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5章 奔襲平壤

雖然高麗軍多達十五萬,然而唐軍之中,上至李世民、李績,下到普通士卒,對於自己的戰鬥力是相當有信心的。這倒也是,在唐初之時,征戰不斷,磨練出來的大唐軍隊戰鬥力十分強悍。後來隨著軍事改革的進行,這大唐軍隊趨於正規化、職業化,和以前半農半兵的府兵完全不一樣。

面對這十五萬高麗軍,李世民甚至還笑道:“今爲延壽策有三:引兵直前,連安市城爲壘,據高山之險,食城中之粟,縱靺鞨掠吾牛馬,攻之不可猝下,欲歸則泥潦爲阻,坐困吾軍,上策也;拔城中之衆,與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來與吾戰,下策也。卿曹觀之,彼必出下策,成擒在吾目中矣。”

簡單點說,李世民認爲高延壽有三策可用,上策是開到安市城外,與安市城互相呼應,派騎兵騷擾大唐後勤補給,並不出戰。此策爲守。中策是接應出安市城內的守軍,與之一起離開安市城,避開唐軍。此策爲退。下策是直接衝過來與唐軍決戰。此策爲戰。同時還斷言,這高延壽定會選擇下策,來與唐軍一戰。

衆大臣聽了李世民這種帶著明顯不屑的話語,卻也沒有反駁,反而一個個點頭稱是。

至於唐軍之中的普通士卒,聞高麗軍至,拔刀結旆,喜形於色,恨不得立刻與高麗軍大戰一場。

李世民見軍心可用,也親自到各營各寨,撫慰了一下士卒,鼓舞了一下士氣。

唐軍這邊厲兵秣馬,準備一戰,而高麗那邊也是進行著周密的戰前準備。這高延壽還真的如同李世民說的那樣,準備與唐軍一戰。

高麗這邊也不是沒有能人,這些人一眼便看出了自己這方的兵力雖然比起唐軍多上兩倍不止,但是,唐軍的野戰能力之強,和高麗軍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之上。若是和唐軍拉開陣勢,在曠野上決戰,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況且,唐軍還有威力巨大的火器作爲支援,那樣算來,高麗軍的負面反而更大一些。

所以,一個叫做高正義的對盧(對盧,高麗官名),向高延壽建言道:“吾聞中國大亂,英雄並起。秦王神武,所向無敵,遂平天下,南面爲帝,北夷請服,西戎獻款。今者傾國而至,猛將銳卒,悉萃於此,其鋒不可當也。今爲計者,莫若頓兵不戰,曠日持久,分遣驍雄,斷其饋運,不過旬日,軍糧必盡,求戰不得,欲歸無路,此不戰而取勝也!”

這高正義還真是說對了。他的這個已經與李世民的上策不謀而合。不過嘛,高延壽並未採納這條建議。

高延壽不採納這條建議也是有道理的。如今高麗大軍又十五萬人,再加上安市城內的兩萬人,一共有十七萬人。這十七萬大軍面對六萬唐軍都還避而不戰,高壘深壑以求退敵的話,真是顯得他高延壽無能了。況且十七萬大軍每日消耗的糧草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所以高延壽當時就否定了高正義的諫言。

由於李世民是急行軍趕過來的,所以,那炮兵沒有跟過來,而是留在了白巖城。而五千多憲兵又被分配到各個大小城池負責維護治安和監督軍紀去了,所以現今張允文身邊僅僅有一千多偵察兵。

在一路後撤的過程中,張允文也在思考著現今雙方的戰局和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這還真讓他想起一件事來。

據史書記載,當初唐軍以三萬人迎擊高麗十五萬大軍的時候,李道宗倒是出了個主意,說是領五千精騎奔襲平壤。當時李世民考慮到己方本來兵力就少,若是再分出五千人去,那此戰勝利的砝碼便會大大減輕。所以他沒有同意李道宗的意見。不過後來李靖卻是肯定了李道宗的這個提議。淵蓋蘇文發舉國之兵來與李世民一戰,後方極其空虛,若是五千騎兵奔襲平壤成功,甚至生擒或是擊殺了淵蓋蘇文,那麼,高麗戰事便會提前結束。

想到這裡,張允文心頭一陣激盪,要不然自己也向李世民說說,帶兵奔襲平壤去?

當下,張允文便來到李世民是大帳之中,準備向李世民述說此事。

剛到大帳,只見帳內衆將盡數在場。見到張允文,李世民不由笑道:“朕還準備令人去尋你,不料你卻自己過來了!既然來了,便聽聽朕對此戰的佈置!”

李世民招呼張允文坐下之後,令領命親兵緩緩攤開一張地圖,就這樣舉著,方便衆人觀看。

“這裡是我軍大營,這便是高麗軍大營!”李世民拿著一桿細長的指揮棒說道,“這邊乃是一處山丘。昨日世勣派遣偵察兵將此山嶺偵察了一遍,並且畫出了山勢圖來。衆愛卿且看,此處山嶺,正是我軍埋伏的絕好地點。我大軍在此山嶺中埋伏好後,朕將遣一將領兵馬與高麗軍戰,並佯裝敗退,將高麗大軍引至此處山嶺之中。到時候,我軍憑藉地形殺出,定能一舉擊潰高麗大軍!”

衆將聞言,卻是默默點頭,沒有人提出什麼反對意見來。沉默片刻之後,李績終於開口道:“陛下,臣有一問。若是那些高麗人不上當,或是進入山嶺之後,嚴加防備,不給我軍可乘之機,遊蕩如何?”

李世民聞言一笑:“此事說難也到不難,只是有些麻煩。我軍可從今日起,不時派出將領領兵與之一戰,每每交鋒,皆佯敗而回,如此下來,不消數日,定能助長高延壽之氣焰,愈加輕視我軍。這樣一來,那高延壽定當中計!”

聽了李世民的言辭,李績點點頭,恭聲道:“陛下深謀遠慮,微臣不及!”

這話讓李世民臉上露出笑容來,他環視了一下帳內諸人:“諸位愛卿,可還有什麼意見?”

這時候,張允文便出列道:“回稟陛下,臣有話要說!”

“你說!”

“如今淵蓋蘇文舉全國之兵,來與陛下一戰,其後方定然空虛。臣請領精騎一支,奔襲平壤,生擒那淵蓋蘇文!”

此言一出,帳內諸人目光同時一亮。

李世民沉吟片刻之後,又將目光望向了帳內其餘將領:“允文此言,諸愛卿以爲如何?”

李道宗第一個跳出來支持:“臣贊同張將軍之言!此時高麗後方空虛,乃是奔襲之最佳時機,一旦錯過,便只有大軍慢慢推進,攻下平壤,那樣一來,戰事進程將會大大減慢!”

李績沉吟一下,也說道:“若是好好計劃一下,也倒是十分可行!”

接著,又有一些將領表示贊同。

“好,允文,只要你能說出如何行軍,如何攻取平壤,朕便同意你的意見!”李世民見部分將領表示贊同,當下說道。

張允文沉默了一下:“這行軍之事,臣以爲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領騎兵,走陸路,晝伏夜出,派出大量偵察兵,凡是發現我軍蹤跡者,皆加以滅口。這樣可保密到達平壤城下。二是走水路。五千兵馬,大概需要五六十艘船,只要請張亮張總管幫忙運送一下,可通過浿水(大同江),直達平壤城外。至於如何攻破這平壤城,呵呵,陛下,微臣帶一千多偵察兵去,難道還怕破不了一個平壤城麼?”

聽到張允文這般說,李世民也不在說什麼,默默的點點頭:“既然允文如此有自信,那朕便準你領兵奔襲平壤城吧!至於行軍,還是走水路吧!朕剛好收到張亮水軍的軍報,他們在攻下卑沙城之後,正往建安城殺去,而水軍艦船如今正在往遼東灣駛來。最多三日便可到達。到時候你領軍直往遼河口而去,搭載水軍的艦船,前往平壤吧!呃,允文,除了帶你的本部人馬之外,軍中將士只要你看上眼,人家願意去,那就隨你挑吧!”

張允文得到李世民允諾,心頭大喜,當下抱拳道:“喏!”

於是張允文便沒有參與即將開始的大戰,而是在大營內轉悠,挑選人馬。首先,張允文找的當然是那些從軍事學院畢業的人,像段雲鬆、程務挺、裴行儉之類的,這些人的素質極高,非常符合自己的要求。當他給這些人一說,這些傢伙二話不說,立刻應允了。另外,他還挑選了一些會說高麗話的士卒以及精銳騎兵,湊足五千人之後,便往遼水口而去,準備在那裡登船。

第455章 春雪第82章 房杜第306章 夏令營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211章 兵鋒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142章 詩會第211章 兵鋒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79章 收買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86章 伏擊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162章 入朝第13章 送信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495章 前程第97章 貞觀第67章 初戰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291章 引誘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39章 斷腿第139章 火炮第289章 突破口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77章 尉遲恭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77章 尉遲恭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55章 敗露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38章 遊俠兒第20章 說客第304章 玩具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276章 馳援第146章 正月第165章 構陷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16章 襲擾糧道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94章 渭水之盟第120章 回京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316章 南北衙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482章 妖僧第37章 異動第112章 新兵第312章 態度第318章 聚散第73章 藥方第165章 構陷第126章 狼王第167章 判決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319章 賜婚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208章 康蘇密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67章 初戰第231章 商論第186章 世家第87章 復仇第86章 伏擊第8章 死亡角逐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292章 會面第21章 情報網絡第502章 半日閒第61章 楊文幹反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195章 出征第507章 大限
第455章 春雪第82章 房杜第306章 夏令營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211章 兵鋒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142章 詩會第211章 兵鋒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79章 收買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86章 伏擊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162章 入朝第13章 送信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495章 前程第97章 貞觀第67章 初戰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291章 引誘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39章 斷腿第139章 火炮第289章 突破口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77章 尉遲恭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77章 尉遲恭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55章 敗露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38章 遊俠兒第20章 說客第304章 玩具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276章 馳援第146章 正月第165章 構陷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16章 襲擾糧道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94章 渭水之盟第120章 回京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316章 南北衙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482章 妖僧第37章 異動第112章 新兵第312章 態度第318章 聚散第73章 藥方第165章 構陷第126章 狼王第167章 判決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319章 賜婚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208章 康蘇密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67章 初戰第231章 商論第186章 世家第87章 復仇第86章 伏擊第8章 死亡角逐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292章 會面第21章 情報網絡第502章 半日閒第61章 楊文幹反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195章 出征第507章 大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富平县| 雅安市| 韩城市| 重庆市| 民权县| 宁远县| 永顺县| 平凉市| 长兴县| 随州市| 深圳市| 泌阳县| 永胜县| 大余县| 蒙自县| 武穴市| 新乐市| 夏河县| 云阳县| 剑川县| 什邡市| 外汇| 开平市| 昂仁县| 明光市| 穆棱市| 永济市| 铜山县| 阳信县| 东辽县| 蒙阴县| 柳州市| 郴州市| 沁阳市| 铜梁县| 浦北县| 荔浦县| 手游| 阳春市|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