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而,林慕風乃又發出一番感悟道:“…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就是自然,所謂‘先天’,是對方行動中還沒有出現破綻,我們就要先瞧了出來。然第一式‘亢龍有悔’,便是要料敵機先,擊向他即將露出來的破綻。這一點,倒是與劍魔前輩他老人家的獨孤九劍之理如出一轍。而對方若是已經露出破綻,那就良機莫失,更當攻其弱點。這降龍掌的武學道理,跟道家的卻有不同。我記得《老子》一書曾言:‘吾不敢爲主而爲客,不敢進寸而退尺。’其主張不可搶先進攻,一味退守,以柔克剛,而降龍掌卻是當剛則剛,應柔則柔!總而言之,這本《周易》給晚輩的啓發,確實不小,讓晚輩對武學之道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聽完林慕風的一番感慨,曇宗乃是笑道;“——阿彌陀佛,恭喜林施主你的武學境界又上了一層樓!然世間武學之道…博大精深,絕非人窮其一生得能悟盡!就拿這降龍掌第一式‘亢龍有悔’來說,當中卻已包含了天下諸般武學之道。這一掌的掌法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只求剛猛迅捷,亢奮凌厲,只要有幾百斤蠻力,誰都會使了。‘亢龍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發必須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卻還有二十分。好比陳年美酒,上口不辣,後勁卻是醇厚無比,那便在於這個‘悔’字。天下什麼事情,凡是到了極頂,接下去便是衰退,這降龍掌似乎還根源於《易經》中的一些道理。易經講究的是‘泰極否來,否極泰來’。而‘亢龍有悔’的道理,乃是還沒到頂,便預留退步!這纔算得上是有勝無敗的武功,然就算一敗,那也無妨,當中留下的後勁依舊深厚無比……此一理,卻是武學之道的巔峰一論!”
“……大師所言極是,這‘亢’是極威猛、極神氣、極高極強的意思,一條神龍飛得老高,張牙舞爪,厲害之極,可是就在這時,它的威勢已到了頂點,此後就只有退、不能進了。這個‘悔’字,是要知道‘剛強之後,必有衰弱’。一艘大船,當順風順水之時,扯足了順風帆向前飛駛,很容易觸礁翻船。做人做事,都須留有餘地纔好!‘有餘不盡’四字,一掌既出,必須留有餘力。不管對方擊來的拳掌如何剛猛有力、勢若雷霆,我總之應以一招行有餘力。對方毒龍有八十條、一百條,降服了一條又有一條,去了十條,還有二十條,然我的掌力始終無盡無漏,那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了!然今日得蒙大師道破,終是受益匪淺,晚輩感激不盡……”說著,林慕風乃跪其面前,極具誠意地衝其磕了一個響頭……
於此,曇宗當即將其扶起,乃道:“——阿彌陀佛,林施主今日得此成果,皆因你平日所行之善因。所謂好人有好報,素聞林施主你在江湖上做過許多品行不端之事,然此舉卻盡是俠義之爲,當中雖舉止怪異,不爲常人所解。可是,究其本意…終是在行俠仗義,助人脫離苦難…而今,林施主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爲了讓江湖武林免於一難…乃與貧僧愛徒‘悟塵’一同前往尋找奇書《炎黃錄》,此行更是彰顯出林施主你之‘仁義’!試問,貧僧今日的這一番指點,又算得了什麼呢?”
“呵呵!大師言重了…不就是找本破書麼,有什麼大不了的。拼上性命什麼的…倒也算不上,至少,晚輩現在不是生龍活虎地站在您的面前嗎?說來,我總感覺大師您今日之所以指點我武功…似乎是另有用意吧!?”說到此,曇宗乃答:“阿彌陀佛…沒想到,還是讓‘慕風’你看出來了……沒錯,在你與寧馨姑娘還未來到少林寺之前,貧僧卻已接到悟塵的飛鴿傳書,說你會帶著寧姑娘來本寺求醫。當貧僧得知這個消息以後,我便想見識一下…能夠被七星選中尋書的你,究竟擁有什麼樣的能耐!然得見,結果竟是如此駭然……慕風你深得劍魔前輩劍招的真傳,又習得一身好拳腳……定能肩此重任,若然…七星也不會將上古奇書《炎黃錄》的秘密告之於你……”
林慕風聞言,當即悟道:“噢…原來如此,那大師您爲何又要指點我這些武學之道呢!?莫非,是因爲大師您見我林慕風長得太帥…暗生欣喜,所以,便想偷偷收來做個俗家徒弟?”
“呵,慕風…你就不要再胡言亂語了……貧僧之所以告知你這些武學之道,皆因‘緣’字而起!況且,像獨孤九劍這樣博大精深的劍法,慕風你竟能悟得當中精髓,貧僧便斷定爾等定然資質非凡,悟性極高!於此,貧僧倒也想看看…慕風你究竟能夠在一天之內,悟得多少武學之道!然這結果,卻是讓貧僧大吃一驚……”
“哇!聽大師一言,看來晚輩想得還真是沒有錯呢…越是那些武功高強的人,找傳人總是喜歡隨著自己性子來,不走尋常路,讓人無法捉摸。今得見大師此舉,倒是更爲確信了!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這麼做…會讓多少熱心習武的人從此對習武失去樂趣,從而在無意之間埋沒了一個武學義士…還有可能讓江湖上又少了一名武功蓋世的大俠!我覺得嘛…好的武功就要繼續傳承下去,若是頑固守舊…那麼等到幾十年後,幾百年後…以往那些享譽武林的絕世武功…真正流傳下來的,又有多少呢?”
聽到林慕風這麼說,曇宗則是驚道:“……看不出來,慕風你還有這等感悟!確實,現在許多絕世武功…都被世人所埋沒,皆因技者…不肯將武功傳授於外人,一直想著以血脈關係傳承下去。這使得不少絕世武功埋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哎…這也確非是武林之福!可是,這種觀念已經在世上根深蒂固,絕非以我等之力能夠打破的!”
“是啊…一種傳統觀念的形成,必是歷經過風雨的……也罷,今天時候也不早了,大師早點回去休息吧!晚輩想去見一見馨兒,就不與大師您同往了……”聞言,曇宗乃嘆道:“——阿彌陀佛,終是紅塵難忘煙雨情,慕風你與寧馨的感情,總算是撥開雲霧見青天…然這等七情六慾之事,貧僧身爲一個出家人,亦不好多加言論,但望你們倆以後能夠好自爲之!”
林慕風聽後,卻是語重心長地回到:“…人生在世,任憑你武功再高,名氣再響,生活過得再好…最終,卻也逃脫不了葬入黃土的命運!人生匆匆數十載,唯一恆久不變的…卻只有‘情’這個字!只有至死不渝的感情,才能夠長存於世上……”於此,曇宗然長嘆一聲,便黯然離去……
‘萬花晴晝海,南疆五毒潭’…此二處並稱天下奇景,兩地皆爲奇花異草所聚之地。晴晝海乃是一片花海,落星湖被花海所圍,湖水清澈,在萬花映照下呈現七彩流離之狀。如今,李軒痕在得到隱元會的幫助下,來到了萬花谷中的‘聾啞村’,此村地處萬花谷西北,地勢頗高,四面環水,東北角的池塘中置有水力驅動的練功木人,西側乃是名人雅士聚集的萬花仙境,然這聾啞村則就是萬花谷平日待客之所。然在此處已逗留三日之餘的李軒痕,卻因在村中找不到一位可以與自己交流的正常人,遂顯得有點氣惱……
“可惡!真是豈有此理…真沒有想到,萬花谷谷主‘東方宇軒’的待客之道,竟是如此。任由一批廢人來應付我們這些遠道之客,真是豈有此理。也罷,等到我李軒痕大事得成之時…就是你們萬花谷谷毀人亡之期!”說著,李軒痕乃在聾啞村之中,開始尋找前往萬花仙境的去路……
與此同時,在外苦尋三天萬花谷口未果的柳逸塵一行人,終按捺不住開始於長安城中尋找隱元會的人,亦是打算從他們那打聽萬花谷的入口…然他們提出的條件,正如洪武陽所猜想的那樣,他們堅持要柳逸塵以他身上的那份‘密圖碎片’作爲交換,才肯將入口的所在告之他們一行人……然而,柳逸塵卻也料到他們有此一著,其在長安城中找了一位技法不錯的裁縫,將密圖碎片上的內容刻在了一塊錦帕上。於此,洪武陽才答應柳逸塵以那密圖碎片向隱元會的人交換消息……
於是乎,柳逸塵一行人今也將來到萬花谷中的聾啞村,而當他們與李軒痕偶遇碰面時,又將會發生一些什麼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