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0章 薛仁貴

一聲炸雷轟然響起,似從遙遠天際奔騰而來,有倏然遠去。

擡起頭,只見長安上空,雲氣翻涌,在陣陣狂風吹拂之下,如奔馬齊飈,如江河浩蕩,如潮起濤生,倏然之間,竟演化萬千景象。

一滴細雨落了下來,砸在了大地之上,四面濺開。

緊接著,一滴接一滴的雨珠子從天而降,片刻之後,便連成雨線,形成雨幕。

“今年的春雨可是比往年要多得多??!”張允文喃喃的說道。

站在迴廊之中,看著外面漸漸稀疏下來的雨線,張允文想起了今日朝會之上的事情。

朝會之上,李世民下詔令道:“來年二月有事於泰山!”

這詔書一下,如投石激浪,羣臣盡皆面露興奮之色,各自議論開來。其議論的焦點,無非就是那封禪之時所行之禮。

所謂的有事於泰山,便是指李世民想要封禪泰山。

封禪泰山,是在泰山之上祭拜天地的活動?!妒酚?封禪書》有記載“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厥曠遠者千有餘載,近者數百載,故其儀闕然堙滅,其詳不可得而記聞雲”。自秦皇漢武之後,也就只有一個光武皇帝封禪過泰山,距今也是數百年了。遍觀前三者,秦始皇蕩平六合,一統華夏,是爲千古一帝。漢武帝雄才偉略,武功蓋世,威震四夷,李世民一直吧自己與漢武帝相比較,尤其是在武功方面,所以,對於這封禪一事,也是熱心得很。再說了,自光武帝封禪泰山之後,這封禪泰山的儀式,已演變成通過“弘禮樂之制,正三雍之典”,來實現“揚名萬世,以顯祖宗”的目的。

早在貞觀初年,李世民心頭就一直存著封禪泰山的想法。畢竟這封禪泰山,代表著帝王最高的榮譽。根據太史公的記述,能封禪者,“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除了這太平興隆盛世之外,若是天降祥瑞,亦可封禪以答謝蒼天。所以,若是李世民舉行了一場封禪儀式,無論是對於李世民,還是對著這貞觀一朝,都是有著莫大的好處的。

然而,李世民籌劃的封禪之事並不順利。

貞觀五年正月的時候,河間王李孝恭便提議封禪泰山,不過李世民“手詔不許”。貞觀六年,又有地方官員提出封禪泰山的建議,得到了朝中許多大臣的贊同,而魏徵則是極力反對。李世民甚至與他展開了一場辯論。就在他們僵持的時候,河南河北諸州發大水,李世民只好作罷。到了貞觀十一年的時候,李世民那欲圖封禪泰山的心再次跳動起來,這次下了決心一定要去泰山封禪。恰逢國子監博士劉伯莊、睦州刺史徐令言上書請求封禪,李世民當然十分高興。然而,那二人卻對封禪的禮儀說法不同,各執一詞。李世民只好下令秘書少監顏師古、諫議大夫朱子奢等人,研究封禪事宜。這幫人一研究就研究了數年,一直到今年,這才和房玄齡、魏徵等人定下了封禪的禮儀。

於是,李世民便發出了“明年二月有事於泰山”的詔書。

不過在張允文的記憶中李世民好像沒有去過泰山封禪,這是他到死都引以爲憾的事情。

自二月份李世民發出詔書以後,先有長安父老齊至皇宮,請李世民封禪泰山。接著,幷州、洛陽、益州等地父老也齊齊來到長安,請李世民封禪泰山。

張允文知道,這是李世民在爲封禪泰山一事造勢了。

面對這“洶洶民意”,李世民擺出了一副仁君應有的樣子,和善的接待了這些各地父老,安排他們好吃好喝的住下。

如今禮儀定了下來,聲勢也造了起來,剩下的只有等待,等待著明年二月的到來。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一直到四月末,天氣轉熱的時候,李世民又跑到九成宮避暑去了。此次李世民離開,再次將李承乾帶去了九成宮,沒有留下他來監國。

這番舉動卻是讓羣臣不由心頭惴惴,難道是李世民開始極不放心東宮,不願再將國家大事交由他來處理?

李世民去九成宮沒幾日,張允文正在北衙偵察營新兵訓練營這邊,悠然看著那些偵察營的老兵折騰那些剛剛從各地招募而來的新兵。這批新兵是在去年秋季招進來的,約有三百來人。而上一批四百多人,訓練了兩三年的偵察兵已經從這軍營中走了出去,再次分佈在南北衙諸軍之中。

“老馬,你輕點,別把那小羊的骨頭給折了!”張允文瞧見那邊馬望山正在馬望山正在教訓一個沒有射中箭的士卒,滿臉兇神惡煞,不由出聲喊道。

“楊石,你小子在幹嘛呢,那刀揮得那般快,是用來剁肉餡的還是砍人的???”瞧見楊石在賣弄刀法,張允文笑道,隨即又覺得有些不對,當下吼道,“楊石頭,你個臭小子,不是告訴你讓你在家陪你新婚老婆子麼?怎麼跑到這兒來了?快給老子過來!”

自那日張允文將菱襄領到楊石那邊,並將楊石介紹給菱襄時之後,便溜之大吉,留下兩人在那裡相對。

這楊石哪裡經過此等陣仗,面對著那位微微有些花癡的少女,一張黑臉頓時漲得通紅,不過他皮膚黝黑,倒看不出來。

這菱襄倒是主動和楊石說起話來,楊石也小心的應答著。一來二去,這二人很快就混熟了。

接下來,在李宇、支柔這兩個閒得無聊的人的煽風點火,嗯,撮合之下,這二人很快就混得極熟了。而那菱襄,也在張允文的府中做了一份差事,其住處,就在楊石的隔壁。

至於王妍,她原本也想摻和進來,可惜的是,隨著肚子越來越大,她的行動也開始不方便了。所以只好放棄摻和進來的想法。

最後,在楊石帶著菱襄見了楊常。楊常一見這菱襄容貌秀麗,體態高挑,別有一番小家碧玉的風韻,再加上是張允文介紹過來的,也就同意了。

不過當時菱襄只有十四歲左右,年紀尚幼,所以一直等到第二年,菱襄滿了十五歲,這才正式成親。

成親後,張允文便特批了楊石三個月的假期,如今,正是在這三個月之內,也就是說,楊石可以不用來此處。

“你說說,你怎麼跑過來了?”張允文板起臉說道。

шωш?ttКan?C ○

然而那楊石彷彿沒看到張允文板起的臉,嘻嘻笑道:“大人啊,可得恭喜了,這屆新兵之中可有一個異常厲害的傢伙,一手方天畫戟使得是出神入化,許多老兵都不是他的對手!若是好好加以培養,定成大器啊!”

張允文雖然對這楊石岔開話題的行爲表示不滿,但是,話的內容還是引起了張允文的興趣來。

“什麼?方天畫戟?此人用的是方天畫戟?”張允文腦海中浮現出一人的名字出來,當下有些激動的站起身來。

“是啊!那桿大戟有一百多斤重,揮動起來,真是虎虎生風??!嘿嘿,大人,要不你用大鐵槊和他較量一下!”楊石笑道。

“好,你去兵器庫中取一桿大鐵槊過來,我去會會這薛……嗯,使方天畫戟的人!”

聽到張允文這樣回到,楊石反倒是愣了一下。他不過是隨口說說罷了,不會真的以爲張允文會以將軍的身份和一個無名之輩打一仗。想不到張允文竟然一口應承下來。

不過想起那人揮動方天畫戟時那出神入化的手段,心頭一熱,這人的武藝應該不在大人之下,可以看一場龍爭虎鬥了。

“好勒,大人稍等!“說著,楊石飛快的往兵器庫方向跑了過去。

張允文翹起嘴角,用方天畫戟,再加上現在的年份,這使戟之人應該是那個人吧,薛仁貴!想到這位大唐名將,張允文渾身肌肉似乎興奮的抽動了一下,能和未來的大唐名將交手,真是榮幸??!

第17章 遭遇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183章 朝堂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482章 妖僧第318章 聚散第43章 一年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473章 第一步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82章 房杜第463章 洛口倉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195章 出征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126章 狼王第76章 新年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24章 洛陽城降第75章 留在長安第238章 驛站內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177章 薛延陀第507章 大限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433章 張網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179章 角力第82章 房杜第300章 偷牛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284章 伏誅第162章 入朝第183章 朝堂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195章 出征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93章 入見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25章 重逢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286章 來信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170章 產業第309章 李治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152章 成親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79章 收買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85章 挾持第188章 妍姐第303章 擴編第3章 張文濟第170章 產業第174章 突厥牙帳第436章 生擒淵氏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105章 說情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124章 塞外第116章 安排第231章 商論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36章 手雷第16章 襲擾糧道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93章 入見第121章 噪聲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88章 威逼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125章 狼羣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146章 正月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85章 挾持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485章 履行職能
第17章 遭遇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183章 朝堂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482章 妖僧第318章 聚散第43章 一年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473章 第一步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82章 房杜第463章 洛口倉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195章 出征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126章 狼王第76章 新年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24章 洛陽城降第75章 留在長安第238章 驛站內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177章 薛延陀第507章 大限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433章 張網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179章 角力第82章 房杜第300章 偷牛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284章 伏誅第162章 入朝第183章 朝堂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195章 出征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93章 入見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25章 重逢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286章 來信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170章 產業第309章 李治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152章 成親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79章 收買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85章 挾持第188章 妍姐第303章 擴編第3章 張文濟第170章 產業第174章 突厥牙帳第436章 生擒淵氏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105章 說情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124章 塞外第116章 安排第231章 商論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36章 手雷第16章 襲擾糧道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93章 入見第121章 噪聲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88章 威逼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125章 狼羣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146章 正月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85章 挾持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485章 履行職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康市| 成都市| 吉木乃县| 深水埗区| 金阳县| 湟源县| 格尔木市| 西乡县| 浦县| 儋州市| 白玉县| 金昌市| 越西县| 烟台市| 洪湖市| 庆安县| 柏乡县| 尉犁县| 商河县| 平顺县| 长春市| 青海省| 长海县| 唐海县| 沾益县| 怀集县| 枣庄市| 灵丘县| 犍为县| 绍兴市| 华安县| 林芝县| 尉氏县| 汕头市| 宁都县| 蒙阴县| 温宿县| 安多县| 改则县| 临江市|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