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4章 張家來人

修建這水壩的時候,周家莊男丁奮戰近一個月,其間,還因徐家灣的人前來阻止騷擾,這水壩建設之時,斷斷續續。不光是耗費了時日,那些修築水壩的木材是砍伐每家屋前屋後的樹木而來的,石料更是從老遠的地方開山取石,用牛車拉過來的。耗費了周家莊人如此心血的水壩說拆就拆,實在是讓人心疼。

當下,便有一名中年漢子出列說道:“老村長,這,這恐怕不太好吧!這水壩乃是我周家莊七百餘口歷時一月而成,若是輕易毀去,我周家莊這一月辛苦不就全廢了麼?”

“是啊,老村長,不能拆啊!”

其餘周家莊之人也跟著附和道。當然這些附和之人都是周家莊的中年人,至於周富貴之類的青年人,現在還沒有資格說話的。只有等這老者同意他們說話,他們才能說。

那周家莊老族長眼中同樣閃過一絲痛惜,正要說什麼的時候,張允文卻開口說道:“呵呵,老人家此言,深和我意啊!想你周徐兩村,比鄰而居,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這鄰里之間,本該世代通好,可是可等卻是水火不容,如同讎仇,每年械鬥,傷人傷己。而以今年尤烈,若是你們兩村能重新修好,又豈是區區一座水壩能值的!”

此言一出,兩村之人,同時一怔,擡起頭,看著對方。

這時候,張允文繼續說道:“你們兩村之衝突,歸根到底便是因這用水衝突而產生的。你們兩村所佔良田,在整個永寧縣,乃是數一數二的大,而這河流充其量也不過夠你們一村多一些的人使用,這爭水之事,便由此而來。要從根本上緩和你們兩村敵對的關係,只有從這‘水’上面出手!本官已命裴縣令發出告示,令永寧各處受旱災困擾之村落,自行掘井取水。一口井也許不算什麼,可是十口、百口水井呢?兩村若有百口水井,定能供人畜飲用,莊稼灌溉,保今年收成!”

張允文此言一出,,兩村之人,不由譁然。掘井百口,這可不是一個小工程,若要做下來,得花上多少人力和財力啊!況且這裴縣令以前也打過井,打出來的水井之中,鹹水井佔了不少,有些地方甚至深挖五六丈,也不見有水出來,只得填埋另尋他處。

見到衆人的表情,再看看裴縣令的模樣,張允文心頭隱約猜測到了衆人考量的是什麼了。當下沉著臉,不悅的說道:“爾等可耗一月來築水壩,難道就不能掘井麼?”

見張允文語氣不善,那些族老連忙說道:“大人莫要誤會,非是我等不願,而是這掘井百口,恐怕耗時良久,且須請專門風水地氣師前來查看。如此……”

這老者話音未落,張允文便朗聲說道:“何須什麼風水地氣師,來來,本官告訴你們一些打井的訣竅!首先是選井的位置,一般說來……”

張允文的聲音漸漸迴盪在空地之上,一條條注意事項緩緩說出,直聽得衆人目瞪口呆,這,這位大人怎麼連這些打井的事都知道。

當張允文說完之後,看著衆人問道:“你等可曾記下?”

衆人連連點頭,表示記下。想來也是,這裡一共有這麼多的人,哪怕是一人記了一句話,也將張允文的話給記下來了。

“呵呵,早就聽聞大人最擅長打仗作戰,想不到這農事也是如此精通啊!”裴縣令在張允文身邊輕輕的拍了一記馬屁。

張允文哈哈一笑,淡然受之。在後世的時候,軍營駐紮,就地掘井取水,乃是常有之事,所以對這一套也頗是熟悉。

張允文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連這打井的訣竅都說出來了,這些周家莊的人哪裡還有什麼話說,退到那老者身後,示意一些由周家莊的這名族老說了算。

於是這橫在徐家灣與周家莊的水壩被拆除,已經成了定局。

謝絕了周家莊村民邀請自己前往周家莊做客,張允文和裴縣令準備返回永寧縣城之中了。

當張允文和裴縣令走了十多步遠,身後的士卒正要翻身上馬之時,徐小六和周家莊的一幫年輕人卻攔住最後一名士卒,悄悄問道:“這位大哥,那位大人是什麼人啊,難道是京城裡派下來的?”

這位士卒看了他們一眼,冷笑一聲:“哼哼,這些事情也是你們能打聽的麼?不過告訴你們也無妨,他便是當今遼國公張大將軍!”

“啊——”這幾名年輕人發出一陣驚歎來,也顧不得計較這士卒的無禮了。

永寧縣雖然也是屬於都畿道管轄,但是,和都畿道的其他縣城相比較,這永寧縣城的規模只能算是一般。

在知了的嘶鳴聲中,張允文和裴縣令等人回到了永寧縣。

張允文沒有去縣衙,而去暫時居住在驛館之中。今日休息,明日還有出發去其他地方查看一下情況。

至於裴縣令,也是忙著廣掘水井之事。

就在張允文計劃著明日行程的時候,只聽馬望山來報:“大人,外面來了一羣人,自稱從張家而來,拜會大人,不知大人見是不見?”

張允文手中毛筆不由一頓。張家?那張昭陽從洛陽來永寧了?

事實上,確實如此。張昭陽在聽聞張允文離開洛陽,前往永寧的時候,初時還決定在洛陽城中等候張允文回來。然而這一等七八天,卻仍不見張允文返回,張昭陽終於坐不住了。萬一張允文從永寧返回時不回洛陽,而是去其他地方查看旱情,那自己不就白等了。

所以,張昭陽決定前往永寧。

這一次,他找到了張允文。

忐忑的在驛館門外等著那名親兵的回話,張昭陽心頭涌起一股子憋屈。自己可是清河張家的子弟,如今也不得不在門外恭候著人家的回話。畢竟裡面住的是一個國公,雖然這個國公是自己的侄兒。

其實對於這張允文張昭陽還是挺服氣的。這小子憑藉著自己的戰功,一步步上來,竟然坐到國公的位置,而且身後還沒有世家的支持,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要知道,如今在朝中爲官,若是沒有世家支持,根本就不可能升到多高的位置之上。如果你是寒族或普通百姓,在地方上不敢得罪地方上的世家,在朝中也是處處掣肘。而這張允文硬是憑著戰功和獻言之功,深得李世民信任,高居國公之位。

如今張允文羽翼已成,在長安自立家業,和王家關係密切,會不會迴歸本家,還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他張昭陽也拿不定主意,只有等到和張允文會面之後才知道。

正在張昭陽沉吟之時,馬望山來到驛館前,恭敬的向張昭陽道:“張老爺,我家大人有請!”

張昭陽這才露出一絲笑容來,跟隨馬望山進入驛館。

在驛館的大廳中,張允文一手拿著一盞精緻的茶杯,心不在焉的看著碧綠的茶葉在杯中起伏不定。腦海中想的盡是那張家之事。

當門外傳來馬望山的聲音:“大人,張老爺來了!”的時候,張允文倏地醒過來,露出一絲笑容,起身迎接張昭陽的到來。

張昭陽帶著一個小廝緩緩步入驛館之中,看著面前的張允文,還不不由驚訝了一把!如今的張允文,除了脣上留著的兩撇濃濃的髭鬚之外,整個人看起來依舊和二十**歲的小夥子沒什麼兩樣,而且那股子不怒而威的氣勢,讓張昭陽都有些心悸。這種氣勢比起自己老爹還要強上一些。

張允文見到這張昭陽,上前行了一個晚輩見長輩的禮節,然後客氣的邀請張昭陽坐下。

在張昭陽端起茶杯,喝茶之事,張允文開口問道:“張,呃,張叔,不知你此次前來與在下會面,所爲何事?”

張昭陽放下茶盞,卻是笑道:“允文不用客氣,我在家中排行第九,而你父親排行第五,你喚我一聲九叔便是!至於此次前來與允文會面,卻是來問問允文你的意思,不知允文你是想認祖歸宗,迴歸本家,還是想自立門戶,在長安發展?”

張允文聽了這個問題,卻是一怔,說句實話,他還真沒有考慮過是否要回歸本家。當初李世民重用他,便是像豎立一個寒門典型出來,如今繞老繞去,自己也是世家,雖說同樣是自己打拼出來的,但終是帶著世家的名頭。如果自己迴歸到張家,那李世民會作何想?自己的三位妻子又作何想?現在,他不是一個人,而是牽扯到許多人了,這讓他不得不好生思量!

當下,張允文便推脫道:“九叔,此事非是在下一人之事,所以在下不得不謹慎考慮!還請九叔回稟族長,眼下在下忙於這旱情之事,這是否迴歸本家,還是等在下處理完政事,與衆人商議之後,再行決斷!”

張昭陽又哪裡聽不出張允文的推脫之言,當下說道:“是啊,允文你位高權重,職責重大,理當以國事爲先!九叔這般前來,倒是唐突了!不過允文放心,剛纔的這些話,九叔一定帶回給族長!”

“如此便多謝九叔了!”張允文拱手謝道。

既然將來意道明,並且得到了初步的回答,張昭陽的心頭也就放下了一塊石頭,決定告辭了。

張允文客套幾句之後,便將張昭陽送出了大門。

送走了張昭陽,張允文的臉色,卻是漸漸沉了下來。從大業年間到如今的貞觀二十年,這幾十年裡,張家從來沒有尋過父親和自己,如今,卻是邀請自己返回本家。每每想到這裡,張允文心頭,便不由一陣火起。

這時候,驛館的柳樹上,知了又在沒完沒了的叫個不停,聽得張允文厭煩不已。

“老馬,把那該死的知了給我射下來!”張允文氣憤的說道。

馬望山聞言,以手搭在額前,觀察了片刻,果斷取出弓箭,彎弓搭箭,往樹上射去。

霎時間,驛館安靜下來了。

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3章 張文濟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323章 百騎第89章 除根第173章 出發第282章 城降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252章 宴會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195章 出征第291章 引誘第76章 新年第308章 野炊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114章 跑步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1章 徐二狗第370章 薛仁貴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186章 世家第203章 攻佔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136章 道教之事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130章 歸附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63章 圍獵第313章 定局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318章 聚散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33章 賞賜第432章 歸來第155章 突利第412章 應對之策第276章 馳援第181章 剿匪第283章 追擊第177章 薛延陀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15章 夜襲第287章 客棧第131章 午餐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309章 李治第13章 送信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124章 塞外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495章 前程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33章 賞賜第174章 突厥牙帳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67章 初戰第194章 烽火起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20章 說客第203章 攻佔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82章 房杜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195章 出征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146章 正月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271章 軍議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79章 收買第116章 安排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63章 圍獵第432章 歸來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
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3章 張文濟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323章 百騎第89章 除根第173章 出發第282章 城降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252章 宴會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195章 出征第291章 引誘第76章 新年第308章 野炊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114章 跑步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1章 徐二狗第370章 薛仁貴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186章 世家第203章 攻佔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136章 道教之事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130章 歸附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63章 圍獵第313章 定局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318章 聚散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33章 賞賜第432章 歸來第155章 突利第412章 應對之策第276章 馳援第181章 剿匪第283章 追擊第177章 薛延陀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15章 夜襲第287章 客棧第131章 午餐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309章 李治第13章 送信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124章 塞外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495章 前程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33章 賞賜第174章 突厥牙帳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67章 初戰第194章 烽火起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20章 說客第203章 攻佔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82章 房杜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195章 出征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146章 正月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271章 軍議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79章 收買第116章 安排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63章 圍獵第432章 歸來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璧山县| 桐乡市| 习水县| 资兴市| 江川县| 南江县| 灵璧县| 洛南县| 丽江市| 上高县| 卢龙县| 江阴市| 绍兴市| 庆安县| 开鲁县| 光泽县| 德保县| 武清区| 深泽县| 馆陶县| 桐梓县| 清涧县| 喀喇| 莒南县| 马公市| 东乌珠穆沁旗| 兴山县| 友谊县| 南投市| 恩平市| 东莞市| 太和县| 庆阳市| 江永县| 沂南县| 海安县| 章丘市| 青冈县| 新民市| 昌江| 墨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