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六十三章 局勢的變化

此時來的正是京城的金吾衛,也就是長安的治安部隊,儘管這次他們來的人不多,但是卻也有上千人,足以應付各種突發事件了。

看到眼前的狀況,在鄭子文身後的幾百名護衛也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他們把手裡的武器握的更緊了,只等鄭子文一聲令下,他們便會衝上去拼殺。

在這樣的情況下,場中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

其實鄭子文的手心也完全都是汗了,他很清楚,只要他下令動手,那麼就和叛亂無異了,但是如果他束手待斃,可能就將面對被終身軟禁長安的結局。

而這兩種結局,都是他想要的,所以一時間,鄭子文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之中。

看著金吾衛越來越近,鄭子文知道不能再拖了,現在動手還有五成的成功可能,要是等金吾衛到達,那麼他就一點機會都沒用了。

想到這裡,鄭子文立刻擡起了手。

“聽我命令,給我……”

還沒等鄭子文的那個“殺”字喊出來,城外頓時就傳來一陣叫喊聲。

“快快打開城門,我們是左屯衛,奉大將軍的命令前來戍守長安!”

聽到門外的叫聲,千牛衛的衛兵頓時大喜,連忙就打開了城門放左屯衛的士兵進來。

因爲要戍守長安,這次來的左屯衛士兵來的不少,大約有四五千人的樣子。

“唉,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看著從城外源源不斷涌進來的左屯衛士兵,鄭子文的臉上頓時充滿了苦笑。

而這時,剛進來的那名左屯衛將軍也看到了鄭子文。

“咦?”

他驚訝的說了一聲,然後就從馬上跳了下來,然後走到了鄭子文面前,摘掉了頭盔朝他行了個禮。

“末將薛禮見過鎮西王。”

來的人正是薛禮,他朝鄭子文行完禮之後,又看了看鄭子文身後神色緊張的護衛,頓時皺了皺眉頭。

“王爺,您這是打算離開長安?”

聽到他的話,鄭子文頓時無奈的點了點頭。

“原本是這樣的,只不過現在看起來現在是走不掉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是木已成舟了,單憑他們這幾百人,是不可能衝出去的,所以鄭子文只能一臉無奈的搖了搖頭,然後轉身準備回芙蓉園。

不過他纔剛剛轉身,薛禮就叫住了他。

“王爺您等一下,其實我家大將軍交代過,如果王爺您打算離開大唐,就讓末將護送王爺走。”

聽到薛禮這話,鄭子文頓時就愣住了。

鄭子文當然知道薛禮口裡的將軍是誰,能被薛禮稱爲大將軍的,除了李績也沒有別人了,但讓鄭子文疑惑的是,李績爲什麼要幫他?

要知道,在官場之上,錦上添花的永遠都比雪中送炭的要多得多,畢竟別人也擔心被連累,所以能不落井下石就算得上是好人了。

不過當街頭出現金吾衛的身影時,鄭子文也知道這時候不是糾結這些的時候了,於是他便朝著薛禮點了點頭。

“多謝了!”

看到鄭子文的這個動作,薛禮頓時也笑了起來。

“該謝王爺的應該是我。”

說完,他立刻就轉過身去,朝著旁邊的衛兵喊了起來。

“傳我命令,打開城門,護送鎮西王前往登州,若有阻攔者,斬!”

“諾!”

隨著薛禮的一聲令下,進門的左屯衛士卒立刻擠開了千牛衛,然後打開了城門,護送著鄭子文的車隊出了城。

鄭子文的馬車纔剛剛走出城門,後面的金吾衛就已經到了,看著站在門口的薛禮,爲首的校尉立刻拉住了繮繩,朝著薛禮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聽到他的問題,薛禮頓時微微一笑。

“我是左屯衛的中郎將薛禮,封大將軍的命令前來接手四城門,這是我的調令!”

說著,就就懷裡拿出了一封調令出來,金吾衛的校尉看到調令上確實蓋著李績的印信,立刻便恭恭敬敬的將調令還給薛禮,朝著他行了一禮之後就帶著人離開了。

金吾衛的人走了之後,薛禮也不再停留,而是直接騎上馬出了城,去追鄭子文的車隊去了。

鄭子文在薛禮的護送下出了東都洛陽之後,並沒有選擇北上登州坐船,而是讓老刀帶上他的信物去調船,而他則帶著大隊人馬南下,準備經廬州、宣州直達上海,只等老刀帶著船隊一到,他們就在那裡登船返回歐洲。

鄭子文這樣做的原因,一方面是爲了避開可能會出現的追擊部隊,另一方則是爲了去宣州接尉遲寶林一起走。

這一路行來,鄭子文一行人可謂是星月兼程,終於在半個月內到達了宣州,然後見到了尉遲寶林。

看著鄭子文風塵僕僕的樣子,尉遲寶林頓時露出了一臉的驚訝。

“二叔,你怎麼來了?”

聽到他的問題,鄭子文頓時露出一臉的苦笑。

“我這是不得不來啊!”

接著,鄭子文就把李世民駕崩,然後李治打算將他軟禁京城的事告訴了尉遲寶林,而尉遲寶林聽完了鄭子文的話之後,也是一臉的震驚。

回過神之後,尉遲寶林就開始急急忙忙的吩咐下人收拾東西了,因爲他也很清楚時間的緊迫。

“只帶貴重的,其他的都不要了,動作快點!”

在他的催促下,收拾東西的下人們連忙加快的動作,整個府裡頓時忙成一團。

看著這一幕,鄭子文慢悠悠的走到了尉遲寶林的身前,然後微微嘆了口氣。

“寶林,你如今已經繼承了你爹的爵位,是大唐實實在在的鄂國公,你拋下這些跟我走,值得嗎?”

聽到鄭子文的話,尉遲寶林頓時笑著搖了搖頭。

“二叔你說的這是哪裡的話?這事不僅我自己想,同樣也是我爹的遺願,我爹當初就說了,他和大唐的情分就是他和太上皇的情分,現在我爹已經死了,而太上皇也駕崩了,這情分也就沒了。”

說到這裡,尉遲寶林的神色頓時有些黯然。

“就連二叔這樣的人,如今都走到了這一步,又更何況是我?如果是無處可去我也就認了,但是現在有了二叔你,我當然是跟你走了。”

聽完了尉遲寶林的話,鄭子文的臉上頓時抿著嘴點了點頭,然後又拍了拍尉遲寶林的肩膀,卻什麼都沒有說。

第二天一早,鄭子文和尉遲寶林一行人就直接去了宣州以東的海港,這時老刀已經帶著船隊等候在那裡了,鄭子文他們到了之後就直接登上了船,然後起航返回歐洲。

鄭子文的船隊出發了,幾天之後,遠在長安和李治卻一臉躊躇的坐在御書房裡,而在他的下方,則是坐著長孫無忌和李績。

過了好半天,李治纔有些不自信的開口問道:“兩位愛卿,這樣做真的沒問題嗎?”

李治的話音剛落,李績就點了點頭。

“陛下,如果您真的軟禁了鄭子文,那纔是真正交惡了他,就算能讓他一輩子都呆著長安,但是一旦他有了什麼問題,那麼等待大唐就是刀兵之禍!”

李績說完之後,長孫無忌也點了點頭。

“陛下,老臣與鄭子文同僚多年,對他還是瞭解的,他這個人最重感情,他的身邊有長樂公主和晉陽公主,所以不是萬不得已,他不會與陛下爲敵的。”

長孫無忌說這話已經算是很客氣了,其實他心裡就是在想李世民當時是不是病糊塗了,居然下這麼一個命令,幸虧鄭子文安安穩穩的走了,要不然非弄出大事不可。

得到這兩位重臣肯定的答覆,李治這才放下來了心來,留他們吃了晚飯之後,李治就回寢宮去了。

他剛到寢宮,就發現御醫從裡面走了出來,他頓時就皺了皺眉頭。

兩個御醫看到李治之後,連忙過來向他見禮,而李治卻直接擺了擺手。

“怎麼回事?是不是皇后身體有恙?”

聽到李治這話,兩個御醫頓時就笑了起來。

“恭喜陛下,皇后娘娘是有喜了。”

李治一聽,臉上頓時就露出了喜色。

“真的?”

這時他也不等兩個御醫回答,就直接越過了他們,然後快步走進了寢宮。

他纔剛進去,便就看到正端著一碗湯在喝的武媚,李治頓時就猜出了武媚應該是在喝御醫開的保胎藥。

看到這一幕,他頓時就笑了起來。

“媚娘,朕聽御醫說你有喜了?怎麼不早點告訴朕?”

看著一臉喜色的李治,武媚頓時也笑著點了點頭。

“陛下國事繁忙,臣妾只是打算過些時日在告訴陛下的。”

聽到她這麼說,李治反而露出了愧疚的表情,他慢慢的走到了武媚的身後,然後輕輕摟住了她,並用自己的下巴抵著她的頭頂。

“媚娘,是朕冷落你了,還有鎮西王的時,你是不是在怪我?”

李治的話音剛落,武媚就立刻搖了搖頭。

“陛下是一國之君,臣妾相信陛下自有主張。”

看著她一臉認真的表情,李治再次微笑了起來,不過很快他的臉上又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

“皇后,其實有一件事朕很在意,當初聽守衛城門的千牛衛說,當時子文哥手裡還有一份蓋著玉璽的聖旨……”

聽到李治提起聖旨,武媚的眉頭頓時猛的跳了一下,她頓時就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啊……陛下,臣妾的肚子好痛,陛下……”

說著,她整個人就軟倒了下來,李治看到這一幕,頓時就慌了。

“難道是剛纔的保胎藥有問題?”

想到這裡,李治頓時就慌了,朝著外面就喊了起來。

“來人!快傳御醫……快!”

此時的李治心裡只有武媚,至於剛纔所說的聖旨一事早就被他拋之腦後了。

李治並不知道,在他轉過頭之後,武媚的臉上頓時閃過了一絲得逞的笑容。

半年之後,武媚誕下一女,李治給她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李令月。

李令月的出世,在一定程度上衝淡了李世民逝世的悲傷,所以對於這個小女兒,李治是非常喜愛的,在她滿週歲之後,就賜予了她“鎮國太平公主”的封號。

同時,在武媚的建議下,李治再次更改了年號,把“龍朔”改爲“麟德”。

這是李治改的第四個年號了,所以當他宣佈這一消息的時候,衆臣的反應比之前一次還要更強烈一些。

但是這依然沒有什麼用,年號依然被改了,與此同時,皇后武媚的影響力開始逐漸展現了出來。

長孫皇后和李世民夫婦倆的相處方式,給李治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不過李世民遇事雖然詢問長孫皇后的意見,但只是用來參考的,但到了李治這裡,就變成了武媚提出意見,然後他就按照武媚說的去做。

李治性格軟弱而不自信,而武媚卻剛好相反,不但才貌雙全,同時還具有堅毅的性格,在這樣的情況,她作爲李治最親近的人,自然也就得到了李治最大的信任。

此後數年,武媚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程咬金和李績等老將過世後,朝中只剩下了長孫無忌一個人還在硬撐著。

接下來的幾年裡,李治的身體開始出現了問題,經常臥牀不起,湯藥不斷,就連奏摺都開始由武媚進行批閱。

至此,武媚手裡的權力和影響力開始實現了質的飛躍。

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孫無忌也開始體會到獨木難支的狀況了,他雖然意識到現在的朝廷有問題,但是卻已經力不從心了。

此時的長孫無忌已經快到八十歲了,接連在武媚那裡碰了幾個釘子之後,氣急之下乾脆一咬牙就告老還鄉了。

武媚也不待見他,所以直接就批準了他的要求,長孫無忌告老還鄉之後,就帶著家人去了長孫衝那裡,然後在恆州定居了下來。

遠離了朝堂之後,長孫無忌的心情並沒有平靜下來,反而對大唐的未來更擔憂了,而這個時候,他忽然就想起了鄭子文。

“如果鄭子文在的話,或許武后就不敢這般肆無忌憚了吧?”

長孫無忌出現這樣的想法是正常的,因爲要論起大唐的重臣,不管是論資歷、論本事還是論威望,鄭子文都是排在頂尖的。

不過這個想法剛一出來就被長孫無忌甩掉了,因爲他想起鄭子文是被李世民和李治趕走的,他不回來搗亂就算好了,怎麼可能會幫大唐?

而且最重要的是,武媚的親媽還是鄭子文的寵妾,真算起來,鄭子文和武媚纔是一夥的,他要真在,還指不定幫誰呢!

想到這裡,長孫無忌臉上更加憂愁了。

第三百八十章 狂妄第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九十九章 力挽狂瀾(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特殊專業班級第二十二章 進京完婚第一百二十二章 劉三被抓第四百章 路遇打劫第二百零三章 認親第三十五章 默契第三百六十一章 子文省親(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孫皇后病危(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李的決定第二十六章 賭約第二百九十七章 子文裝病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李病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這是誰幹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得一犬第四百一十二章 又見野人(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歸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蝗蟲攻略第三百五十二章 弩騎兵的設想第一百零七章 大家滿意了吧第一百一十三章 悲催的王家父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駙馬黨和少先隊第二百零二章 雲嵐縣侯第二百七十二章 收稱心第三十章 皇后的哮喘第一百七十三章 子文進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王佐之才第三百二十四章 傳授煉丹第三十七章 杜如晦的命數第三百一十九章 辟穀丹(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武媚的不滿第三百六十七章 鄭子文的兒女們第三十六章 手段高明第四百一十二章 又見野人(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悠閒生活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李病了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木貴(上)第二十一章 斯文掃地第十章 嚴酷的奴婢制度第一百九十八章 京兆府天花爆發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木貴(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學了第九十六章 曹二狗娶媳婦第一百零一章 回京過年第二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的煩惱第四百五十九章 匆匆十年第二百二十五章 駙馬黨的威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無敵最寂寞第四十七章 君子六藝第二百六十一章 趕人(上)第二百零三章 認親第四百二十三章 兄弟和睦(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到雲嵐縣第二百六十六章 太子墜馬事件第二百六十一章 趕人(上)第四百章 路遇打劫第三百三十一章 鎮壓百濟叛亂(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聰明的狄仁傑第五十四章 大忽悠(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封賞第二百三十八章 王佐之才第四百章 路遇打劫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士彠捱揍第一百章 最強土豪計劃第二百章 力挽狂瀾(下)第一百零三章 子文論商(下)第二十一章 斯文掃地第四百一十五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救出劉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子文的說法第四百零一章 視察小漁村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唐皇家銀行第三百八十章 狂妄第三百二十三章 繼續忽悠第二百九十八章 金勝曼的寶物第一百九十七章 普及種牛痘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債子償第二百九十五章 經濟制裁第三百四十二章 娃娃親第二百四十六章 相繼離世第一百二十七章 流言兇猛(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見野人(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青天高三尺第四百六十五章 上官家之變(下)第四十四章 皇帝的權術第四百五十五章 平定歐洲第六十九章 做客王府第一百章 最強土豪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 又出名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后病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裝瘋高手(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黑齒常之第七十六章 震驚的劉縣丞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孫放炮第一百九十二章 再次封賞第二百四十七章 接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驚訝的上官儀
第三百八十章 狂妄第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九十九章 力挽狂瀾(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特殊專業班級第二十二章 進京完婚第一百二十二章 劉三被抓第四百章 路遇打劫第二百零三章 認親第三十五章 默契第三百六十一章 子文省親(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孫皇后病危(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李的決定第二十六章 賭約第二百九十七章 子文裝病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李病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這是誰幹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得一犬第四百一十二章 又見野人(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歸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蝗蟲攻略第三百五十二章 弩騎兵的設想第一百零七章 大家滿意了吧第一百一十三章 悲催的王家父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駙馬黨和少先隊第二百零二章 雲嵐縣侯第二百七十二章 收稱心第三十章 皇后的哮喘第一百七十三章 子文進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王佐之才第三百二十四章 傳授煉丹第三十七章 杜如晦的命數第三百一十九章 辟穀丹(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武媚的不滿第三百六十七章 鄭子文的兒女們第三十六章 手段高明第四百一十二章 又見野人(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悠閒生活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李病了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木貴(上)第二十一章 斯文掃地第十章 嚴酷的奴婢制度第一百九十八章 京兆府天花爆發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木貴(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學了第九十六章 曹二狗娶媳婦第一百零一章 回京過年第二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的煩惱第四百五十九章 匆匆十年第二百二十五章 駙馬黨的威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無敵最寂寞第四十七章 君子六藝第二百六十一章 趕人(上)第二百零三章 認親第四百二十三章 兄弟和睦(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到雲嵐縣第二百六十六章 太子墜馬事件第二百六十一章 趕人(上)第四百章 路遇打劫第三百三十一章 鎮壓百濟叛亂(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聰明的狄仁傑第五十四章 大忽悠(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封賞第二百三十八章 王佐之才第四百章 路遇打劫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士彠捱揍第一百章 最強土豪計劃第二百章 力挽狂瀾(下)第一百零三章 子文論商(下)第二十一章 斯文掃地第四百一十五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救出劉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子文的說法第四百零一章 視察小漁村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唐皇家銀行第三百八十章 狂妄第三百二十三章 繼續忽悠第二百九十八章 金勝曼的寶物第一百九十七章 普及種牛痘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債子償第二百九十五章 經濟制裁第三百四十二章 娃娃親第二百四十六章 相繼離世第一百二十七章 流言兇猛(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見野人(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青天高三尺第四百六十五章 上官家之變(下)第四十四章 皇帝的權術第四百五十五章 平定歐洲第六十九章 做客王府第一百章 最強土豪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 又出名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后病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裝瘋高手(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黑齒常之第七十六章 震驚的劉縣丞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孫放炮第一百九十二章 再次封賞第二百四十七章 接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驚訝的上官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华安县| 永清县| 青铜峡市| 余江县| 汶上县| 枝江市| 南投市| 定兴县| 西乌珠穆沁旗| 乐昌市| 长葛市| 建宁县| 宝应县| 巴里| 沈阳市| 闵行区| 太仆寺旗| 奈曼旗| 巴中市| 瑞丽市| 揭阳市| 盖州市| 荔浦县| 综艺| 长沙县| 海淀区| 莱西市| 昭通市| 额济纳旗| 沁阳市| 虞城县| 高雄市| 东山县| 陆良县| 华容县| 金塔县| 报价| 交口县| 平江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