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0章 歸程

一座高達三丈的三層土臺花了一天的時間就被薛延陀的牧民們給砌了起來。

這是一座用來歃血爲盟的祭臺。初步確定軍事合作意向之後,李道玄向夷男提出了歃血盟誓的要求。於是夷男下令在一日之間便築起了這個高達三丈的祭臺。

第二日便是歃血盟誓之日。

這一日天色陰沉,北風呼嘯。天邊厚厚的雲(yún)彩沉重的壓下來,讓張允文想起一句詩來:黑雲(yún)壓城城欲摧。

看著情形,恐怕又要下雪了吧!

邁著緩慢的步子一步步的踏在高臺之上,往上攀登。

夷男、菩薩和李道玄三人走在最前面。衆(zhòng)位部落首領(lǐng)和張允文及幾位隨行官員走在後面。\

到達祭臺最上層時,一陣寒冷刺骨的西北風吹來,衆(zhòng)人一陣瑟縮。此時高臺最上層已經(jīng)整齊的擺著一長一短兩張幾案。斷的幾案之上放著三個銀碗,而長的幾案上則是放了一長溜的銀碗。

而在高臺的一角,一頭健壯的黑牛被牢牢的困在一個木架子上,一名穿著考究的鐵勒老者手持一把尖刀站在黑牛旁邊。

夷男、菩薩及李道玄走到那張短些的幾案前,雙手恭敬的拿起銀碗。

就在這時,那名手持尖刀的鐵勒老者一刀**黑牛脖子上,割斷黑牛的動脈。霎時間,殷紅的鮮血射出,一丈之內(nèi),盡數(shù)被灑上殷紅的鮮血。那健壯的黑牛竟然沒有立刻死去,四條腿微微抽搐,牛嘴中發(fā)出一聲淒厲的哀鳴。\

夷男、菩薩和李道玄三人拿著銀碗走到正流淌著鮮血,低低哀鳴不止的黑牛身邊,接了半碗鮮血,然後走回幾案邊。

其餘部落首領(lǐng)和張允文也從長的幾案上拿起銀碗,依次走到黑牛身邊,接了半碗牛血,返回幾案。

雙手捧起這碗鮮血,在黑牛低低的哀鳴中,夷男大聲的用漢話說道:“蒼天在上,草原在下,今有鐵勒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鐵勒回紇回珠可汗,大唐使者淮陽王李道玄及衆(zhòng)位大小部落酋長首領(lǐng)就於漠北,其序曰:上古炎黃之化,即有戰(zhàn)爭之事,阪泉、涿鹿,稱王者之師。遂乎堯、舜,揖讓而君天下,施仁恩而罷征伐,行義而止干戈……”

這盟誓之序唸誦完畢,夷男放下銀碗,用手指在銀碗中蘸上鮮血,塗在脣上。\其餘衆(zhòng)人紛紛效法。

塗完鮮血,夷男又舉起銀碗,繼續(xù)高聲念道:“維大唐貞觀三年,歲在己丑,大唐淮陽王、益州大都督、左驍衛(wèi)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李道玄,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回紇回珠可汗等,敢昭告於皇天后土,山谷神祗……”

只聽夷男用標準的漢話念著盟誓之詞,詞中將整個突厥和頡利可汗狠狠的數(shù)落了一下,末了說要連同大唐共同討伐之。

這段盟誓之詞唸誦完畢,夷男恭敬的捧起銀碗,靠在嘴邊,“汩汩”的將半碗鮮血喝下。菩薩、李道玄也將碗中鮮血盡數(shù)喝下。\

於是,在這層雲(yún)如積,北風呼嘯的日子裡,在這方高臺之上,大唐與鐵勒爲了公共的利益,共同的目標,暫時的結(jié)爲盟友。

躲在帳篷裡看著簾外飄落的雪花,張允文心頭卻是想起了千里之外的嬌妻。此時已經(jīng)是貞觀三年的元月了,今年的春節(jié)的時候,恐怕自己還在大漠裡面行軍。而她們二人恐怕也在倚窗眺望。想到這裡,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惆悵。

大雪已經(jīng)下了整整一天了,整個草原都被灑上了一層白雪。

在盟誓之後,張允文本就想返回長安,可是當夜便開始下雪了。張允文不得不多留一日。看著這雪花,張允文有些煩躁的起身,在帳篷裡走了兩步,終於下定決心,掀開厚厚的門簾往外走去。\

“我要回長安!”張允文見到李道玄,第一句話便是這個。

聽到這句話,李道玄倏然一驚:“什麼?你現(xiàn)在要回長安?可是你看看外面的大雪,這樣的天氣能回去麼?”

見李道玄有些激動,張允文輕聲嘆道:“唉,我知道這種天氣裡行路很是危險,可是我有回去非回去不可的理由。”

李道玄聞言,靜靜的喝了一口奶酒:“那你跟我說說!”

“第一,頡利那邊的事!”張允文豎起一根指頭,“頡利派出使團上貢,我們必須破壞此事,要不然今年討伐突厥,我大唐出師無名!”

李道玄聞言,微微點頭。\如果突厥使團順利到達長安,以頡利能屈能伸的梟雄性格,就算是割地稱臣也要使大唐暫緩出兵,以作萬全。到時大唐反而被動起來。

“第二,關(guān)於炮兵的問題!”張允文扔出了自己設想已久,卻沒能辦成的事,“戰(zhàn)爭即將開始,我裝備院內(nèi)現(xiàn)存有大量火炮,但能熟練操作火炮的士卒幾乎沒有。所以我必須趁著這幾個月的時間訓練出一批能熟練使用迫擊炮的士卒,自成一軍!”

聽了這一條理由,李道玄倒是有些疑惑的道:“這炮兵真的必要麼?”

張允文面色一肅:“他將會成爲繼步卒、騎兵、水軍之後的又一大兵種!若是我大唐能夠練成,則幾乎能無敵於天下!”

李道玄一幅疑惑的表情:“我們現(xiàn)在不是已經(jīng)幾乎無敵於天下了麼?”

張允文頓時一愣。\說來也是,從在隋末戰(zhàn)火中練出來的大唐軍隊,在對內(nèi)對外戰(zhàn)爭中,勝率極高,就算是一場不勝,後面也會贏回來。所以李道玄說唐軍幾乎無敵,確是有幾分道理。一時間,張允文也不知如何說爲好,只好強辯道:“那是你沒見過百炮齊鳴的場景。若是你見到了,恐怕你也會極力贊成編練炮兵的!”

李道玄也不和他爭辯,微微一笑:“允文,既然你已經(jīng)下定決心離開草原,那我也不攔你了,不過你還是要小心一些啊,草原上的冬天可是不好熬啊!”

張允文一拱手:“多謝道玄兄體諒!”

於是,在這漫天飛雪中,張允文帶著自己的三位親兵,外加一隊鐵勒騎士踏上了南下的歸途。\幾名禮部官員本來也想和張允文一通返回長安,卻被李道玄製止了。一是這些文官可不像張允文和他的親兵那般體格健壯,二是自己留在薛延陀,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有幾個幫手當然更好。

這隊鐵勒騎士一共二十人,皆是身強體壯、虎背熊腰的大漢。他們負責將張允文一行人送過大漠,到達漠南時才能返回。

迎著寒風霜雪,踏著冰雪泥地,衆(zhòng)人艱難的往南行走。開始的時候地上積雪甚厚,幾乎深可沒膝,馬兒在雪裡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著,不時出現(xiàn)跌倒的情況。\此次回程,張允文令每人帶上兩匹從馬,馬身上帶著足夠的乾糧。

一路往南走,地上積雪漸漸淺了起來,到達大漠邊上時,只看見一堆堆積雪落在山坳、溝谷等背陰處,其餘地方則是露出黃色的沙粒。

鐵勒騎士裡邊有常在這大漠行走的人,所以當初帶張允文過大漠的兩名嚮導如今被留在薛延陀,成了其中一員。

花了五天的功夫,衆(zhòng)人快速的出了大漠。沒水的時候,直接抓起背陰處的積雪,灌進皮囊之中,放上一會兒便成了清水,雖然裡面有不少的沙粒,但是衆(zhòng)人也沒什麼講究,直接喝下。

當?shù)竭_大漠南端,看到草原的時候,一名會說漢話的鐵勒騎士不由道:“感謝草原!有上使在此真是幸運。\在這個月份裡面穿過大漠竟然沒有遇見沙暴!”

聽到鐵勒騎士的這句話,張允文也感到自己的運氣不錯。

到達漠南草原的鐵勒騎士沒有繼續(xù)南下,而是反身入了大漠,返回薛延陀去了。

張允文帶著身邊的三名親兵踏著冰雪一路南行。這一路上冰刀霜劍,北風冷冽,滿地積雪,外加一些飢餓眼睛發(fā)紅的獨狼的攻擊,這一路行來,不可謂不辛苦。

好在補給充足,而且張允文在行進中不斷的爲三人講解雪地作戰(zhàn)的一些基本要點,還不時的親身示範,所以一路南行,也倒是士氣高昂。

到達突厥牙帳的範圍,張允文卻是不敢進入。雖說頡利極力向大唐臣服,可是誰也說不準他會不會對自己動手。爲了安全起見,張允文避過牙帳,一路南下。

靠著每人兩匹從馬身上充足的補給,四人花了近半個月的功夫終於出了草原,遙遙可見橫亙於南方的長城的雄姿。

當他們過了長城,到達一座小縣城時,卻被守城士卒攔了下來。看看守城士卒的樣子,在看看他們自己,不由哈哈一笑,頓時明白過來。原來他們在這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只靠吃乾糧加雪水爲生,已經(jīng)面黃肌瘦,臉頰深陷,再加上從來沒修過邊幅,鬍鬚老長,難怪守城士卒將自己攔下來。最後還是張允文亮出自己的腰牌才進入城中。

在這座小縣城裡修整了一番。先購買一些必要的生活物品,找了一間酒樓,四人點了一桌子素菜和酒,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看得上菜的小兒鄙視不已。

他們從薛延陀出發(fā),一路行來,所吃的乾糧幾乎全是肉乾、魚乾、乳酪之類的食物,吃了一個月,嘴中幾乎全是肉味、奶味,所以他們一到這小縣城,直接叫了素菜吃了起來。

在這座小縣城裡耽擱了半日,衆(zhòng)人再次出發(fā),一路直往長安走去。

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501章 清剿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189章 議事堂內(nèi)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295章 遷居第227章 爭議第471章 營業(yè)許可第290章 盜竊第218章 遲滯第85章 挾持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172章 出發(fā)前的準備第20章 說客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314章 高陽第37章 異動第28章 凱旋長安第101章 盡滅第219章 蘇烈第264章 出征第93章 入見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336章 賜宴望雲(yún)亭第197章 糧草第177章 薛延陀第25章 重逢第327章 揍人第142章 詩會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85章 挾持感想第34章 所謂鴿子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323章 百騎第162章 入朝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177章 薛延陀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431章 首戰(zhàn)告捷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208章 康蘇密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370章 薛仁貴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62章 平息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456章 大勢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226章 獻舞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431章 首戰(zhàn)告捷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23章 進身之資第227章 爭議第291章 引誘第3章 張文濟第314章 高陽第277章 赤水第76章 新年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144章 歲末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67章 初戰(zhàn)第315章 得子第176章 大漠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282章 城降第69章 退兵第97章 貞觀第191章 偶遇第28章 凱旋長安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288章 密談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78章 開門揖刺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211章 兵鋒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264章 出征第303章 擴編第169章 再次成親
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501章 清剿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189章 議事堂內(nèi)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435章 淵氏滅亡第295章 遷居第227章 爭議第471章 營業(yè)許可第290章 盜竊第218章 遲滯第85章 挾持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172章 出發(fā)前的準備第20章 說客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314章 高陽第37章 異動第28章 凱旋長安第101章 盡滅第219章 蘇烈第264章 出征第93章 入見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336章 賜宴望雲(yún)亭第197章 糧草第177章 薛延陀第25章 重逢第327章 揍人第142章 詩會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85章 挾持感想第34章 所謂鴿子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323章 百騎第162章 入朝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177章 薛延陀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431章 首戰(zhàn)告捷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208章 康蘇密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370章 薛仁貴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62章 平息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456章 大勢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226章 獻舞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431章 首戰(zhàn)告捷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23章 進身之資第227章 爭議第291章 引誘第3章 張文濟第314章 高陽第277章 赤水第76章 新年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144章 歲末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67章 初戰(zhàn)第315章 得子第176章 大漠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282章 城降第69章 退兵第97章 貞觀第191章 偶遇第28章 凱旋長安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288章 密談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78章 開門揖刺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211章 兵鋒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264章 出征第303章 擴編第169章 再次成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江县| 会昌县| 青海省| 嵊泗县| 九台市| 长治市| 根河市| 精河县| 广河县| 上林县| 肇州县| 甘泉县| 东乌| 元谋县| 石渠县| 万安县| 德令哈市| 屏东县| 中牟县| 游戏| 钟祥市| 承德市| 唐海县| 苏尼特左旗| 哈巴河县| 郧西县| 阿瓦提县| 土默特右旗| 安岳县| 古浪县| 香港| 罗山县| 普定县| 隆林| 平乡县| 盘锦市| 德清县| 丰城市| 遂溪县| 鄂尔多斯市| 平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