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2章 較量

俟斤當先的離開這裡,衆人尾隨其後。

來到一塊巨大的空地之上,只見十餘匹駿馬排列著,正仰首嘶嘯。而從駿馬腳下一直延伸出去,分明形成了十多條跑道。構成跑道的是一條條橫著擺放的麻繩。而跑道的終點,離此地恐怕有兩裡,正插著一面迎風招展的紅旗。

第一項奚人展示的技藝便是馬術。對於這些在馬背上生活長大的奚人來說,馬術正是他們最拿手的一項技藝。

“張將軍,看看這些駿馬,可全是我們辱紇主部最好的馬,看著飛揚的馬鬃,強有力的馬腿,健壯的身軀,還有漂亮的馬尾,實在讓人驚歎啊!”俟斤撫摸著一匹黃驃馬光滑的背脊,自豪的向張允文說道。

張允文看著這些馬,不由點點頭,膘肥身健,的確是好馬啊!

這時候,一名奚族大漢上前一步,用一種夾雜著怪異的腔調的漢話說道:“尊敬的俟斤大人和這位漢人將軍,我們的馬是草原最好的馬,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可我們的勇士也是草原上最勇猛的勇士。大唐的將軍,聽說大唐能當上將軍的都是勇猛的人,那將軍願不願意和我一起來一場賽馬?”

“胡鬧!”一名頭人頓時說道,“張將軍乃是大唐的將軍,這等身份,如何能同你比試!”

聽到這話,張允文不由心頭暗笑,這頭人只說了身份不同而不能和他比試,卻沒有說孰強孰弱,這位挑釁的勇士恐怕不會服氣吧!

果然,只聽得那大漢不服氣的道:“難道大唐的將軍就不能比試!”

這時候,吳鵬站出來:“對付你這種無名之輩還需要我們將軍,讓我來!”

見有人出來,那大漢剛要說些什麼,看到吳鵬也是漢人,當下嘟囔道:“只要漢人就行!”

聽得這話,張允文等人不由心頭暗笑,而那名頭人卻是一臉的尷尬卻又無可奈何的看著那名大漢。

十多名勇士加上一個吳鵬各自挑了一匹馬,作爲賽馬。吳鵬當年在長安混跡當遊俠時,就是嫺熟弓馬,對於騎馬一術有著深厚的造詣。在選定駿馬之後,他是先和駿馬溝通一番,撫摸駿馬的頜下,長鬃等,過一會兒才翻身上馬。

看看附近的騎士,早已經在馬上了。

一名頭人作爲裁判,先將規則說了一遍。從此處到終點一共兩裡,誰先騎馬拔下紅旗返回,誰就是勝者。當然,地上的一排麻繩也不是擺設,選手在經過麻繩時,需要彎腰將麻繩拾起,在同時返回的情況下,誰的麻繩多,誰就是勝者。

宣佈完畢之後,那頭人大喊一聲:“還有誰沒有準備好?”

選手沒一人出言,於是,那頭人一聲大吼:“開始!”

只見十餘匹駿馬如離弦之箭,飛速的往終點跑去。只見馬蹄擺動如飛,騎士鞭影道道。到達一里處那七根麻繩邊時,騎士們齊齊彎下腰,手指在草尖劃過,那些麻繩邊彙集在騎士手中。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七根麻繩,更多的人只能拿到兩三根。

張允文緊張的盯著吳鵬騎馬的身影,雖然知道吳鵬的騎術不錯,可是和這些自幼在馬背上長大的奚人相比,到底誰更強一些?

人影漸漸跑遠,漸漸變小,張允文運足目力,幾乎看不見。只好停止張望的舉動,等待最後的結果。

周圍圍觀的奚族牧民也是踮起腳尖,望著遠方。

沒過多久,只見一排騎士急速的往這個方向衝過來,當先的一人卻是一名奚族騎士。頓時,周圍的奚族牧民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

跑回起點時,吳鵬以半身馬的差距落後第一名,成爲了第二。而那位出言挑釁的勇士只名列第三。

吳鵬有些遺憾的搖搖頭,到底是自己和這馬不熟悉啊!若是給他一天時間熟悉馬性,說不定就能取得第一。

眼見自己的勇士壓了那名漢人騎士一頭,俟斤和五名頭人都眉開眼笑。張允文卻是淡淡一笑,看來吳鵬的騎術不錯嘛,竟然能在這奚人中排第二。

“大人恕罪,屬下沒能拔得頭籌!”吳鵬滿臉慚愧,對張允文的稱呼也由“頭兒”變成了“大人”!

張允文拍拍吳鵬的肩膀:“其實你做的不錯了,不必這麼自責!”

吳鵬依舊面色慚愧的退下。

“這位小將軍的騎術也非常不錯啊!竟然連撈起了所有的麻繩,還拿了個第二!我奚族的那名勇士拿了第一,卻只撈起了五根麻繩!”俟斤對張允文說道。

張允文“呵呵”一笑:“我大唐男兒拿得起放得下,輸了便是輸了,沒什麼好說啊!再說了,第二場不是比弓箭麼!”

“好,張將軍豪氣!就讓我們奚族的弓箭手來見識見識大唐的神射手!”俟斤大聲說道。

頓時,那些勇士的目光盡數集中在張允文身上。

“馬望山,這次你上!”張允文對著偵察營喊道。

馬望山提起一張四石大弓,走了出來。

幾名奚族勇士也拿起一張大弓走了出來。

“漢人將軍,我們先來表演一番箭術,請你指教一下!”

說完,幾人撥動一下弓弦,發出“嗡”的一絲顫音。只見這六名弓箭手彎弓搭箭,一支羽箭呈拋物線拋射出去,插在近一百五十步外的草地上,箭尾微微顫動。接著又是一根羽箭飛出,直射在那微微顫動的箭尾上。強大的衝擊力瞬間將箭尾截成兩段。當然,有兩名弓箭手沒有能將箭尾射斷,悻悻的收了弓,退離到邊上。

剩餘的四名弓箭手得意的看了馬望山一眼,然後有彎弓搭箭,卻不知射往何處。

剛好這時,一隊鴻雁從南往北飛去,弓箭手們頓時彎弓如滿月,將箭頭直指向天上鴻雁。

這時,馬望山也取出箭支,身形不斷移動,到達一個和四名弓箭手成一條直線的位置,這才拉滿弓。

而此時,四名弓箭手剛好準備發射。

四支呼嘯而出的羽箭直衝天際,往天上的那羣鴻雁飛去。

然而,一支斜刺裡飛出來的羽箭速度更快,竟然將前面四支羽箭撞飛三支之後,斜斜的插在一隻鴻雁的身上。

於是,五支羽箭上天,只有兩隻鴻雁落下。

四名弓箭手看著落下來的兩隻鴻雁,同時搖了搖頭,輕嘆一口氣,對馬望山道:“大唐的神射手果然厲害!我們認輸!”

馬望山謙虛兩句,回到人羣中。

“俟斤手下的弓箭手果真厲害啊!”張允文由衷讚歎道,“像我那屬下的箭術,已經是萬里挑一,而俟斤手下,竟有這麼多位如此厲害的弓箭手,小將佩服啊!”

此言一出,俟斤的臉上頓時好看一些:“我族箭手雖多,能達到將軍屬下這般技藝的卻沒有幾人,慚愧啊!”

這時候,一名身材高大,足足有八尺的巨漢走上來:“俟斤大人,無論是賽馬還是射箭,我都沒有看見這位將軍動手,在座的勇士都希望看看這位將軍的身手,還請俟斤大人應允!”一口彆扭的漢話聽起來十分刺耳。

俟斤卻是不知如何回答,有隻好將目光望向張允文。

這時旁邊傳來一聲呵斥:“阿史那力啜,你也不瞧瞧你那比野牛還健壯的身體,竟然要和這位瘦弱的大唐將軍比試搏鬥,實在是丟你突厥人的臉!”聽著聲音,卻是支柔在旁邊吼道。

聽到支柔的話,巨漢阿史那力啜不由臉龐紅了一下,卻不去看那支柔,只是對張允文道:“漢人將軍,難道你不敢麼?”

張允文淡淡的看了這名阿史那力啜一眼,然後又望望俟斤和支柔,沒有回答。

這時,偵察營的胡老大猛的站出來:“媽的突厥蠻子,要打老子和你打!”胡老大也是一名身量極高的漢子,足足有七尺高。

張允文輕聲道:“胡大哥,算了。人家找的是我,我自信還是應付得來的!”將杯中的奶酒一口喝掉,然後站起身來。

胡老大見狀,默默退了下去。

阿史那力啜見張允文站起來,笑道:“我們草原人除了騎馬射箭,最擅長的就是徒手搏鬥,讓我們來一場徒手搏鬥吧!”說著,眼光中閃過一絲不宜察覺到寒芒。

張允文活動活動手臂,腳腕,全身骨骼頓時發出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音。“自從兩年前殺死了你們突厥的那個烏爾巴,本將軍好久都沒有和人一對一的打過架了!”

聽到這句話,阿史那力啜不由臉色一變。烏爾巴乃是突厥鼎鼎有名的勇士,比起自己跑到奚族之前還好有名一些,這漢人竟然能殺死烏爾巴,不容小視。

“好了,可以開始了!”張允文活動完手腳,一拳揮出,擊在身前的空氣中,竟然發出幾聲空氣的呼嘯聲,聽得俟斤和周圍的奚人面色一變。

那阿史那力啜當先一聲大吼,巨熊一般的身軀飛快的向張允文奔來,如沙鉢般大小的拳頭一拳砸下。

這阿史那力啜能倚仗的,只有自己巨大的力氣和壯碩的身軀。前者打上一拳,足夠張允文半天爬不起來,而後者捱上幾下子,根本就不會有任何傷害。

當然,這是他自己的猜測。

張允文眼睛盯著那落下的拳頭,眼見拳頭落下,一下子欺身而上,直往阿史那力啜的懷中撞去,同時,蓄力已久的右拳一拳砸在巨漢的下頜上,然後身體一矮,讓他合抱過來的雙手撲了個空。從阿史那力啜的腋下鑽出。

阿史那力啜揉了揉下頜,還真疼!接著又是一聲大吼,向張允文撲了過去。

張允文深吸一口氣,也是大喝一聲,側步一滑,滑到阿史那力啜旁邊,然後一個八極拳中的“鶴步推山穩”,站成步法,全身力氣一下子涌到手上,接著阿史那力啜尚未轉身回擊,雙手靠在他的腹部,發力一推,只見高大壯實的阿史那力啜竟然被生生的推飛出去。龐大的身體在重重落在地上,激起一片塵土。

而張允文,還保持著那個推人的姿勢。

四周頓時沒有任何聲響,就連支柔也滿是不可思議的看著張允文,嘴中發出一聲低低的驚呼,連忙用白皙的手掌遮住嘴。美目之中更是秋水漣漣。

阿史那力啜搖搖晃晃的站起身,看到張允文,又是一聲怒吼,雙拳揮舞著撲來過來!

張允文這次卻是和他來了個硬碰硬。只見他掄起右拳,大喝一聲,身形晃動,不知比那阿史那力啜快了多少,足下一蹬,一個“五嶽朝天錘”自下而上的衝去,再一次重重擊打在阿史那力啜的下頜上。

而阿史那力啜,左手的拳頭也掃在張允文的肩上。感覺像是被一把大錘擊打了一下,整個身體向右飛去。然而張允文雙腿及時落在地上,滑出兩步,避免被擊飛。

阿史那力啜卻是一點也不好受,下頜連續兩次受到打擊,感覺都快脫落了,下牙牀上的牙齒估計都全數鬆動,若再捱上一下,恐怕牙齒要全部飛出了吧。

落地的張允文絲毫沒有停歇,直接高高一個躍起,雙拳合在一起,一個“劈山斧加鋼”,以雷霆萬鈞之勢,重重劈下!

阿史那力啜雙臂舉起,擋住了張允文這一次重劈,然而巨大的力道卻讓他雙臂一沉,接著膝蓋一彎,不由自主的跪在地上。

張允文去勢力竭,當即收拳站在一邊,看著跪著的阿史那力啜,淡淡的問道:“還要打嗎?你已經輸了!”

阿史那力啜低著頭,慢慢站起來,一言不發的走出場外,認輸了。

同時,四下裡一片歡呼,奚人向站在場中的漢人勇士發出一陣最爲熱烈的歡呼。

支柔呆呆的看著站立在場中的張允文,嬌美的面容上出現濃濃的紅暈。

(俺以後不發每天三張,每章2000字了改發每天兩章,每章3000字了!嘻嘻,其實和原來差不多!)

第67章 初戰第101章 盡滅第61章 楊文幹反第288章 密談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126章 狼王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74章 李淵到來第236章 秋收第165章 構陷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180章 歸程第288章 密談第167章 判決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174章 突厥牙帳第104章 戡亂第481章 親人第22章 牧馬之計第160章 退敵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487章 往事第210章 破城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61章 楊文幹反第139章 火炮第301章 斷足第57章 劉家兄弟戀愛了第323章 百騎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214章 求和第65章 抓斥候感想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237章 燕王佑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94章 渭水之盟第228章 廷論第180章 歸程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162章 入朝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325章 就藩第294章 分裂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323章 百騎第143章 趙德言第45章 開業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25章 重逢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109章 押注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36章 手雷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38章 遊俠兒第313章 定局第120章 回京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83章 告密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473章 第一步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247章 心意第191章 偶遇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160章 退敵第170章 產業第315章 得子第283章 追擊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145章 太學生第220章 會兵第148章 軍備第147章 冠禮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327章 揍人第317章 憲兵第284章 伏誅第109章 押注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185章 炮兵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163章 趙毅家人
第67章 初戰第101章 盡滅第61章 楊文幹反第288章 密談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126章 狼王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74章 李淵到來第236章 秋收第165章 構陷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180章 歸程第288章 密談第167章 判決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174章 突厥牙帳第104章 戡亂第481章 親人第22章 牧馬之計第160章 退敵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487章 往事第210章 破城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61章 楊文幹反第139章 火炮第301章 斷足第57章 劉家兄弟戀愛了第323章 百騎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214章 求和第65章 抓斥候感想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237章 燕王佑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94章 渭水之盟第228章 廷論第180章 歸程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162章 入朝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325章 就藩第294章 分裂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323章 百騎第143章 趙德言第45章 開業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25章 重逢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109章 押注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36章 手雷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38章 遊俠兒第313章 定局第120章 回京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83章 告密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473章 第一步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247章 心意第191章 偶遇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160章 退敵第170章 產業第315章 得子第283章 追擊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145章 太學生第220章 會兵第148章 軍備第147章 冠禮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327章 揍人第317章 憲兵第284章 伏誅第109章 押注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185章 炮兵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163章 趙毅家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穴市| 建水县| 马尔康县| 廊坊市| 台南市| 九江市| 杭州市| 福贡县| 钟祥市| 霍山县| 山阴县| 织金县| 怀宁县| 云梦县| 延安市| 临夏市| 泉州市| 洱源县| 大石桥市| 黄梅县| 武义县| 永登县| 赤峰市| 云和县| 栖霞市| 涪陵区| 香格里拉县| 阿尔山市| 钦州市| 安龙县| 罗甸县| 台江县| 西充县| 拜城县| 富平县| 中阳县| 景东| 天镇县| 施甸县| 莲花县| 林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