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4章 吐蕃局勢

這稱心原本是教坊裡面一位普通的舞者,而且身份低賤,籍入奴籍,可以說,如果他沒有遇上李承乾,恐怕以後會一直在這教坊之中,爲(wèi)人唱歌跳舞,或是熬上十幾年,也許會成爲(wèi)教坊的管理人員,或是在爲(wèi)人獻(xiàn)舞之時被人看中,同樣成爲(wèi)孌童,當(dāng)然那人的身份肯定不及李承乾的。

然而,他如今成了李承乾的孌童,就像烏鴉飛上枝頭成了鳳凰,身價立即不一樣了。原本那些需要他仰視的人物如今對著他也是滿臉笑容的套著近乎。若是換著以前,恐怕連理都不會理一個教坊內(nèi)的普通歌伎。

每日錦衣玉食,每日笙歌不斷,這種生活正是稱心想要的。他狂熱的喜歡這種生活了,儘管爲(wèi)此付出了不菲的代價。

突然之間降臨的富貴使得這位十二三歲的少年徹底迷失了,他學(xué)會了跋扈,在東宮護(hù)衛(wèi)陪伴之下,如同紈絝公子一般,橫行街市。衆(zhòng)人都對這少年知根知底,所以,每當(dāng)他出現(xiàn)在街面之上時,投過去的只有鄙視的眼神。

看著這些眼神稱心忽然明白,無論自己藉著太子之勢,擁有怎樣的富貴,這些人都會鄙視自己的。於是強(qiáng)烈的自卑催生出了一個漸漸囂張跋扈的稱心。

每當(dāng)稱心在外面闖下禍來,李承乾總會出面爲(wèi)他擦屁股。而稱心,也更加賣力的討好李承乾。

終於,李承乾翻看奏章,隨老師學(xué)習(xí)的時間少了,和稱心飲酒作樂的時間多了。

終於,長孫皇后下令削減東宮用度。

東宮少傅于志寧,在削減了東宮用度之後,和李承乾談了將近半個時辰,具體什麼內(nèi)容,外人無從得知,但是,李承乾出來的時候,滿臉陰沉。

與李承乾相比,這李泰的表現(xiàn)則是讓人拍手稱讚。每隔上十天半月,便會在李世民面前獻(xiàn)上一篇花團(tuán)錦簇的文章,哄得李世民笑逐顏開。另外,爲(wèi)了編撰《括地誌》,那些到各州縣蒐集資料的魏王府屬下,連續(xù)揪出了好幾個行爲(wèi)不端,稱霸一方的官吏上報朝廷,爲(wèi)大唐清明吏治,做出了重要貢獻(xiàn)。這些,又讓李世民對李泰青眼有加。

整個朝中風(fēng)向,也漸漸往李泰一方偏向。

然而這一切都與張允文無關(guān)。前不久,他才向李世民說過,會坐在岸邊,不去水中攪和,所以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泰,他都不會放在心上的。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轉(zhuǎn)眼之間便是夏季了。

每當(dāng)夏季到來,李世民總會帶著長孫皇后還有一些妃嬪子女,前往九成宮避暑。無論是李世民還是長孫皇后,身上都患有氣疾,每當(dāng)天熱之時,則是最容易發(fā)病的時候,所以只好去九成宮避暑。

李世民前往九成宮之後,本該由太子李承乾監(jiān)國,處理日常事務(wù),遇到不決之事,方纔送與李世民御覽。然而這一次,李世民卻是將李承乾也帶上了,整個朝中事宜由太極宮轉(zhuǎn)到九成宮處理。

李治等一衆(zhòng)尚未開府或是出嫁皇子公主也跟著李世民去了九成宮。整個長安,皇族似乎少了許多。

朝中的許多大臣仍舊留在長安辦公,若是出現(xiàn)什麼緊急情況,則是由快馬送往九成宮,一趟過去,不到一個時辰。

張允文也是留在長安的大臣。他的生活沒什麼變化,依舊是每日去那幾個地點辦公,有事處理,無事閃人。

這一日,張允文在調(diào)查院逛了一圈,發(fā)現(xiàn)沒什麼事情之後,正準(zhǔn)備前往偵察營新兵營去看看那些老兵們?nèi)绾谓逃?xùn)新兵,在行至門口處,卻是被陳全康攔了下來。

“大人,這兒有一份吐蕃的最新情報,屬下認(rèn)爲(wèi)你應(yīng)該好好研究研究!”

聽得陳全康說的鄭重,張允文接過紙條,細(xì)細(xì)看了起來。

這封情報的內(nèi)容很多,敘述了從去年鬆州大戰(zhàn),松贊干布陣亡之後,吐蕃的情形。

自鬆州大戰(zhàn)之後,二十萬吐蕃大軍回到高原的只有十萬人。其中,蘇毗、羊同等大部落的軍隊便佔了四萬。然而,在大軍之中,卻沒有看見松贊干布的身影。

當(dāng)那些大家族和吐蕃王族當(dāng)下向士卒問起,卻被告知松贊干布已經(jīng)陣亡。

聽得此言的貴族和王族們頓時心頭大驚,連忙詢問詳細(xì)過程。這些士卒中有當(dāng)時離松贊干布較近的人,他們說道:“**能役使天雷,用一個鐵筒子將天雷裝在裡面,對著人羣打出來,殺傷一大片。松贊干布和幾位大將軍便是這樣被天雷殺死的。”

聽士卒這般說,那些貴族和王族們不由面面相覷。

確定了松贊干布死亡的消息,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新問題卻是,誰可以任下一任贊普?

松贊干布至今無所出,而且也沒有什麼兄弟之類的。只有一個算得上松贊干布叔祖輩的老者,不過老人今年已經(jīng)七十歲了,走路都成問題。至於老者的兩個兒子,在跟隨松贊干布的父親朗日論贊四處征戰(zhàn)的時候戰(zhàn)死了。也就是說他們這一脈已經(jīng)沒有可以繼承贊普之位的人了。

這時候,他們又想到了祿東贊。祿東贊也是吐蕃的王族,但是論及血脈的高貴,卻是遠(yuǎn)遠(yuǎn)不如松贊干布一脈。然而,這祿東贊自從被松贊干布任命爲(wèi)大相之後,致力於改革吐蕃體制,在吐蕃國內(nèi)擁有很高的威望。而且其“智者”之稱,已經(jīng)得到了所有人的認(rèn)可,若是他來做贊普,定然會領(lǐng)導(dǎo)吐蕃走向強(qiáng)大。

當(dāng)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想的。

然而,沒過多久,長安那邊便傳來消息,說祿東讚羨慕長安繁華,願久居長安,不願回到吐蕃了。

那些早已存有異心,或是本來屬於其他部族,而被朗日論贊和松贊干布以武力征服的那些部族頓時不幹了,像什麼庸旌各部,唐旌穹波家的不滿,只有父王六臣和母后三臣這些舊貴族在嚷嚷著要在這九臣之中選出人來,作爲(wèi)新的贊普。

這庸旌各部和唐旌穹波家族原本就是被朗日論贊以武力征服的,而如今,在此次鬆州之戰(zhàn)中,吐蕃軍損失了十萬士卒和奴隸,勢力大大削弱。不甘寂寞的庸旌各部和唐旌穹波家族趁著這個機(jī)會宣佈獨立。

而原本臣服於吐蕃的蘇毗、羊同等部也宣佈不再臣服於吐蕃。

霎時間,整個高原的局勢變得微妙起來。

吐蕃舊貴族以父王六臣和母后三臣爲(wèi)代表,要求在九臣之中選出人來,作爲(wèi)贊普。而吐蕃新貴族卻是在松贊干布即位之後,重用大臣,他們形成的貴族集團(tuán)。有吞彌家、祿家爲(wèi)首。不過由於祿東贊深陷長安,祿家由年僅十六歲的祿東贊次子欽陵做主。所以祿家的勢力實際消減了許多,原先依附祿家的小貴族,轉(zhuǎn)而投向了吞彌家或是舊貴族。

內(nèi)部分裂,外部也是不穩(wěn)。庸旌、蘇毗雖沒有明確表示建國,但已然割據(jù)一方。而唐旌則直接宣佈了建國。至於羊同,原本就是一個擁兵**萬的國家。

除了這幾個國家之外,吐蕃鄰國泥婆國見吐蕃戰(zhàn)敗,也是蠢蠢欲動。

看著這份情報,張允文不由心頭暗笑:“嘿嘿,打吧,亂吧,反正不管老子的事!”

俺犯了個錯誤,關(guān)於松贊干布的。松贊干布這個稱號是後人對他表示尊重才這樣稱呼的。而在《新唐書》和《資治通鑑》等書中,則是稱呼其爲(wèi)“棄宗弄贊”,這纔是當(dāng)時人對他的稱呼吧!特此解釋並道歉!

第24章 洛陽城降第13章 送信第72章 中毒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97章 貞觀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462章 接風(fēng)洗塵第114章 跑步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114章 跑步第91章 臨國第289章 突破口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103章 羅成第492章 旱災(zāi)與爭水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262章 點將第6章 單挑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180章 歸程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219章 蘇烈第440章 安東都護(hù)第273章 釣魚第323章 百騎第189章 議事堂內(nèi)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258章 賜名第54章 挑釁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294章 分裂第82章 房杜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97章 貞觀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237章 燕王佑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16章 南北衙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35章 袁天罡第307章 遊戲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296章 擔(dān)憂第146章 正月第433章 張網(wǎng)感想第125章 狼羣第437章 再進(jìn)平壤第77章 尉遲恭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319章 賜婚第127章 奚族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74章 李淵到來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394章 凌煙閣第296章 擔(dān)憂第80章 勢力第131章 午餐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377章 于志寧第112章 新兵第79章 收買第307章 遊戲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436章 生擒淵氏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48章 刺殺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101章 盡滅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25章 重逢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176章 大漠第165章 構(gòu)陷第286章 來信第346章 瞄準(zhǔn)射擊第30章 住房問題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
第24章 洛陽城降第13章 送信第72章 中毒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97章 貞觀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462章 接風(fēng)洗塵第114章 跑步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114章 跑步第91章 臨國第289章 突破口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103章 羅成第492章 旱災(zāi)與爭水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262章 點將第6章 單挑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180章 歸程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219章 蘇烈第440章 安東都護(hù)第273章 釣魚第323章 百騎第189章 議事堂內(nèi)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258章 賜名第54章 挑釁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294章 分裂第82章 房杜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97章 貞觀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237章 燕王佑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16章 南北衙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35章 袁天罡第307章 遊戲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296章 擔(dān)憂第146章 正月第433章 張網(wǎng)感想第125章 狼羣第437章 再進(jìn)平壤第77章 尉遲恭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319章 賜婚第127章 奚族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74章 李淵到來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394章 凌煙閣第296章 擔(dān)憂第80章 勢力第131章 午餐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377章 于志寧第112章 新兵第79章 收買第307章 遊戲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436章 生擒淵氏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48章 刺殺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101章 盡滅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25章 重逢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176章 大漠第165章 構(gòu)陷第286章 來信第346章 瞄準(zhǔn)射擊第30章 住房問題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山县| 科技| 三原县| 通化市| 新乡县| 普定县| 谷城县| 保定市| 贵州省| 泗洪县| 体育| 武胜县| 潮州市| 平顺县| 高邮市| 宜兰市| 繁昌县| 盐亭县| 尉犁县| 交城县| 慈利县| 高雄市| 扎鲁特旗| 青铜峡市| 莱芜市| 特克斯县| 静海县| 阳东县| 额济纳旗| 阜宁县| 达州市| 开平市| 岚皋县| 阜新| 五家渠市| 吴桥县| 牡丹江市| 安吉县| 清水河县| 左权县|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