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

這頓宴席吃了將近一個時辰。其間,一罈罈美酒被送上酒桌,從葡萄酒到宮廷制的米酒,再到天然居釀的“神仙醉”,盡皆進入了幾人肚中。

蘇定方還是第一次喝這神仙醉,端起酒香四溢的酒盞,不由吞吞口水,然後仰頭便喝了一大口。一股猛烈的辣勁在口喉之間爆裂開來,直讓蘇定方垂下頭咳嗽不已。擡起頭時,卻發現了衆人戲謔的眼神。

待宴席散了,蘇定方還抱著那壇未喝完的酒,笑著對衆人說道:“這個歸我,你們誰也別搶!”

尉遲寶林聞言,不屑的說道:“每次我們來張大哥這兒,都會抱兩壇未開封的酒回去,誰會在乎這個啊!”

“啊!”蘇定方看著手中半罈子酒,目瞪口呆。\

當張允文挨個將他們送出門時,還真的每家送了兩壇酒。尉遲寶慶頓時眉開眼笑的說道:“還是張大哥這邊好!看來我們兄弟要常來啊,溝通一下感情!”尉遲寶林在一旁不停的點頭,表示贊同。

看著這隻有十五六歲,個頭卻又成年人高的兩兄弟,張允文遞出一個鄙視的眼神。

時間如同流水一樣慢慢的溜走了。不知不覺間,十月份便這樣過去了。

此時秋收已經差不過完成了。今年的氣候差不多稱得上是風調雨順,所以李世民對於今年能夠豐收是報了很大期望的。

想當初,從貞觀元年到貞觀三年,這老天爺彷彿是在折騰人一般,從未順利過。\貞觀元年,關中春旱;二年,天下蝗災;三年,大水。直到今年,也就是貞觀四年,氣候纔算轉好,沒有什麼天災。

待各地糧食收成報上來,李世民這才鬆了一口氣。想當初的災害不斷,使得流民叢生,無數農民因土地沒有收成而賣去土地,換取糧食。當換取的糧食吃完後,又不得不背井離鄉,成爲流民。給整個大唐帶來了幾分不安定。

如今,天下豐收,多數流民返回家鄉,雖然沒有田地,但卻可以做佃戶,佃那些世家的田地來種,養家餬口倒還能支撐過去。流民漸漸消失,大唐也漸漸安定下來。

然而另一個問題卻出現了,那就是世家大族兼併土地的問題。\利用不利的年景兼併土地,這是他們獲取土地常用的方式。而大唐稅賦主要來自於廣大的自耕農,於世家大族收取的反而較少。世家大族們的這般做法,分明就是在同國家搶奪賦稅稅源。然而李世民對於這種情況卻是徒嘆奈何,想要改變,卻是無力改變。遍觀整個朝廷官吏,上至中樞丞相,下到地方小吏幾乎全是士族,其關係層層交疊,盤根錯節,幾乎構成了幾個大的利益集團。就算有一兩個從寒門提拔上來的官員,在如此環境之中又能起到什麼作用。

所以,李世民在心裡邊一直祈禱著風調雨順,只有風調雨順,才能不出現流民,減緩世家對土地的兼併。

和李世民擔心的不一樣,張允文擔心的卻是趙毅和一百名偵察兵。\

自六月份趙毅帶領偵察兵出發之後,到十月的時候已經快四個月了,就算是算上趕路和行動的時間,這四個月的時間也綽綽有餘。可是,迄今爲止,還沒有傳來任何消息。

張允文心頭開始不安起來。

站在調查院門口,張允文這纔想起自己已經有許久沒有進過這兒了,而將精力放在偵察營和軍事學院上。這裡的運作幾乎全交給幾位頭目來做。

進入調查院,張允文先是在各處衙司走馬觀花的查看了一遍,卻見整個調查院工作得有條不紊,各處衙司各司其職,協力同心。浩繁的情報被整理得井井有條。

隨後,張允文直接來到了林然的辦公地點。\林然主管民事情報,手中店鋪、商隊遍佈整個大唐及四境。與之相比,陳全康的軍事情報體系範圍就要窄得多,張允文只讓他們將精力集中在吐蕃、吐谷渾、西突厥和高麗身上,對這幾個地方進行滲透,而對林邑這等小國,則是無視。所以張允文想要了解那邊的情報,只有去找林然。

跟林然把事情一說,林然當下喚進來一名文書道:“你去林邑國最近兩個月的情報都送過來!”

那名文書行了一禮,退出房中。

片刻之後,那小吏便拿來了二十多張薄薄的紙。張允文接過一看,上面既有記載林邑的地形地貌、城市村落、資源分佈等基本情況,也記載了林邑國上至國王、下到小吏的基本情況,可謂是詳盡之極。\

然而這些情況對張允文都沒用,他直接一張張的迅速翻開。終於,他找到了一絲線索。

只見一份情報上面寫道:“八月十九至今,林邑國王範頭黎未曾開朝。其北方邊軍頻頻出動,疑有大事發生。”

一看到這份情報,張允文便知趙毅他們得手了。趕忙往下連翻了幾張,卻再也沒看見類似報告,只得悻悻放下手中情報。

不過從請報上來看,八月十七便已經捉到了那國王範頭黎,到現在也該回來了!

的確,此刻趙毅等百人正帶著範頭黎往關中方向行來,最多十日便可抵達長安。

當初他們百騎南下,一路上經過蜀中,路過南夷諸部,還和幾個不開眼的部落打了兩仗,這纔到達交州。\此時已經是八月十二了。這段路程足足耗去了他們兩個月的時間。

到了交州之後,趙毅直接找到了交州都督府,找到了交州司馬,拿出了李世民的詔書,讓這位還未見過從未見過天子詔的司馬配合自己行動。

然後趙毅想著這般進入林邑國,人生地不熟的,而且口音還不對,說不定一眼便會讓林邑人給認出來,既是如此,何不乾脆僞裝成商隊。

於是,一支五十人的商隊帶著從交州買來的貨物出發了。至於另外五十人,則是潛伏暗處,伺機行動。

光明正大的進入林邑之後,打著商隊的名號,四下活動,將沿途的地形小道摸得一清二楚,哪裡可藏兵,哪裡容易跑,哪裡可隱蔽,都牢牢記在心中,說不定過些日子便可用上。\

就這樣一路來到林邑國的都城。見到這所謂的都城的時候,衆人不由不屑的笑了兩聲,這個所謂的都城,比起大唐許多縣城都不如,更別說什麼州城郡城了。

來到都城之後,又花了五天時間偵察地形,找到幾個主要兵營的方位,勾畫出進攻路線和逃跑路線,制定了三套方案。待萬事俱備,便只欠東風了。

終於,讓他們等到一個東風。八月十八那日林邑國國王範頭黎要出城狩獵。在裡邊看到皇帝儀仗的偵察兵們當下通知了趙毅。\趙毅一拍桌子,決定即刻行動。

這林邑國國王出城狩獵的規模排場雖比不上李世民,但也是封了山,三百多名皇宮衛士守衛著方圓十餘里的地方。雖然有些捉襟見肘,但也從未出過什麼意外。

在國王在五名侍衛的陪同下追著羣猴子進入森林深處時,那悄悄跟蹤而至的偵察兵沒費什麼力氣就將範頭黎給捉了。

當偵察兵們向趙毅請示如何處置那五名侍衛時,趙毅本想就地格殺,卻忽然想起張允文說的剛易折而柔能久,於是下令敲暈這五人後,帶著範頭黎迅速離開。他這番舉動倒是正確之極,這五名侍衛之中,便有那範頭黎愛妃的兄弟,也就是範頭黎的小舅子。若是殺了這幾人,那後果可就嚴重了。\

接下來偵察營便陷入了林邑國舉國上下的追捕之中。北部邊軍,各地戍軍皆加入了搜捕行列。偵察兵們倒是好逃脫,但是帶著一個林邑國王逃竄卻不是一件好辦的事。趙毅不得已只好採納當初張允文的建議,找士卒喬裝國王,分兵兩路,引開追兵。

這樣經過一番虛虛實實的追捕與反追捕之後,趙毅終於將這位國王帶到了愛州,而愛州,已經聚集了一萬多大唐士卒,做接應偵察兵之用。

過了愛州,趙毅便放下心來,一路北上交州,也用不著那般提心吊膽的了。在交州等了數日,那支負責迷惑敵人視線的偵察小隊也回到了交州,趙毅這才命令衆軍士出發。

回來的時候多了一位林邑國國王,衆人也不敢像來時那般風餐露宿,還得好好的照顧這位範頭黎國王。而這位國王在得知趙毅他們是大唐軍隊之後,反倒是放開了,不時的和偵察兵們說些什麼,一點也沒有身爲俘虜的覺悟。尤其是在進入蜀中之後,更是問東問西,一點也不知道收斂。在看到大唐中州、上州那雄偉的州府城,川流不息的人流時,這位國王頓時驚歎道:“這兒一定是你們大唐的國都吧!”

此言一出,衆偵察兵皆是一陣狂笑,直讓範頭黎莫不著頭腦!

這時候趙毅解釋道:“這哪裡是我們的國都,這不過是一個區區的州府而已。我們長安城可比這州府大上十倍、二十倍!”

範頭黎聞言,眼中頓時閃過一絲不相信和濃濃的羨慕。

趙毅也沒有爭辯,直接帶著這位國王一路往長安走去。

經過十日的行程,偵察兵帶著這位國王終於到達了長安城外。

離長安城還有一里的官道上,範頭黎目瞪口呆的望著面前這座氣魄宏大的長安城,滿是不可思議的指著長安方向,向趙毅問道:“這,這就是大唐的長安城?”

第229章 遷移第286章 來信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308章 野炊第76章 新年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229章 遷移第87章 復仇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130章 歸附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260章 吐谷渾第284章 伏誅第116章 安排第88章 威逼第276章 馳援第159章 南遷第160章 退敵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283章 追擊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252章 宴會第304章 玩具第87章 復仇第185章 炮兵第248章 王玄策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316章 南北衙第77章 尉遲恭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183章 朝堂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104章 戡亂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289章 突破口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434章 捕獵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192章 功成第224章 歸程第91章 臨國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93章 入見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75章 留在長安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114章 跑步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132章 較量第91章 臨國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103章 羅成第177章 薛延陀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257章 生了第145章 太學生第34章 所謂鴿子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316章 南北衙第303章 擴編第488章 楚綜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186章 世家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197章 糧草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285章 餘波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45章 開業第501章 清剿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145章 太學生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239章 槊戰第308章 野炊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1章 徐二狗第222章 罷兵第144章 歲末第147章 冠禮
第229章 遷移第286章 來信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308章 野炊第76章 新年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229章 遷移第87章 復仇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130章 歸附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260章 吐谷渾第284章 伏誅第116章 安排第88章 威逼第276章 馳援第159章 南遷第160章 退敵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283章 追擊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252章 宴會第304章 玩具第87章 復仇第185章 炮兵第248章 王玄策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316章 南北衙第77章 尉遲恭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183章 朝堂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104章 戡亂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289章 突破口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434章 捕獵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192章 功成第224章 歸程第91章 臨國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93章 入見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75章 留在長安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114章 跑步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132章 較量第91章 臨國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103章 羅成第177章 薛延陀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257章 生了第145章 太學生第34章 所謂鴿子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316章 南北衙第303章 擴編第488章 楚綜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186章 世家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197章 糧草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285章 餘波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45章 開業第501章 清剿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145章 太學生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239章 槊戰第308章 野炊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1章 徐二狗第222章 罷兵第144章 歲末第147章 冠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九龙城区| 文安县| 临洮县| 临泉县| 江永县| 塔河县| 绥化市| 白城市| 偏关县| 绥滨县| 越西县| 长寿区| 遵义县| 绿春县| 邵阳县| 永州市| 革吉县| 县级市| 长葛市| 文登市| 侯马市| 西平县| 确山县| 岢岚县| 马山县| 安仁县| 林州市| 宁津县| 西城区| 咸丰县| 宁海县| 沿河| 丰顺县| 和平区| 舒兰市| 郓城县| 甘肃省| 大足县| 临漳县| 武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