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6章 僵持

朔州城李靖屯兵三萬,雲(yún)州城李世績屯兵三萬八千。二人互爲犄角,遙遙虎視定襄城、突厥牙帳。

從六月中旬開始,天氣漸漸熱了起來,空氣之中,因缺少水分,瀰漫著一股衝動、浮躁的氣憤。平時訓練之時,稍稍一動,便是汗出如漿,溼透了麻布衣衫。

在這越來越浮躁的氣憤中,士卒之間常有小規(guī)模的鬥毆事件發(fā)生。對於這種情況,衆(zhòng)領(lǐng)兵將領(lǐng)卻不知如何是好,若是放任不管,則後果嚴重,極可能造成大規(guī)模的動亂;若是強行彈壓,又易造成兵將離心,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良好的兵將關(guān)係就會消失不見。\所以,衆(zhòng)位將領(lǐng)只好一齊求見李靖,希望李靖能處理這件事。

正在聽張允文論及火炮攻城戰(zhàn)術(shù)的李靖聽到將領(lǐng)們的要求之後,一指張允文:“這位乃是左武衛(wèi)將軍,當朝駙馬都尉,太谷縣伯張允文,諸位想必也認識!允文在管理軍事學院其間對於這類事件深有經(jīng)驗,所以老夫全權(quán)委任允文處理這件事!”

張允文自被貶爲右衛(wèi)中郎將之後,一直未曾有所升遷,直到貞觀三年正月,朝堂大變,武德老臣退出中樞,張允文才又被任命爲從三品左武衛(wèi)將軍。\至於爵位,尚無戰(zhàn)功,也就無爵可封。

知道張允文底細的人一直對他客客氣氣的,而那些常年駐防在外的將領(lǐng)聽到張允文的官銜爵位時,不由大吃一驚,想不到這位年紀輕輕的青年人竟然是一個從三品將軍。想起自己人到中年也不過中郎將,一些將領(lǐng)頓時感嘆人生際遇不同??!

張允文看著這位將差事往自己身上拋的李靖李大將軍,心中充滿了一份無奈。\經(jīng)過這些日子的相處,張允文已經(jīng)深知面前這位將近六旬老者的性格。李靖雖說精通兵法,戰(zhàn)略觀極強,但是在一些小事的處理上卻是抱著隨便的態(tài)度,往往是指派手下人去做。

張允文對於這種做法是十分欣賞的,但欣賞歸欣賞,若是事情輪到自己頭上時,卻又是十分不爽。

清了一下嗓子,對諸位將領(lǐng)道:“各位都是戰(zhàn)場宿將了,其他的我也就不再說了。\大家都知道最近天氣燥熱,加之訓練辛苦,士卒們火氣十足,所以鬥毆之類的事常常發(fā)生。這種事宜疏不宜堵,所以與其對這鬥毆之事加壓鎮(zhèn)壓,不如干脆舉辦一個比武大賽,讓那些火氣大的士卒們上擂臺來好好打上一打!另外嘛,可在全軍舉行比武大賽,以團爲單位,每個月選出最強和最弱的團,連續(xù)三月獲得最強稱號的團可以獲得朔州最強團的稱呼。這樣既可以增強士卒的集體榮譽感,又可形成競爭,提高訓練效率。\衆(zhòng)位以爲如何?”

衆(zhòng)將領(lǐng)聞言頓時點點頭,相互議論開來,看樣子對張允文的意見極是贊同。

張允文心頭微喜,思忖片刻又說道:“昔日秦楚相爭,王翦大軍養(yǎng)精蓄銳,士卒每日一投石跳遠爲樂。我軍亦可效法當年秦軍,投石跳遠,在軍中開展一系列娛樂活動,如舉行蹴鞠比賽等?!?

張允文此建議一出,就連李靖也不由微微頷首。

衆(zhòng)將領(lǐng)議論一陣之後,齊齊起身向李靖道:“請大將軍下令!”

李靖撫須站起來:“好!從即日起,全軍上下,每月以團爲單位舉行一次比武大賽,連續(xù)三月能那第一者,可獲得朔州第一團的稱呼,同時可獲錢二百貫。\每半月抽出一日來舉行一次蹴鞠比賽,供士卒娛樂!”

衆(zhòng)將領(lǐng)躬身齊聲道:“諾!”

於是,幾日後的軍營之中,隨處可見拼命訓練的士卒。而在訓練結(jié)束之後,還有團正帶著士卒在校場上訓練。\一時間,軍營內(nèi)鬥毆數(shù)目大減。而士卒最期盼的便是每半月一次的蹴鞠比賽,那可是真正放鬆的時刻。

針對各府士卒相互不熟悉,配合不嚴密的問題,李靖還舉行了幾次士卒配合演練,增強士卒們的合作意識。而張允文又不失時機的將後世的一些增進協(xié)同配合的訓練方式拿了出來,諸如雙人三腿前進,兩人擡人短跑,任意組隊拔河之類的遊戲,既充滿了趣味,又能在無形之中增強士卒們的感情。\

朔州城這邊秣馬厲兵,積極準備作戰(zhàn),而在朔州西北的定襄城內(nèi),則是一片惶惶。

自從李世民頒佈下討伐突厥詔令之後,頡利當即又驚又怒,卻又無可奈何的整軍備戰(zhàn)。

依著定襄城厚實的土牆,頡利令其親信康蘇密領(lǐng)一萬突厥兵馬增援定襄城。加上原本就駐守在定襄城的一萬兵馬,和惡陽嶺上的一萬兵馬,足夠支撐到牙帳的戰(zhàn)士前來增援定襄城。

對於突厥來說,這個定襄城就相當於半個固定的牙帳。\在定襄城內(nèi),一干隋朝的皇親國戚正在裡面協(xié)助突厥,就連頡利的可賀敦前隋義成公主也時常呆在定襄城中。

站在定襄城土牆上往東南方望去,只見連綿的山嶺起伏,遮住了視線。然而誰也不知道這連綿的羣山能否擋住大唐人的鐵騎。

定襄城內(nèi)多有掘土而建的房屋,也有搭在空地上的氈房。在抗訴密度援軍到達定襄城之後,這裡的氣氛明顯緊張起來了。\一隊隊斥候遊騎被撒出去,在一大片區(qū)域內(nèi)活動,定襄城的防禦工事也在漢人的幫助下開始加強了。

壘高了城牆,挖深了護城河,砍掉了城外樹木,剩下的就是等待唐軍進攻了。

這些幫忙守城的漢人卻是當年義成公主嫁給突厥可汗時從中原帶來的隋朝軍士,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戰(zhàn)鬥經(jīng)驗非常豐富,佈置起定襄城防禦,那是輕而易舉。

每天起來,第一件事便是看看對面山嶺上的哨所是否依然在。就這樣數(shù)著天數(shù)過日子,整個定襄城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戰(zhàn)前氣氛中。

這樣的日子一持續(xù)便是兩個多月。

這樣的局面正是李靖想要的。自己這邊厲兵秣馬,養(yǎng)精蓄銳和突厥一戰(zhàn),而突厥那邊一直處於高度戒備之中,耗費大量的精神,士氣也在慢慢的下降。

兩軍對峙,就像高手過招,切忌心浮氣躁,目光死死的盯著對方,只要對方一露出破綻,那一方既可會發(fā)動雷霆攻勢。

此時的大唐軍隊,像一頭蓄勢的猛虎,懶懶的盯著突厥這頭高度緊張戒備的狼。相信只要狼一露出破綻,則善於把握戰(zhàn)機的李靖會第一時間領(lǐng)著軍隊直殺過去,將狼撕得粉碎。

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136章 道教之事第45章 開業(yè)第162章 入朝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284章 伏誅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320章 趨利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69章 退兵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110章 比試第171章 李道玄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320章 趨利第30章 住房問題第47章 潛入定州第86章 伏擊第210章 破城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64章 突厥入寇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499章 遼東寒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273章 釣魚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220章 會兵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104章 戡亂第91章 臨國第95章 論功第229章 遷移第114章 跑步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214章 求和第271章 軍議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29章 開府天策第300章 偷牛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148章 軍備第131章 午餐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109章 押注第262章 點將第239章 槊戰(zhàn)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116章 安排第194章 烽火起第257章 生了第176章 大漠第76章 新年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228章 廷論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34章 所謂鴿子第84章 埋伏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199章 漠北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82章 房杜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341章 兩線作戰(zhàn)第172章 出發(fā)前的準備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211章 兵鋒第47章 潛入定州第81章 密謀第245章 送禮第290章 盜竊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77章 尉遲恭第53章 長林軍
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136章 道教之事第45章 開業(yè)第162章 入朝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284章 伏誅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320章 趨利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69章 退兵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110章 比試第171章 李道玄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320章 趨利第30章 住房問題第47章 潛入定州第86章 伏擊第210章 破城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64章 突厥入寇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499章 遼東寒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273章 釣魚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220章 會兵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104章 戡亂第91章 臨國第95章 論功第229章 遷移第114章 跑步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214章 求和第271章 軍議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29章 開府天策第300章 偷牛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148章 軍備第131章 午餐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109章 押注第262章 點將第239章 槊戰(zhàn)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116章 安排第194章 烽火起第257章 生了第176章 大漠第76章 新年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228章 廷論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34章 所謂鴿子第84章 埋伏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199章 漠北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82章 房杜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341章 兩線作戰(zhàn)第172章 出發(fā)前的準備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211章 兵鋒第47章 潛入定州第81章 密謀第245章 送禮第290章 盜竊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77章 尉遲恭第53章 長林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寨县| 沁水县| 大同市| 商都县| 大化| 横峰县| 香河县| 高青县| 西乡县| 安龙县| 辉南县| 成都市| 寻乌县| 泸溪县| 青田县| 图们市| 姚安县| 湖口县| 连城县| 阜阳市| 武穴市| 弥渡县| 崇义县| 霍邱县| 漳浦县| 宁波市| 东宁县| 兴义市| 沙坪坝区| 塘沽区| 木兰县| 读书| 兴化市| 静海县| 连城县| 新河县| 遵义县| 华亭县| 黔西县| 宝应县| 石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