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2章 膽大包天

侯君集暗自得意自己能夠很好掩飾住收納財物一事,然而,此時的高昌城內,卻至少有兩人能夠猜到真相。

第一人是王玄策。這位當初的大唐使節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在高昌城安定下來之後,便開始四處尋找棉花種子。這一找,還真讓他給找到了。不過當他看到這些種子的時候,目光又迅速的瞄向了那些獻出種子的農夫。

大唐境內可沒人種過這東西,如果能帶幾個種了一輩子棉花的老農回大唐,到時候恐怕也好交代得多。於是使團裡的士卒在王玄策一聲令下之後,將幾位老農拖家帶口的拖走了。

當王玄策聽到侯君集說自己搬出來的大箱子乃是美酒的時候,當即不屑的撇撇嘴:“若是美酒,侯君集那人爲了表示清白恐怕早就拿出來讓陸雲喝了。\況且高昌城內由百年的美酒麼?開皇年間,突厥就破過一次高昌城,就算有,那時候也被突厥人給洗劫了,哪兒還會留到現在?”

另一個猜到真相的人卻是梅仁幸。這位調查院的高級頭目在唐軍攻進高昌城後,便一直縮在自家院子之中,也不出去和侯君集等人碰面。而見過他的唯一的一個人卻是王玄策,這位當初他救過的人。做情報的人,天生都有著一種謹慎。

原本他呆在高昌城內,還想著若是唐軍久攻不下,就出手幫上一把,搞個破壞什麼的,以達到擾亂高唱突厥聯軍,牽制其兵力的目的。可是出乎他的意料,唐軍直攻打了兩次,便攻下了高昌城。

雖說梅仁幸約束手下,儘量不與唐軍發生接觸,但是他不與唐軍接觸,不代表唐軍不找上門來。\當那些唐軍聽說侯君集從皇宮搬出十多口大箱子的時候,也不知是誰起的頭,這些唐軍士卒便在街上每家每戶挨著敲門,向其索要錢財,若是對方拒絕,便自己動手來。這場風波很快在高昌城內蔓延,也蔓延到了梅仁幸所在的宅邸。

當梅仁幸聽說有唐軍士卒過來索要錢財時,當即勃然大怒,命令屬下手持武器利刃,站在門口,與唐軍對峙。屬下連聲勸阻,梅仁幸這才停下來,狠狠的看了大門一眼:“去拿個幾百文錢把他們打發了!”

一衆屬下頓時大汗,你以爲這是在打發乞丐麼?同時,他們對於這位上司貪財的本性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雖然梅仁幸是這般吩咐的,但是屬下是不可能真拿著幾百文錢去打發那些大唐士卒,如果他們敢這樣做,可能會換來一頓暴揍。

就在他們一籌莫展的時候,門外傳了了陣陣喧譁之聲,卻是憲兵營的人剛好趕到。

站在門口,看著一個個士卒被憲兵帶走,這些梅仁幸的下屬們頓時長長出了一口氣。

“可是爲什麼唐軍會幹出這種事?”一個聲音突兀的在身邊響起。

“哇!”衆人回頭一看,卻是梅仁幸正站在衆人身邊,望著那些正在遠去的士卒,臉上滿是疑惑的說著剛纔的那句話。

“大人,你,你怎麼在這兒?你不是進屋去了麼?”

“剛剛出來!對了,你們聽說了唐軍爲什麼會來劫掠百姓的財物沒有?”

“呃,好心聽說侯大將軍從皇宮裡邊搬出了一大筆財物。\有人帶頭,這些士卒們自然是要跟著做了!”

梅仁幸聞言,不由皺起眉頭來。片刻之後,向衆人吩咐道:“你們立刻去查清楚此事的真實性!看看那侯君集是否真的從皇宮帶走大批財物!”

“喏!”這些屬下同時行禮道。

沒過兩天,憲兵營那邊便傳出來了關於這件事情的說法,說是侯君集帶走的是酒,而非什麼財物。聽到這種說法的梅仁幸卻是嗤之以鼻:“哼哼,你們說說,有誰看見鉅額財物會不動心?”

下屬聞言不由齊齊一翻白眼,這梅仁幸是在強加自己的價值觀道他人頭上。\

幾經折騰下來,還真讓這些遊俠兒和情報人員查出一點東西來。

據說當初侯君集進入皇宮之後,警備十分森嚴,若是有人靠近,定當被趕走。

據說那些箱子大部分分量不輕,需要四個人擡,僅僅四個箱子便讓馬車拉得十分費力了,裡面顯然裝著十分重的東西。

據說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最近出手極其闊綽,對於那些巴結討好的士卒的賞錢,也由原來的最低五十文,提高到最低一貫錢。

據說……

一綜合這些消息,梅仁幸便知道,那侯君集搬到自己大帳的,絕對不是什麼百年美酒,而是一大堆金銀珠寶。\想到這裡,梅仁幸的雙眼頓時綻放出金子般的光芒。

按照調查院的規定,梅仁幸第一時間便將這事情通過信鴿報了上去。從頭到尾,原原本本的敘述了一遍。

因爲此次侯君集犯了錯誤,梅仁幸便將目光盯在侯君集身上。

本以爲這場風波結束之後,能夠平靜一段時間,誰料侯君集竟然又做出一件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來。

這一日,薛萬均也領著兩萬五千人的大軍返回了高昌,侯君集看人員到齊,便琢磨著班師回朝的事情了。

可是,一旦班師回朝,這高昌的爛攤子交給誰來處理呢?本來侯君集聽說薛萬均將蘇定方留在輪臺,心頭也是暗暗高興,自己班師之後,可以將這個爛攤子扔給這蘇定方了。\可是,又一想,這豈不是成全了這小子麼?思忖片刻,侯君集便想出一個方法來。

他將原先那些屬於高昌的官員和唐軍武將盡數喚到高昌王宮之內,當著衆將的面,大大咧咧的坐在那王座之上,對衆人道:“今日喚你們過來,卻是有要事相商!”

見衆人默默不語,侯君集又接著說道:“我遠征大軍已經到齊,不日便會班師回朝。然而大軍一走,又恐各處生變,所以本將軍決定留下一支兵馬,另外在從諸位之中挑選部分人出來,作爲高昌各處之官吏,以維護當地秩序!”

此言一出,衆人譁然。\

高昌的大臣爲能夠留在高昌,不被押送至長安而感到興奮。而唐軍將領則是爲侯君集的膽大而感到驚訝。

“大將軍,不知你可有陛下的旨意?若是沒有,那麼你擅自任命官職卻是逾矩了!”薛萬均當先出列說道。

侯君集沉默片刻,朗聲道:“薛將軍,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況且情況緊急,若是我大軍撤離,西突厥來攻,何以保境,何以安民?”

薛萬均聞言,立刻說道:“不是有蘇定方領五千大軍駐守輪臺麼?蘇定方能征善戰,精通韜略,足以拒西突厥了吧!”

“這只是保境,那如何安民呢?在戰爭未定,謠言四起的時候,若是高昌百姓聽信謠言,出逃高昌,那但憑蘇定方,如何能使人心安定?所以本將軍纔會任命一些高昌人作爲官員,以起安定人心之用!”

薛萬均聽了這番話,終是一聲長嘆,邁步出了皇宮。\

“若是侯大將軍執意如此,那就請勿將末將牽連其中!”薛萬均的聲音遙遙的傳來。

侯君集聽得著聲音,面色一變,但是看著下面一衆人的目光,終於開口道:“好了,除了薛將軍反對之外,似乎沒有人反對了!那麼本將軍現在就任命官職!”

說完,侯君集任命了高昌、伊吾、蒲類、金滿輪臺等地的官員,除了三名軍中文員之外,其餘人皆是高昌人。他們做的都是文官。\整個高昌的軍事,侯君集準備全部交給蘇定方,畢竟他手中握著五千精銳唐軍。

那些入選的高昌官員望著侯君集高大的身影,臉上堆滿了諂笑。

其餘高昌大臣和高昌王族則是一臉的頹敗。侯君集班師回朝,就意味著他們也將隨同大軍一起去長安。這對於他們而言,是一條充滿未知的的旅途。

不過麴智盛則是看著侯君集露出一絲笑容來。他不會爲自己的命運擔心,因爲他知道,無論是在去長安的路上,還是到達長安,這位大將軍會好好的照料自己,畢竟那十多箱金銀珠寶不是白給的。

當侯君集在皇宮內任命官職事情傳遍整個高昌,遠在輪臺的蘇定方聽了之後,淡淡一笑,不置可否,又繼續操練著手下兵馬。

而近在高昌城的王玄策一聽見這個消息,則是搖搖頭,這侯君集雖說是屢立戰功,但驕矜之性,越發嚴重,此次竟敢在沒有皇帝陛下旨意的情況之下,擅自任命官職,也不知該說他恃功而驕好,還是膽大包天好!

“來人啊!”王玄策輕聲喚道。

一名使團裡的士卒出現在門口:“大人,有何吩咐?”

“呃,你去告訴下面的人,就說我們回京的時候,不跟大軍一道!如果那邊遣人過來詢問,你們給我推脫了!”

士卒行了一禮,正要下去,王玄策又接著道:“對了,梅大人他們的商隊還沒走吧?我們就與他們同行!”

梅仁幸再一次將一張用小楷寫著密密麻麻的數字的紙條捲起來,放進小竹筒之中,用蠟密封好,最後親手綁在信鴿腿上。輕輕往上一託,信鴿展翅高飛。

“唉,大軍班師回朝,你說我們是不是也該回去了?”梅仁幸對著身邊的下屬道。

不待下屬回答,梅仁幸便用十分肯定的語氣說道:“來趟西域,好好大賺了一把,真應該回去了!”

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147章 冠禮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456章 大勢第501章 清剿第71章 張亮第258章 賜名第148章 軍備第305章 軍訓第47章 潛入定州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291章 引誘第412章 應對之策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77章 尉遲恭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314章 高陽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219章 蘇烈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260章 吐谷渾第8章 死亡角逐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36章 手雷第37章 異動第205章 姑嫂第249章 招新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297章 風疾第37章 異動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481章 親人第316章 南北衙第300章 偷牛第283章 追擊第284章 伏誅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202章 炮擊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208章 康蘇密第283章 追擊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256章 請客第244章 麴文泰第218章 遲滯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227章 爭議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38章 遊俠兒第75章 留在長安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307章 遊戲第50章 再回長安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274章 收桿第228章 廷論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173章 出發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63章 圍獵第53章 長林軍第92章 登基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43章 一年第277章 赤水第257章 生了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86章 伏擊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271章 軍議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69章 退兵第311章 庭爭第242章 狩獵第26章 洛陽宅邸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488章 楚綜第173章 出發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16章 襲擾糧道
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147章 冠禮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456章 大勢第501章 清剿第71章 張亮第258章 賜名第148章 軍備第305章 軍訓第47章 潛入定州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291章 引誘第412章 應對之策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77章 尉遲恭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314章 高陽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219章 蘇烈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260章 吐谷渾第8章 死亡角逐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36章 手雷第37章 異動第205章 姑嫂第249章 招新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297章 風疾第37章 異動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481章 親人第316章 南北衙第300章 偷牛第283章 追擊第284章 伏誅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202章 炮擊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208章 康蘇密第283章 追擊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256章 請客第244章 麴文泰第218章 遲滯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227章 爭議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38章 遊俠兒第75章 留在長安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307章 遊戲第50章 再回長安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274章 收桿第228章 廷論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173章 出發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63章 圍獵第53章 長林軍第92章 登基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43章 一年第277章 赤水第257章 生了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86章 伏擊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271章 軍議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69章 退兵第311章 庭爭第242章 狩獵第26章 洛陽宅邸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488章 楚綜第173章 出發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16章 襲擾糧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尔盖县| 云安县| 宜宾县| 海南省| 谷城县| 长治市| 旬邑县| 涡阳县| 敦煌市| 湘潭市| 延川县| 赤壁市| 南开区| 吉木萨尔县| 贺州市| 柏乡县| 光泽县| 鹤壁市| 长顺县| 布尔津县| 龙江县| 平度市| 屯昌县| 砚山县| 伊金霍洛旗| 佛坪县| 大方县| 南投县| 柞水县| 泾源县| 精河县| 临夏县| 屏东县| 汝州市| 鸡西市| 岗巴县| 荆州市| 曲沃县| 乌鲁木齐市| 丽江市| 东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