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5章 餘波

當大軍返回長安時,已經是貞觀九年的冬月間了。

漫天的雪花從天空中洋洋灑灑,飄落而下,落在旗幡之上,落在衆士卒的衣甲之上。

十萬**回到長安,駐紮在長安外面,等著解散,迴歸各府。當然解散之前當然得好好的吃上兩頓,並且好好的逛逛長安城,還有要就是領取李靖承諾過的,屬於自己的戰鬥勳章。

當李靖帶著一幫將軍在兵部辦完手續,到李世民處交還魚符的時候,李靖便將這勳章之事提了出來,末了還說道:“此事全爲張允文一人所想!若是陛下心存疑慮,便儘可問他!”

李世民聞言“呵呵”一笑:“這軍工勳章之事,實乃大善,朕又能有什麼疑慮?倒是允文,你有這般好的點子,爲何早些不說,一直到如今才說出來?”

張允文道:“呃,並非不早些告訴陛下,這實乃微臣在吐谷渾纔想出來的!”

李世民笑了笑,轉而對李靖道:“明公放心,此事朕定然在十日之內辦理完畢!”

交還了魚符,李世民又在宮中設宴,大宴衆位將軍。

從皇宮出來,安排完相關事宜之後張允文便急衝衝的往家裡趕?,F在他可是急著見自己的嬌妻女兒。

當張允文的身影出現在家門口的時候,正抱著張琰在庭院中賞臘梅的李宇頓時呆住了,片刻之後,眼中便是淚水汪汪,看著張允文,眨也不眨,一句話也不說。

張允文當即笑著上前道:“宇兒,爲夫回來了!來讓爲夫抱抱!”

李宇俏臉頓時紅了起來。這時候,李宇懷中的張琰卻是拉了拉李宇的衣衫,笑聲問道:“大娘,是爹爹麼?”見李宇無言的點點頭,張琰頓時高興的發出兩聲“咯咯”的嬌笑聲,張著雙臂,奶聲奶氣的說道:“爹爹,抱抱!”

張允文先是一愣,接著哈哈一笑,走上前去,抱起李宇懷中的張琰:“來,爹爹抱!”

纔將張琰抱起,一個聲音便從廊上傳來:“琰兒別讓他抱,你這爹爹只知道領兵打仗,也不顧及一下家事,這一去,又是一年,也不知讓我們擔心了多久!”

偱聲望去,只見一宮裝麗人俏生生的立在迴廊之上,一雙盈盈的美目直射在張允文身上。

“呵呵,柔兒!”張允文對於支柔的話並不爲意,一手抱著張琰,一手牽著李宇,“我這不是回來了麼?“

李宇也笑道:“對啊,柔姐姐,相公今日回來,咱們得好好慶祝一下!”說著高聲說道,“來人啊!”

聽聞到聲音的梅香即刻趕了過來,一見張允文,也是滿是歡喜的說道:“老爺,你回來了!我們可是天天盼著你回來呢!”

聽了梅香的話,李宇似笑非笑的說道:“怎麼梅香,你也盼著老爺回來?”

梅香小臉微微有些紅,點點頭:“是啊,每天看到二位夫人愁腸百結的樣子,我們這些做丫鬟的便感到心疼!當然希望老爺早些回來了!”

李宇被梅香的話說的有些赧然了,趕忙嗔道:“梅香你這丫頭,盡在這兒說些什麼呢!還不快下去準備一下,今日我們擺下酒宴,爲你家老爺接風洗塵!”

梅香“咯咯”笑了兩聲,便退了下去。

大軍雖然返回長安,但是整個青海隴右地區,卻並沒有就此安定下來。

當初大軍初到青海,路途不熟,所以請了大量的本地黨項人做嚮導。後來偵察兵們逐漸熟悉了整個青海,這種情況才得以改觀。

而這些黨項人,在收了**的重金厚禮之後,也是盡心盡責的帶了路??墒钱?*撤走之後,這些黨項人自恃有功於大唐,竟然派遣軍隊攻擊疊州,妄圖掠之,爲疊州守軍擊退。

聽到這個消息,張允文心頭不由暗自揣測那黨項酋長是不是腦袋給門夾了,明知道大唐西征吐谷渾,其直接原因便是吐谷渾兵寇隴右諸州,如今怎的還敢派兵攻打疊州。

然而細細一查,卻發現其原因並不是僅僅一個恃功而驕,這卻是和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有關係。當初李靖以財物賄黨項之衆,延請向導。而黨項酋長拓跋赤辭來大帳中謂諸將道:“隋人無信,喜暴掠我。今諸軍茍無異心,我請供其資糧;如或不然,我將據險以塞諸軍之道?!崩罹概c衆將自是滿口答應。

然而當這李道彥行軍至闊水,見拓跋赤辭毫無防備,便出兵襲之,得獲牛羊千餘頭。

此舉惹起黨項諸部落及諸羌之怨怒,他們兵屯野狐峽,使得李道彥不得寸進。最後不得不繞路而行,爲拓跋赤辭所擊,損兵萬餘。如今,這黨項攻擊疊州,便是有拓跋赤辭親自帶領前來的。

在徹查清楚這事件始末之後,李世民令人將李道彥拘回長安,審判之後,理當處死,但念其勞苦功高,免死徙邊。

想起曾和自己並肩戰鬥過的戰友落得如此下場,衆將領也不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意。

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卻是讓張允文有些始料不及了。原來在最後評定功勞的時候,這斬殺伏允之功到底歸誰所有?李世民本欲四人均分,可薛萬均和薛萬徹均不同意,他們認爲,是薛萬徹斬下伏允頭顱,並硝制之後,送還回京的,當居首功。聽到這種說法,張允文嗤之以鼻,沒有和他們爭辯。倒是契苾何力,立在金殿之上,將事情本末,原原本本的講了出來。

最後李世民痛斥了薛家兄弟一頓,讓這斬殺伏允之功由四人均分。

不過在他聽完伏允引頸自戮後,兩百多騎士隨之而去後,頗是感嘆的說道:“這慕容伏允乃是一代人傑,隋強之時,則甘心隱忍,伺中原戰亂,方乘勢而起!如今死時都有部下相隨,真乃是不枉此生啊!”

最後評定完了功勞,城外將士應得的勳章悉數發了下去。其中,鐵製勳章統一領取,銅製勳章由十二衛將軍親手發下,銀製勳章由大將軍親手發下,金制勳章則是由李世民親自發下。

得到銀製勳章的有八十二人,而得到金制勳章的不足十人,僅僅有七人。這七人之中,有名士卒奮死搏殺,竟然斬殺了一百二十五名敵軍,居全軍之冠。還有一名士卒卻是因無意中發現了天柱王,並帶著百人衝擊天柱王千餘人的營造最終生擒天柱王而獲得金制勳章。

而馬望山迎在牛心堆一戰中射殺了敵軍主帥而獲得了銀製勳章,這讓他興奮不已。

當然,除了這勳章之外,還有一大批官制送了出去。

至於衆位將軍們,各人也皆有封賞。

張允文的爵位再次提了一級,成爲了平州縣公。雖然這縣公只是公爵之中最低的一級,其上尚有郡公、國公,但是,所有的公爵之中就數他的年紀最輕。當然,那些歸附的外族酋長和李唐皇族除外。

除了爵位,張允文的官制卻沒有什麼變化,仍舊是個左衛將軍。不過他得到的賞賜倒還不少。

就這樣,時間慢慢流逝,從初回長安的冬月初四,轉眼之間便到了冬月二十八。

冬月二十九這日,張允文和往常一樣上朝,卻發現朝中氣氛卻是有些不大一樣,御史臺的幾名官員望向李靖的眼神卻是有些詭異。

待李世民進入大殿,坐於龍座之上後,蕭瑀上前一步,大聲道:“陛下,御史臺昨日受到一封密信,今老臣陳之於陛下當面!”

說著從懷中取出信件來,雙手呈上。

李世民從旁邊內侍的手中接過信件,拆開掃了兩眼,便憤怒的將信件用力的扔在大殿之中“荒謬,實在荒謬!如此子虛烏有之言怎能相信?”

蕭瑀拾起地上的信紙,卻是朗聲道:“陛下,此事姑且不論真僞,一旦出現,便需要徹查,無論是誰也不得例外!所以臣建議,徹查李靖李僕射!”

此言一出,頓時一片譁然,武將們紛紛大聲辯駁道:“李僕射到底犯了什麼事,需要徹查?”

“難道就憑一封信就要徹查功臣?”

李靖還未說話,李世民便道:“蕭老,將書信與藥師一觀!”

蕭瑀遞上書信。李靖看了兩眼便不屑 說道:“此人雖是匿名,其筆跡也稍做了些許變化,但老夫還認得!此乃高甄生之筆跡!呵呵,想不到此人心胸如此狹隘,當日他誤了軍期,老夫打了他五十軍棍,今日便以密信告老夫謀反!”

聽得李靖這樣一說,李世民面色一邊,衆武將也是紛紛破口大罵,只有蕭瑀仍舊道:“這信確實從利州發出,至於是不是高刺史之筆跡,老夫也不清楚。不過既然有密信檢舉,那老夫當然得查,此乃老夫職責所在!還望李僕射恕罪!”

李靖笑道:“蕭大人哪兒的話,什麼恕罪不恕罪的,老夫家中大門敞開,各處僕役親兵登記在冊,到時候蕭大人查來便是!”說著,向李世民一揖,“爲表明老臣清白,老臣請陛下令刑部、大理寺連同御史臺三方同查!”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李靖一眼,點點頭:“朕許之!”

於是從當日起,御史臺、刑部和大理寺三方協同調查李靖在戰爭期間的舉動、言論,其府中人員、財物等諸多事項。半月之後,三方得出結論,此封密信純屬誣陷,李靖壓根兒就沒有一絲一毫的謀反舉動。

這個結果讓李世民感到欣慰的同時又感到憤怒,卻是下令調查這封密信是否真爲高甄生所書。調查下來,果真如此。

李世民本欲將其處死,但念及其爲秦王府功臣,便改死爲徙,流放邊疆。

有人向李世民進言道:“高甑生乃是秦府功臣,請寬其罪?!?

李世民卻道:“高甑生違李靖節度,又誣其反,此而可寬,法將安施!且國家自起晉陽,功臣多矣,若其獲免,則人人犯法,安可復禁乎!朕於舊勳,未嘗忘也,爲此不敢赦耳?!?

衆人聞言,只得悻悻退下,不復再言。

而李靖,在經過這一場誣告事件之後,便稱病修養在家,自絕賓客,即使是親友來訪,也不得隨便相見。

第3章 張文濟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220章 會兵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294章 分裂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114章 跑步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304章 玩具第245章 送禮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59章 豳州事發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76章 大漠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17章 遭遇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220章 會兵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132章 較量第226章 獻舞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499章 遼東寒第37章 異動第14章 新兵到來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87章 復仇第103章 羅成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248章 王玄策第191章 偶遇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79章 收買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455章 春雪第455章 春雪第290章 盜竊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35章 袁天罡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207章 投誠第38章 遊俠兒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21章 情報網絡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290章 盜竊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24章 洛陽城降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47章 潛入定州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510章 十年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168章 張允文的工作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284章 伏誅第44章 酒樓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40章 試炮第167章 判決第130章 歸附第71章 張亮第110章 比試第84章 埋伏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48章 刺殺第508章 山崩第295章 遷居第97章 貞觀第156章 先鋒鐵騎
第3章 張文濟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220章 會兵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294章 分裂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114章 跑步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304章 玩具第245章 送禮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59章 豳州事發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76章 大漠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17章 遭遇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220章 會兵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132章 較量第226章 獻舞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499章 遼東寒第37章 異動第14章 新兵到來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87章 復仇第103章 羅成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248章 王玄策第191章 偶遇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79章 收買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455章 春雪第455章 春雪第290章 盜竊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35章 袁天罡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207章 投誠第38章 遊俠兒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21章 情報網絡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290章 盜竊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24章 洛陽城降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47章 潛入定州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510章 十年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168章 張允文的工作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284章 伏誅第44章 酒樓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40章 試炮第167章 判決第130章 歸附第71章 張亮第110章 比試第84章 埋伏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48章 刺殺第508章 山崩第295章 遷居第97章 貞觀第156章 先鋒鐵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探索| 关岭| 潢川县| 池州市| 定兴县| 景东| 宁远县| 上高县| 本溪| 新宁县| 琼中| 株洲市| 扎鲁特旗| 淳化县| 罗田县| 迭部县| 乌兰浩特市| 通辽市| 洞头县| 儋州市| 布拖县| 乌兰察布市| 广宗县| 大田县| 万盛区| 临沧市| 陇川县| 蒲城县| 合川市| 双城市| 泊头市| 上栗县| 泽库县| 弥勒县| 嘉义市| 武威市| 满洲里市| 岳阳县| 长治县|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