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8章 各自待遇

自貞觀十六年二月十九長孫皇后逝世之後,整個皇宮似乎籠罩在一片悲痛之中。

李世民連續十天,每夜都呆在長孫皇后的寢宮中,或是對月長吟,或是舉酒獨酌。這個時候,沒人敢來打擾他。長孫皇后十二歲時便嫁給了李世民爲妻,相守的幾十年裡,二人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其感情不可謂不深。李世民要領軍出征時,長孫皇后便爲他披上衣甲,默默的守好家等著他回來。李世民要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心情恍惚,長孫皇后安慰他,支持他。當李世民登上皇位,面對錚臣勸誡而勃然大怒的時候,也是長孫皇后在平復其情緒。長孫皇后掌管內宮,平息宮中爭鬥,使得李世民後院不至於失火

所以,在李世民看來,長孫皇后不僅僅是一個妻子,同樣還是自己的一位戰友,一位良佐。

所以,長孫皇后的逝世,令李世民傷心欲絕。

同樣傷心的還有李治等長孫皇后的親生骨肉。如今,還留在皇宮裡的只有李治、晉陽公主和新城公主三位了。其中,李治也到了開府的年紀,今年也要搬出皇宮了。留下兩個沒有母親的小女孩子在皇宮之中,顯得格外的孤獨。

長孫皇后逝世之後,其喪葬儀式也開始了。

這嚴格按照《禮記》、《儀禮》制定的喪葬程式繁瑣至極,從喪前之禮、五服之禮到居喪守孝、祭祀之禮,都有著嚴格的程序。一點也不容馬虎。

至於長孫皇后的寢陵,早在李世民即位不久就開始修建了。呃,似乎古代的皇帝都是在即位之初便開始修建自己的寢陵。不過縱觀古代歷朝歷代的皇家寢陵,唯有唐朝是開山爲陵,將整座山掏空。這種氣魄,是空前絕後的。

張允文作爲登記在冊的皇室中人,也參加了這葬禮的部分儀式。光是這些儀式便讓他有些頭大。真不知那些要參加全部儀式的人如何承受得了。

終於,歷時兩個多月,這長孫皇后的喪葬之禮總算是挨著完成了。

當張允文見到那完成了全程禮儀的李治時,發現他的臉頰已經陷下去了,整個人瘦了不少。這讓張允文很是感嘆,幸好自己只參加了部分禮儀。

時間是最好的稀釋劑,可以稀釋一切,可以沖淡憂傷。當繁雜的工作壓在張允文身上,他來不及感嘆長孫皇后的離去,來不及勸勸情緒低落的李治,便被這工作給圍住了。

幾個月裡,積累了許多需要張允文處理的事情。

首先是吐蕃那邊的情況。冬季大雪封山,根本就傳不出什麼消息來。所以直到現在,那些藏身吐蕃的探子這才傳出消息來。如同當初李世民預見的那樣,吐谷渾向欽陵發出警告,集結了近兩萬大軍畢竟吐蕃邊境上,讓整個吐蕃都知道了此次吐谷渾的事全是他欽陵搞出來的。還說明了欽陵的計劃。

這個舉動一做出來,吐蕃各勢力也作出不同的舉動來。部分勢力開始疏遠孤立祿家,對於他們而言,一個有能力,有野心,有心機而又年輕的家主實在是讓人敬畏。另外一些人則根本不將欽陵放在眼中,認爲一個毛都沒有長齊的毛頭小子根本就成不了什麼氣候,也沒多加在意。

而這欽陵見到有人開始提放自己,爲了拜託被人疏遠、孤立,當即聲明此事與他欽陵無關。甚至還將那些投過來的宣王等人斬去首級,以示清白。

當張允文看到這裡的時候,不由感嘆一聲,這欽陵還真夠狠的。

接著便是薛延陀的事情。定襄一役過後,薛延陀徹底服軟。向大唐告罪的同時,獻上戰馬五千匹,羊兩萬頭,貂皮五萬張作爲貢禮。還提出了向大唐和親,迎娶大唐公主的要求。此時長孫皇后的葬禮還在進行中,薛延陀使臣提出這個要求來,惹得李世民龍顏大怒,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最後卻是高麗一事。貞觀十五年九月中郎將陳大德出使高麗。在使團之中,卻是有近半數的調查院探員。他們跟著陳大德在高麗轉了一圈,將各地民風民情都記錄下來,山川地貌都畫了下來。還有幾名身爲“奴隸”的探員被陳大德送與了高麗的權貴。

一直到今年,這支使團才返回長安。然而一回來便遇上了國葬。一直拖到現在。

不光光是張允文,朝中各位大臣也忙碌起來。在這忙碌之中,很多事情被拋開了。

今年夏季李世民沒有到九成宮去,而是守在了長安。以前每年去九成宮的時候,都有長孫皇后陪著,如今伊人不在,李世民忽然覺得自己也沒什麼心情去九成宮了。

長孫皇后過世之後,李世民將以前對長孫皇后的關注轉移到了他和長孫皇后生的孩兒之上。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共有三子四女。三子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晉王李治。四女卻是長樂公主李麗質、城陽公主、晉陽公主李明達、新城公主。其中,新城公主今年才八歲,晉陽公主也才九歲。

看著膝下的子女,李世民自是萬分疼愛。兩位年紀還不到十歲的小公子不用說,尚未出嫁的城陽公主被萬分疼愛,就連已經嫁人的長樂公主也得到了大量的賞賜。

至於三個兒子,相對於女兒而言,就要差些了。李治住在宮中,所受待遇不算太差。而李承乾和李泰二人的待遇便是大有不同了。

其中,太子李承乾除了李世民賞賜的東西之外,就召見過一次,而那些賞賜的物品,大部分都是書籍。而李泰則不一樣,短短十日之內,李世民便召見了李泰三次,賜下大量的物品來。其中,有很多是古玩珍寶。

面對著這賞賜不公,李承乾咬咬牙,忍了。

然而沒過多久,李世民在朝會之上說他想讓李泰搬進武德殿,也好能時常見面。

此言一出,李承乾不由得將一口牙齒咬得緊緊的。這入住武德殿之事,李世民以前也提過,不過是閒暇交談時順口提出來的。如今再被提出來,卻是在朝會之上提出來的。

這武德殿是什麼地方?乃是當年齊王李元吉住過的地方。而衆所周知,李元吉這傢伙曾經想要當皇帝,若是讓李泰住進武德殿,難免不會使他產生什麼想法。

所以,諫議大夫褚遂良,魏徵等人盡皆上奏,反對李世民的這個決議。

李世民沉默半天之後,在李泰失望,李承乾得意的目光中,收回了剛纔的話。

雖說這場關於李泰入住武德殿的風波是以李承乾的小勝而結束,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又讓李承乾勃然大怒。

李承乾出生於皇家,自幼便是錦衣玉食,奢侈異常。然而,當時長孫皇后還在,管著東宮用度,所以每月東宮的支出也倒不多。然而,在長孫皇后過世之後,李承乾沒了管束,花起錢來,自然漸漸放開,東宮用度一直呈上漲趨勢。

終於,有人看不下去了。

太子左庶子張玄素上書李世民,上面寫道:“周武帝平定山東,隋文帝混一江南,勤儉愛民,皆爲令主;有子不肖,卒亡宗祀。聖上以殿下親則父子,事兼家國,所應用物不爲節限,恩旨未逾六旬,用物已過七萬,驕奢之極,孰雲過此!況宮臣正士,未嘗在側;羣邪淫巧,暱近深宮。在外瞻仰,已有此失;居中隱密,寧可勝計!苦藥利病,苦言利行,伏惟居安思危,日慎一日。”

這道奏章傳遞給李世民之後,李世民當即令有司限制東宮用度。

李承乾聽了這消息之後,怒火中燒,對著張玄素可謂是恨得咬牙切齒。

於是,這李承乾幹出了一件蠢事來。

他令其戶奴手持大馬棰,守候在宮門之外。當張玄素來上早朝的時候,這戶奴便以大馬棰擊之,差點將張玄素斃命。而那名戶奴隨即被趕來的衛士殺死。

此事一出,李世民震怒不已。雖然那戶奴被殺,但是明眼人一看便能看清事件的主謀。前面張玄素剛剛上書請求削減限制東宮用度,後面就被人襲擊,幾近喪命,這也太巧了吧!

於是,李世民在朝堂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狠狠的打了李承乾一巴掌,罰他禁足東宮半年。

雖然李世民的這種做法是在偏袒李承乾,但是,李承乾並不領情,心頭卻記恨起朝堂上的那一巴掌來。

第145章 太學生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227章 爭議第183章 朝堂第290章 盜竊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211章 兵鋒第77章 尉遲恭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79章 收買第285章 餘波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247章 心意第105章 說情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9章 裝神弄鬼第248章 王玄策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509章 亂局第434章 捕獵第194章 烽火起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132章 較量第312章 態度第181章 剿匪第202章 炮擊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132章 較量第327章 揍人第94章 渭水之盟第292章 會面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6章 單挑第256章 請客第80章 勢力第282章 城降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54章 挑釁第245章 送禮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377章 于志寧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229章 遷移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162章 入朝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301章 斷足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98章 羅藝造反第78章 開門揖刺第223章 談判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289章 突破口第189章 議事堂內第142章 詩會第434章 捕獵第52章 上門說親第501章 清剿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59章 豳州事發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21章 情報網絡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463章 洛口倉第97章 貞觀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29章 開府天策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16章 安排第80章 勢力第209章 入城第191章 偶遇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287章 客棧第286章 來信
第145章 太學生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227章 爭議第183章 朝堂第290章 盜竊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211章 兵鋒第77章 尉遲恭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79章 收買第285章 餘波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247章 心意第105章 說情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9章 裝神弄鬼第248章 王玄策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509章 亂局第434章 捕獵第194章 烽火起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132章 較量第312章 態度第181章 剿匪第202章 炮擊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132章 較量第327章 揍人第94章 渭水之盟第292章 會面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6章 單挑第256章 請客第80章 勢力第282章 城降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54章 挑釁第245章 送禮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377章 于志寧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229章 遷移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162章 入朝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301章 斷足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98章 羅藝造反第78章 開門揖刺第223章 談判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289章 突破口第189章 議事堂內第142章 詩會第434章 捕獵第52章 上門說親第501章 清剿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59章 豳州事發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21章 情報網絡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463章 洛口倉第97章 貞觀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29章 開府天策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16章 安排第80章 勢力第209章 入城第191章 偶遇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287章 客棧第286章 來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岳阳县| 芦山县| 拉萨市| 德昌县| 武陟县| 固镇县| 齐齐哈尔市| 土默特右旗| 清涧县| 兰考县| 新河县| 麻栗坡县| 璧山县| 讷河市| 巨鹿县| 滁州市| 巴南区| 芜湖县| 鹤壁市| 永善县| 伽师县| 新晃| 建昌县| 杨浦区| 遂昌县| 德州市| 吉水县| 武强县| 奉新县| 连城县| 商水县| 剑河县| 宣汉县| 邵东县| 安多县| 田阳县| 资溪县| 平湖市| 北川| 聂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