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這樣。
依然有很多人不願意花這個錢。
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
之前將錢捏在自己的手裡纔是最穩妥的。
交給別人。
那就等於是沒有。
哪怕是銀行,他們都覺得有些不放心。
如今的大唐。
李恪已經開始在蜀國實驗性的開設銀行。
一個完整的國家,一套完整的福利。
必然是要有銀行、學校等公共設施。
公共衛生間什麼的,早就已經開始使用了。
這是李恪投入建造的第一批公共設施。
想要讓民衆能夠接受這些公共設施的出現。
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讓這些公共設施可以第一時間投入使用。
並且讓他們明白,這些公共設施的好處。
再然後。
纔是一些能夠徹底改變民衆生活方式的公共設施。
例如銀行。
公共衛生間是前者。
同樣也是後者。
而銀行,則是單純的後者。
對於普通民衆來說。
銀行的使用是一種增值服務。
沒有銀行,他們也可以把錢存在自己的家裡。
存在銀行,這就需要有擔保人。
當然。
自從有錢出現。
就已經開始有各種各樣的銀行性質的服務出現。
例如一些富翁就會做這種事情。
他們允許村民或者僕從將錢存放在他們的手裡。
而他們則拿這些錢去賺錢。
賺到的錢,以適當的利益給存錢的人。
這就是銀行的性質。
而高利貸其實也是如此。
高利貸這種東西,出現的比銀行要早得多。
一開始,這種東西就是跟著賭場出現的。
有賭場的存在。
自然就有高利貸的存在。
高利貸的存在,是爲了利益。
他不像是銀行那種。
一般人根本沒有資格建造銀行。
有資格建立銀行的,只有皇室。
如今的大唐世界。
只有皇室纔有這樣的資格和信譽進行擔保。
其他的任何個人,都不具備這樣的信用。
而在皇室當中。
有資格做這種事情的只有李恪和李世民。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做這種事情。
可以說。
他雖然不能說是對商業的事情一竅不通。
但也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
讓他來管理銀行的話。
也只能當一個名譽行長之類的位置。
簡單來說。
就是用李世民的信用,去做這件事情。
而李恪不需要。
他的信譽就已經足夠好了。
根本不需要李世民作爲擔保。
特別是在蜀地。
他的信譽甚至是比李世民更好。
而在大唐範圍內。
雖然說李恪的名望還沒有超過李世民。
但也足夠了。
所以他是有資格建立銀行的。
不過現在,將銀行開到整個大唐,還不是最合適的時間。
現在的大唐,民衆還沒有徹底富裕起來。
建立銀行的前提是,所有的民衆都有閒錢存入到銀行當中。
而現在大唐的情況就是。
除了蜀地之外。
絕大多數的民衆還在溫飽線上掙扎。
哪怕是長安都是如此。
並非是所有的長安人都是有錢人。
有不少長安人還是很平窮的。
他們看起來非常有錢。
能夠吃得好喝的好,還居住在長安。
可實際上。
他們的收入勉強能夠和他們的支出平齊。
這就已經非常好了。
有很多人。
甚至連日常的收入都不足以支撐自己的花費。
只能去借錢。
這樣的情況。
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李恪也不覺得奇怪。
他作爲皇子。
對於下面百姓的情況自然瞭如指掌。
而幫助大唐民衆脫貧,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最起碼現在,李恪沒有做到這件事情的能力。
畢竟大唐現在的發展還不夠好。
如果是十年之後。
李恪可以有信心。
讓整個大唐,所有的民衆都脫貧。
這個時間,聽起來似乎漫長。
但如果對比現代社會的脫貧不乏就能知道。
這個速度已經非常快了。
當然。
現在大唐的人口數量跟現代社會也不能比。
現代社會最起碼也是十幾億人。
而如今的大唐。
哪怕是算上那些剛剛被李恪征服的國家。
也不過是人口一兩億而已。
這已經是李世民的努力了。
如果是戰亂時期。
這個人口的數量還會有一個巨大的縮減。
歷史上的華夏人口最少的時候。
只有幾千萬。
如今大唐能有幾億人口,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
而且隨著民衆生活安定。
人口的增長很非常快。
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
人口的數量就能迎來一個暴增。
現在的大唐。
雖然說已經安定下來了。
但畢竟纔剛剛安定下來。
百姓還沒有徹底恢復過來。
等過幾年時間。
這一代的人口逐漸長大。
人口就會迎來暴增。
這當然是一個時代繁榮的標誌。
但同樣。
也是一個時代巨大的壓力。
這樣的壓力。
很容易壓垮一個時代。
人口的增加,也意味著民衆的生活水平需要提升。
不然的話。
就憑那些家庭的收入,根本支撐不起龐大的人口的消耗。
大唐也同樣如此。
爲什麼要賑災?
一方面是這些地方確實是發生了各種各樣的災難。
其次就是這些家庭的貧窮。
他們根本沒有任何面對災難的本錢。
如果說這些家庭都有非常高的收入。
還有各種各樣的安全設備。
那一般的災難,還需要朝廷賑災嗎?
當然不需要。
當然。
一些巨大的災難,還是需要朝廷出手的。
李恪知道。
這種事情根本急不來。
所以現在。
他只是在蜀國這邊建立了銀行。
對於銀行往外擴張的事情。
他根本沒有考慮過。
現在的大唐根本不合適。
而這些。
都是蜀國的民衆的福利。
爲什麼總是有人想要進入蜀國。
成爲蜀國的子民?
因爲蜀國的福利好啊。
那些百姓或許根本沒有看到銀行好的地方。
只覺得銀行能夠定時給他們發錢。
還挺好的。
但對於那些商人而言。
他們卻看到了銀行背後代表的巨大利益和滔天的好處。
只不過。
他們也很清楚。
他們根本沒有這樣的資格去建造銀行。
當然。
他們可以給出蜀國銀行更高的利益。
比如蜀國銀行可以每年給普通的民衆百分之十的利益。
他們可以給民衆百分之十二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