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9章 西征突厥

李彥說道:“道長,我現在行走不方便,也不能每動一下都讓人抱著揹著,平時也要處理一些事情,想做一個代步的工具,這裡是否能找到木匠和鐵匠?”

洞玄子說道:“道觀之內什麼人都有,如果不是什麼太高深的東西,不用外面找人,我去叫人過來?!?

李彥也沒說什麼,洞玄子也認爲李彥不過是想做一個軟凳或者擡轎之類的東西,但不知道爲什麼需要鐵匠。但他明白,師兄天玄子把李彥捧到這個位置,有把李彥拉進道教陣容的意思。

雖然大唐在打擊佛教,但並不像西域那麼徹底。歷史經驗證明,佛教在蠱惑人心上是非常厲害的,也很快會再度崛起。道教這是發展的最佳時機,李彥算是炙手可熱的人物,身份之高,恐怕無人能比。同時力量強大,暗中的力量已不輸於皇上多少。

有這樣的人支持,先別說道教,起碼青城派就能獨佔鰲頭。再說,先祖被稱爲天師道創始人,也算是道教的先祖,洞玄子有責任把道教發揚光大。

李彥被追殺,逃亡千里,最後卻落崖,被水衝到鶴鳴山,被道家所救,這些豈非是天意?所以對李彥提出的要求那是堅決滿足。

反正現在也動不了,李彥按下急於去吐蕃的心思,把找來的一個木匠和一個鐵匠叫到房間,在紙上畫圖,讓他們按著圖紙打造零件,要求一定要精細標準。

一次又一次歷險,讓李彥開始懷疑任何人,這輛輪椅是李彥今後保命的東西,他不想讓這種圖紙泄露出去,所以並沒有畫全部的圖紙,而是一個個分散的零件。

總裝的任務交給了清風,他在李彥的指揮下往一起拼湊。沒有機械加工,再精細也不行,但清風手裡有龍泉劍是削鐵如泥的寶劍,修整還是能做到的。

有一些東西李彥坐在牀上一點點修整,弄得清風不知道永王這是幹什麼。但師父說當以師禮待之,也就一口一個師叔。本來李彥心裡年齡就大,所以並不覺得怎麼,只是他這個不是道士的人卻被稱爲師叔,有些怪。

第二天開始,清寧他們四個從青城山回來,李彥終於有了五個跟班的。他們是道家弟子,又是從小上山爲道的,可以說,滿腦子都是尊師重道,把道觀視作生命。清規戒律嚴格,遵守禮法門規的他們,對李彥是畢恭畢敬,言聽計從。

世俗中李彥是永王,是駙馬,道教中,是青城派護法,是師叔的輩分。哪敢有一點違逆,忠心是絕對沒問題的,李彥可不擔心他們是彌勒教的。

李彥不是道士,也沒那麼多規矩,平時又不是講究架子的人,也三十來歲年紀,和清寧他們差不太多。幾天之後就和李彥有說有笑,按李世民的話說,這些人又被李彥教壞了。原來守規矩,嚴肅的道士,變成了社會青年一樣。但這裡是道觀,所以,清寧他們還不敢太放肆。

不過一個小院中成爲李彥的天下,天玄子閉關參悟道義,青城山沒人管事,所以,洞玄子去管理教務,這裡也就剩下李彥他們。

鶴鳴山本來就是洞玄子修煉的地方,山清水秀,環境優美,青松、草地、水灘、野鳥、白鶴,一片仙山之景。

看著遠處雲霧繚繞的山峰,李彥也著急,一個月時間過去了,他的身體已然沒有大礙,可以說都好了。可是,他很悲哀的發現,自己真的癱瘓了,試了無數次,下肢還是不能動。對這種高位截癱,一個有現代知識的人清楚,幾乎沒有治癒的可能。儘管洞玄子給很多道觀下令,讓他們尋找那四味靈藥,但李彥並不相信能治好。脊椎神經受損,根本不可能恢復,並不是骨頭的原因。

可長時間不動,就會因血流減慢,出現肌肉萎縮,這一點李彥是知道的。所以,他只要有時間,就自己活動雙腿,給他按摩,有時候清風幫著,增加血液循環。

李彥不能動,他必須等自己的馬車和輪椅做好,否則他只能呆在牀上。儘管心裡著急,也沒辦法。本來一開始想讓道士派人向長安送信,向皇上報告,可這種情況對李彥是沉重打擊,如果他沒有那麼多牽掛,真的想永遠留在鶴鳴山當道士,自己怎麼去見外人?

他沒有讓這裡的人給任何方向送信。李彥一方面在準備自己的行動工具,另一方面在努力的調整心態,平復因爲不能動帶來的煩惱。

李彥明白,自己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心態,一旦離開這裡,必然是無法面對外面的世界。

因爲在道觀中都有人說過,李彥這樣是他不敬神佛導致的,是上天的懲罰。對這種說法,李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他不服氣,幹壞事的多了,怎麼沒這樣?一種與天抗命的思想,讓他努力準備離開這裡。李彥想讓所有人看看,自己不能行走,一樣不會比別人差。

所以,這輛馬車和一輛輪椅,傾注了李彥無數的血,一點點設計創造,耗費無數時間。李彥在鶴鳴山裡造車和輪椅,但山外卻天翻地覆。

張太他們衝出去趕往鬆州,立刻把情況向韓成報告,韓成差點沒死過去。永王從自己這裡離開竟然被截殺,生死不知。他只能用八百里折報向長安報告,同時通知在西寧州的程知節,另一方面派人向吐蕃太后文成公主通報,要求抓到兇手,找到永王。如果不交,大唐將出動大軍,踏平吐蕃。

這可是關係到李彥,很有心眼的韓成派人趕往西城,通知西城女王,讓她也派人尋找李彥下落。隨著時間推移,一天、兩天、十天、二十天,李彥又一次失蹤,調查結果是找不到任何消息。

長安太極宮裡,李麗質一臉淚水,那明亮的大眼睛裡全是仇恨:“父皇,你到底想怎麼辦?一句話,出不出兵?”

這種指責責問的口氣,讓李世民十分憤怒。他派出使者去高句麗,讓他們停止進攻新羅,還沒有消息,自己正在徵兵,準備討伐高句麗??衫顝﹨s出這樣的事,想對吐蕃用兵,哪是一句話那麼簡單。再說,吐蕃派來的人說,由於贊普過世,各地領主自立,根本不聽贊普的。是南茹領主巴扎勒指揮手下乾的,太后已準備兵馬討伐。再說,李彥失蹤,報仇又有什麼用?這不是泄私憤,哪是想的那麼簡單。張嘴說道:“胡鬧,這是軍國大事,發兵是那麼簡單的事嗎?你先回去,朕想想辦法?!?

李麗質看了李世民半天,轉身離開,她不再指望皇上,她要自己去找俊青。李麗質不知道,沒有俊青自己怎麼活著。

她返回了永王府,立即召集王府侍衛,派人往西域送信,同時派人趕赴臺灣通知飛鳳和李書同,又派人通知東南的李泰,讓他們調兵進入吐蕃找李彥,順帶滅了吐蕃。不是李麗青說她說了不算嗎?那我就替你說了算。

當天,李麗質帶領三百王府侍衛離開長安,趕往甘州。她要去找程知節,大唐軍隊唯一在西海的就是他們。

西域方向,吐蕃周圍一個多月時間,戰雲密佈,李麗青已然如熱鍋上的螞蟻。她也不知道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本以爲發動這場政變,讓自己女兒當上贊普,她成爲太后,其實就是女王一樣。依靠唐軍和西域軍隊,逐一消滅那些獨立領主,完成吐蕃的統一。

可是,巴扎勒竟然截擊大唐使者,很不巧的,使者是李彥,還生死不知,下落不明。這一下惹到了所有人,宇文毓根本不聽那一套,指揮駐蕃軍開始向周圍的吐蕃領主進攻,向南進攻,要求巴扎勒立即投降,否則滅他整個部落。

最先知道消息的是張冬亮,嚇得他亡魂皆冒,一面派人通知女王,一面指揮剛剛進入吐蕃的第一師向羅些殺來。西域軍根本不講理,也不聽吐蕃方面解釋,大開殺戒。

尼婆羅因爲他們的尺尊公主被抓起來,聯合天竺的軍隊也越過喜馬拉雅山向吐蕃進攻。祿東贊明白,這不過是藉口而已,都想趁機瓜分吐蕃。這一次,李彥失蹤,給了各方面進攻的藉口。

西域王宮裡,錦兒在地上來回走動,臉色焦急,班傑說道:“陛下,以永王的機智,應該不會有什麼事,你要冷靜?!?

錦兒出口氣說道:“你說怎麼辦?”

班傑說道:“現在唯一沒有動靜的是大唐軍隊,但我想,李世民不會看不到這點,根據長安傳來的消息,李世民準備對高句麗用兵。本來我想等大唐和高句麗開戰,他們無力西顧的時候,我們發動對突厥的進攻,否則,我擔心大唐進攻西域?!?

錦兒問道:“難道李世民會不顧盟約,背信棄義進攻西域?”

班傑冷笑道:“陛下,李世民也不是一般的人,他能容忍高句麗十幾年,就是西北並沒有解決。如今吐谷渾不存在了,那麼西突厥和薛廷陀就是他的心病。這一次他派永王傳旨,也是想安撫吐蕃,同時想把吐蕃掌握在手裡,用於限制我們??峙鲁讨澋能婈牄]有退回,留在西海就是因爲這個,我們不能不防啊。”

錦兒說道:“想以五萬兵力進攻西域,他是不是太狂了一些?”

班傑說道:“不然,如果我們西進,和西突厥打起來,再加上薛廷陀和吐蕃,西域也沒什麼優勢可言。再說,李世民也不可能一點不知道吐蕃的變化,擔心我們控制吐蕃,這次派永王前來,恐怕就是想讓你撒手。因爲永王是維護大唐的,你也不能和哥哥兵戎相見。如果永王一到,五萬唐軍進入吐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文成公主的孩子是永王的,李世民並不知道,如果他知道,恐怕現在已經是大兵壓境了。南面有李泰,海外有李承乾,臺灣有李書同,西北是我們,西面再有吐蕃,李世民還能睡著覺啊?”

錦兒說道:“那怎麼辦?難道看著嗎?”

班傑說道:“我認爲應該把第一師撤出來,讓吐蕃自己打,最好把唐軍扯進來,我們集中兵力進攻西突厥,這時候,周圍全都盯著吐蕃,我們可以順利解決西突厥,站穩腳跟?!?

錦兒擔心的說道:“那哥哥呢?李敏呢?不管他們了?”

班傑說道:“不用擔心,即使找,現在也找不到永王,進兵又怎麼樣,也不過是出口氣。我想,這些不是文成公主讓乾的。再說,有宇文毓的軍隊,吐蕃也不能把文成公主他們怎麼樣,當以國事爲重?!?

錦兒點點頭:“那好吧,通知單司令,命令第一師停止進攻,撤回崑崙山口,集中兵力進攻西突厥,用最快的速度解決他們,四個師分四路進攻,一直向前推進到裡海,王城遷都?!?

班傑點點頭:“遵命,我來安排?!?

錦兒說道:“通知柳飛煙侍衛隊進入吐蕃南部,尋找哥哥下落,把羅些守衛交給宇文毓?!?

“報告。”王宮侍衛進來:“柳總管報告?!?

錦兒接過報告看一下,臉當時白了,班傑連忙接過來一看,這是柳飛煙的報告,他派出的斥候小隊瞭解到,永王被追殺逃出之後,進入岷山,在一個斷崖上墜落,生死不知。已然瞭解到,這是彌勒教乾的,指揮截殺的人叫古日特,是彌勒教一個舵主,根據瞭解的地形看,永王兇多吉少,十有八九葬身在山澗之中。的友上傳,$$(小)$(說)$免費提供閱讀,如果你喜歡請告知身邊的朋友,謝謝!

錦兒搖晃一下,哥哥死了?好半天突然喊道:“傳令單司令,西城軍過處,殺光所有的和尚,毀掉所有的寺廟,只要是和尚,沒有赦免,全部斬首?!?

班傑嚇一跳,女王瘋了,這得殺多少人?他想勸阻,但看女王有些發紅的眼睛,沒說話。他也來氣,這些彌勒教唯恐天下不亂,什麼事都是他們攪和的。本來還以爲巴扎勒哪來那麼大膽子,敢截殺大唐的永王傳旨使者,原來又是彌勒教所爲,也就沒有說話,而是向單鷹下達了命令。

準備好幾年對突厥作戰開始了,西域總計才四個師,每個師一萬人,下轄四個團,從吐谷渾返回的張邵陽第三師在阿爾泰山以西,向北進攻,從吐蕃撤回的第一師,沿崑崙山向西進攻,目標霍羅格。第二師,蔡元山從素葉城向西進攻,指向吐火羅(阿富汗),第四師薩日向阿賴山進攻。四個師從四個方向全部越過邊境,殺入西突厥境內。

西域軍的作戰速度太快,從錦兒下令開始,只用了不到十天準備時間,四個師四萬部隊就殺進突厥境內。這又是一次閃電戰,西域軍是無後勤作戰,含怒下令的錦兒只是給了單鷹一個命令,要求速度,手段不管。人的殺心和破壞性如同瘟疫一樣,是會傳染的,幾乎沒有限制的西域軍變成了惡魔。

最爲奇特的是緊跟著西域軍進攻的是西域官府工作隊,他們就是接收地方,發動百姓進行什麼革命。對西突厥的人來說,他們根本不知道要革誰的命。

但是,短短一個月時間,他們明白革誰的命了,那就是革有錢人的命。西突厥內部大亂,肆葉護可汗集中的兵力也算不少,騎兵總數超過二十萬,但是四條線上一分,各個地方只有四五萬人。

這是西域最強的一次作戰,兩大兵器成爲戰場殺神,標槍代替弓箭,手榴彈代替馬刀,對那些還是弓箭和彎刀的西突厥士兵來說,就是面對屠殺。

四路大軍突飛猛進,快速向前突進,對於那些地主、貴族、領主來說,他們別說應付西域軍,起來革命的農奴都讓他們應付不過來。短時間,西突厥陷入滅頂之災。

第70章 戲水第90章 狡詐戰術(一)第401章 天下戰略(九)第356章 戒心第40章 被綁上戰車第218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四)第312章 國策(二)第83章 名劍風流第103章 團聚(二)第46章 主動獻計第195章 歷史真相(六)第429章 漢唐天下(十)第68章 夫妻夜話第132章 社會責任感第50章 定居長安(一)第395章 天下戰略(三)第5章 原來是窮光蛋第290章 逃亡(三)第1章 今夕是何年第438章 未雨綢繆(一)第147章 肺腑之言第380章 歷史慣性第48章 這就結束啦第227章 皇家騎士團(四)第431章 食色·性也(二)第374章 風雨飄搖三五年(二)第260章 初夏長安熱似火(一)第193章 歷史真相(四)第193章 歷史真相(四)第110章 再次出征第40章 被綁上戰車第93章 狡詐戰術(四)第47章 進長安第78章 越軌了第142章 風雲長安(十)第318章 西域風雲(六)第444章 左傾產品(一)第277章 打黑不掃黃(一)第372章 帝王心第69章 李大導演第375章 風雨飄搖三五年(三)第409章 吐蕃驚變(二)第329章 直言犯諫(二)第292章 再現蹤跡(二)第441章 血火遼東(一)第104章 威逼利誘(一)第200章 兵戒相見(三)第390章 情留吐蕃(二)第258章 借題發揮(一)第185章 男扮女裝第233章 情殤(三)第174章 計高一籌(三)第236章 到底誰的錯(二)第372章 帝王心第333章 西擴攻略(二)第213章 撲朔迷離第6章 耕種的難題第320章 西域風雲(八)第265章 皇家銀行(二)第133章 風雲長安(一)第351章 政治鬥爭第104章 威逼利誘(一)第225章 皇家騎士團(二)第123章 暗中較勁第79章 避禍第269章 貶爲庶民第338 風雨同舟(一)第323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25章 皇家騎士團(二)第260章 初夏長安熱似火(一)第405章 最佳搭檔(二)第338 風雨同舟(一)第18章 邀請第68章 夫妻夜話第127章 暗流涌動(一)第92章 狡詐戰術(三)第247章 囂張公主(一)第383章 和親(二)第177章 避世獨居第314章 西域風雲(二)第38章 再見秀寧第289章 逃亡(二)第402章 天下戰略(十)第121章 稀屎大錘第52章 銷售方式第245章 重拾親情(一)第375章 風雨飄搖三五年(三)第42章 殷嶠的八卦第201章 氣急敗壞第383章 和親(二)第217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三)第450章 規劃天下(四)第42章 殷嶠的八卦第109章 壟斷製造權第276章 原來是黑道火拼第91章 狡詐戰術(二)第394章 天下戰略(二)第224章 皇家騎士團(一)第350章 難解危局(二)第407章 紛至踏來
第70章 戲水第90章 狡詐戰術(一)第401章 天下戰略(九)第356章 戒心第40章 被綁上戰車第218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四)第312章 國策(二)第83章 名劍風流第103章 團聚(二)第46章 主動獻計第195章 歷史真相(六)第429章 漢唐天下(十)第68章 夫妻夜話第132章 社會責任感第50章 定居長安(一)第395章 天下戰略(三)第5章 原來是窮光蛋第290章 逃亡(三)第1章 今夕是何年第438章 未雨綢繆(一)第147章 肺腑之言第380章 歷史慣性第48章 這就結束啦第227章 皇家騎士團(四)第431章 食色·性也(二)第374章 風雨飄搖三五年(二)第260章 初夏長安熱似火(一)第193章 歷史真相(四)第193章 歷史真相(四)第110章 再次出征第40章 被綁上戰車第93章 狡詐戰術(四)第47章 進長安第78章 越軌了第142章 風雲長安(十)第318章 西域風雲(六)第444章 左傾產品(一)第277章 打黑不掃黃(一)第372章 帝王心第69章 李大導演第375章 風雨飄搖三五年(三)第409章 吐蕃驚變(二)第329章 直言犯諫(二)第292章 再現蹤跡(二)第441章 血火遼東(一)第104章 威逼利誘(一)第200章 兵戒相見(三)第390章 情留吐蕃(二)第258章 借題發揮(一)第185章 男扮女裝第233章 情殤(三)第174章 計高一籌(三)第236章 到底誰的錯(二)第372章 帝王心第333章 西擴攻略(二)第213章 撲朔迷離第6章 耕種的難題第320章 西域風雲(八)第265章 皇家銀行(二)第133章 風雲長安(一)第351章 政治鬥爭第104章 威逼利誘(一)第225章 皇家騎士團(二)第123章 暗中較勁第79章 避禍第269章 貶爲庶民第338 風雨同舟(一)第323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25章 皇家騎士團(二)第260章 初夏長安熱似火(一)第405章 最佳搭檔(二)第338 風雨同舟(一)第18章 邀請第68章 夫妻夜話第127章 暗流涌動(一)第92章 狡詐戰術(三)第247章 囂張公主(一)第383章 和親(二)第177章 避世獨居第314章 西域風雲(二)第38章 再見秀寧第289章 逃亡(二)第402章 天下戰略(十)第121章 稀屎大錘第52章 銷售方式第245章 重拾親情(一)第375章 風雨飄搖三五年(三)第42章 殷嶠的八卦第201章 氣急敗壞第383章 和親(二)第217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三)第450章 規劃天下(四)第42章 殷嶠的八卦第109章 壟斷製造權第276章 原來是黑道火拼第91章 狡詐戰術(二)第394章 天下戰略(二)第224章 皇家騎士團(一)第350章 難解危局(二)第407章 紛至踏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乐亭县| 台安县| 财经| 汤阴县| 互助| 蒙自县| 宣化县| 赣榆县| 友谊县| 兴国县| 长武县| 密云县| 乌鲁木齐县| 曲周县| 宝清县| 南宁市| 沙河市| 灯塔市| 揭阳市| 威宁| 扬州市| 宜黄县| 汶川县| 新和县| 马边| 探索| 庄浪县| 罗平县| 黄冈市| 汝阳县| 民丰县| 财经| 蒲城县| 婺源县| 宁南县| 肃南| 漳浦县| 乃东县| 余干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