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3章 悠悠歲月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伴隨著陣陣清脆悅耳的童音,張徹的腦袋隨著讀書時的抑揚頓挫而一搖一晃。

如今,這張徹已經七歲了,開始在李宇的指導下讀《詩經》之類的書籍了。而張允文則是在教授他一些基本的加減乘除和基本的物理化學知識。

放下書卷,張允文摸了摸脣上的兩撇髭鬚,一振衣衫,走出了房門。

此時,庭院之中,秋葉飄落,瑟瑟秋風乍起。

今年已經是貞觀二十一年了。離那粟末人襲擊大唐物資車隊已經過去了一年了。歲月如梭,轉眼之間,往事俱爲陳跡。

在這一年之中,張允文呆在長安,過著閒暇安逸的生活。除了隔三岔五的上朝或是在幾個部門辦公之外,剩下的時間卻是遊山玩水,將整個關中都逛了個遍。

其時,大唐四境無戰事,就算是有點小摩擦,也是**在欺負周邊的異族。所以,張允文才能夠這般悠閒。

在去年夏季的時候,駐守在吐谷渾的兩萬**往高原上開拔,翻越積石山,和祿家軍隊在多瑪附近打了一場小仗,此戰,共計殲滅祿家軍隊九百二十七人,己方損失三百四十人。這種損失比例在大唐對外戰爭中是非常罕見的。一般來說,和北方遊牧民族作戰,損失在十比一、九比一,當然計算這個比例的時候,是除開了火器,只算冷兵器。由於大唐精良的鎧甲和武器,損失一直維持在這個程度。沒想到在高原上和吐蕃人打這一場小仗,損失便是如此,若是大唐與吐蕃全面開戰,那士卒的損失又該是多少?

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李績,對於這個結果都非常的不滿。於是,那些駐守在吐谷渾的**士卒,趕緊日夜操練,爭取能在高原之上,打出令人滿意的成績來。

不過這一仗打完之後,那欽陵派遣使者前來長安,恭敬的向李世民詢問,我吐蕃那裡冒犯了大唐,竟惹得大唐天兵東來?

李世民則是義正言辭的說道:“吐谷渾乃是我大唐屬國,爾等縱馬劫掠吐谷渾,我大唐保護屬國,此乃名正言順之事,難道你家欽陵還敢責難朕不成?”

聽到李世民這般說,那敢問吐蕃使者當即不語。

如今的高原局勢,已經明朗了許多,以欽陵爲代表的新貴族和吐蕃舊貴族雖然在內鬥,但是,對外之時,卻是同心協力,抗拒羊同,進兵庸旌,和唐旌結成同盟,共同對付庸旌。當初松贊干布離世,祿東贊被囚時,整個吐蕃四分五裂。如今,在這欽陵的不斷征戰和外交攻勢之下,庸旌被困守於一隅之地,數次大敗於吐蕃與唐旌聯軍,覆滅之日,爲期不遠。對付羊同,這欽陵更是想盡了辦法,引誘離間用了個遍,暗地裡還培植自己的勢力,這樣一來,羊同處在一種半分裂狀態,無暇對吐蕃展開攻擊。

當李世民看到那些從吐蕃傳來的關於這欽陵的情報之後,李世民長嘆道:“這欽陵還真是一代梟雄,觀其行事,或明或暗,不擇手段。若是此人爲執掌吐蕃,我大唐想要攻破此地,卻是有諸多麻煩啊!”同時下令士卒加緊操練,務必要在這欽陵破滅羊同之前,訓練出至少五萬適合高原作戰的士卒來。

如今大唐四境安寧,而國內的情況也是不錯。由於重商令的實施,使得商業迅速發展起來,長安城內,時常可見一輛輛大車進進出出,而那大運河之上,更是帆影重重,川流不息。與繁榮的商業相比,大唐的道路情況便要差了許多,雖然每年官府都會徵發徭役修繕道路,但是,衆多的行商客旅很快便將那些已經修繕好了的道路軋出兩道深深的轍印。這路,依舊是不好行走。

然而徵發徭役,要浪費的勞動力,修繕的官道,要不了幾月又會被踩出一條條深坑。這讓李世民很是頭疼。雖然張允文上了一道奏章,讓各地商賈自行籌錢,修繕道路,不過此份奏章被李世民駁回了。他說這道路乃是國之大器,修路之事乃是國家之事,哪裡能讓商賈插手。對於這種情況,張允文也很無奈。先放在這兒吧,以後在慢慢勸說李世民。

商業繁榮,農業也不差。隨著江南的開發,江南地區人流漸漸增多,以揚州爲代表的城市發展迅猛。而每年上繳的租庸,是呈遞增趨勢。再加上幽州營州的人口開始往遼東遷移,那些被**俘虜的異族在漢人的言傳身教下開始了漢化,衝遊牧狩獵,專爲耕作。雖然最終要實現整個遼東有遊牧狩獵轉向農耕文明將會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但是,現在至少有一個不錯的開頭了。

近三年來,整個遼東平壤新增耕地兩千多頃,這些從中原遠道而來的農民砍伐數目,排幹沼澤,開闢出一塊塊耕地來。而遼東道平壤道諸州,對於這些新開墾的農田也免除了一年的賦稅。

說起農業,就不得不提起棉花來。如今隴右諸地及觀衆西部北部,凡是不適合種植糧食的地方,統統種上了棉花。每當棉花收穫的季節,站在田埂上望去,只見漫山遍野,一片素白。棉花的大量種植帶動了棉紡織業的飛速發展。然而在機械設備不健全的情況之下,棉農憑藉著經驗,慢慢摸索,再結合高昌那邊傳過來的紡織設備,造出了改進型,比起原來的機械,效率微微有所提高。所以,棉布的售價比起麻布、葛布,還貴上許多。

正是由於大唐現今無內憂外患,河清海晏,所以張允文能夠拋開工作,悠閒的帶著家小遊山玩水的原因。

不過令張允文感到憂心的是,李世民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如今,這朝會已經是十日一次了,平時有什麼事情,多是找太子處理。重大事情,才交由李世民。李世民半生戎馬,軍功赫赫,在朝野之中,威信無人能及。而李治,在威勢之上,則是與其父相差甚遠。好在現今李世民仍能主政,這讓張允文放心不少。

看到現在的唐朝,張允文心頭不由有些得意。正是自己在唐朝的一系列活動,使得此時的唐朝比起歷史上的藥強上不少。雖然不能盡善盡美,但是,張允文相信,在自己身後的人一定會做得更好的。

“老爺,老爺,外面來了個當兵的,說是有要緊事要跟你說!”

就在張允文站在庭院中慢慢的踱步之時,只見一名丫鬟進來向張允文報告道。

張允文走到前廳一看,只見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士卒站在前廳中,見張允文到來,這位小夥子行了一禮,然後拿出一份請柬遞給張允文:“張將軍,這是我家將軍送來的,請你今晚前去赴宴!”

張允文打開請柬一看,只見落款是蘇定方,不由猛的醒悟過來,貌似今天是蘇定方回長安的日子,自己怎麼忘了。

當下便說道:“好,今晚我一定到蘇大哥那裡,爲蘇大哥,接風洗塵!”

蘇定方被封爲武邑縣子,也算是躋身貴族之列了。在他擔任安東都護的第二年,李世民賜下了一座大宅子給蘇定方。今夜,蘇定方便在自家宅子裡請客。

當張允文到達蘇定方的住處之時,老遠便聽見裡面傳來陣陣喧譁之聲。

進入院中一看,只見十多二十人正舉著大碗,互相敬酒。這些人皆是軍中武將,有蘇定方的同僚,也有戰場之上的戰友,一個個毫不客氣的大碗喝酒,大口啃肉,還不時拿蘇定方開著玩笑:“怎麼樣,老蘇,高麗的娘們兒滋味不錯吧!”

“你是安東都護,在那邊你最大,是不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強搶民女啊?哈哈哈……”

聽得這些人的調侃,蘇定方也覥顏說道:“高麗娘們兒確實不錯啊,那皮膚,真他孃的滑,老裴,你要不要試試,老子回來的時候,呆帶了幾個高麗婢回來,待會兒送你一個!”

裴行儉哈哈一笑:“算了吧,你還是留著自己用吧!”

除了裴行儉,還有段雲鬆、席君賣等人,這些人和張允文都很熟悉,喝了兩碗酒,便談開來。另外一些人則是當初張允文在憲兵營和現在的左羽林軍的屬下。

“允文,你小子不仗義,當初把我丟在遼東,受那天寒地凍之苦,冬天的時候,天天啃肉乾,嘴裡都是腥味,如今回來,就想著啃白菜蘿蔔!你說說,哥哥我該怎麼罰你?”已經有幾分醉意的蘇定方指著張允文道。

張允文趕緊端起一碗酒來:“要不罰小弟喝酒?”

蘇定方當即便給張允文到了一碗烈酒,口中大聲喊道:“喝,喝……”

那些張允文的屬下難得見到張允文被灌酒,一個個跟著和道:“喝,喝……”

一碗烈酒下肚,重重的出了一口氣,抹了一下嘴巴,大聲道:“光是老子一個人喝哪兒行,你們全都得喝!”

“好,喝!”

蘇定方這場接風宴席,最終演變成了灌酒宴席。一個個將軍,抱著海碗,一碗碗的喝著。不時有人趴在桌子上。不過很快就被侍立在一旁的親兵給扶下去了。

當張允文喝完一碗酒,看著院中醉得七七八八的人,不由放聲大笑起來。

舉觴醉臥天地間,蒼茫歲月又一年。

那些醉得七暈八素的傢伙也不知道張允文在笑什麼,跟著他笑了起來。

唉,現在感覺非常不爽,寫起來凝滯不動,坐在電腦前,半天也寫不出一個字來!好想完結了啊!

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142章 詩會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21章 情報網絡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84章 埋伏第501章 清剿第159章 南遷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212章 遭遇戰第206章 說客第179章 角力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211章 兵鋒第69章 退兵第311章 庭爭第65章 抓斥候第209章 入城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262章 點將第315章 得子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208章 康蘇密第139章 火炮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6章 單挑第214章 求和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35章 袁天罡第295章 遷居第159章 南遷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479章 長安月第92章 登基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249章 招新第297章 風疾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173章 出發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249章 招新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33章 賞賜第312章 態度第314章 高陽第79章 收買第162章 入朝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26章 洛陽宅邸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285章 餘波第325章 就藩第71章 張亮第65章 抓斥候第94章 渭水之盟第39章 斷腿第315章 得子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43章 一年第64章 突厥入寇第501章 清剿第282章 城降第202章 炮擊第189章 議事堂內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290章 盜竊第222章 罷兵第456章 大勢第292章 會面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121章 噪聲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266章 局勢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308章 野炊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256章 請客第305章 軍訓第231章 商論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82章 房杜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491章 洛陽商稅
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142章 詩會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21章 情報網絡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84章 埋伏第501章 清剿第159章 南遷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212章 遭遇戰第206章 說客第179章 角力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211章 兵鋒第69章 退兵第311章 庭爭第65章 抓斥候第209章 入城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262章 點將第315章 得子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208章 康蘇密第139章 火炮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6章 單挑第214章 求和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35章 袁天罡第295章 遷居第159章 南遷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479章 長安月第92章 登基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249章 招新第297章 風疾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173章 出發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249章 招新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33章 賞賜第312章 態度第314章 高陽第79章 收買第162章 入朝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26章 洛陽宅邸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285章 餘波第325章 就藩第71章 張亮第65章 抓斥候第94章 渭水之盟第39章 斷腿第315章 得子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43章 一年第64章 突厥入寇第501章 清剿第282章 城降第202章 炮擊第189章 議事堂內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290章 盜竊第222章 罷兵第456章 大勢第292章 會面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121章 噪聲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266章 局勢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308章 野炊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256章 請客第305章 軍訓第231章 商論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82章 房杜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491章 洛陽商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阴县| 同江市| 屏山县| 泗水县| 嘉善县| 井陉县| 韩城市| 大洼县| 教育| 义乌市| 福海县| 巴彦县| 新巴尔虎右旗| 昆山市| 敦化市| 科技| 新邵县| 乾安县| 十堰市| 深泽县| 揭东县| 鄱阳县| 锡林浩特市| 三门县| 忻城县| 牙克石市| 余庆县| 扎囊县| 长治市| 剑阁县| 海口市| 竹山县| 连州市| 福海县| 日土县| 余干县| 烟台市| 德阳市| 丽江市| 定安县| 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