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三十三章 殿議律法

“啓稟陛下,臣狄仁傑有本要奏。

多年來臣職司朝廷邢獄案件數百起,經過觀察總結得出,大唐律其中有很多部分已經不適宜大唐百姓,甚至有些律條還在限制著百姓的生活發展,所以臣請命,依照當今大唐國情,修改大唐律條,使之得民心順民意。”

說著,狄仁傑伸手遞上了一本奏摺,內侍老高疾步下來接過,放在了李二的案頭。

按照規則來說,朝臣遞奏摺並非是直接可以遞給皇帝的,需要按照不同的程序,先由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三省依次審批之後,選出其中需要皇帝做決斷的奏摺再往上遞,即便是皇帝審批的摺子,也需要發到中書省再次審議,如果不通過甚至有權利駁回皇帝的過分無理批示。

大朝會上一般都是議論朝政大略這樣的大事,很少有拿一個摺子出來討論,但也有例外,比如說狄仁傑這個做法,事實上屬於越權了,可又在情理之中,因爲他要大家討論的是修改律例的大事。

狄仁傑的話音剛落,下面的朝臣就議論紛紛,這個年輕人剛剛上任就這麼大一個動作,莫非他一個後輩,還想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成?

李二心中也有疑問,但是面上並未表露出來,反而略帶考校般的笑著問道:“怎麼?我大唐律才修改實施了幾年,就不合民情需要再次修改了?

朕知道你多年來深入體察民情比較瞭解百姓民心,不妨舉例一二,讓大家都聽一聽。”

說著話,李二就翻開了狄仁傑的奏摺慢慢翻閱起來,嗯,字跡工整言語有法度,像是個法家士子的行文,不過卻是有些激進了,他這個年紀倒是一股好銳氣,嗯?還有理有據?這些事情,真的是大唐如今的現狀嗎?

慢慢的李二笑容不在,改爲一臉的嚴肅,衆所周知,皇帝李二好武卻不失仁義寬厚,對於百姓國事最是用心,不敢有一絲怠慢,所以百姓都會真心擁戴這個君主。

“如今我們的大唐律乃是十幾年前新修訂的,新版的律法優點很多,減免了許多酷刑,而且多施仁政,所以百姓很是愛戴。

但是這樣的律法長久下來就出了問題,法不在刑而在公,但如果律法失去了刑罰之威懾,那麼就會導致許多有犯罪之心的人越發膽大妄爲,因爲他們知道縱然自己涉案犯法也不過是輕輕罰過罷了。

根據臣下這幾年的統計,大唐近八年來大亂子大邢獄案件還算穩定,但是中型小型案件卻一年比一年增多,甚至去年都比前年是翻倍式的增長。

百姓因此而飽受疾苦。”

“狄侍郎未免太過於危言聳聽了吧,法貴愛民,我們的律法體現陛下合朝廷的一片仁心,百姓真心擁戴愛護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因此而受苦?狄侍郎職司國家邢獄,卻將少數惡人作案禍害百姓,歸爲律法之禍,實在是滑稽,陛下,臣以爲,狄侍郎這樣的想法,恐怕不適合職司邢獄。”一名文官站出來反對道。

不等李二發話,另一人跟著開口道:“往年刑獄過重的時候百姓纔是怨聲載道叫苦不迭,照你所說,酷法打壓一切民衆,恐怕是又走了秦國二世而亡的路子,你居心何在?”

這時李二怒道:“混賬,我大唐難道是二世而亡之朝?論證不誅心,狄仁傑雖然年幼,但卻八年來探勘大唐,能說出這樣的話語定然不是無因,爾等且讓他把話說完。

狄卿,你奏摺中所說,當今律法有過鬆而不治犯罪的,也有過緊而苛刻百姓的,你倒是說一說,爲何新法修訂了不過十來年,同樣是這批百姓,當年他們認可,如今卻不再認可了?”

狄仁傑朗聲道:“十幾年前大唐是什麼形勢和局面,想必諸位大臣都是前輩,比我更加切身體會,那時大唐剛剛穩定,可以說還沒有走出窮弱的國情,百姓衣食尚且不足,有哪有心思分心他顧?遍地都是窮鄉僻壤,你就是讓人去犯罪,他又能去哪裡作惡呢?

可是現如今不同了,大唐越發富庶起來,家家戶戶餘糧夠吃兩年,以前綢緞是富貴人家的專屬,現在哪家如果沒一身綢緞衣服出來上街恐怕都不好意思出家門。

這證明大唐人人富庶家家有積財,而這也就給了懶人閒人犯罪的土壤,隨便偷竊一家兩家,就夠自己吃喝不愁了,這種方式比自己勞作來到要快吧,而且就算被發現也不一定會被抓,就算被抓也肯定不會殺,最多打一頓關起來而已,出來還能再幹。

同樣還是這批人,十年前閒著的就沒飯吃,十年後不一樣,十年後忙人能吃飽,閒人也餓不著,國情不一樣了,自然就有人趨向於選擇一條不勞而獲的路子。”

李二點頭道,“不錯,沒有歪說,倒是有理有據,那你且說說,律法太過嚴苛又是怎麼一回事?”

“這就要說到我遇到的一個案子,買賣私鹽案,大唐鹽鐵多年來一直是嚴格的國家管控,任何人敢私自販賣鹽鐵,就會被處以重刑,輕則流放重則殺頭甚至殺全家。

但那是以前家家戶戶都吃不上幾口鹽的時候,如今不同了,誰家沒有十斤二十斤上好的白鹽存儲?

可這時候的律法沒變,私人買賣白鹽還是酷刑,我就遇到過一個鄰里拆借十斤白鹽的事件,最終卻被當地官府以大唐律判了一個全家流放,本來一個鄰里互助的好事,弄得當地人心惶惶,恐怕這樣的事情在幅員遼闊的大唐不會少了。”

狄仁傑說的有理有據,不單單是李二,甚至殿上的官員也紛紛點頭,如今的大唐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嚴防鹽鐵是爲了防異邦,現在四周全都是大唐的地盤,哪有什麼異邦要防?這樣的刑罰的確是過了。

“如此看來,大唐律還真的是有問題了。

這樣吧,著令民部、禮部、刑部三司派人深入各地去了解百姓對於邢獄律法的看法,三月後彙總上來,到時朝廷出專人主持修訂律法一事。”李二開口吩咐道。

這是狄仁傑卻開口道:“陛下,臣斗膽,根據多年的觀察記錄,彙總了百姓對於律法的看法,並且對於當前大唐律私下了做了一些改動,請陛下和諸位大臣幫忙斧正看看可否合用?畢竟能夠早一日出臺新法就要早一日,大唐百姓等不得。”

什麼???你、你已經有了修改的腹稿?李二驚訝道。

同時羣臣紛紛看向了這個年輕人,他是有備而來呀!

而作爲舊律法的著作人長孫無忌,自始至終都沒有發出一言,一直當自己是個旁觀者。

第六百三十七章 進步的李二 一路平推第二百一十七章 統葉護慌了 東路開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神奇的背鍋俠 院長還不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西北事了 石破天驚第二百九十四章 元霸中招,白凡趕到第八百八十九章 硬氣的博陵崔氏第六百七十三章 倭國勞工掉鏈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狡猾祿東贊 老狐貍白凡第四百二十章 美女救英雄 來晚了的侯君集第六百九十五章 賠上火的李淵第三百一十二章 英雄救美 岳陽城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氏妥協的原因第七百九十九章 作祟小人在行動第四十章 長安大譁 白凡北上第九百一十八章 議政殿內起紛爭第八百二十六章 治病解毒平民亂第三十六章 終定計,謀算幕後黑手第五十四章 天策府升帳 我有個親戚?第五百七十一章 長安得報 投筆從戎的老杜第九百一十九章 是詭辯還是忠心?第六百九十一章 商機滿滿第三百零九章 憤怒的白凡 局勢失控第二百二十三章 白凡要練兵?歸途殺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唐第一批飆車黨第五百三十五章 御狀 黑加黑第九百三十七章 神探的糗事第一百零六章 驚天陽謀 一桃殺三士第九百一十章 波斯求援第六百零七章 大唐土地改革第一槍第九百六十六章 神武門內訌第七十一章 左賢王被困三合谷 樑師都身死朔方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劃下道來吧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是你的眼 白天不合法第四百零五章 真的背完了 丹陽公主第五百五十一章 風雲三兄弟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朝餘孽 西突厥暗流第六十四章 李二登基 我們可以賺錢第三百零二章 元霸報信 終南書院在行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投其所好,歪打正著第三十章 各方反應 過年撲克牌第九十四章 山中高人 傳說中的存在第六百一十二章 憤怒的百濟 窮途末路的公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師徒激辯第三百八十章 新羅求救 這位村姑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線生機 老杜真值錢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北游擊戰 二次打頡利第九百二十八章 鬥法之前第六百四十六章 傳功第七百三十二章 這是什麼東西?第三百七十一章 前因後果 求援第八十四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西突厥低頭 李二頂缸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聽我解釋 我嫁給你第一百九十七章 擒賊先擒王第八百二十六章 治病解毒平民亂第五百六十五章 殺神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吐谷渾堅城 破城神器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涼州 建馬場第九百五十一章 張亮伏法第七百二十九章 這就是轟天雷嗎?第二百五十九章 琴簫和鳴第八百零二章 廉頗未老的胡老頭第九百一十七章 馮盎求援第六百零七章 大唐土地改革第一槍第六百八十五章 有些後悔的白凡第八百一十章 神奇的電報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二要祭天?李元吉出手第六百七十四章 白家有喜 百濟搗亂第四百七十四章 世間有秦瓊 一肩挑罵名第五百九十一章 七星聚會 還想逃走?第四百一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 不管財貨追殺他們第七百一十九章 丐幫去留?第九百六十四章 神探夫婦察端倪第五百二十六章 英靈不遠 李二吐血(爆更之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部選人 柳暗花明(第八章,求支持!)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網沒打盡 元霸醉酒時第三百四十章 奇門遁甲 傳世奇陣第四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的賭局 盧氏末日第七百零九章 第一?有人不答應第二百八十一章 臥底出手 大唐版手撕鬼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碗油潑面 誰做第一先?第九百六十一章 窮兇極惡第八百零二章 廉頗未老的胡老頭第一百三十章 拿出證據隨你處置 濫殺無辜崔氏不服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災之一‘溺於水’第九百四十七章 隊伍拖油瓶第八百零二章 廉頗未老的胡老頭第一百零三章 會不會太快了點?第二百五十五章 婦女之友情聖白凡第六百九十一章 商機滿滿第四百五十五章 夫人外交 萬國來朝第一百二十七章 千里鴻雁來 白凡劈腿啦第一百一十九章 十面埋伏 必殺之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元霸發飆第八百一十三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第一福將第六百零八章 舌戰鄭氏 不一樣的鄭氏第五百三十八章 舉國復仇 我們有轟天雷呀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飛呢?白凡月下追齊王第四百五十五章 夫人外交 萬國來朝
第六百三十七章 進步的李二 一路平推第二百一十七章 統葉護慌了 東路開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神奇的背鍋俠 院長還不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西北事了 石破天驚第二百九十四章 元霸中招,白凡趕到第八百八十九章 硬氣的博陵崔氏第六百七十三章 倭國勞工掉鏈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狡猾祿東贊 老狐貍白凡第四百二十章 美女救英雄 來晚了的侯君集第六百九十五章 賠上火的李淵第三百一十二章 英雄救美 岳陽城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氏妥協的原因第七百九十九章 作祟小人在行動第四十章 長安大譁 白凡北上第九百一十八章 議政殿內起紛爭第八百二十六章 治病解毒平民亂第三十六章 終定計,謀算幕後黑手第五十四章 天策府升帳 我有個親戚?第五百七十一章 長安得報 投筆從戎的老杜第九百一十九章 是詭辯還是忠心?第六百九十一章 商機滿滿第三百零九章 憤怒的白凡 局勢失控第二百二十三章 白凡要練兵?歸途殺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唐第一批飆車黨第五百三十五章 御狀 黑加黑第九百三十七章 神探的糗事第一百零六章 驚天陽謀 一桃殺三士第九百一十章 波斯求援第六百零七章 大唐土地改革第一槍第九百六十六章 神武門內訌第七十一章 左賢王被困三合谷 樑師都身死朔方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劃下道來吧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是你的眼 白天不合法第四百零五章 真的背完了 丹陽公主第五百五十一章 風雲三兄弟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朝餘孽 西突厥暗流第六十四章 李二登基 我們可以賺錢第三百零二章 元霸報信 終南書院在行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投其所好,歪打正著第三十章 各方反應 過年撲克牌第九十四章 山中高人 傳說中的存在第六百一十二章 憤怒的百濟 窮途末路的公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師徒激辯第三百八十章 新羅求救 這位村姑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線生機 老杜真值錢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北游擊戰 二次打頡利第九百二十八章 鬥法之前第六百四十六章 傳功第七百三十二章 這是什麼東西?第三百七十一章 前因後果 求援第八十四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西突厥低頭 李二頂缸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聽我解釋 我嫁給你第一百九十七章 擒賊先擒王第八百二十六章 治病解毒平民亂第五百六十五章 殺神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吐谷渾堅城 破城神器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涼州 建馬場第九百五十一章 張亮伏法第七百二十九章 這就是轟天雷嗎?第二百五十九章 琴簫和鳴第八百零二章 廉頗未老的胡老頭第九百一十七章 馮盎求援第六百零七章 大唐土地改革第一槍第六百八十五章 有些後悔的白凡第八百一十章 神奇的電報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二要祭天?李元吉出手第六百七十四章 白家有喜 百濟搗亂第四百七十四章 世間有秦瓊 一肩挑罵名第五百九十一章 七星聚會 還想逃走?第四百一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 不管財貨追殺他們第七百一十九章 丐幫去留?第九百六十四章 神探夫婦察端倪第五百二十六章 英靈不遠 李二吐血(爆更之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部選人 柳暗花明(第八章,求支持!)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網沒打盡 元霸醉酒時第三百四十章 奇門遁甲 傳世奇陣第四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的賭局 盧氏末日第七百零九章 第一?有人不答應第二百八十一章 臥底出手 大唐版手撕鬼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碗油潑面 誰做第一先?第九百六十一章 窮兇極惡第八百零二章 廉頗未老的胡老頭第一百三十章 拿出證據隨你處置 濫殺無辜崔氏不服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災之一‘溺於水’第九百四十七章 隊伍拖油瓶第八百零二章 廉頗未老的胡老頭第一百零三章 會不會太快了點?第二百五十五章 婦女之友情聖白凡第六百九十一章 商機滿滿第四百五十五章 夫人外交 萬國來朝第一百二十七章 千里鴻雁來 白凡劈腿啦第一百一十九章 十面埋伏 必殺之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元霸發飆第八百一十三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第一福將第六百零八章 舌戰鄭氏 不一樣的鄭氏第五百三十八章 舉國復仇 我們有轟天雷呀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飛呢?白凡月下追齊王第四百五十五章 夫人外交 萬國來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海县| 南皮县| 班戈县| 右玉县| 西林县| 平果县| 镇江市| 安多县| 黄梅县| 中江县| 绥宁县| 托里县| 车险| 雷波县| 凌云县| 遂平县| 礼泉县| 壤塘县| 许昌市| 津市市| 施秉县| 崇阳县| 循化| 启东市| 石首市| 区。| 外汇| 阜新| 敖汉旗| 宜阳县| 聂拉木县| 南川市| 安平县| 吉隆县| 吉木乃县| 陈巴尔虎旗| 潢川县| 林州市| 颍上县| 凌海市| 四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