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4章 彈劾

當張允文離家上朝之時,李宇和支柔還帶著酒氣躺在各自的房間裡呼呼大睡,而王妍同樣在客房裡宿醉未醒。

想起昨日三人拼酒的模樣,張允文不由暗暗搖頭。哪怕是看起來溫婉的李宇,在酒精的刺激之下竟然是如此的豪放,踮起腳尖勾著王妍的肩膀,和她一碗碗的灌入腹中。所幸這壇酒是宮廷製作的米酒,而非是張允文製作的烈酒。饒是如此,三人仍是醉得不省人事。張允文找來幾名侍女,纔將三人一一送入房間。

經(jīng)過這一次,恐怕以後他們喝酒時會節(jié)制許多吧!

不知不覺間來到皇宮之中,和一衆(zhòng)官員打了招呼,然後靜靜的候著早朝開始。

進入太極殿,張允文照例站在武將這邊,又準備當半天的木樁子。\

片刻之後,一名身穿黃袍的少年從殿後走出,站在大臣之首的位置。卻好似太子李承乾。張允文看那李承乾笑容滿面的,站定之後,和幾位重臣打了一下招呼,然後拱手肅立,靜待李世民。

看他滿面春光的,莫非有什麼喜事?張允文心頭暗暗說道。

沒多久,李世民便悠然的從殿後來到太極殿,慢慢的坐下。

羣臣同時行禮之後,李世民道:“今日朝會,朕有事宣佈!”

此言一落,站立在旁邊的劉賢上前半步,用尖利的聲音道:“自今訟者,有經(jīng)尚書省判不服,聽於東宮上啓,委太子裁決。若仍不服,然後聞奏。”

此詔一宣佈,除了長孫無忌等幾位重臣之外,其餘大臣包括張允文在內(nèi),皆是微微一驚。\

難怪李承乾這小子滿臉喜色的,原來真有喜事!

在宣佈完詔令之後,李世民道:“衆(zhòng)卿可有事上奏?”

李世民話音剛落,只見一道身穿紫袍的身影出列,站立大殿之中:“陛下,微臣有事上奏!”

此人鬢須花白,身材高瘦,站在殿中,腰板挺直,目不斜視,卻又一股剛正凜然的氣勢。他便是被李世民成爲“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良臣”的蕭瑀。雖說張允文和此老並不熟悉,甚至和他家的蕭銳還有過一些小衝突,可這並不妨礙張允文對蕭瑀人品的欣賞。

只見蕭瑀雙手捧著象牙板,大聲說道:“今日臣要彈劾兩人,一是李靖,一是張允文!”

一聽到自己的名字,張允文倏然一驚,卻又即刻微微一笑,漫不經(jīng)心的在衆(zhòng)大臣的目光中靠著柱子,看著蕭瑀。\

再看李靖,只見他神色平靜,彷彿蕭瑀彈劾之人並非自己。

只聽蕭瑀道:“臣彈劾李靖、張允文御軍無方。昔者破突厥牙帳,其中珍寶,多爲士卒所擄,而二人所獲,亦是不少!請陛下準付有司查證!”

李世民聽了蕭瑀奏章,面色一沉,隨即笑道:“李愛卿、張愛卿方纔爲大唐立下汗馬功勞,若是真有此等小節(jié)上過錯,朕特赦之!”

蕭瑀還待進言,李世民揮揮手,示意蕭瑀退下,同時說道:“蕭公暫且退下,朕自會處理此事!”

蕭瑀只好退回臣列之中。\

張允文看著蕭瑀一臉憤憤的樣子,不由暗暗搖了搖頭,此老當真是是執(zhí)拗得緊啦!

這時候,一名身穿紅色官袍的官員出列奏道:“陛下,臣有事上奏!”

李世民一看,此人卻是鴻臚寺的官員:“準奏!”

那人道:“前者林邑國僅朝貢火珠一顆,且表辭之中,多有不順之意!臣特請陛下出兵討之!”

李世民沉吟片刻,卻是緩緩的搖了搖頭:“好戰(zhàn)者亡,如隋煬帝、頡利可汗,皆耳目所親見也。小國勝之不武,況未可必乎!語言之間,何足介意!”

那官員卻依舊拱手說道:“陛下,此事關(guān)乎我朝天威,豈能就此作罷!昔者楚停貢苞茅,齊桓公以王師之名討之,終使楚復(fù)貢。\今日林邑國雖小,然歲貢之多,於南蠻諸國之中,卻是名列前茅。若是縱其行徑,恐爲他國仿效,無視我朝天威。故臣請伐之,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幾名禮部和鴻臚寺紛紛出言附和,請徵林邑。

李世民看著下面的官員,伸出手指,敲擊著龍椅扶手,片刻之後,方纔說道:“此事朕先考慮一番,容後再議!”

幾名官員互相對視一眼,無奈退回臣列之中。

接下來卻是一些小事,關(guān)乎禮法刑律,死刑覈準之類的事,有的是李世民當廷決斷,有的是收了奏章,回去慢慢考慮,大部分則是交由南衙諸部門處理。\

待諸事完畢,李世民便宣佈朝會結(jié)束,當先離開太極殿。衆(zhòng)臣也三三兩兩的離開太極殿。

張允文也要離開,卻見李靖依舊站立在原地,當下走上前去,笑著說道:“朝會散了,大將軍怎的還不離開?”

李靖見是張允文,“呵呵”笑了一聲:“原來是允文啊,老夫正要找你呢!走,你我同去見陛下!”說著拉著張允文便往後殿走去。

被李靖的手一拉,張允文頓覺一股大力傳來,猝不及防,差點跌倒。連忙滑動兩步,免得在這太極殿內(nèi)跌個跟頭。同時心頭駭然,這李靖不愧是一代名將,雖然年近六旬,可手上的勁力,比起自己來,也是遑不多讓啊。

二人向侍衛(wèi)打聽到李世民如今身在立政殿,當下趕了過去。\

立政殿卻是李世民處理奏章的地方。

二人站在殿外,讓一名內(nèi)侍進去通報,片刻之後,李世民洪亮的聲音便傳了出來:“還呆在外面幹什麼?還不進來!”

李靖和張允文進入大殿之中,只見這立政殿和太極殿比起來,卻是顯得簡樸了許多。大殿中央擺放著一座半人高的香爐,卻沒有煙霧騰起。大殿兩旁盡是粗大的柱子,垂著柔和的幔帳。盡頭處,李世民正坐在一張書桌之後,面色複雜的看著慢慢過來的二人。

“微臣見過陛下!”二人行禮道。

李世民輕嘆一聲:“唉,二位愛卿不用多禮了!”待二人起身,他示意二人坐下,卻不說話,只是看著他們。\

張允文被李世民的目光盯得極不自在,不由挪了挪屁股。

“藥師啊,你讓我說你什麼好呢!若論及戰(zhàn)事,天下間何人敢與你李藥師並轡當世?,可是,爲何攻陷牙帳之時,會有這等事情出現(xiàn)?你領(lǐng)兵多年,難道還不知軍紀爲何物麼?”李世民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輕聲說道。

李靖聞言,卻是一言不發(fā),默默的跪在地上,對著李世民頓首叩倒。張允文也只好跟著跪在地板上。

李世民見李靖這幅模樣,頓時加大聲音斥道:“藥師,你身爲三軍主帥,卻是約束手下將士不嚴,以致縱兵劫掠牙帳財物。若論罪責(zé),你是首當其衝。若是因你放縱手下兵士導(dǎo)致牙帳生變,那又該如何是好?”

說了幾句訓(xùn)斥之言,李世民心頭稍稍鬆了一下,看著長拜頓首的李靖,長嘆一口氣:“藥師,還有允文,你們都起來吧!”

張允文聞言,“嗖”的一聲站了起來。\李靖則是默默起身,垂手肅立。

李世民站起身來,走到李靖面前,沉聲說道:“隋史萬歲破達頭可汗,有功不賞,以罪致戮。朕則不然,錄公之功,赦公之罪。”

說完,又賞賜了李靖絹千匹,加采邑五百戶,令秉筆內(nèi)侍記下。

處理完李靖,李世民轉(zhuǎn)向張允文,面色一沉:“允文,你可知罪?”

張允文頓作疑惑狀:“陛下,小婿何罪之有啊?”

聽得張允文此時自稱“小婿”,李世民心頭不由微微一笑,嘴上卻哼道:“你領(lǐng)兵生擒頡利等人,雖說功勞甚大,但是,今日蕭瑀參你御軍無方,縱兵爲掠,這又如何解釋?”

張允文輕笑一聲,反問道:“陛下信這話麼?”說這話時,張允文雙目直視李世民,滿是自信。\

李世民看著張允文的目光,忽地一笑:“不信!”說完,笑聲漸大,末了,止住笑聲,拍了張允文的肩膀,“允文,那偵察營自建立伊始,朕便一直看著,看他們?nèi)绾蔚挠?xùn)練,如何的作戰(zhàn),日常生活如何,品德操守又如何。所以朕相信這支虎賁之師怎會做出如此行徑!定是有人在誣陷於你!”

張允文頓時半跪道:“陛下明察秋毫,洞若燭火,微臣佩服!”

再看李靖,只見他臉色如常,彷彿什麼都沒有發(fā)生過一樣。

李世民坐回座位,拿起一份奏章,長嘆一口氣,說道:“你們來了正好,朕也有一件事,有些猶豫不絕,你們且來爲朕參謀參謀!”

李靖沉聲道:“不知陛下所說的是何事?”

“便是那林邑之事了!這林邑如此藐視我大唐,朕心中自恃氣憤,但考慮到林邑處嶺南之南,裡關(guān)中萬里,多有叢林,蚊蟲滋生,瘴氣環(huán)繞,若是派兵前往,恐耗費頗巨而死傷慘重!故朕在朝堂之上才說勝之不武,不願計較!”李世民放下奏章,頗有些無奈的說道,“藥師,允文,你二人一人乃是謀略無雙的大將,一人乃是精於作戰(zhàn)的小將,你們且說說,這事該如何去做纔好?”

李靖沉吟片刻,說道:“林邑之事,關(guān)乎我大唐在南荒天威,不光是林邑,還有六詔諸部、真臘、驃國諸國,皆我大唐屬國,若是林邑先例一開,那我大唐在南荒之地,恐失威嚴。所以臣以爲,須出兵教訓(xùn)一下林邑!”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又望向張允文。

張允文沉默片刻,忽然說道:“陛下,微臣可以帶人活捉那林邑國王!”

第72章 中毒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432章 歸來第282章 城降第209章 入城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63章 圍獵第473章 第一步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345章 鬆州大戰(zhàn)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72章 中毒第152章 成親第162章 入朝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215章 使團第318章 聚散第397章 亂平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258章 賜名第34章 所謂鴿子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287章 客棧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33章 賞賜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256章 請客第336章 賜宴望雲(yún)亭第292章 會面第88章 威逼第219章 蘇烈第58章 東宮動作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229章 遷移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224章 歸程第259章 當衆(zhòng)拜師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21章 情報網(wǎng)絡(luò)第363章 各方反應(yīng)第495章 前程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276章 馳援第79章 收買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37章 異動第479章 長安月第15章 夜襲第345章 鬆州大戰(zhàn)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291章 引誘第493章 兩村鬥毆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234章 彈劾第88章 威逼第218章 遲滯第158章 三而竭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148章 軍備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482章 妖僧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222章 罷兵第303章 擴編第212章 遭遇戰(zhàn)第172章 出發(fā)前的準備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166章 風(fēng)波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283章 追擊第308章 野炊第19章 還關(guān)第84章 埋伏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320章 趨利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80章 勢力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274章 收桿第345章 鬆州大戰(zhàn)第160章 退敵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458章 東都牧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195章 出征
第72章 中毒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432章 歸來第282章 城降第209章 入城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63章 圍獵第473章 第一步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345章 鬆州大戰(zhàn)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72章 中毒第152章 成親第162章 入朝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215章 使團第318章 聚散第397章 亂平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258章 賜名第34章 所謂鴿子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287章 客棧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33章 賞賜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256章 請客第336章 賜宴望雲(yún)亭第292章 會面第88章 威逼第219章 蘇烈第58章 東宮動作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229章 遷移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224章 歸程第259章 當衆(zhòng)拜師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21章 情報網(wǎng)絡(luò)第363章 各方反應(yīng)第495章 前程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276章 馳援第79章 收買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37章 異動第479章 長安月第15章 夜襲第345章 鬆州大戰(zhàn)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291章 引誘第493章 兩村鬥毆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217章 夜襲牙帳第234章 彈劾第88章 威逼第218章 遲滯第158章 三而竭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148章 軍備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482章 妖僧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222章 罷兵第303章 擴編第212章 遭遇戰(zhàn)第172章 出發(fā)前的準備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166章 風(fēng)波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283章 追擊第308章 野炊第19章 還關(guān)第84章 埋伏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320章 趨利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80章 勢力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274章 收桿第345章 鬆州大戰(zhàn)第160章 退敵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458章 東都牧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195章 出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江县| 靖宇县| 六盘水市| 寿光市| 咸阳市| 宁海县| 武夷山市| 东阿县| 延寿县| 开平市| 盐城市| 庆城县| 密山市| 巴彦淖尔市| 海城市| 故城县| 商河县| 常州市| 城市| 巨野县| 明光市| 轮台县| 大庆市| 腾冲县| 张北县| 河源市| 石首市| 镶黄旗| 将乐县| 邮箱| 乐昌市| 泾源县| 靖安县| 当雄县| 木兰县| 仙游县| 巧家县| 凌云县| 连平县| 普兰县|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