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8章 兩河輪戰(zhàn)(十四)

光化二年,李誠中穿越而來的第一個月,時逢老帥劉仁恭統(tǒng)軍南征。當時在攻打魏博重鎮(zhèn)貝城的時候,盧龍軍中了貝州守軍的誘敵之計,連同指揮周知裕在內的上千名健卒營士兵身陷城中,眼看就要客死異鄉(xiāng),作爲周知裕親衛(wèi)的趙在禮就陪護於周知裕身旁。

若不是任都頭冒死攻上城頭,掩護李誠中放下拴系吊橋的轆盤,恐怕李誠中就成爲了衆(zhòng)多穿越客中最早身死的那個了。任都頭當時身被十數(shù)創(chuàng),眼看就要不行了,但周知裕還是盡力將其送回幽州,當時趙在禮和李誠中都認爲,這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誰都沒想到任都頭居然還能活下來。

任都頭在家養(yǎng)傷半年之久,終於算是撈回了條性命,但腿腳和身子骨都已經(jīng)不再靈便,吃不得軍營這口飯食了,於是只能拿出府中積攢的本錢,在幽州開了個糧鋪以謀營生。

任家在盧龍軍中爲將百年,雖然不是什麼軍中豪門,族中出身多以中低級軍官爲主,但百年傳承的武人底蘊不可謂不深厚,任都頭的三個兒子自小便學習武藝,準備再入軍中效力。事實上,這也是老任家的宿命,除了從軍以外,家中子弟還真不知道將來應該做些什麼。就連任都頭自家開的糧鋪,也很少去用心經(jīng)營,如果不是軍中幾個關係密切的老弟兄照拂,糧鋪早就關門大吉了。

隨著幾年的時光飛逝,任家三個兒子都已經(jīng)逐漸成年,任都頭便打算讓他們從軍。但任家生來傲骨,任都頭不願意去求過去的老上司周知裕,想讓兒子們自己打拼。到了天覆元年的時候,大郎滿了十六歲,就在任都頭準備讓大郎從軍時,劉守光發(fā)動兵變,劉仁恭和周知裕等老將全體成了階下之囚。

任都頭很生氣。於是任家大郎從軍的心願就此被父親強行壓制了下去,這一晃就到了天覆二年。這一年,李誠中入主幽州,成了堂堂一方節(jié)鎮(zhèn),任都頭更拉不下老臉去求李誠中這個過去的手下。不過好在幽州變了天,任都頭的怒氣也消了,於是大郎得以順利從軍。

到了天覆三年底的時候。二郎任遂安也滿了十六,於是任遂安也應募加入了幽州新兵訓練營,隨後被新成立的趙州軍選拔出來,成了這支騎兵軍的一員。

以上就是任遂安的從軍經(jīng)歷,趙在禮聽吧感嘆良久。當然,任遂安並不知道自家父親和燕王殿下認識。也不清楚自己父親和眼前的趙將軍有怎樣的關係,聽說趙在禮與他父親認識,便連忙恭敬口稱叔伯。趙在禮比他只大七歲,但從任都頭論起,倒也當?shù)闷鹚氖宀恕?

趙在禮猜測到了任都頭不願攀附的心思,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問任遂安願不願來遼東保安軍。跟在他身邊當親衛(wèi)。任遂安想了想,還是沒有答允,只是說自己做不得主。趙在禮讓他不用擔心這個問題,調個人而已,他趙在禮這點小事辦起來毫無問題。但任遂安還是婉言拒絕了,他說自己還是想真刀真槍廝殺出前程來,給人當親衛(wèi),立功上陣的機會恐怕不多。

趙在禮感嘆。老任家還真是,有一個算一個,全是傲骨頭,便也不再勉強,只是要了任家在幽州的住址,打算將來有空去看看。

天還沒亮,趙在禮就率軍離開了。他要急著趕回博昌。走之前,他再次詢問任遂安,是否願意到他身邊來當親衛(wèi),任遂安依舊沒有答允。

任遂安和丁都的兩個弟兄目送著大隊遼東保安軍騎兵迎著朝陽出發(fā)。然後繼續(xù)在村口等待著趙州軍騎兵二營的弟兄們。

並沒有等待多久,當太陽升至正中,三人懶洋洋的躺在草地上咀嚼草根的時候,聯(lián)絡的騎兵弟兄回來了,他們一臉的興奮,七嘴八舌的爭相炫耀著此行的收穫。

斬首一百三十九級,俘虜二十四人,全殲了宣武騎兵,沒有漏掉一個!

這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令任遂安等三個留守的騎兵豔羨不已,任遂安懊惱的捶了自己左肩一下,疼痛讓他差點叫出了聲音——該死的肩傷!

沒用多久,騎兵二營載勝而歸,歡呼和喜悅充斥著整個村落。任遂安目不暇給的看著一個個捆綁著的宣武戰(zhàn)俘,望著弟兄們馬脖子下懸掛著的一個個首級,心頭的懊惱更甚。當然,欣喜之後,任遂安也見識到了大戰(zhàn)的殘酷,與手刃敵兵不同,這種殘酷帶給他非常強烈的衝擊,讓他的好心情瞬間轉壞。

弟兄們死了二十八個,其中任遂安夥裡就有兩個,一個是伍長,還有一個是趙十七。兩個弟兄的屍首沒有帶回來,就地掩埋了,他們在這個世間唯一留下的就是繡著名姓的肩章。除了死去的弟兄外,還傷了三十多個,其中有十來個受傷較重,按照王醫(yī)護的話講,能不能捱下去還在兩說之間,就算挺過來,他們從此也告別軍伍了……

無論如何,這樣的戰(zhàn)損比還是相當不錯的,雖說騎兵二營人數(shù)佔優(yōu),且軍備精良,同時又佔了奇襲的優(yōu)勢,但能一次性殲滅一百多宣武騎兵,是盧龍軍在淄青戰(zhàn)場以來少有的功績。並非盧龍騎兵不能打,而是找不到對手,或者說找不到如此規(guī)模的宣武騎兵。宣武軍在淄青戰(zhàn)場上一直將騎兵作爲斥候來使用,極少能夠見到聚集上百之數(shù)的規(guī)模,所以這次也算騎兵二營走了運道。

趙指揮正在琢磨,這算不算是騎戰(zhàn)中的“首功”之時,熱切的心思被任遂安用一盆涼水澆滅——遼東保安軍三日前剛剛擊潰宣武騎兵主力,斬首二百三十級,俘虜一百八十人!

趙指揮頓時呆住了,他的第一反應是:行營不是說,宣武沒有那麼多騎兵麼?什麼時候出現(xiàn)如此規(guī)模的宣武騎隊?

這個消息令騎兵二營有些悶悶不樂,同時還引起了很多軍官和士兵太多的疑問。

帶著戰(zhàn)俘、帶著疑問,騎兵二營踏上了回程,回程與來時一樣,三個都分北、中、南三路齊頭並進,繼續(xù)搜索漏網(wǎng)之魚。果然,事實印證了趙在禮的說法。他們在回程的路上截獲了不少宣武軍潰散的騎兵,十來天工夫,零零總總加起來竟然俘獲了三十多號人!

剛剛過了高苑,進入博昌行營的絕對控制圈內,趙指揮就被行營的一道軍令招了回去,留下騎兵二營押送戰(zhàn)俘繼續(xù)前行。

等回到營寨之後,行營內派出來更多的人手。將戰(zhàn)俘和繳獲的馬匹都帶走了。除了軍官們要想行營詳細稟告此戰(zhàn)經(jīng)過外,士兵們都放了三天休沐,他們可以在營寨內自行活動,不用早起操練、不用執(zhí)行軍務。不過任遂安本人享受不到這點難得的時光,他只能在醫(yī)護營內接受醫(yī)治,每天換藥。每天都躺著,不許隨意走動,讓任遂安著實憋屈了好幾天。

任遂安在醫(yī)護營內躺了十來天,認識了許多其他各營的弟兄,其中既有普通士兵,也有基層軍官,還有少數(shù)高級軍官。但軍官都在特護軍帳,任遂安沒有機會見到。不過任遂安的軍帳內住著一個正兵,是某營指揮的族中子弟,很是瞭解一些軍中秘辛。相處了幾日,任遂安便和此人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據(jù)說軍事參謀總署正在考慮重設編制!這是一條很吸引人的消息,令任遂安大感興趣。重設編制的考慮來自於實戰(zhàn)的檢驗,據(jù)說按照現(xiàn)在的盧龍軍作戰(zhàn)編制,應付小規(guī)模戰(zhàn)事的能力很強。但對大戰(zhàn)、尤其是正面戰(zhàn)場決戰(zhàn)的適應性並不高。

盧龍軍一軍設兩廂並老營,一廂設五營,全軍六千四百餘人,一廂兩千六百餘人。這樣的規(guī)模在與關外人丁不多的遊牧部族和小國作戰(zhàn)時,兵力是適用的,也取得了不俗的戰(zhàn)績。但現(xiàn)在作戰(zhàn)對象不同,面對兵員衆(zhòng)多的宣武軍時。就明顯感覺到兵力不足敷用。

尤其是在廂一級編制上,一廂兩千六百餘人,單獨調出來執(zhí)行小規(guī)模軍務時顯得有些浪費,而拿出來擔當主要任務時。又顯得兵少將寡,容易吃虧。這種弊病在博昌行營一年多的實戰(zhàn)檢驗中暴露無遺。

其實從天覆三年底開始,博昌行營就已經(jīng)逐漸不再動用廂一級編制執(zhí)行軍務,對於小規(guī)模戰(zhàn)鬥,他們調動最頻繁的就是營,規(guī)模稍大,則調動兩到三個營,更大規(guī)模的對決,則使用八到十二個營。廂指揮使一級的高階軍官,已經(jīng)失去了本廂的固定指揮權,他們的指揮權限被壓縮爲兩到三個營,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鬥,則直接由行營任命更高級的軍官來指揮。

這種情況隨著軍事參謀總署抽調各個營頭加入行營而愈演愈烈,直到廂一級編制在博昌行營內及近於廢置。

任遂安聽到的消息是,總署已經(jīng)開始對此專門召開了若干軍議,似乎有意在廂和營之間再增加一級編制,以適應大規(guī)模作戰(zhàn)的需要,同時避免出現(xiàn)軍頭統(tǒng)帥不得不直接指揮營的尷尬局面,而後者,很容易出現(xiàn)指揮混亂的情形。

任遂安對此很感興趣,也很憧憬,因爲著意味著軍官的數(shù)量和職位又會增加許多——這也是每一個士兵都非常期盼的事情。不說暫時來說,這些事情都與任遂安無關,誰叫他只是一個小兵蛋子呢?

到了九月份的時候,任遂安的肩傷已經(jīng)徹底恢復了,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騎兵二營。夥裡新提拔了一個伍長,正兵銜,同時補充了一個新兵,讓這個夥再次滿員。任遂安也終於等到了自己的軍功——記功兩級、賞錢五百,這與任遂安的預期完全一樣。盧龍軍的戰(zhàn)功獎賞非常清楚,哪怕是最底層的士兵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會不會得到戰(zhàn)功、怎樣才能獲得戰(zhàn)功。

除了戰(zhàn)功之外,任遂安也知道了另一個好消息——宣武軍已經(jīng)開始培養(yǎng)自己的大規(guī)模騎兵了,這意味著騎兵二營的軍務會更加頻繁,同樣也意味著大夥兒能夠得到更多的軍功。

任遂安認爲這是一個好消息,但博昌行營卻不這麼看。從之前遼東保安軍和趙州軍騎兵二營抓回來的俘虜口中,博昌行營得到了宣武軍騎兵的情報,再經(jīng)過對捕獲戰(zhàn)馬的辨認,博昌行營確認了這一情報。

戰(zhàn)馬來自隴右,宣武軍已於去年打通了秦州,耗費重金在秦州興建了馬場。如今拉上淄青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馬就來自秦州,據(jù)說已經(jīng)達到五百匹。雖說這些戰(zhàn)馬頂多也就是十來個月,還未長成,但宣武軍已經(jīng)等不得了,他們十分迫切的將還未長成馬駒拉倒了戰(zhàn)場上,由此也能見到盧龍騎兵對宣武軍的威脅有多大!(未完待續(xù)。。。)

第33章 榆關風雲(yún)(十二)第67章 非常規(guī)戰(zhàn)爭(四)第44章 春夏(十)第92章 決戰(zhàn)上黨(七)第1章 羣衆(zhòng)演員李某第15章 北迴歸線(五)第72章 釘子(五)第18章 大河之東(三)第7章 西京變(七)第39章 盧龍節(jié)度(八)第32章 雙極(四)第64章 饒樂山巔(十八)第56章 兩河輪戰(zhàn)(二)第26章 諸侯之定(五)第38章 盧龍節(jié)度(七)第51章 君之野望(九)第2章 健卒營第1章 幽州留後(一)第29章 幽州留後(二十九)第56章 饒樂山巔(十)第56章 燕郡問題(一)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77章 釘子(十)第70章 釘子(三)第27章 諸侯之定(六)第67章 非常規(guī)戰(zhàn)爭(四)第30章 榆關風雲(yún)(九)第65章 兩河輪戰(zhàn)(十一)第129章 河南(七)第79章 懷遠新思維(十一)第62章 兩河輪戰(zhàn)(八)第2章 健卒營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98章 決戰(zhàn)上黨(十三)第11章 遼西雙城(十一)第82章 東都會盟(二)第47章 盧龍節(jié)度(十六)第53章 君之野望(十一)第69章 仁恕之道(二)第13章 北迴歸線(三)第47章 饒樂山巔(一)第79章 大王莊——將軍廟(三)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64章 兩河輪戰(zhàn)(十)第85章 釘子(十八)第66章 兩河輪戰(zhàn)(十二)第13節(jié) 幽州留後(十三)第39章 春夏(五)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1章 魏州血夜(一)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72章 轉折(四)第8章 魏州(三)第48章 君之野望(六)第59章 兩河輪戰(zhàn)(五)第32章 營州經(jīng)略(四)第23章 大河之東(八)第78章 懷遠新思維(十)第26章 幽州留後(二十六)第36章 盧龍節(jié)度(五)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15章 遼西雙城(十五)第23章 榆關風雲(yún)(二)第79章 大王莊——將軍廟(三)第35章 雙極(七)第60章 饒樂山巔(十四)第1章 遼西雙城(一)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7章 西京變(七)第104章 決戰(zhàn)上黨(十九)第78章 懷遠新思維(十)第9章 遼西雙城(九)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38章 營州經(jīng)略(十)第45章 盧龍節(jié)度(十四)第21章 大河之東(六)第26章 榆關風雲(yún)(五)第56章 己未之冬(七)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62章 饒樂山巔(十六)第140章 國器(二)第18章 整軍(一)第44章 白狼山水間(十一)第1章 西京變(一)第43章 春夏(九)第61章 兩河輪戰(zhàn)(七)第82章 東都會盟(二)第68章 釘子(一)第8章 西京變(八)第74章 釘子(七)第1章 西京變(一)第69章 懷遠新思維(一)第80章 轉折(十二)第23章 遼西雙城(二十三)第63章 兩河輪戰(zhàn)(九)第20章 整軍(三)第61章 己未之冬(十二)第73章 釘子(六)
第33章 榆關風雲(yún)(十二)第67章 非常規(guī)戰(zhàn)爭(四)第44章 春夏(十)第92章 決戰(zhàn)上黨(七)第1章 羣衆(zhòng)演員李某第15章 北迴歸線(五)第72章 釘子(五)第18章 大河之東(三)第7章 西京變(七)第39章 盧龍節(jié)度(八)第32章 雙極(四)第64章 饒樂山巔(十八)第56章 兩河輪戰(zhàn)(二)第26章 諸侯之定(五)第38章 盧龍節(jié)度(七)第51章 君之野望(九)第2章 健卒營第1章 幽州留後(一)第29章 幽州留後(二十九)第56章 饒樂山巔(十)第56章 燕郡問題(一)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77章 釘子(十)第70章 釘子(三)第27章 諸侯之定(六)第67章 非常規(guī)戰(zhàn)爭(四)第30章 榆關風雲(yún)(九)第65章 兩河輪戰(zhàn)(十一)第129章 河南(七)第79章 懷遠新思維(十一)第62章 兩河輪戰(zhàn)(八)第2章 健卒營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98章 決戰(zhàn)上黨(十三)第11章 遼西雙城(十一)第82章 東都會盟(二)第47章 盧龍節(jié)度(十六)第53章 君之野望(十一)第69章 仁恕之道(二)第13章 北迴歸線(三)第47章 饒樂山巔(一)第79章 大王莊——將軍廟(三)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64章 兩河輪戰(zhàn)(十)第85章 釘子(十八)第66章 兩河輪戰(zhàn)(十二)第13節(jié) 幽州留後(十三)第39章 春夏(五)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1章 魏州血夜(一)第28章 幽州留後(二十八)第72章 轉折(四)第8章 魏州(三)第48章 君之野望(六)第59章 兩河輪戰(zhàn)(五)第32章 營州經(jīng)略(四)第23章 大河之東(八)第78章 懷遠新思維(十)第26章 幽州留後(二十六)第36章 盧龍節(jié)度(五)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15章 遼西雙城(十五)第23章 榆關風雲(yún)(二)第79章 大王莊——將軍廟(三)第35章 雙極(七)第60章 饒樂山巔(十四)第1章 遼西雙城(一)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7章 西京變(七)第104章 決戰(zhàn)上黨(十九)第78章 懷遠新思維(十)第9章 遼西雙城(九)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38章 營州經(jīng)略(十)第45章 盧龍節(jié)度(十四)第21章 大河之東(六)第26章 榆關風雲(yún)(五)第56章 己未之冬(七)第14章 西京變(十四)第62章 饒樂山巔(十六)第140章 國器(二)第18章 整軍(一)第44章 白狼山水間(十一)第1章 西京變(一)第43章 春夏(九)第61章 兩河輪戰(zhàn)(七)第82章 東都會盟(二)第68章 釘子(一)第8章 西京變(八)第74章 釘子(七)第1章 西京變(一)第69章 懷遠新思維(一)第80章 轉折(十二)第23章 遼西雙城(二十三)第63章 兩河輪戰(zhàn)(九)第20章 整軍(三)第61章 己未之冬(十二)第73章 釘子(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金湖县| 呼和浩特市| 鹤峰县| 康保县| 瑞昌市| 刚察县| 锡林郭勒盟| 彭山县| 英吉沙县| 房产| 赣州市| 潍坊市| 娱乐| 蒙阴县| 锦屏县| 和林格尔县| 阜康市| 灯塔市| 吴桥县| 灌南县| 济源市| 盐亭县| 长葛市| 庆元县| 延吉市| 溆浦县| 桂阳县| 永丰县| 大城县| 罗平县| 衡东县| 乌拉特中旗| 武城县| 深泽县| 招远市| 襄樊市| 房产| 闵行区| 肥东县| 南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