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見李世民已要發怒,衆臣都在猜測,這第三封文書裡,究竟寫的是什麼內容。
這突厥特使今日前來的名義是“和談”,但他所行之舉,全無和談意味,衆人想也知道,這第三封文書裡,寫的絕不會是什麼“和談”的內容。
李世民這時終於放下那捲軸,他的臉色已由先前的漲紅變爲了鐵青。
“砰!”
重重地將那份卷軸砸在了朝堂上,李世民終於爆發了。
“突厥、薛延陀、高句麗!這些個蠻夷小國,竟然敢聯合起來,意圖對抗我大唐!真真是豈有此理!”
李世民瞪大雙目,對著那阿史那·巴坎厲聲喝道:“難道你以爲,聯合這些個米粒大的國家,就能威脅到我大唐的天威了嗎?”
一聽李世民的話,衆人又是一驚,先前那土地割讓書上寫著三國分割土地,他們還沒領會到言外之意。這時衆人才明白過來,原來是這三國要聯合起來,對抗大唐。
“嘿嘿!”
阿史那·巴坎面對盛怒的李世民,倒是絲毫不懼,他輕搖腦袋,悠悠說道:“你們中原有句古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我突厥三國當然不是臭皮匠,你大唐自然也算不得諸葛亮!”
阿史那·巴坎神情得意:“現如今,咱們三國已籌集五十萬大軍,隨時準備攻打大唐!你大唐前次被我頡利可汗打到長安,憑著地利僥倖贏了一小局,可見實力也不怎麼樣!現在我三國聯軍南下攻唐,難道你們還指望再憑著僥倖逃過這一劫麼?”
他的話剛一說完,程咬金就已站了出來:“哼!突厥,某手下敗將!薛延陀、高句麗,不過是偏安一隅的番邦小國!你們三國聯合起來,就想威脅我大唐?當真是可笑之極!”
“究竟是誰可笑,要打了才知道!”
阿史那·巴坎將頭別過去,不與程咬金爭辯,他又一拱手,向李世民道:“陛下,本使所提的要求你已看過,答不答應,還請給個回話!”
李世民冷哼一聲,陰厲道:“朕還需回話麼?你們這幾個番邦小國就想威脅我大唐,問過朕手下的將士了嗎?”
這話一出,場中武將紛紛踏前一步,鎮守在堂的千牛衛將士也紛紛舉起手中長刀,“鏘”一聲將長刀拔出,怒目對著那阿史那·巴坎。
這麼多膀大腰圓武將亮出威勢,將那阿史那·巴坎嚇得微一錯愕,他稍稍後退了一小步。
“哼!”
李世民這時又冷冷說道:“閣下想必已經知道朕的回話了吧?”
“你們若想打,我大唐有的是精兵強將,斷不會同意這等無理要求!”
李世民拒絕得乾脆果斷,那阿史那·巴坎稍作思索,又恨恨道:“陛下既然不願和談,那咱們就只有兵戎相見了!不過本使勸你們不要執迷不悟,我突厥鐵騎已足夠踏破大唐山河,再加上薛延陀、高句麗兩國,這樣強大的兵力,是你大唐萬萬不能敵的!”
李世民將頭一揚:“我天朝精兵無數,猛將如雲,區區五十萬兵馬,何足懼哉?”
他這話說得瀟灑隨意,引得朝堂上諸多朝臣齊聲叫好,衆人紛紛揮拳鼓舞,將渾身的力氣都抖落出來。
阿史那·巴坎先前被諸多武將已嚇過一輪,不敢再放肆,這時見唐人拒不退讓,便也將手往背後一靠,退了一步道:
“本使還會在長安等候五日,你們若是想和,便遣人來與我相商。五日之後,本使就要啓程回突厥,到那時,一切便再無回頭之路了!”
他倒也乾脆,留了個五日之期,便也甩手而退。
“陛下,萬不能和!”待那特使離開,杜如晦第一個上前發言,“這幾個外敵都是狼子野心之輩,即便咱們同意割讓土地,他們也不會收手,只會愈加變本加厲,繼續蠶食我大唐!”
“杜相公說的甚麼話!”
杜如晦剛一說完,程咬金就黑著臉反駁:“什麼叫‘即便同意割讓土地’?”
他一跺腳:“壓根就不可能割讓土地,他們要黃河以北大片疆域,這也能給?”
“唉!我只是打個比方!”杜如晦趕忙解釋。
程咬金還要再辯,李世民已擡手止住他。
“知節莫鬧!”李世民道,“朕決不會答應此等荒謬要求,這和談,不談也罷!”
李世民拍板不和,那衆人自然不敢提和,那些個想要和談的官員紛紛緘默不語。
剩下的人,分成兩派,像程咬金、尉遲敬德等人這時便站出來說要打。
但更多的人,此刻探討的是,拿什麼打?
包括房玄齡、李靖、魏徵等人在內,衆人已在計算大唐現有的兵力。
這阿史那·巴坎說三國聯軍有五十萬之衆,衆人倒不懷疑,雖然方纔衆人異口同聲說這幾個國家不過是蕞爾小國,但衆人心中都很清楚,這些國家實力並不弱,加一起湊五十萬並不稀奇。
而大唐現有的兵力,要加起來湊五十萬倒也能湊到,只是現如今各地邊陲都不安寧,邊軍要鎮守邊疆,而各地府兵分散在全國,若是臨時抽調,一起聚到北方,恐怕時間空間上都來不及。
再說,打仗打的是錢糧儲備,大唐這時正是天災人禍齊聚,前些日子才趕走突厥,正是休養生息的時節,這時候打仗,能湊出錢糧麼?即便是耗費巨資打贏了,對百姓的生活又會是多麼大的影響?
現如今,和談的代價極其昂貴,而打仗又是一個極耗費錢財,風險極大的選項,衆人紛紛憂慮,難道大唐就不能有幾日安穩日子麼?
李世民很是苦惱,先前突厥特使在眼前,他自然是不能認慫,將天朝上國的派頭擺出來??墒羌氁恢\算,這件事的確是極其棘手。
若是處理不好,這打下去的後果,可能真要比割讓黃河以北還要嚴重得多。
眼看著朝堂之上,衆臣各抒己見,始終拿不出個解決方案,他心中感慨萬分。
上一次,是恪兒從天而降,以身犯險,纔將大唐從衰敗的頹勢中拉了回來。
而如今,情勢比上一次還要兇險,又有誰能拯救大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