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6章 清河見聞

清河城旁邊便是永濟渠,乃是前隋煬帝建造的大運河的一段。憑藉著運河之便與河北道四通八達的官道,這清河清河城也倒一派繁華之景。

從十里亭到清河城的官道之上,一行三百多人慢慢的走著。李世民不時的指著官道旁邊的的片片田地,對身邊的崔家和張家族長說著什麼。待二人回答之後,李世民便露出一個和煦的笑容來。

此時的官道上沒有行人往來。這恐怕是專門爲了迎接李世民而讓商人旅客暫停通行。

在一處可以望見運河河面的官道上,李世民駐足觀望運河,只見河上帆影點點,來往穿梭,不絕如縷。又對著那崔家和張家族長說了什麼,那兩個老頭頓時面露笑容來。

當?shù)竭_清河城外的時候,卻見一羣穿著紅袍的官員正站在城門口翹首以望。而這些官員便是貝州刺史及屬下諸縣的父母官。

李世民看到這些官員在門口恭候,不由微微皺起了眉頭。身爲臣子,他們不在十里亭處迎候,卻在清河城門口迎候,實在不和禮儀。

那些族長個個都是老人精,見到李世民眉頭微微皺起,又順著他的目光望見那些官吏,頓時知道李世民心頭不滿的何事。那崔家族長當下解釋道:“陛下,刺史及諸位大人聽聞陛下駕臨清河,特在城內(nèi)灑掃除塵,備列酒宴,以待陛下。老朽諸人不才,被刺史大人驅(qū)策,前來恭迎陛下!”

聽得這崔家族長解釋,李世民面色稍霽,淡淡一笑:“崔老丈過謙了!來,請!”

崔氏族長見李世民不在此事上糾纏,心頭也放下一塊石頭,恭敬的在前面引路。

離城門口還有十多丈的時候,那貝州刺史便領(lǐng)著屬下諸位官員迎了上來,齊齊躬身行禮道:“臣等參見陛下!”

李世民微笑道:“周愛卿請起!朕此次凱旋迴朝,途徑清河,周愛卿還有衆(zhòng)位大人不必如此大操大辦。朕最遲後日便會離開!”

那周刺史連忙惶恐的說道:“陛下駕臨清河,乃是清河上下之幸事,清河百姓,無不景仰陛下風采。應百姓要求,微臣也不敢怠慢,故而如此!呃,若是陛下不願如此,微臣這就叫人將那些爲恭迎陛下而設(shè)的幔帳等物,盡數(shù)拆除。”

“算了!”李世民搖搖頭,“既然已經(jīng)設(shè)起來,再行拆除豈不是徒耗民力?既然是百姓所願,那便如此辦下去吧!來,周愛卿,你在前面帶路,朕看看你治理之下的清河,乃是何等模樣!”

那周刺史,不敢怠慢,當先便走進城門邊,垂首恭迎李世民。待李世民走過之時,這纔在李世民右後方一步處跟著李世民往裡走。

城門邊的守城士卒和過往行人盡皆叩拜在地上,待李世民和衆(zhòng)大臣走過,這才慢慢起身,議論開來。

“啊,我竟然看見陛下的龍顏了,實在是太幸運了!”一名揹著籮筐的老者滿是激動的說道。

“是啊,老哥哥我活了大半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到陛下這樣姿態(tài)雄偉,面容不凡的人。像以前的那些張金稱、趙德臣等人,和陛下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莫說他們,就連竇建德竇大帥是何等威風,小老兒在大帥面前只有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份,可竇大帥和陛下比起來,也是相差甚遠啊!”另一位老者藉口說道。

當先的老者當下反擊道:“哼,你個老小子不就是在竇建德手下當過幾天兵麼?有什麼值得炫耀的!你看看陛下身後的那些將士,各個龍精虎猛的,一看就是悍卒!再看看你這老小子,當初在竇建德手中每當兩天兵就跑了,還好意思說呢!”

那名在竇建德手中當過兵的老者,頓時一滯,悻悻說道:“這些可是陛下親衛(wèi),虎賁之士,哪兒是我等可以相比的?”

先前的老者點點頭,又和這老者聊起了李世民身後的將士來。

進入到這清河城中,但見街道之上,人流不絕,往來如織。街道兩邊,一排排楊柳樹在秋風之中落下樹葉來,洋洋灑灑的也到頗有一番味道。

李世民看緩步走在清河的街道之上,兩邊的行人一臉敬畏的望著李世民。

“走,去下榻之處!”在清河城的街道上走了一會兒,李世民便對身邊的周刺史道。

那周刺史趕緊引著李世民前往下榻之處。

由於在這清河沒有設(shè)立行宮,所以李世民也只好住在一處豪華的院落之中。

“陛下,這處院落乃是張家所有,聞陛下前來,特地搬出來,讓陛下入住!”看到李世民望著這處豪華的院落,那周刺史連忙開口解釋道。

李世民當即將目光望向那張家族長:“呵呵,多謝張老丈慷慨了!唔,如今的禮部侍郎張文琮與雲(yún)陽縣令張文瓘乃是張家的吧?不知他們二人與張老丈有什麼關(guān)係啊?”

聽得李世民談起這二人,那張家族長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得意來:“這二人皆是我張家後輩,堪稱其中翹楚!”

李世民點點頭:“嗯,張文琮處事謹小慎微,老成熟練。而張文瓘年紀尚輕,然而辦起事來卻是頗有一套,就連英國公都對他讚不絕口啊!依朕看來,這張文瓘的潛力比起張文琮可要大上不少啊!”

李世民說這幾句話,卻是讓那衆(zhòng)人不由一愣,這話幾乎是說明了這二人的前途光明一片啊!霎時間,那些族長們不由悔恨起來,自己幹嘛不當先提出讓李世民住在自己家中。

一邊閒聊著,衆(zhòng)人一邊進入院落之中。只見這院落佈置得錯落有致,山水相依,雖然不及皇宮宏大,但也是別有情趣。李世民一路行來,皆是“嘖嘖”稱歎不已。

當日,李世民便在這院落之中住下。

當李世民安然住下之後,張允文便將百騎和偵察兵分散在院落各處與街道之上,負責擔任警戒。做完這些,張允文獨自一人出了院落,漫步在清河城的街頭。

不光是他一人出去,那些文武大臣也各自向李世民告辭,開始了自由活動。李世民當然知道他們?nèi)质颤N,這些文武大臣和世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繫,他們既然到了清河,當然會去拜訪例如崔家、張家之類的家族。

與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員不同,張允文來到街上,直接往清河城的市場走去。

他卻是爲了尋找調(diào)查院在清河的據(jù)點。

走了一段,張允文忽然發(fā)覺自己身後好像有人跟著,當下回頭一瞧,卻見一名青衣小廝正神色慌張的站在一處攤位上,手指指指點點,似乎在找什麼東西。

張允文見狀,嘿嘿一笑,快步在人流中穿梭。在身後的行人剛好遮住自己身影的剎那,站到旁邊一處販賣蔬菜的攤位後面,大聲的吆喝道:“新鮮的大白菜,快來買啊!”

那中年攤主一臉疑惑的看著張允文,卻見張允文一臉和煦的笑道:“老哥,幫個忙,我躲一個人!”

也許是張允文臉上人畜無害的笑容,這名看起來頗爲憨厚的中年攤主輕輕一笑:“你的嗓門大,幫俺喊著吧!”

“好勒!”張允文輕笑一聲,擡頭便吆喝道:“新鮮的大白菜,快來買啊!”

正喊著,便見那位青衣小廝趕了上來,正探頭探腦的往前張望著。路過那蔬菜攤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瞧那站在攤位後的張允文一眼,很快往前走去,尋找張允文的身影。

那中年攤主看了那小廝一眼,再看看張允文,忽然笑道:“這位老弟,我看剛纔那青衣小廝是崔家的下人,你怎麼被他給盯上了?”

“崔家?”張允文沉吟道。擡起頭來,看著那中年攤主,笑道:“不瞞老哥,小弟,乃是跟隨陛下入城的親兵之一,今日想要出來逛逛,看看這清河的風物,誰料沒走多遠便看見這人在跟蹤我。初來咋到,人生地不熟的,還是不要生事爲好,所以我這才借老哥攤位一避!”

這中年攤主頓時驚呼道:“原來老弟還是宮中侍衛(wèi)!呵呵,想不到我老孫竟然還能見到宮裡的侍衛(wèi)!”

張允文這這中年攤主自稱“老孫”,心頭一動,輕聲問道:“老哥,你也算是孫家的人吧!”

這中年漢子笑道:“老哥雖然姓孫,可是和孫家本家隔了老遠,平時也沒什麼交往!這不,就靠著賣菜度日!”

張允文聞言,輕笑道:“孫伏伽孫大人,節(jié)操高潔,乃是朝廷之中的中流砥柱,我也是佩服得緊啦!”

聽張允文這話,這名漢子頓時笑得合不攏嘴。

在和這漢子交談半刻之後,張允文望了望街道之上,只見那青衣小廝早已經(jīng)消失不見,當下起身向著孫姓漢子告辭。

這漢子也到實在,非要送張允文一顆白菜,張允文退卻不住,只好收下。

沿著清河街道,走了不久,張允文終於找到了調(diào)查院在清河城的據(jù)點。

這是一家貨棧,屬於物資中轉(zhuǎn)站。調(diào)查院一共有四支大型商隊散佈在大唐境內(nèi),這些商隊每年賺到的錢便充作調(diào)查院經(jīng)費,當然也會收集各種信息。張允文現(xiàn)在不擔心有人會私吞這經(jīng)費中飽私囊,事實上,那些經(jīng)手辦理的人員都是林然當初一手提拔上來的,並且其家中老小盡在長安。這些人的身邊都會有三到五個探子盯著,每年換上一批。並且這些人也知道有探子盯著自己,所以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貨棧便是商隊物資和情報的集散地。

看著那隨著秋風飄蕩著的招牌,張允文慢慢的走進了貨棧之中。

今天家中有點事,送外婆去醫(yī)院檢查身體,耽誤了大半日,趕出一章來!還請各位諒解!

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21章 情報網(wǎng)絡(luò)第71章 張亮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221章 會面第487章 往事第179章 角力第160章 退敵第14章 新兵到來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16章 襲擾糧道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94章 渭水之盟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22章 牧馬之計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311章 庭爭第218章 遲滯第20章 說客第290章 盜竊第58章 東宮動作第20章 說客第317章 憲兵第13章 送信第99章 燕雲(yún)十八騎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259章 當衆(zhòng)拜師第370章 薛仁貴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288章 密談第499章 遼東寒第282章 城降第37章 異動第52章 上門說親第75章 留在長安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82章 房杜第471章 營業(yè)許可第204章 定襄城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214章 求和第222章 罷兵第55章 敗露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214章 求和第72章 中毒第46章 出發(fā)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207章 投誠第277章 赤水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223章 談判第258章 賜名第71章 張亮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307章 遊戲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238章 驛站內(nèi)第147章 冠禮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296章 擔憂第224章 歸程第248章 王玄策第431章 首戰(zhàn)告捷第29章 開府天策第9章 裝神弄鬼第28章 凱旋長安第262章 點將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224章 歸程第14章 新兵到來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456章 大勢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224章 歸程第44章 酒樓第171章 李道玄第170章 產(chǎn)業(yè)第292章 會面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11章 路上練兵第45章 開業(yè)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131章 午餐第19章 還關(guān)
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21章 情報網(wǎng)絡(luò)第71章 張亮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221章 會面第487章 往事第179章 角力第160章 退敵第14章 新兵到來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16章 襲擾糧道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94章 渭水之盟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22章 牧馬之計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311章 庭爭第218章 遲滯第20章 說客第290章 盜竊第58章 東宮動作第20章 說客第317章 憲兵第13章 送信第99章 燕雲(yún)十八騎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259章 當衆(zhòng)拜師第370章 薛仁貴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288章 密談第499章 遼東寒第282章 城降第37章 異動第52章 上門說親第75章 留在長安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82章 房杜第471章 營業(yè)許可第204章 定襄城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214章 求和第222章 罷兵第55章 敗露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214章 求和第72章 中毒第46章 出發(fā)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207章 投誠第277章 赤水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223章 談判第258章 賜名第71章 張亮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307章 遊戲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238章 驛站內(nèi)第147章 冠禮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296章 擔憂第224章 歸程第248章 王玄策第431章 首戰(zhàn)告捷第29章 開府天策第9章 裝神弄鬼第28章 凱旋長安第262章 點將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224章 歸程第14章 新兵到來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456章 大勢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224章 歸程第44章 酒樓第171章 李道玄第170章 產(chǎn)業(yè)第292章 會面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11章 路上練兵第45章 開業(yè)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131章 午餐第19章 還關(guān)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敏县| 民乐县| 建昌县| 永丰县| 阿城市| 诸暨市| 当涂县| 嘉荫县| 巩义市| 淮滨县| 香港 | 洪江市| 华蓥市| 长岛县| 静安区| 鄂温| 桑植县| 德江县| 普陀区| 清丰县| 正安县| 开封市| 桂林市| 安泽县| 呼玛县| 永顺县| 兴义市| 巫溪县| 昭通市| 荔浦县| 灵山县| 安阳市| 江安县| 陆良县| 呈贡县| 永昌县| 庆安县| 沙雅县| 宝兴县| 临江市| 杭锦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