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1章 御駕親征

和長安城比起來,平壤城充其量算得上一個上州的州城。平壤城的佈局也是仿照長安城來的,街道縱橫,市坊分明,如同棋盤一樣。高句麗皇宮坐落在平壤城的北部。圍繞著皇宮,是高句麗各職能機構的辦公地點。在這些建築之中,有一處高大巍峨的閣樓聳立。這卻是那淵蓋蘇文的府邸所在的。拿出高閣卻是淵蓋蘇文家中的觀景樓。

每日,絡繹不絕的高麗官員來往於辦公地點與淵蓋蘇文府邸之間。而那淵蓋蘇文平素決斷國事,也是在自己家中,而非是在皇宮之中。

高句麗的君主寶藏王高藏,徹底的被國內的臣子忽略了。

高句麗皇宮之中,白白胖胖,張著一雙倒八字眉的高藏正在蒙著眼睛,和一羣宮女嬉笑追逐著。每當他伸出手抓住身邊的一個宮女時,便會發出一陣大笑來,猛的一扯蒙在眼睛上的黑布,一雙胖手便毫不客氣的揉捏上去。而四周的宮女對此視若不見,習以爲常。

整個高句麗皇宮之中,少有男性侍衛,除了宮娥,便是瘦弱的太監。

這是淵蓋蘇文安排下來的。對此,寶藏王也是無可奈何。

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邁步來到了寶藏王玩樂 地方。那些宮女見這老者到此,紛紛停住了嬉戲,望著老者。

這老者穿著一身內侍的衣衫,白面無鬚,頭髮花白,卻是一名年老的太監。

這老太監卻是當初留榮王時,皇宮的一個老太監。當初淵蓋蘇文叛亂之時,這位老太監第一時間打開宮門,從而留住了一條性命。如今這老太監被淵蓋蘇文派來監視著高藏王的一舉一動。

老太監遙遙的揮了揮手,那些宮娥頓時恢復過來,再次圍繞著高藏王嬉戲起來。一時間,陣陣笑聲在高麗皇宮迴盪著。

老太監轉過身子,遙遙的望著宮外那高聳的閣樓,在轉過頭來,看著那蒙著眼睛追逐宮娥的高藏王,不由輕輕的嘆了一口氣,轉身離開。

“怎麼?我們的君上還是那般貪玩?”

此處乃是新羅的一座不大的城池內。自淵蓋蘇文親自領軍攻擊新羅以來,短短幾個月,已經連續攻破了三座城池。如今這一座,正是最近才攻破的。

聽了身邊的親兵介紹了一下平壤城中的情況,這淵蓋蘇文便問道。

那名親兵跪在地上,也不敢擡起頭來,只是用低沉是聲音說道:“回大莫離支的話,君上正是那般喜好玩樂!”

這大莫離支乃是淵蓋蘇文弒君立新主之後,自封的官職。

淵蓋蘇文聞言,站起身來,露出一絲笑容:“君上能玩樂,那也是非常不錯啊!”說著,他邁步向外面走去,“昨日纔打下來的城池,今日可要好好看看,這可是我們的城池!”

這淵蓋蘇文說這是倒也是實話。這些城池不僅僅現在屬於高麗,幾十年前,同樣也屬於高麗。

前隋煬帝興百萬之兵,三徵高麗。面對中原帝國的大軍,高句麗人將所有兵力都集中在北面抵擋隋朝大軍,而他身後南方的這些城池卻被新羅乘機佔領而去。足足佔去了高句麗五百里土地。

當那位鴻臚寺少卿宣讀李世民的詔書,讓高句麗從新羅撤軍時,那淵蓋蘇文囂張狂傲的說道,如果新羅不能將隋末以來佔領的五百里土地歸還,那就不可能停止進攻。而鴻臚寺少卿聞言,冷冷一笑,反脣相譏說道:““既往之事,焉可追論!至於遼東諸城,本皆中國郡縣,中國尚且不言,高麗豈得必求故地?”

言下之意卻是如果你高句麗要堅持收回新羅佔領的土地,那我大唐便要收回遼東之地。然而,此時的淵蓋蘇文卻根本聽不進大唐使臣的話。收了詔書,卻沒有從新羅撤兵。

這高句麗乃是東漢時期便建立起政權來,趁著三國魏晉南北朝那段中原混戰的時期,打敗了遼東豪強地主,奪取了整個遼東地區。待隋朝再次統一中原,歷開皇之治,國力漸強,那隋煬帝楊廣便謀劃著奪取遼東之地,可惜功敗垂成,白白葬送了百萬漢家男兒。

出了屋子,這淵蓋蘇文便要往軍營之中走去。然而沒走多遠,便瞧見一匹快馬從街道那頭飛奔過來。

“不好了!大莫離支,不好了!”來人飛速下馬,跪在淵蓋蘇文面前,急聲說道。

“什麼事情,這般慌慌張張的!”淵蓋蘇文瞧見來人呢的神色,不由面色微怒。

來人知道這淵蓋蘇文的脾氣,也不廢話,直接說道:“大莫離支,大唐此次似乎要動真格的了!這是我們的情報人員收集的情報!”

淵蓋蘇文打開情報一看,不由面色微微改變。

這上面卻是寫著大唐在長安集結的兵力估計將近十五萬,還寫著一系列的人事任命。通過這些,淵蓋蘇文一眼就推斷出來,大唐這是在做一場大仗的戰前準備。而合誰打?這已經很明顯了。

看到這裡,淵蓋蘇文的臉色也不由微微一變。

但是他乃是心機深沉狠辣之輩,臉色迅速恢復,冷冷的說道:“昔日隋朝皇帝帶著百萬大軍三次攻打我高句麗,還不是被我大軍擊敗,反而損兵折將不少!此次唐朝想憑藉著十多萬人便和我高句麗打上一仗,真是不自量力!”

聽得淵蓋蘇文說這樣的話,那名報信之人的臉色這才微微好轉。既然他們的大莫離支如此有信心,那就說明他們此次真的能夠擊敗大唐。

然而,當所有人離去,淵蓋蘇文獨自一人站在場中之時,他的臉色卻是倏地沉了下來。

揹負起雙手,在場中一遍又一遍的踱著步子,苦苦的思考著應對之策。

就在淵蓋蘇文踱著步子,思考應對之策的時候,李世民也是同樣的揹負雙手,在大殿之中踱著步子。

今日朝會之上,李世民提出,自己想要御駕親征。話音剛落,便遭到了衆位大臣的一致反駁,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

李世民說道:“朕自十六歲從軍以來,大小征戰,不下百次。至於兵法韜略,朕也是頗有自信。今征討高麗,起精兵十五萬,衆位愛卿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衆大臣聞言,頓時默默不語。倒是一些和李世民並肩作戰已久的武將不由微微頷首。

這時候那褚遂良出列道:“可是陛下,此戰勝負尚未可知。勝利了倒是還好,若是敗了,對國家,對陛下你都是不好!”

此言剛剛落下,那李績便出言反駁道:“上次陛下打算跟蹤追擊,消滅來侵犯的薛延陀部,結果被魏徵苦苦勸住。當時要真那麼做了,薛延陀部連一匹馬都別想回老家。如今他們緩過氣,又經常來騷擾咱們,我一想起那件事就覺著遺憾吶!如果陛下當時在軍中,審時度勢,堅持己見,那就不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了!”

李世民聞言,頓時頷首道:“這倒的確是魏徵的錯啦,當時朕挺後悔,但爲了給大家樹立直言敢諫的榜樣,也就沒露出這個意思!”

雖然李世民這般說了,但是,仍然有許多大臣提出反對意見。不過其理由也倒是頗有些道理。像有人說李世民御駕去了遼東,這國事當如何?李世民便令太子監國,同時留下房玄齡等一大批正值能幹的官員作爲輔助。也有人說起萬一西突厥進攻怎麼辦?李世民卻說有安西都護府在此,西突厥不敢來攻,不過爲了預防萬一,還是令祁連山大營隨時做好出擊的準備。

在處理完這些問題之後,仍舊有一些官員反對。李世民說道:“古代的堯舜,再聖明也不會冬天種地;普通的農夫,春天播種就會有收穫,這是因爲順應天時的緣故。高麗淵蓋蘇文施行暴政,老百姓伸長脖子望著咱們什麼時候去援救吶,這就是天時。大家說那麼多反對意見,可沒一條講到這個。請諸位放心吧,這次一定會勝利!”

聽了李世民的這番話,那些出言反對的大臣終是默默不語。

於是,李世民親征高麗,已經成了定局。

當時朝鮮半島上有三個國家,高句麗、新羅、百濟。此時,無論是隋煬帝三徵高麗,還是李世民口中的高麗,指的都是高句麗。也成爲高氏高麗。歷史上的李世民沒能滅高句麗,他的兒子李治卻完成了這項使命。高麗滅亡之後,**與新羅聯軍又滅掉了百濟,從此新羅統一朝鮮半島。統一之後,改稱高麗,也稱爲李氏高麗。這個李氏高麗纔是現在棒子的祖先!小半在這裡稍微解釋一下哈!

第152章 成親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196章 僵持第297章 風疾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8章 死亡角逐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89章 除根第82章 房杜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262章 點將第64章 突厥入寇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28章 凱旋長安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487章 往事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481章 親人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45章 開業第317章 憲兵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87章 復仇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147章 冠禮第206章 說客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273章 釣魚第140章 試炮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315章 得子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224章 歸程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278章 西進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370章 薛仁貴第61章 楊文幹反第274章 收桿第288章 密談第145章 太學生第308章 野炊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43章 一年第297章 風疾第288章 密談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141章 赴宴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210章 破城第74章 李淵到來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47章 潛入定州第432章 歸來第473章 第一步第214章 求和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183章 朝堂第15章 夜襲第479章 長安月第509章 亂局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186章 世家第303章 擴編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17章 遭遇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479章 長安月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214章 求和第19章 還關第252章 宴會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34章 所謂鴿子第82章 房杜第310章 軍改
第152章 成親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196章 僵持第297章 風疾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8章 死亡角逐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89章 除根第82章 房杜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262章 點將第64章 突厥入寇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28章 凱旋長安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487章 往事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481章 親人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45章 開業第317章 憲兵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87章 復仇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147章 冠禮第206章 說客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273章 釣魚第140章 試炮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315章 得子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224章 歸程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278章 西進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370章 薛仁貴第61章 楊文幹反第274章 收桿第288章 密談第145章 太學生第308章 野炊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43章 一年第297章 風疾第288章 密談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141章 赴宴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210章 破城第74章 李淵到來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47章 潛入定州第432章 歸來第473章 第一步第214章 求和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183章 朝堂第15章 夜襲第479章 長安月第509章 亂局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186章 世家第303章 擴編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17章 遭遇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479章 長安月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214章 求和第19章 還關第252章 宴會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34章 所謂鴿子第82章 房杜第310章 軍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浦县| 娄底市| 陕西省| 固阳县| 昌黎县| 奉化市| 新巴尔虎左旗| 塘沽区| 阿荣旗| 广灵县| 凭祥市| 崇信县| 恭城| 石狮市| 盐亭县| 淮滨县| 新巴尔虎右旗| 石狮市| 遵化市| 长武县| 拉萨市| 鲁山县| 镇康县| 博客| 遂川县| 青海省| 安庆市| 邯郸市| 惠来县| 阿勒泰市| 呼和浩特市| 汾西县| 隆化县| 车险| 柞水县| 交口县| 靖江市| 滦平县| 延边| 军事| 镇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