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六十章 湖南名廉官 擾民一高手

導讀:大清國吏治腐敗,從京師到各省,文武各官無不挖空心思撈銀撈金。

湖南有清廉之官王睿,偏視金錢如糞土,無分晝夜,奮戰在查案、翻案的前線。

他署理衡陽知縣半年,百姓無不逃離家園;他到寶慶府署理通判,當任的當天就把官府僱用的運糧船隻辭退,並向船主說道:“無論你使多少銀子買通了辦差的人,老爺我這一關你都休想過去!”

彭玉麟用柵欄給湘勇圍了一塊營地,廉官王睿卻親自帶人,把柵欄全部拔除,一把火燒掉。

湘勇上前阻攔,他大怒,竟然把兩人綁回縣衙投進了大獄。

好一個廉官!好一個清如水、明如鏡的王知縣!

消息傳進省城,曾國藩坐上馬拉轎車飛一般地駛出長沙。

得知曾國藩出城,駱秉章不敢怠慢,在後奮力猛趕……

(正文)駱秉章究竟收了封什麼函件,竟然使他如此匆忙地要回城內呢?

這封神秘的函件是衡州府衡陽縣遞過來的。

說起這衡陽縣,還要費些口舌。

衡陽是衡州府首縣,知縣是六品頂子,姓王名睿字盔慧,是駱秉章最早巡撫湖南時,由貴州帶過來的一名老幕僚。一榜出身,寫的一手好字,跟著駱秉章謄抄了一年的奏稿。經駱秉章累年保舉,恩賞到六品直隸州州同。到湖南後不久,放到衡陽署理知縣。張亮基巡撫湖南後,見這王知縣除了字寫的好,其它都差強人意。便不顧駱秉章的反對,強行把他調進省城候補,再未得過像樣的差事,真正把他苦得不行。直到駱秉章二次巡撫湖南,才又放了出去。先署理善化縣事,後因曾國藩密保,將署理益陽縣知縣李瀚章調署善化,爲湘勇籌糧,他只得再次轉署衡陽縣事。

王睿本沒有突出的政績,籌糧募款不得力,團練辦得亦不得力,但卻能深得駱秉章的信任。這其中雖有部分老面子在裡面,但主要的一點,還因爲這王睿爲官特別清廉,能清廉到袖筒裡除了胳膊風也不曾有一絲,是湖南非常有名的廉官。

就是這位廉官,百姓對他的印象並不好。否則,張亮基無論缺分多緊,也不會把他調進省城候補的。張亮基實在是被他逼得沒了辦法纔不得不如此。

他第一次署理衡陽知縣時,到任伊始,便把縣內兩年來發生的案子全部翻了出來,逐件複查。只要發現有一絲疑點,當即就著人把原、被兩告及當地地保、左右兩鄰,統統傳進縣裡。人到齊後,也不管是什麼時辰,馬上升堂審理。

這些案子都是前任審理過的,有的甚至已經定案。他卻不管這些。審過一堂後,他轉天審二堂。二堂如果也審不出他發現的疑點,他仍不罷休,還要單獨把被告傳進內室裡,和顏悅色地問被告:“你要是被屈打成招的,老爺我馬上替你翻案!”

被告起始怕他使詐,連稱:“沒有!”

後見他不依不饒,就只好順著他:“前任老爺收了原告的銀錢,所以判了小人的不是。這件事,其實理在小人這裡。”

他就著人把被告帶出去錄口供,又傳原告進來,仍舊和顏悅色地問:“你到底送給前任多少銀子?依老爺我想來,你一則想贏官司,一則也可能是前任逼迫所致。否則,你辛辛苦苦掙來的銀子,爲什麼要送給他?你只管講實話,老爺我負責把你送出去的銀子追回來!”

原告自然不能承認,他就馬上升堂,讓衙役把原告拖翻了打。直打得原告哭爹喊娘。原告、被告都以爲他是撈錢撈瘋了的官員,便通過當地地保傳話,情願送上一筆銀子了結此案。哪知他是鐵面無私、清廉如水的。不僅原、被二告罪加一等,連傳話的地保也被他收了監。他要想翻的案子,於是就一翻一個準。

他到衡陽半年,整日忙到半夜,衡陽百姓也被他攪擾得東奔西逃。尤其是他的前任,直恨得幾次想一棒子把他打殺。

他在衡陽做的這些傳到駱秉章的耳中後,駱秉章很是大嚇了一跳,以爲他是窮苦了半生,想好好地撈幾個養老銀子。後經密秘訪聞,發現他根本就不是愛錢的人。只是疑心太重,總懷疑別人不乾淨罷了。

駱秉章於是徹底放了心,任著他在衡陽大刀闊斧地幹。

張亮基巡撫湖南後,每天都能收到衡陽遞過來的申冤狀子。積得太多了,張亮基只得打發了一名候補知府,暗中走了一趟衡陽。

候補知府回省後,把實情向張亮基一稟報,張亮基當即道:“這等擾民之官,如何能做一方父母!”

張亮基當日就把徐有壬請進巡撫衙門,著徐有壬從速掛牌,揀一位能員去署理衡陽縣事。

徐有壬猶猶豫豫道:“撫臺容稟,王睿就是湖南最有名的能員啊!辦事認真,爲官清廉,很難得呀!”

張亮基道:“這王睿的聲名本部院也聽人說過。他清廉固然可嘉,但並不能因爲仗著自己清廉,就可以任意行事啊!衡陽被他擾得雞飛狗跳,連鄰縣都跟著不安。爲官一任,本該造福一方;不能造福一方也就罷了,卻不該擾得一方百姓過不了安穩日子啊!放這樣的人去做一方父母,這不是坑百姓嗎?你老弟今兒就掛牌,趕緊把他弄回省城。晚幾天,他自己勞累不說,百姓都快跑光了。”

徐有壬天真地問:“把王睿弄回來,您老想放他個什麼差事呢?他可是我大清不多見的廉官哪!”

張亮基道:“這樣的廉官,還是候補最好。你老弟也最好聽從本部院的勸,不要因爲他清廉,就把他放出去辦差。他給你惹出事來,你才知道這種人多可恨!”

但徐有壬對王睿從心裡是佩服的。

王睿回省候補不久,正逢寶慶府通判出缺。徐有壬腦袋一熱,也未跟張亮基商量,便掛牌著王睿先行署理寶慶府通判。

一府通判主要分掌糧運及農田水利等事務。王睿到任時,正是湖南戰事最緊之期。寶慶府屬下大小船隻,都在忙著往省城運糧、運兵,有時不夠用,就把通判轄下的船隻也調來使用。

用兵之時,一切都以戰事爲主。王睿到任的當天,通判轄下的大小船隻,幾乎都在爲綠營往省城搶運糧草。因轄下船隻有限,一直僱用當地一位糧商的五艘大船,已經連續搶運了十幾天。

這王睿也著實難得,一到任所,水也不曾喝一口,便帶上兩個屬官趕到碼頭。當得知爲衙門運糧的是一位糧商的大船後,王睿當即喝令伕役卸船,而且告訴跟船的糧商:“無論你使多少銀子買通了辦差的人,老爺我這一關你都休想過去!老爺我清如水明如鏡,不獨湖南知道,連朝廷都知道!”

糧商一見是他,知道和官府的買賣是不能再做了。也不向他說軟話,只管看著把已經裝到船上的糧食又都卸下來。

卸船的時候,他另打發差官去僱新船,哪知正是戰時,根本就沒有閒船。

當時,朝廷調了許多外省的官軍來助守長沙,糧草片刻不敢耽擱。但寶慶府籌措來的大量糧草,卻在碼頭堆得山一樣高。他則仍靠轄下的那幾只破船,有條不紊地往省城運糧。眼見糧食供應不上,來長沙助守的各路統兵大員,都氣憤地涌進巡撫衙門來鬧。張亮基急傳徐有壬探問原由。徐有壬大驚,很快著一名屬官騎了快馬到各府去查,哪知問題就出在寶慶府。

徐有壬也不敢向張亮基講出實情,趕緊派了一名候補州同,星夜趕往寶慶,去接署通判,把他重新弄回省城候補。州同到任,又把糧商的五隻大船重新僱了過來,這才把各路官兵的糧草接續上,沒有鬧出大亂子。

但駱秉章仍對他欣賞個不了。認爲當前之下,官場腐敗墮落,像王睿這種出淤泥而不染的好官,必須重用,國家才能振興。

那麼,王睿到底給駱秉章遞了個什麼函件呢?

問題出在彭玉麟的身上。

曾國葆率恆字營到衡陽駐紮後,擠佔了彭玉麟原留給鮑超的防地。彭玉麟知道,別看鮑超雖然尚在省城助防,但隨時可以拔營來衡。爲了綢繆於未雨,彭玉麟連夜又爲鮑超選定了一處空地作爲防地。四周設了柵欄,派了兩名湘勇把守。

消息被王睿知道後,當即便打發兩名衙役去現場察看。

王睿對湘勇不經地方官府同意便來衡陽造船練勇,已是極度不滿,現在又得知彭玉麟胡亂佔空地、山地,更是把他氣得渾身抖動。

當時已是夜半,萬家燈火全熄,他卻把一干衙役傳齊,親自帶隊趕到彭玉麟剛剛選定的防地。不由分說便喝令動手,轉瞬把柵欄全部拔掉,堆放到一起,一把火燒了。湘勇上前阻攔,他大怒,竟然把兩人綁回縣衙,審也不審便投進了大獄。

爲了防曾國藩到駱秉章處告狀,他一早便派了名典史,給駱秉章送信一封。在信裡,他不說彭玉麟選防地的事,反說湘勇無端生事,打著造船的旗號四處攪擾,民憤極大。不嚴懲無以安地方,云云。

一見事關團練的事,駱秉章登時緊張起來。

鮑起豹和清德離開省城後,省城的防守主要靠塔齊布主持。而塔齊布偏偏唯曾國藩的話是聽,根本不把他這個巡撫放在眼裡。無論怎樣,他現在都不能得罪曾國藩;尤其看過水師以後,他更加意識到,單靠綠營和水師防守長沙,幾乎是不可能的。非兵勇同守,省城很難逃過此劫。

但就此便將王睿這樣一位好官撤任,又是駱秉章滿心不願意的。

駱秉章急著回城,就是要趕快派一名快馬到衡陽去,讓王睿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湘勇放掉。駱秉章知道曾國藩正委員駐衡州試造戰船、試練水勇,不成功自然無話可說,一旦成功,曾國藩可能就不僅僅是團練大臣這個無足輕重的位置了。

動亂時期,只要手裡有兵有勇,想要什麼,上頭都能答應;就算你不想要得太多,上頭也要硬塞給你。一榜出身的江忠源,就是最好的例證。

這也是身爲一省巡撫的駱秉章,爲什麼也要單獨招募勇丁的原因。

但駱秉章還是晚了一步。

當巡撫衙門的快馬尚未出城時,曾國藩在親兵的簇擁下,已經坐著三匹馬拉的轎車,飛也似地向衡州方向駛去。

駱秉章得到確報不敢怠慢,慌忙命人安排車馬,不久也帶上親兵趕出城去。(本章完)

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第二十一章 兵勇相毆鬥 清德斥鮑超七十八章 侍郎有悽楚 百姓說官府第二十五章 太平軍使計 曾國藩用謀一百零五章 民船登記所 百姓好懵懂七十五章 彭劉話拖罟 孚泗挑大樑八十九章 操練不得法 蚊蟲要過年一百零一章 武昌城解嚴 崇撫臺用計九十三章 軍門要滅口 協領挨軍棍七十三章 曾國藩流淚 彭玉麟練兵八十四章 老翁安新家 鐵鍋變成缸八十二章 參將署被砸 棗紅馬長鳴六十章 湖南名廉官 擾民一高手一百一十二章 會議無結果 肅順進良言六十三章 侍郎究根底 撫臺險氣瘋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第十三章 塔齊布抵任 江忠源論戰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第二十一章 兵勇相毆鬥 清德斥鮑超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揚州 青麟冒冷汗九十五章 呂賢基喪命 周天爵歸西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嘔 軍門話起因九十章 哨長求活命 流星夜歸來第二十六章 岳陽縣稍穩 赤壁城響槍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一百零五章 民船登記所 百姓好懵懂第二十九章 老親來投靠 兄弟話營官九十章 哨長求活命 流星夜歸來第二十六章 岳陽縣稍穩 赤壁城響槍七十六章 王錱發異議 江面試拖罟第三十三章 武昌城收復 發審局被砸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一百一十三章 命水陸出戰 奏一折兩片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五十二章 駱撫臺設套 徐藩司拋餌一百零二章 新署縣到任 老師爺打橫第二十三章 咸豐帝驚慌 洪上帝繁忙九十九章 太平軍兵盛 衆英雄到衡第十九章 曾彭談水師 仇家到眼前五十四章 紅單難入洋 朝廷亂更張五十章 兵勇仇未了 湘勇又火併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揚州 青麟冒冷汗四十六章 協臺巡防務 遊戎話苦衷八十六章 神駒求援兵 撫臺難納涼四十章 撫臺擺喜宴 制軍修城牆五十九章 軍門離省城 艾巖領水師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第十一章 國潢遭申飭 長沙建大團一百零七章 呈文遭駁斥 明府話情由六十三章 侍郎究根底 撫臺險氣瘋七十二章 老胥吏發威 造船廠無影八十一章 永順協起釁 老差官挺身第二十五章 太平軍使計 曾國藩用謀九十二章 團練圍綠營 提督動虎威七十三章 曾國藩流淚 彭玉麟練兵一百一十一章 劣員挨棍棒 皖撫患急恙九十三章 軍門要滅口 協領挨軍棍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四十三章 都司欲逃跑 右眼被踢飛七十四章 老胥吏情急 趙公子從軍八十二章 參將署被砸 棗紅馬長鳴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一百零八章 老友聚衡州 左府有事端九十九章 太平軍兵盛 衆英雄到衡五十二章 駱撫臺設套 徐藩司拋餌七十七章 左宗棠急函 曾國藩回省一百零六章 湘鄉有密函 恩師追門生五十一章 楊時潮案實 江忠源被困六十七章 軍門有怨氣 酷暑休練兵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第四章 長毛有真假 知縣發橫財六十六章 鮑起豹發難 新寧勇潰散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八十三章 菜圃不藏身 軍門發疑問九十八章 撫臺挖牆角 王錱夢成真六十章 湖南名廉官 擾民一高手八十六章 神駒求援兵 撫臺難納涼第七章 相國參侍郎 曾府有喧譁五十二章 駱撫臺設套 徐藩司拋餌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第三十章 團練非兒戲 《七規》又《十制》四十四章 團臣審都司 管帶遭暗算第三十一章 《十制》慮長遠 國葆回原籍一百一十九章 衡清更章程 勝保忙善後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六十七章 軍門有怨氣 酷暑休練兵七十六章 王錱發異議 江面試拖罟第八章 道長話天國 聖諭飛進家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一百一十二章 會議無結果 肅順進良言九十章 哨長求活命 流星夜歸來七十六章 王錱發異議 江面試拖罟五十四章 紅單難入洋 朝廷亂更張四十一章 老秀才發達 發審局被圍
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第二十一章 兵勇相毆鬥 清德斥鮑超七十八章 侍郎有悽楚 百姓說官府第二十五章 太平軍使計 曾國藩用謀一百零五章 民船登記所 百姓好懵懂七十五章 彭劉話拖罟 孚泗挑大樑八十九章 操練不得法 蚊蟲要過年一百零一章 武昌城解嚴 崇撫臺用計九十三章 軍門要滅口 協領挨軍棍七十三章 曾國藩流淚 彭玉麟練兵八十四章 老翁安新家 鐵鍋變成缸八十二章 參將署被砸 棗紅馬長鳴六十章 湖南名廉官 擾民一高手一百一十二章 會議無結果 肅順進良言六十三章 侍郎究根底 撫臺險氣瘋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第十三章 塔齊布抵任 江忠源論戰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第二十一章 兵勇相毆鬥 清德斥鮑超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揚州 青麟冒冷汗九十五章 呂賢基喪命 周天爵歸西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嘔 軍門話起因九十章 哨長求活命 流星夜歸來第二十六章 岳陽縣稍穩 赤壁城響槍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一百零五章 民船登記所 百姓好懵懂第二十九章 老親來投靠 兄弟話營官九十章 哨長求活命 流星夜歸來第二十六章 岳陽縣稍穩 赤壁城響槍七十六章 王錱發異議 江面試拖罟第三十三章 武昌城收復 發審局被砸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一百一十三章 命水陸出戰 奏一折兩片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五十二章 駱撫臺設套 徐藩司拋餌一百零二章 新署縣到任 老師爺打橫第二十三章 咸豐帝驚慌 洪上帝繁忙九十九章 太平軍兵盛 衆英雄到衡第十九章 曾彭談水師 仇家到眼前五十四章 紅單難入洋 朝廷亂更張五十章 兵勇仇未了 湘勇又火併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揚州 青麟冒冷汗四十六章 協臺巡防務 遊戎話苦衷八十六章 神駒求援兵 撫臺難納涼四十章 撫臺擺喜宴 制軍修城牆五十九章 軍門離省城 艾巖領水師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第十一章 國潢遭申飭 長沙建大團一百零七章 呈文遭駁斥 明府話情由六十三章 侍郎究根底 撫臺險氣瘋七十二章 老胥吏發威 造船廠無影八十一章 永順協起釁 老差官挺身第二十五章 太平軍使計 曾國藩用謀九十二章 團練圍綠營 提督動虎威七十三章 曾國藩流淚 彭玉麟練兵一百一十一章 劣員挨棍棒 皖撫患急恙九十三章 軍門要滅口 協領挨軍棍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四十三章 都司欲逃跑 右眼被踢飛七十四章 老胥吏情急 趙公子從軍八十二章 參將署被砸 棗紅馬長鳴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一百零八章 老友聚衡州 左府有事端九十九章 太平軍兵盛 衆英雄到衡五十二章 駱撫臺設套 徐藩司拋餌七十七章 左宗棠急函 曾國藩回省一百零六章 湘鄉有密函 恩師追門生五十一章 楊時潮案實 江忠源被困六十七章 軍門有怨氣 酷暑休練兵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第四章 長毛有真假 知縣發橫財六十六章 鮑起豹發難 新寧勇潰散六十八章 豬肘子上席 李管帶獻策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八十三章 菜圃不藏身 軍門發疑問九十八章 撫臺挖牆角 王錱夢成真六十章 湖南名廉官 擾民一高手八十六章 神駒求援兵 撫臺難納涼第七章 相國參侍郎 曾府有喧譁五十二章 駱撫臺設套 徐藩司拋餌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第三十章 團練非兒戲 《七規》又《十制》四十四章 團臣審都司 管帶遭暗算第三十一章 《十制》慮長遠 國葆回原籍一百一十九章 衡清更章程 勝保忙善後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六十七章 軍門有怨氣 酷暑休練兵七十六章 王錱發異議 江面試拖罟第八章 道長話天國 聖諭飛進家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一百一十二章 會議無結果 肅順進良言九十章 哨長求活命 流星夜歸來七十六章 王錱發異議 江面試拖罟五十四章 紅單難入洋 朝廷亂更張四十一章 老秀才發達 發審局被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德县| 虎林市| 黔江区| 平昌县| 曲松县| 金堂县| 湘潭县| 福鼎市| 清河县| 礼泉县| 南涧| 郴州市| 当涂县| 沧州市| 柳江县| 双桥区| 丰都县| 石渠县| 日喀则市| 吕梁市| 延寿县| 冀州市| 商都县| 安远县| 温宿县| 信宜市| 休宁县| 康马县| 海宁市| 陵水| 溆浦县| 松原市| 泾源县| 浑源县| 北流市| 石屏县| 阿拉善左旗| 皋兰县| 德清县| 友谊县| 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