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0章 吐谷渾

不出張允文所料,宴會結束之後,李恪果然過來,說是看望一下張允文。然而他見到的卻是衣衫不整的張允文躺在牀榻上,四周散發這一股濃濃的酒氣。

見得這種情形,李恪眼中頓時閃過濃濃的失望之色。

至於那三名樂工,最後還是沒有跟李世民進宮。李世民最終表現出了應有的氣魄,不僅沒讓三女入貢,反而詔令有司脫三女奴籍,贈其黃金百兩,任其遨遊天地去了。

待一衆賓客被李宇和梅香送出了門,張允文也倏地爬起來,開始洗漱換衣。而這時,劉氏兄弟和兩名老頭子也回到府中,報告了一下天然居和醉雲樓那邊的情況。

雖然張允文沒有親自去這兩處,但是,劉氏兄弟作爲張允文之兄,已是人盡皆知,也算是盡了地主之誼。而那些賓客也知道張允文陪的是誰,除了當朝中高官,還有皇帝陛下,所以張允文沒過來,也倒是不是那般失禮。

據兩位老頭子講述,二處酒樓的情況還算不錯,雖說賓客衆多,卻是有條不紊,加之酒美菜香,又有漂亮的樂工在一旁伴樂,所以也倒吃得盡心。

聽了他們這樣說,張允文放心下來。

接著,衆人便開始統計今日收到的禮物了。

先是一大疊禮單。張允文急急的翻著這些禮單,雙眼發光,不時的冒出“荷荷”的笑聲。看得旁邊的李宇直翻白眼:“相公啊,有什麼好東西讓你這般興奮?”

張允文一指禮單:“唔,這個!”衆人一看,只見禮單上寫著:寶馬“掣電”一匹、大紅蜀錦十匹、玉璧一雙、三寶玉如意一支。

“嘖嘖,這是哪家送的,這份禮可夠重啊!”李宇看了後,也笑著說道。

“唔,我看看!呃,代國公,是李靖李大將軍送來的!”

再接著往下看,只見這些禮物皆是不輕,大至寶馬雕車,小到筆墨紙硯,皆有人送來,且都是身價不菲的珍品。看到這些東西,張允文頓時笑道:“辦一次宴席就可賺這般多的好東西,可是將辦宴席支出的錢給賺回來了,若是以後我們再多辦幾次,豈不是發大財了?”

聽得張允文這般說法頓時惹起衆人白眼一片。

辦了滿月宴之後,張允文開始恢復正常的生活了。但是,宴會上李恪的話卻是讓張允文有了一絲危機感。所以,張允文無論是朝會還是平時公務,皆是小心翼翼,甚至隱匿蹤跡,就是不想讓李恪撞見。

這種謹慎的態度的確讓他沒有再碰見過李恪,偶爾李恪到家中時,他也總能在梅香的暗示之下不進家門,一直拖到李恪自覺離開。

這樣下來,也倒是沒什麼情況發生。然而,調查院送過來的情報卻是又讓張允文有些糾結了。

二月的時候,吐谷渾伏允可汗爲其子尊王向李世民求親,李世民採納長孫無忌的意見,允諾了這樁親事,但是卻要尊王親自來長安迎親。然而,一個多月過去了,尊王卻沒有出發的跡象。使臣詰問,伏允則要求大唐送親過來。

得到這消息的李世民並沒有發怒,只是淡淡冷笑一聲,在朝堂中說道:“吐谷渾伏允毫無誠意,既是如此,那朕便絕其婚姻,不再下嫁公主於吐谷渾!”

衆大臣頓時齊聲道:“陛下英明!”

然而事情並未結束,求親未成的伏允在李世民旨意傳達道吐谷渾的第二日,便遣兵入寇蘭、廓二州。雖然最後被當地守兵擊退,可是,這種態度無疑是在向大唐宣戰。這對高傲的李世民而言,是不可容忍的。

沒過兩日,又是一封加急的情報傳到調查院,只見上面寫著:“使者趙德楷爲伏允所執!”

當張允文將這份情報傳遞到李世民處時,李世民猛地一拍面前的幾案,厲聲說道:“朕當提兵百萬,親自滅了吐谷渾!”

張允文連忙勸道:“吐谷渾雖號稱雄兵二十萬,然地處西域,國力薄弱,遣一上將將兵十萬,即可滅之,何須百萬天兵,何須陛下親至?”

聽了張允文的話,李世民的臉色這纔好轉一點。

張允文接著道:“若是即刻出兵,定會落得個以強凌若之名,且定會爲朝中老臣所阻!”說道這裡,張允文目視李世民,卻見後者面無表情的點點頭,想必已是明曉張允文口中的“老臣”是誰。

“伏允入寇蘭、廓二州,此爲其一;今執大唐使臣,此爲其二。若是陛下召得吐谷渾使者,陳說禍福,而伏允怙惡不悛,此爲其三。三數已到,恐怕就是那些老臣,也不能再阻出兵了吧!”張允文半瞇著眼睛笑言道,那神情,極像傳說中的狗頭軍師。

聽完張允文的話語,李世民拍拍張允文的肩膀:“允文此言大善!呵呵,朕即刻召那吐谷渾使者過來,不,朕要親自前去,對那使者曉以利害,讓他帶話給伏允!”

張允文頓作激動之狀:“陛下事必躬親,實乃一代明君!”

聽得張允文如此**裸的馬屁,李世民雖然面色沒有什麼變化,但嘴角的笑意卻是怎麼也化不開。

第二日在朝會之上,李世民慷慨陳詞,歷數吐谷渾的罪狀,末了,卻是說道:“朕以德報怨,同意下嫁公主與他吐谷渾,可那伏允竟入寇蘭、廓二州在先,執使者在後,擺明了要和我大唐爲敵。但是,想我中原自古乃是禮儀之邦,朕亦是宅心仁厚,所以決定最後給吐谷渾伏允可汗一次機會,朕將親臨吐谷渾使團之處,對其使者曉以利害,若是伏允聞後,入朝請罪,那朕便既往不咎,若是伏允依舊執迷不悟,休怪朕不念情面!”

衆大臣頓時齊聲道:“陛下聖明!”就連那以孔穎達爲代表的老儒生,也是滿臉激動之色,口中喃喃念道:“聖人以德服人,教化天下,聖君亦當如此!”

當日下午,李世民便親自來到番館,召見那吐谷渾使臣,對其曉以利害。吐谷渾使者一直垂著腦袋,不敢正視李世民。

離開番館時,李世民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來。

半個月後,使者回到吐谷渾,將李世民的話語對慕容伏允重新說了一遍。伏允可汗聽罷,微微有些猶豫。倒是旁邊一人“哈哈”笑道:“大汗不必擔心,這唐皇雖然嘴上說得厲害,可是未必敢派兵來伐!我吐谷渾擁兵五十萬,大唐若是欲興兵來討,至少需要調集三十萬軍隊過來,光是其輜重糧秣便足夠讓其爲難。況且吐谷渾離大唐千里之遙,其間沙磧,難見人煙,冬日寒冰如刀,夏日驕陽似火,那**如何敢來?”

慕容伏允一看,此人卻是吐谷渾國相天柱王。此人乃是伏允最爲信任之人。自慕容伏允年老體衰之後,吐谷渾政務,皆又天柱王把持。如今聽到天柱王這般說,慕容伏允嘶聲笑道:“相國之言,便是本汗之意,一切便聽相國的吧!”

天柱王淡淡一笑,右手放於胸前,行了一禮,便離開大帳。

於是,自使者返回吐谷渾之後,慕容伏允並未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入朝請罪,卻是沉默下來。

此消息一傳回長安,李世民在朝會上淡淡的說道:“諸位愛卿,前者朕曾那慕容伏允曉以利害,令其入長安請罪,朕便既往不咎!可是如今,伏允不聽詔令,依舊坐守西陲!衆位愛卿你等且說說,朕當如何處置吐谷渾?”

李世民此言一落,兵部尚書侯君集便出列道:“吐谷渾不服王道,難以教化,且寇我城池,實當討之!”

侯君集話語剛落,另一人也出言道:“微臣亦贊同出兵討之!”此人卻是任城王李道宗。

有這二位帶頭,其餘諸多武將也齊齊要求出兵討伐。

這時候,卻見蕭瑀出列,站在大殿之中。一見他出列,張允文和諸多武將皆以爲這老頭要出言反對,卻聽見他用沙啞的聲音道:“前朝大業年間,隋皇兩徵吐谷渾,直搗伏俟城,慕容伏允竄逃黨項。漢軍盡佔其地,設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發天下輕罪徒居之,大興屯田。然隋末離亂,中原自顧不暇,慕容伏允趁機搶佔我四郡,投靠突厥。如今又對我大唐不敬,老臣以爲,此爲必徵之國,理當討之!”

聽了蕭瑀這話,衆武將心頭同時出了一口氣,這老頭總算沒有出來攪局。

蕭瑀說罷,卻見魏徵站出來道:“陛下,臣有言上奏!”

李世民笑道:“卿有話直言就是!”

魏徵道:“自我大唐盡滅東突厥,漠南遂空,然漠北薛延陀坐大,陛下乃於漠南設立軍府,廣遷內附諸部以實漠南,於我大唐與薛延陀之間,形成緩衝。如今這吐谷渾亦是如此,陛下若發兵滅之,則我大唐西疆將少一緩衝,故臣請將吐谷渾打得國力盡失,卻不滅之,以爲我大唐西域之藩屏!”

李世民聽了魏徵的話,頓時點點頭:“魏卿此言,老成謀國,實乃大善!”沉默半晌,他倏地起身,在大殿之中來回踱著步子。終於,站定之後,他朗聲道:“諸將聽旨!”

一衆武將霎時間齊刷刷的半跪下來。

“令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爲西海道行軍總管,左驍衛將軍樊興爲赤水道行軍總管,將邊兵及契苾、黨項之衆,以擊吐谷渾!”

二將領命後,李世民接著道:“爾等切忌,吐谷渾弓馬嫺熟,極易遠遁,若是其遠遁,追擊之時,切要謹慎!”

二將同時抱拳道:“喏!”

(明天需要趕一天的路,坐一天的車,設個自動發佈哈!)

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203章 攻佔第252章 宴會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300章 偷牛第215章 使團第48章 刺殺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211章 兵鋒第204章 定襄城第227章 爭議第306章 夏令營第4章 李世民與張允文第295章 遷居第252章 宴會第54章 挑釁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208章 康蘇密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257章 生了第121章 噪聲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133章 安置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68章 離間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456章 大勢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500章 滑雪板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81章 密謀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34章 所謂鴿子第66章 五隴阪第256章 請客第370章 薛仁貴第30章 住房問題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91章 臨國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3章 張文濟第55章 敗露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209章 入城第145章 太學生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500章 滑雪板第177章 薛延陀第37章 異動第147章 冠禮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312章 態度第319章 賜婚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230章 耕地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202章 炮擊第9章 裝神弄鬼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176章 大漠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148章 軍備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171章 李道玄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288章 密談第109章 押注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127章 奚族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210章 破城第39章 斷腿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16章 襲擾糧道第361章 新年雜事
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203章 攻佔第252章 宴會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300章 偷牛第215章 使團第48章 刺殺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211章 兵鋒第204章 定襄城第227章 爭議第306章 夏令營第4章 李世民與張允文第295章 遷居第252章 宴會第54章 挑釁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208章 康蘇密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257章 生了第121章 噪聲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133章 安置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68章 離間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456章 大勢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500章 滑雪板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81章 密謀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34章 所謂鴿子第66章 五隴阪第256章 請客第370章 薛仁貴第30章 住房問題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91章 臨國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3章 張文濟第55章 敗露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209章 入城第145章 太學生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500章 滑雪板第177章 薛延陀第37章 異動第147章 冠禮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312章 態度第319章 賜婚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230章 耕地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202章 炮擊第9章 裝神弄鬼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176章 大漠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148章 軍備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171章 李道玄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288章 密談第109章 押注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127章 奚族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210章 破城第39章 斷腿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16章 襲擾糧道第361章 新年雜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徐汇区| 杭锦旗| 崇文区| 兴仁县| 泰宁县| 宁强县| 澄江县| 武宣县| 开远市| 德阳市| 曲靖市| 彩票| 兰州市| 长汀县| 青海省| 介休市| 安达市| 高碑店市| 军事| 石棉县| 贞丰县| 临西县| 聂荣县| 广东省| 门头沟区| 确山县| 绍兴市| 青海省| 无锡市| 宝鸡市| 南城县| 旬阳县| 景东| 双峰县| 呼图壁县| 古田县| 临朐县| 石柱| 北安市|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