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4章 歲末

雖說名義上是作詩,可是,以張允文胸中筆墨,想要寫出一首好的詩來,那是千難萬難,所幸的是,他腦海中的唐詩宋詞還是很多的,足夠支撐他在某些場合,例如現在,盡情揮灑。

他走到欄桿邊,看著天地間肆意灑下的雪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然後指著這灰白色的天空,朗聲吟誦道:“前——不見——古人!”

慢慢的走出亭子,任由雪花飄落。

“後——不見——來者!”

擡起頭在雪花之中作沉吟狀。

“念——天地——之——悠悠!”

低著頭,看到鋪滿地上潔白的雪花。

“獨——愴然——而——涕下!”

吟誦完畢,張允文慢慢走回亭子中,回到原地,若無其事的坐了下來。

而亭子中的衆人或是低頭沉思剛纔張允文唸的那首詩,或是用一種奇異的眼光看著張允文,而汝南支柔等圍在長孫氏身邊的小姑娘,看到剛纔張允文的一番做作,就差點捧心尖叫了。

“允文這首詩,磅礴大氣,意境雄渾,細細讀之,一股慷慨悲壯之氣油然而生,不愧是領兵作戰的將軍啊!”李世民回味完畢,當先說道。

其餘人見李世民定下了這個基調,也盡皆跟著李世民的話說下去,一時間,贊聲如潮。

然而,有人卻是冷哼一聲,說道:“張將軍的這詩意境雖好,可是不和韻律,不和詩體啊!”

場面霎時間一靜。

張允文一看出言之人,卻是那趙德言,當下心中一笑,此人功利之心太強,爲了在李世民面前表現,竟然這樣說話。這一點到可以利用一下。

這趙德言話音一落,張允文便道:“什麼韻律詩體?難道那東西是一成不變的麼?先有詩經楚辭,後有漢魏詩歌,直至齊樑詩體,從古到今,一直在變,難道今日我大唐就變不得這詩體麼?”

趙德言嚅囁的一下嘴巴,卻是沒有說話。

張允文又笑道:“這詩歌之事,不過娛樂,趙兄何必如此認真!待會兒結束之後,小弟倒是想和趙兄好好聚聚,談談這詩歌之事!”

趙德言拱拱手,表示知道。

接下來便是什麼獻舞、品酒之類的事了。張允文小心的挪到李宇和支柔身邊,對他們二人道:“兩位妹子,不用等我了,待會兒詩會結束,我還要去找那趙德言,你們自己先回去吧!”

“什麼?你真要去找那酸書生啊,那酸書生有什麼好的!”支柔聞言有些不樂意的說道。

旁邊的李宇勸道:“柔姐姐,不要這樣,允文哥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等會兒我們先回去便是!”

聽到這番話,張允文恨不得抱著李宇親上一口。然而一旁側起耳朵的長孫氏不由搖了搖頭。

眼見天色有些黑了,李世民這才讓曲工舞姬下去,對衆人道:“衆位卿家,天色已晚,今日便到此爲止,咱們改日再聚!”

衆人聞言,齊齊向李世民告辭而去。

張允文看到趙德言將要隨裴寂離開,頓時輕喚道:“趙兄留步!”

趙德言一看是張允文,想起剛纔他曾經說過散會之後找自己,當下停駐下來,看著張允文。

裴寂看了張允文一眼,慢慢的離開。

“趙兄這邊談!”張允文拉著趙德言往宮外走去,不過走的卻是另一條路。

“今日聽了趙兄的詩,方知趙兄心懷大志啊!‘借得憑凌意,吹帆上青雲。’趙兄想直上青雲,所以便有了殿前直諫之事和這詩會之事。趙兄可知,憑你如今的身份,想進這詩會,本該千難萬難,可是趙兄進來了,借的是裴大人的勢,想要入陛下之眼。不知小弟說的可對?”張允文一面走著一面和那趙德言說道。

趙德言面色鐵青,默默不語。

張允文卻是不管,繼續打擊道:“由此可見,趙兄乃是一名極度熱衷功名之人。可是趙兄想過沒有,今日這番做作,可是在陛下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啦!加之裴大人漸漸淡出朝廷,今後趙兄的功名路,可是極不順暢啊!”

趙德言終於忍不住,大聲說道:“張允文,你不要得意!要想說什麼直接說便是!何必在這裡挖苦本人!”

張允文也是不惱,反而笑道:“其實小弟與趙兄一見投緣,想送一樁天大的富貴功名給趙兄,不知趙兄敢不敢接受啊?”

趙德言不由腳步一停,轉過身望著張允文,面帶一絲緊張惶恐說道:“什麼富貴?若是與裴大人有關那我可不幹!“

張允文聞言,拍拍趙德言的肩膀:“趙兄多慮了,小弟送的這場富貴與裴大人無關,全憑趙兄自己。而且這功名可是不好掙啊,若是一個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不知趙兄可願意。而且若能成功,趙兄定是我大唐的民族英雄。不知趙兄敢不敢接?”

說完,雙目炯炯的盯著趙德言。

四下裡一片寂靜,白茫茫的雪花鋪滿四下,院牆上、屋頂上、假山上、樹梢上,都頂著厚厚的雪花。擡頭望天,只見天上紛紛揚揚的雪花灑下,卻是比起午後時,要小多了。

趙德言看著張允文年輕的面孔。這張面孔非常的年輕,聽說尚未行冠禮。可是就是這張年輕得有些過分的面孔,卻是朝廷的一方重臣,手握四大機構。想到這裡,趙德言不由生出一股妒意。

“張大人,不知你說的富貴是什麼?”趙德言已經靜下心來,盯著張允文問道。

張允文看看天色,恐怕宮門快關上了,對趙德言道:“走,我們出了皇宮再談!”

二人頓時加快腳步,很快出了皇宮。

“走,到天然居去喝兩盅!”張允文對趙德言說道。

趙德言卻道:“天色將暮,過不了多久金吾衛的士卒就要出來巡邏了!我可沒有什麼腰牌之類的,若是被他們逮住,非得關到明日再出來!”

張允文“哈哈”一笑:“若是趙兄連這點膽量都沒有,還談什麼富貴!你要知道,你若是想要富貴,就得把腦袋放在腰間,當自己是個死人。不然的話,趙兄就一直等著吧,熬個幾十年的資歷,說不定就能成爲一方父母官了!”

聽得張允文的話,趙德言腦袋一熱:“好!老子去了便是!”

二人來到天然居三樓,在一盞孤燈下,就這幾盤下酒菜喝這熱酒。

“趙兄可知道調查院?”張允文一面慢慢的喝酒,一面問道。

趙德言點點頭,表示知道。

“若是你接了這任務,便是我調查院的人,到時候,凡草原上的調查院探員,都歸你管轄!”

聽到這話,趙德言隱隱知道自己將要做的事和突厥有關係,當下吞了一口酒,輕聲問道:“不知大人要我做什麼?”

“進入草原,到頡利身邊,爭取頡利的信任!同時爲他出謀劃策!”張允文吃了一塊醬牛肉,同樣輕聲說道。

趙德言並非愚笨之人,聽到張允文的這番話,頓時知曉其意。

“在你取得頡利信任之後,一是要探聽出機密的消息,二是要挑弄頡利與突利,突厥與草原其他部族之間的矛盾,儘量將整個草原攪亂,讓他們騰不出手來南侵大唐。嗯,大致就是這些,其餘的細節問題還要等調查院內部協商完畢,才能通知你!”

趙德言沉吟片刻,忽然道:“張大人,若是我不接受這樁富貴是不是過幾日便會徹底消失在這世界上?”

張允文“呵呵”一笑:“趙兄哪裡的話,這種情況下你會不接麼?”

趙德言輕嘆一聲:“果然是拿性命搏功名!老子接了便是!這幾日,我會在太學院裡暫住下來,你們何時行動,記得通知我一聲!”

張允文有開了一罈酒。這酒是普通的米酒,度數很低,拿來就這下酒菜喝,別有風味。

“來,趙兄,爲了你早日獲取富貴,幹了這一碗!”

不知不覺間,貞觀元年就這樣慢慢的過去了。然而在這最後的兩個月裡,卻是大事不斷。

首先便是右僕射封德彝離世。本來年老多病的封德彝還是沒有熬過貞觀元年提前到來的寒冬,撒手人寰。聽得這位老臣辭世的消息,李世民罷朝三日,每天都往封德彝的府上跑。

就在封德彝離世後不久,又傳來秦叔寶病重的消息。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軍已經開始漸漸失去了當年銳氣,今年寒冷的冬天更是是他纏綿病榻。當張允文和孫思邈一起前往其府上時,看到的卻是一個面容消瘦的秦瓊。

在孫思邈診斷過後,孫思邈對李世民道:“秦將軍之病,乃是體內元氣流失!只能慢慢補養,別無他法!”

李世民聽言,頓時感嘆道:“昔日叔寶隨朕攻取天下,常常冒矢衝鋒,刀從中來,槍從中去,受傷無數,流血數鬥,恐怕這體內元氣便是那時候流失的!”說完,好好的撫慰一下秦瓊,坐在牀前和他共同追憶了當年的崢嶸歲月。

除了這一文一武兩大重臣,另外還有幾名老臣因爲這提前到來的寒冬而纏綿病榻。

接著在朝會上,兵部官員根據情報署的情報,上奏說草原降大雪,凍死牲口無數,請求趁機出兵討伐突厥。這個要求卻遭到了李世民的反對。他說道:“朕與突厥盟約不久,若今擊之,是爲不信;利人之災,是爲不仁;趁人之危以取勝,是爲不武。縱使突厥部落盡叛,六畜無餘,朕終不擊,必待有罪,然後討之!”

雖然這番話說得冠冕堂皇,正氣十足,可張允文知道,不是不打,而是這場滅國之役大唐尚未準備好。

除了這些大事之外,還有一件小事發生。這件小事和趙德言有關。據說趙德言在一次詩會上落了張允文的面子,張允文惱羞成怒,利用手中職權和人脈,竟將這位準備在二月參考的仕子給趕出長安,剝去了功名。一氣之下,趙德言帶著幾名家將北奔突厥。

然而這場風波的始作俑者張允文,不過是受到了罰俸一年,在家思過十日的處罰。

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226章 獻舞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183章 朝堂第104章 戡亂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110章 比試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89章 除根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20章 說客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6章 單挑第239章 槊戰第301章 斷足第170章 產業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162章 入朝第305章 軍訓第54章 挑釁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45章 開業第260章 吐谷渾第8章 死亡角逐第28章 凱旋長安第78章 開門揖刺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60章 退敵第141章 赴宴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171章 李道玄第66章 五隴阪第212章 遭遇戰第206章 說客第273章 釣魚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237章 燕王佑第192章 功成第204章 定襄城第71章 張亮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144章 歲末第84章 埋伏第114章 跑步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289章 突破口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293章 許諾第205章 姑嫂第295章 遷居第277章 赤水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292章 會面第17章 遭遇第221章 會面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488章 楚綜第509章 亂局第71章 張亮第206章 說客第320章 趨利第72章 中毒第500章 滑雪板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486章 身世第166章 風波第227章 爭議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291章 引誘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6章 單挑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110章 比試第126章 狼王第220章 會兵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495章 前程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141章 赴宴第476章 族長來訪
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226章 獻舞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183章 朝堂第104章 戡亂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110章 比試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89章 除根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20章 說客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6章 單挑第239章 槊戰第301章 斷足第170章 產業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162章 入朝第305章 軍訓第54章 挑釁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45章 開業第260章 吐谷渾第8章 死亡角逐第28章 凱旋長安第78章 開門揖刺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60章 退敵第141章 赴宴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171章 李道玄第66章 五隴阪第212章 遭遇戰第206章 說客第273章 釣魚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237章 燕王佑第192章 功成第204章 定襄城第71章 張亮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144章 歲末第84章 埋伏第114章 跑步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289章 突破口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293章 許諾第205章 姑嫂第295章 遷居第277章 赤水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292章 會面第17章 遭遇第221章 會面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488章 楚綜第509章 亂局第71章 張亮第206章 說客第320章 趨利第72章 中毒第500章 滑雪板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486章 身世第166章 風波第227章 爭議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291章 引誘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6章 單挑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110章 比試第126章 狼王第220章 會兵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495章 前程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141章 赴宴第476章 族長來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阳市| 大宁县| 手机| 额济纳旗| 金溪县| 宜昌市| 平昌县| 镇巴县| 南通市| 洛扎县| 开封市| 通化县| 成都市| 襄城县| 通化市| 武安市| 齐齐哈尔市| 常熟市| 定陶县| 治县。| 罗城| 安丘市| 古蔺县| 广德县| 车致| 商丘市| 鱼台县| 富宁县| 青海省| 廉江市| 承德市| 莲花县| 乌恰县| 临洮县| 天门市| 巴楚县| 惠水县| 杭锦旗| 古浪县| 金溪县|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