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章128對客小垂手2

章128 對客小垂手 2

“晦氣。”王敏儀吐了口唾沫,擡頭看了看天上盤旋的烏鴉。

空中彷彿掛著重重的黑幕,深重的夜色將大地籠罩著,遠方的天空與大地更是一片純黑,朦朧看不清楚的界限。在潁陽望族王家三老爺王敏儀眼中,家族世代繁衍生息的中原大地,此刻竟是如此陌生。天上烏雲密佈,晦暗的月輪偶爾露出一點蒼白,這種冷冰冰的月光反而顯得格外滲人,以至於讓人感到惴惴不安。

“黑燈瞎火的,該不會碰到劫道兒的吧?”

王敏儀心中忐忑,不禁暗暗怪責老祖宗,非要說舉族遷居是愧對列祖列宗的事,不能在白天張揚,結果一大家上百口子只能在晚上走夜路摸黑到縣城,第二天再往洛陽進發。四爺王敏禮已經在洛陽郊區置辦好莊園。王敏儀的目光落在一百多肩扛火銃槍的團練身上,心中稍安,夏國在洛陽的施政,別的還褒貶不一。剿匪將山賊盜匪一掃而空,各大府城縣城門口築起的京觀,雖然有立威的意思,但著實讓人交口稱讚。要知道中原大地一馬平川,沒有逃難的地方,土匪禍害起來真真是生靈塗炭。有的地方匪患不知幾百年了都沒清淨,可夏國軍隊進駐沒多久就全部剿滅了。

王家宗祠裡面火把晃動,一家家的王氏族人拜別了祖宗牌位,從祠堂出來便登上侯在大門口的馬車。按照老祖宗的安排,二房老爺王敏事和一個孫男留在老家,這一脈伺候老祖宗並照看宗祠,其他幾房都要搬到洛陽府上去了。三代一百多口族人都將在洛陽登記爲城廓戶籍,也就是關西俗稱的商戶,雖避免了投靠一個粗魯武人自認蔭戶的尷尬。而且,城廓戶在夏國的地位並不低,許多開國列侯的後裔,未能晉身士人的話,也是工商營殖爲生的城廓戶。

宗祠門口的馬車隊伍漸漸坐滿了人,不時有女眷從車廂中探出頭來。

三老爺王敏儀不斷朝著宗祠裡看。這一大家子再晚點出發的話,只怕趕到縣城就已是破曉時分了。但在這個關係家族前程的轉折時刻,他根本不敢進祠堂去催老祖宗和兄長。王家的五房當中,王敏儀既比不上長兄王敏中那麼穩重深沉,更比不上五弟,黃州知州王敏時那樣聰穎過人,他只算是王家庸碌常人一個。

宗祠裡面,王嵪站在祖宗牌位側面,王家人一個個拜別而去。

老祖宗的臉色蠟黃,兩頰深深凹陷下去,他看著最後一家人離開祠堂,長長嘆了口氣。身軀頹然坐了下來。王敏中擔心地看了老祖宗一眼。八十多歲的老人,挺著腰板一動不動地站立兩個多時辰,身體確實受不了。族人一一拜別,老祖宗可以休息了,但是,也到了最傷心的時候。王敏中和二弟王敏事交換了眼神,嘆了口氣。

“爹,不孝男給您磕幾個頭?!蓖趺糁姓?,“還望二弟代我們幾個多盡孝道?!?

他雙手一撩葛袍下襬,正正地跪了下來,“咚——咚——咚——”三個響頭磕了下去,王敏中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但在老祖宗面前,絲毫不敢以老邁自居,三個響頭磕得比剛纔那些晚輩還要用力。他鬚髮花白,再擡起頭時,額頭已經青紫,這場面淒涼得令人潸然淚下。

老祖宗王嵪卻沒有太多表示,只是閉著眼睛,無力地揮了揮手,示意王敏中不要耽擱,儘速帶著王氏族人前去縣城。王敏中不敢耽擱,看了二弟王敏事一眼,目光中盡是叮囑之意,這才轉身離去。不久,宗祠外車馬喧譁,火把晃動,潁陽縣王氏宗族五房共一百餘男女,另有一百多不肯離開的忠僕奴婢,在潁陽縣一百團練兵的護衛下,踏上了遷徙的路途。

外面聲音漸漸遠去,祠堂中靜得落針可聞,王嵪仍端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

王敏事擔心地看了老祖宗一眼,發現渾濁的老淚從緊閉的眼角流了出來

夜色四合,羣山聳峙,奇石或如刀鋒,林木又如怪獸,隱藏在黑暗中,直欲擇人而噬。

烏雲遮月,一支騎兵正急速地奔馳到了少室山下。騎軍似有示威之意,前鋒到得山前,非但沒掩飾行藏,反而人人都點亮了手中火把,從山頂往下望去,彷彿有幾條兇惡的火龍橫空出世,在山下盤旋往復,蹄聲在羣山之間轟鳴,戰馬長聲嘶鳴,間以數聲鳴墑,驚得密林中棲息的羣鴉紛亂飛起。這般聲勢浩大的場面,值哨的武僧何曾見過,驚得差點沒摔下山澗,他顧不得察看虛實,便連連滾帶爬地入寺稟報少林寺僧兵首領。

少林寺乃天下聞名的禪宗祖庭,自達摩祖師傳法于慧可以來,歷朝出過無數大德的高僧。

然而,世人津津樂道的則是隋唐易鼎之時得一段掌故。當時天下板蕩,少林寺廟產柏谷塢乃是隋文帝賜給少林寺的廟產,在寺西北五十里處,因其地勢險要,屬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而王世充窺覦,王世充悍然發兵將少林寺廟產柏谷塢奪取,築城讓侄子王仁則據守。當時因兵荒馬亂,施捨較少,廟產既失,齋糧都成問題。少林僧人心有不甘,於是聯合王仁則手下的州司馬趙孝宰,裡應外合,抓住了王仁則,將之送給了唐軍;三日後,李世民將柏谷塢四十頃土地,以及水碾一具賜給少林寺作爲廟產。

這段掌故在民間傳得神乎其神,甚至演繹出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傳說。

由唐入宋,得益於朝廷賞賜和無數佈施,少林寺在登封縣佔據了大片田產,朝廷顯貴和地方官都對少林寺都禮敬有加,這少室山下幾成一個與世俗官府無涉的佛國天下。然而,這寺廟名氣極大,僧人也特別的傲氣。唐朝初立時,因爲中原一帶寺廟兼併土地眼中,太祖李淵下旨讓洛陽一帶寺觀盡興廢除,而且收回了李世民賜給少林寺的田產,當時少林寺的僧人就一直拖延不遵聖旨,竟一直拖到了秦王李世民即位,取消了廢除寺觀的聖旨,還將收回的田產賜還寺廟。

這一回,夏國朝廷頒佈《均田贖買法》,洛陽所有的地主都必須將田產按照市價賣給朝廷,然後朝廷再按照一戶六十畝的標準授田給中州百姓。世家大族抗拒過一陣之後,別處都紛紛服軟,接受了朝廷贖買田產,而少林寺僧人居然一直拖著不肯交出田契。因寺中僧侶兇狠,數百年來在租種寺田的佃戶積威甚烈,沒得到寺中僧侶的準許,即便朝廷張貼榜文,佃戶們絕大多數都不敢領取少林寺的寺田做授田。

少林寺乃是登封,甚至整個洛陽最大的地主之一,這情況讓洛陽府如鯁在喉,洛陽本地的世家大族也隱隱存了看笑話的心思。洛陽令袁興宗多次派人跟寺廟協商無果後,終於痛下決心,將此事攤到了上將軍吳階和洛陽團練使陳重的面前。陳吳都是武人出身,態度也很簡單,吳階派了校尉楊任帶五百騎兵爲先鋒,陳重派出一個火炮營,十個火銃營後繼。大軍總計六千人馬,陳兵少室山下。如果少林寺繼續抗拒《均田贖買法》的話,那就強行進入寺廟搜求田契。

吳階已下了軍令,若關東僧人膽敢動武,大軍就可立刻當做馬賊剿滅,全數誅殺以儆效尤。袁興宗也通知了宗教裁判所,萬一玉石俱焚的話,只能從洛陽白馬寺請一些高僧前來主持少林。裁判所長老慧真法師聞知此事,星夜兼程從長安趕過來,總算趕在官軍動手之前趕到了少室山下。慧真法師乃長安宗教裁判所首座,兼全國宗裁判所的長老。他趕到之後,立刻求見楊任,請他暫且勒兵,不要攻打少室山。

楊任與慧真雖然有舊,但聞知他的來意後,拒絕道:“少林寺雖然是寺廟,但我等此番處理的事情,只爲該寺抗拒‘均田贖買法’一事,與宗教無涉。所以,這件事情,法師和宗教裁判所都是無權干涉。天明之後,洛陽府將派出書吏進山下最後一道通牒,如果寺中僧侶冥頑不化的話,我們就會攻山了?!彼麚u了搖頭,將慧真法師留在原地,自己走到一邊,與行軍司馬再度覈對進攻的細節,如何將火炮搬到既定位置,寺廟哪些部位要重點轟擊,火銃手如何網開一面,放任僧衆逃到平原,再如何用騎兵輪番踐踏衝殺,一網打盡等等。

慧真法師是關中有名的高僧,但在軍營中,他只能遠遠地看著軍官們商議如何攻打禪寺。

跳動的火光將軍官們的臉照得明暗不定,他們的影子長長地拖在地上,顯得十分高大。

慧真法師愣了一會兒,終於一跺腳,再度上前。“楊校尉,”他不顧軍士的阻攔,大聲道,“此事尚有轉圜餘地,且容老衲隨洛陽府使者一同勸說寺中僧人,老衲願以性命作保,他們一定甘心情願地將全部田契都交出來的?!?

章2十二城五樓1章139縈流漲清深2章131主人情未極3章108深仁恤交道4章89僕臥香爐頂5章94潯陽滿旌旃10章115川橫三峽流3章45樂毅倘再生5章122窺日畏銜山1章87惟君固房陵2章16爲文竟何成2章2十二樓五城3章140登臺坐水閣2章130賓跪請休息5章69草木搖殺氣4章94潯陽滿旌旃9章76公卿如犬羊5章73國命懸哥舒1章22慷慨淚沾纓1章118送此萬里目5章34掃地借長鯨5章147五色雲間鵲4章94潯陽滿旌旃15章136無時不招尋3章3結髮受長生2章56對燭儼成行3章114寥落天地秋1章76公卿如犬羊2章94潯陽滿旌旃10章97徒賜五百金1章118送此萬里目2章125窈窕誇鉛紅3章98棄之若浮煙2章102西上令人老6章158黃河當中流3章40挾矢不敢張4章90餐霞漱瑤泉1章107良牧稱神明1章101夜郎萬里道7章54開筵列壺觴2章114寥落天地秋2章121水樹綠如發1章99辭官不受賞6章88誠節冠終古3章7九十六聖君3章14棄之海上行3章63一別隔千里3章110三登黃鶴樓3章66九土中橫潰6章132覽君荊山作2章89僕臥香爐頂1章130賓跪請休息1章101夜郎萬里道14章55賢豪間青娥4章151炎煙生死灰6章29歌鐘不盡意1章90餐霞漱瑤泉1章84軍師擁熊虎4章39彎弧懼天狼3章49逢君聽絃歌5章95空名適自誤5章60秩滿歸咸陽4章122窺日畏銜山4章21臨當欲去時4章151炎煙生死灰7章63一別隔千里2章36燕然可摧傾2章39彎弧懼天狼4章104仍爲負霜草5章137朱門擁虎士2章101夜郎萬里道7章136無時不招尋7章152君登鳳池去1章159飲馬空尤夷1章22慷慨淚沾纓4章154桀犬尚吠堯2章22慷慨淚沾纓6章28送餘驃騎亭1章33君王棄北海1章155匈奴笑千秋4章130賓跪請休息1章84軍師擁熊虎2章121水樹綠如發1章102西上令人老4章135逸興橫素襟5章82秉旄控強楚5章40挾矢不敢張7章112虛對鸚鵡洲5章13時命乃大謬2章59歡悅未終朝6章122窺日畏銜山5章19兒戲不足道1章32戈鋋若羅星5章37心知不得語2章107良牧稱神明4章61祖道擁萬人1章68沙塵暗雲海1章13時命乃大謬1章146青鳥明丹心4章139縈流漲清深5
章2十二城五樓1章139縈流漲清深2章131主人情未極3章108深仁恤交道4章89僕臥香爐頂5章94潯陽滿旌旃10章115川橫三峽流3章45樂毅倘再生5章122窺日畏銜山1章87惟君固房陵2章16爲文竟何成2章2十二樓五城3章140登臺坐水閣2章130賓跪請休息5章69草木搖殺氣4章94潯陽滿旌旃9章76公卿如犬羊5章73國命懸哥舒1章22慷慨淚沾纓1章118送此萬里目5章34掃地借長鯨5章147五色雲間鵲4章94潯陽滿旌旃15章136無時不招尋3章3結髮受長生2章56對燭儼成行3章114寥落天地秋1章76公卿如犬羊2章94潯陽滿旌旃10章97徒賜五百金1章118送此萬里目2章125窈窕誇鉛紅3章98棄之若浮煙2章102西上令人老6章158黃河當中流3章40挾矢不敢張4章90餐霞漱瑤泉1章107良牧稱神明1章101夜郎萬里道7章54開筵列壺觴2章114寥落天地秋2章121水樹綠如發1章99辭官不受賞6章88誠節冠終古3章7九十六聖君3章14棄之海上行3章63一別隔千里3章110三登黃鶴樓3章66九土中橫潰6章132覽君荊山作2章89僕臥香爐頂1章130賓跪請休息1章101夜郎萬里道14章55賢豪間青娥4章151炎煙生死灰6章29歌鐘不盡意1章90餐霞漱瑤泉1章84軍師擁熊虎4章39彎弧懼天狼3章49逢君聽絃歌5章95空名適自誤5章60秩滿歸咸陽4章122窺日畏銜山4章21臨當欲去時4章151炎煙生死灰7章63一別隔千里2章36燕然可摧傾2章39彎弧懼天狼4章104仍爲負霜草5章137朱門擁虎士2章101夜郎萬里道7章136無時不招尋7章152君登鳳池去1章159飲馬空尤夷1章22慷慨淚沾纓4章154桀犬尚吠堯2章22慷慨淚沾纓6章28送餘驃騎亭1章33君王棄北海1章155匈奴笑千秋4章130賓跪請休息1章84軍師擁熊虎2章121水樹綠如發1章102西上令人老4章135逸興橫素襟5章82秉旄控強楚5章40挾矢不敢張7章112虛對鸚鵡洲5章13時命乃大謬2章59歡悅未終朝6章122窺日畏銜山5章19兒戲不足道1章32戈鋋若羅星5章37心知不得語2章107良牧稱神明4章61祖道擁萬人1章68沙塵暗雲海1章13時命乃大謬1章146青鳥明丹心4章139縈流漲清深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阳新县| 永清县| 舟曲县| 呼和浩特市| 阳山县| 永泰县| 宜城市| 十堰市| 广饶县| 龙南县| 上犹县| 阿拉善左旗| 许昌县| 固阳县| 墨江| 万源市| 兴安县| 上栗县| 长子县| 西吉县| 册亨县| 乐业县| 隆化县| 盐边县| 葫芦岛市| 长垣县| 景谷| 永吉县| 彰化市| 东平县| 怀集县| 任丘市| 嫩江县| 吉首市| 安西县| 恭城| 营口市| 鹿泉市| 布尔津县|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