌繞飛樑3章45樂毅倘再生3章63一別隔千里2章112虛對鸚鵡洲2章73國命懸哥舒4章103掃蕩六合清4章78二聖出遊豫2章150卻放夜郎回3章49逢君聽絃歌4章154桀犬尚吠堯4章22慷慨淚沾纓1章65炎涼幾度改1章158黃河當(dāng)中流2章26慰此遠(yuǎn)徂徵4章28送餘驃騎亭2章87惟君固房陵5章13時命乃大謬1章152君登鳳池去3章1天上白玉京3章96迫脅上樓船9章6頗窮理亂情1章96迫脅上樓船9章60秩滿歸咸陽8章97徒賜五百金4章148飛鳴天上來2章49逢君聽絃歌2章138列戟何森森2章76公卿如犬羊4章65炎涼幾度改5章119曠然散我愁4章60秩滿歸咸陽11章59歡娛未終朝2章87惟君固房陵5章142片辭貴白璧3章139縈流漲清深3章39彎弧懼天狼2章134天然去雕飾5章74長戟三十萬1章14棄之海上行2章9天地賭一擲2章151炎煙生死灰2章107良牧稱神明2章100翻謫夜郎天13章39彎弧懼天狼3章29歌鐘不盡意4章45樂毅倘再生5章76公卿如犬羊4章55賢豪間青娥1章157常爲(wèi)大國憂2章154桀犬尚吠堯2章157常爲(wèi)大國憂5章141吐論多英音3章155匈奴笑千秋4章22慷慨淚沾纓5章92枕下五湖連1章63一別隔千里2章101夜郎萬里道2章142片辭貴白璧3章117連帆過揚州1章83節(jié)制非桓文1章100翻謫夜郎天4章23嘆君倜儻才1章52陶然臥羲皇3章6頗窮理亂情1章53徵樂昌樂館5章47蹉跎不得意2章103掃蕩六合清8章50肅穆坐華堂3章10未忘卻戰(zhàn)爭1章133清水出芙蓉5章119曠然散我愁3章35呼吸走百川2章88誠節(jié)冠終古3章60秩滿歸咸陽1章94潯陽滿旌旃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沁县| 工布江达县| 曲周县| 新巴尔虎右旗| 蒙阴县| 宜春市| 江达县| 灵山县| 兴隆县| 平邑县| 万年县| 宣威市| 调兵山市| 吴忠市| 隆昌县| 锦州市| 贞丰县| 临澧县| 张北县| 广灵县| 益阳市| 新宾| 会理县| 耿马| 门源| 如东县| 蓬莱市| 冕宁县| 龙里县| 宁都县| 阿克陶县| 阳朔县| 沛县| 会昌县| 林芝县| 登封市| 遵义县| 阳山县| 皮山县| 朝阳市|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