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遼西雙城(七)

從柳城趕往平州,又馬不停蹄隨同周知裕返回幽州,一路奔波辛苦,李誠中卻沒工夫睡懶覺。第二早上天還沒亮便匆匆起身,結髮束帶,好一番折騰。如今到了幽州,自不會像在關外那般不修邊幅,無論如何也要拾掇得光鮮整齊纔好。

其實李誠中是很煩自己頭上長髮的,每天結髮麻煩不說,還容易滋生病菌。他在白狼山制定內務條令的時候,曾經想當然的將“齊整短髮”列入其中,卻遭到了所有初審之人的一致反對,按照馮道的話來說,“大是荒謬”!馮道甚至都懶得解釋爲什麼“大是荒謬”。

李誠中當時好一陣奇怪,後來姜苗告訴他,“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豈可輕毀”,他這才明白,敢情自己犯了這個時代的忌諱。不得已之下,只能去掉了這一條款,就連自己的頭髮都不敢剪了。同時嚴令規(guī)定,士兵們每三天一次洗浴的時候,也必須清洗頭髮。

等張興重、王大郎也收拾好後,幾人出了張家宅院,趕奔周府。周府就是指揮使周知裕的家,原本的周府很小,去年周知裕除授平州兵馬使之後,家裡從一個行商手中買下了一座宅院,添置幾個丫鬟僕役,纔算有了模樣。

登門拜訪上司是必要的禮節(jié),雖說昨日才和周知裕分開,但這是李誠中頭一次上門,所以他顯得很鄭重,不僅帶著張興重和王大郎一起前往,而且還準備了一份重禮。

敲開周府大門後,早有等候的僕役將他們一行引入正廳,略坐片刻,周知裕便出來了,同時出來的還有周姚氏和周知裕十歲的兒子周元繼,乳名換做小寶。廳上都是自家人,也不用多所客套,李誠中便讓張興重和王大郎提上兩個小木箱。

箱子打開之後,頓時晃得衆(zhòng)人眼中一亮。一個箱子裡整整齊齊的碼放著三十個金錁子,另一個箱子中則堆放著十數件精美的珠玉。

周知裕早年只是個大頭兵,因此周姚氏也不是大家閨秀,周知裕真正崛起也只不過是一年之前,周姚氏的眼界自然就不怎麼高明,禮數上著實粗鄙得緊。一見滿箱的金錁子和珠玉,頓時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口中直說“這如何使得,哎呀,真是太過貴重了”,眼睛卻直勾勾盯著那箱子珠玉。

李誠中一笑,乾脆將那箱子珠玉端到周姚氏面前,任她在裡面揀選翻看,一邊道:“夫人儘管穿戴,這些都是小玩意,不值一提。”

周知裕知道李誠中攻佔柳城,必然搜刮了不少東西。因此也不客氣,含笑收下,將周姚氏和兒子周元繼趕回後宅,便命僕人擺上早食,幾人便圍在桌前吃了個早飯。

等吃完後,周知裕就要趕往節(jié)度府衙,拜見大帥劉仁恭,因此,李誠中的登門禮節(jié)就算完成了。臨走的時候,周知裕告訴李誠中,幽州城內已有幾家大戶昨天晚間過來敘了話,言談中都提到了李誠中,很可能還會單獨再請他過去做客。周知裕叮囑他,去的時候要盡到禮數,這個時候不要吝惜錢財,這些豪門大戶在整個幽州都是能夠說得上話的,對平州軍的下一步發(fā)展有極大的臂助。

因爲是一起回的幽州,李誠中手下親衛(wèi)們攜帶了多少箱子周知裕也瞧在眼裡,此刻見他一來就送了自己兩個,有點生怕他錢財不夠使喚,便又追了一句:“若是帶來的不夠,便到某這裡支用,那兩個箱子某先吩咐家人不要動用。”

李誠中笑著讓周知裕不必操心,目送周知裕離去,幾人才轉身回東市四條巷的張家。

果然不出周知裕所料,剛回到張宅門口,就見一個軍官等候在那裡,問:“對面可是平州李宣節(jié)?”

李誠中道:“正是。”

那軍官道:“某家大將軍請宣節(jié)過府一敘。”

對方連名刺也不準備一份,讓李誠中有些糊塗:“你家大將軍是哪位?”

那軍官卻有些不耐煩:“整個幽州城,敢稱大將軍的自然只有一位,還多說什麼?”

張興重拉著李誠中小聲道:“這人說的是趙家,前盧臺軍使、朝廷賜封右武衛(wèi)大將軍的趙元德。”

李誠中這才明白了,原來是創(chuàng)立霸都騎精銳的趙元德邀請自己。趙元德在盧龍軍中的地位李誠中還是明白的,雖說眼前這個軍官說話很衝,但趙老爺子的邀請,李誠中還真不好拒絕。因道:“貴上可是趙大將軍?煩請尊駕稍待,某等回家門梳洗一番。”他是想回去取個箱子當禮物。

那軍官撇著嘴道:“還等什麼?我家大將軍事務繁忙,沒多少工夫等待,這便去吧。”扭頭就上了馬,一邊嘀咕了兩句:“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連大將軍的名號都沒聽說過……”

王大郎在李誠中身後早已有些上火,聞言再也忍不住了,勃然大怒:“好你個不吐人言的狗東西……”上前拽住那軍官的馬就要伸手揍他,卻被李誠中和張興重拉住。

那軍官瞪著王大郎喝道:“你待作甚?告訴你,別以爲你們在關外打了幾次仗,就可以在幽州爲所欲爲!這裡不是你們隨便撒野的地方!”

李誠中心裡的火也忍不住往上騰騰直竄,他自問從沒得罪過對方,剛纔的話語裡也沒有失禮之處,怎麼這軍官就敢如此蠻橫,且出口傷人。但李誠中想了想,還是把怒氣強行壓了下來,周知裕一路上已經和他商討過,這次回幽州關係重大,除了儘量爭取劉仁恭對平州軍的進一步支持外,還要與幽州高層各軍將世家多所疏通,若是能得到這些大軍頭們的認同,將來的平州軍才能真正在盧龍軍中立穩(wěn)腳跟。

好吧,一切以大局爲重,李誠中決定忍耐。但他也不是隨便受人欺負的主,這個眼前虧現在不能報,將來總得報回來。

“一切便聽尊駕的就是。對了,不知尊駕高姓大名?以後也好親近一番。”

“某家崔和,致果副尉,目下大將軍府內聽用。”那軍官冷笑道。

這番自我介紹聽起來十分別扭,崔和的本意是炫耀自己的官階和背景。致果副尉是正七品下,遠比李誠中正八品上的宣節(jié)校尉要高,大將軍府內聽用的意思,就是說他是大將軍的親信。總的來說,就是我比你官大,我比你靠山強,到了幽州地頭上,是龍你得盤著,是虎你得臥著。

但在李誠中聽起來,卻是另外一個意思:這廝只是有官身無實職的空架子,在大將軍府內聽用又怎樣,關鍵是你手上沒兵!

李誠中笑了笑,也不多話,帶著張興重跟上了崔和,同時吩咐王大郎回屋去取個箱子,取完以後既刻趕到趙大將軍府上。

跟在崔和身後行了多時,便來到一片好大的府邸,進了大門,崔和讓他二人在門房內等候,自己往裡通傳去了。這又是一個赤裸裸的打臉,專程請人上門,哪有讓客人在門房等候的道理?就連張興重這麼沉穩(wěn)的人都有些生氣了。

李誠中卻反而冷靜了下來。趙大將軍請人的過程很不合理,沒有名刺不說,來的軍官還蠻橫不堪,到了府上又被晾在門房等候,這一切看起來似乎都是故意的。李誠中雖然還不清楚自己哪裡得罪了這位趙大將軍,但人家給他下馬威的用意卻已經很明顯了。

兩人在門房一直等了半個多時辰,崔和才慢悠悠轉出來,招呼李誠中跟在他身後,張興重則被留在了門房,不讓他進去。其間王大郎已經提著一箱金錁子過來了,卻被李誠中打發(fā)了回去。開玩笑,你這麼對我,我還上趕著給你送禮?真當我傻啊?若不是他想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早就拂衣而去了。

跟著崔和來到一處偏院花廳之內,就見廳中坐著一個白麪中年文士,聽崔和介紹,是右武衛(wèi)大將軍趙元德的內弟崔吉安,目下在節(jié)度府中爲幕僚佐二,官職是節(jié)度府押衙從事,從七品上。所謂內弟,就是趙元德結髮妻子崔氏的親弟弟。

一聽說又是姓崔,李誠中自然便猜到,一旁的崔和與眼前的崔吉安一樣,應該都是走的裙帶路線。只不過崔吉安的裙帶更近一些,所以品階高的崔和反而陪坐在下首。

崔吉安比崔和更加拿大,坐在堂上擡著眼皮看了看進來的李誠中,淡淡說了句:“坐。”自家端起茶碗抿了口茶水。

李誠中坐了,也不說話,自顧自喝茶,茶喝完了也沒人續(xù)水,他便端著那茶杯反覆觀賞上面的彩漆。

崔吉安眉頭一皺,道:“李宣節(jié)遠來辛苦,大將軍本是要見上一見的,無奈適逢貴客登門,便只好作罷了。宣節(jié)莫怪。”

李誠中憋著一肚子邪火,臉上卻帶著笑容:“無妨,大將軍諸事繁忙,自然是正事要緊,那某就告辭了,改日再登門造訪。”說罷擱下茶碗就要起身。

崔吉安卻揮手製止,微笑道:“且慢,大將軍有件事情想要問一下宣節(jié)……”

李誠中道:“請講。”

崔吉安道:“也不是什麼大事。有個叫崔成的,不知道宣節(jié)還有印象?他當初在柳城的時候想拜訪宣節(jié),宣節(jié)似乎很忙,一直沒有接見。崔成是某家一個遠親,做些販運的營生,他有批貨被扣在了柳城……”

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37章 營州經略(九)第5章 貝州(下)第8章 幽州留後(八)第20章 大河之東(五)第19章 遼西雙城(十九)第6章 魏州血夜(六)第21章 大河之東(六)第70章 懷遠新思維(二)第44章 白狼山水間(十一)第61章 兩河輪戰(zhàn)(七)第18章 幽州留後(十八)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63章 河北新軍閥(六)第136章 中樞之要(六)第57章 兩河輪戰(zhàn)(三)第49章 饒樂山巔(三)第64章 兩河輪戰(zhàn)(十)第63章 兩河輪戰(zhàn)(九)第2章 健卒營第16章 遼西雙城(十六)第21章 幽州留後(二十一)第79章 轉折(十一)第75章 釘子(八)第75章 轉折(七)第105章 決戰(zhàn)上黨(二十)第27章 插曲(四)第98章 決戰(zhàn)上黨(十三)第59章 饒樂山巔(十三)第71章 仁恕之道(四)第6章 幽州留後(六)第27章 插曲(四)第3章 西京變(三)第80章 釘子(十三)第31章 雙極(三)第34章 營州經略(六)第24章 插曲(一)第30章 諸侯之定(九)第18章 整軍(一)第49章 盧龍節(jié)度(十八)第21章 遼西雙城(二十一)第46章 盧龍節(jié)度(十五)第6章 幽州留後(六)第23章 大河之東(八)第63章 河北新軍閥(六)第50章 饒樂山巔(四)第5章 西京變(五)第34章 白狼山水間(一)第17章 大河之東(二)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20章 大河之東(五)第56章 兩河輪戰(zhàn)(二)第70章 懷遠新思維(二)第9章 西京變(九)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48章 盧龍節(jié)度(十七)第61章 燕郡問題(六)第48章 范陽之春(二)第24章 諸侯之定(三)第67章 饒樂山巔(二十一)第68章 燕郡問題(十三)第73章 轉折(五)第48章 盧龍節(jié)度(十七)第12節(jié) 幽州留後(十二)第4章 魏州血夜(四)第67章 己未之冬(十八)第59章 河北新軍閥(二)第24章 幽州留後(二十四)第14章 北迴歸線(四)第102章 決戰(zhàn)上黨(十七)第25章 大河之東(十)第64章 燕郡問題(九)第12章 蔣袁合流(二)第63章 兩河輪戰(zhàn)(九)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54章 己未之冬(五)第53章 盧龍節(jié)度(二十二)第34章 雙極(六)第48章 白狼山水間(十五)第65章 己未之冬(十六)第62章 己未之冬(十三)第47章 君之野望(五)第1章 幽州留後(一)第95章 決戰(zhàn)上黨(十)第75章 懷遠新思維(七)第55章 兩河輪戰(zhàn)(一)第36章 盧龍節(jié)度(五)第59章 河北新軍閥(二)第39章 白狼山水間(六)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45章 雙極(十七)第50章 饒樂山巔(四)第77章 轉折(九)第126章 河南(四)第120章 南北戰(zhàn)策(十四)第62章 己未之冬(十三)第65章 兩河輪戰(zhàn)(十一)第118章 南北戰(zhàn)策(十二)第37章 春夏(三)
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37章 營州經略(九)第5章 貝州(下)第8章 幽州留後(八)第20章 大河之東(五)第19章 遼西雙城(十九)第6章 魏州血夜(六)第21章 大河之東(六)第70章 懷遠新思維(二)第44章 白狼山水間(十一)第61章 兩河輪戰(zhàn)(七)第18章 幽州留後(十八)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63章 河北新軍閥(六)第136章 中樞之要(六)第57章 兩河輪戰(zhàn)(三)第49章 饒樂山巔(三)第64章 兩河輪戰(zhàn)(十)第63章 兩河輪戰(zhàn)(九)第2章 健卒營第16章 遼西雙城(十六)第21章 幽州留後(二十一)第79章 轉折(十一)第75章 釘子(八)第75章 轉折(七)第105章 決戰(zhàn)上黨(二十)第27章 插曲(四)第98章 決戰(zhàn)上黨(十三)第59章 饒樂山巔(十三)第71章 仁恕之道(四)第6章 幽州留後(六)第27章 插曲(四)第3章 西京變(三)第80章 釘子(十三)第31章 雙極(三)第34章 營州經略(六)第24章 插曲(一)第30章 諸侯之定(九)第18章 整軍(一)第49章 盧龍節(jié)度(十八)第21章 遼西雙城(二十一)第46章 盧龍節(jié)度(十五)第6章 幽州留後(六)第23章 大河之東(八)第63章 河北新軍閥(六)第50章 饒樂山巔(四)第5章 西京變(五)第34章 白狼山水間(一)第17章 大河之東(二)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20章 大河之東(五)第56章 兩河輪戰(zhàn)(二)第70章 懷遠新思維(二)第9章 西京變(九)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48章 盧龍節(jié)度(十七)第61章 燕郡問題(六)第48章 范陽之春(二)第24章 諸侯之定(三)第67章 饒樂山巔(二十一)第68章 燕郡問題(十三)第73章 轉折(五)第48章 盧龍節(jié)度(十七)第12節(jié) 幽州留後(十二)第4章 魏州血夜(四)第67章 己未之冬(十八)第59章 河北新軍閥(二)第24章 幽州留後(二十四)第14章 北迴歸線(四)第102章 決戰(zhàn)上黨(十七)第25章 大河之東(十)第64章 燕郡問題(九)第12章 蔣袁合流(二)第63章 兩河輪戰(zhàn)(九)第21章 西京變(二十一)第54章 己未之冬(五)第53章 盧龍節(jié)度(二十二)第34章 雙極(六)第48章 白狼山水間(十五)第65章 己未之冬(十六)第62章 己未之冬(十三)第47章 君之野望(五)第1章 幽州留後(一)第95章 決戰(zhàn)上黨(十)第75章 懷遠新思維(七)第55章 兩河輪戰(zhàn)(一)第36章 盧龍節(jié)度(五)第59章 河北新軍閥(二)第39章 白狼山水間(六)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45章 雙極(十七)第50章 饒樂山巔(四)第77章 轉折(九)第126章 河南(四)第120章 南北戰(zhàn)策(十四)第62章 己未之冬(十三)第65章 兩河輪戰(zhàn)(十一)第118章 南北戰(zhàn)策(十二)第37章 春夏(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松县| 古浪县| 德江县| 黄梅县| 巧家县| 安塞县| 襄汾县| 苍山县| 长岛县| 新余市| 江陵县| 漯河市| 栖霞市| 莒南县| 喀喇沁旗| 农安县| 太和县| 南涧| 宝兴县| 荆州市| 宜兰市| 武汉市| 含山县| 墨脱县| 尤溪县| 平凉市| 昆山市| 寻甸| 怀宁县| 蓝田县| 青川县| 津南区| 新密市| 城固县| 青龙| 惠安县| 颍上县| 平阴县| 诸城市| 开化县| 丘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