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能夠更加安心的種地生產。
這個國家,才能逐漸安定下來。
在這個過程當中。
自然少不了殺戮和血腥。
“回頭,讓蜀軍過來五萬人?!?
“將這南詔國鎮壓一邊吧?!?
南詔國的面積不算大。
總人口只有幾十萬。
五萬人的蜀軍,已經足夠將這個地方徹底鎮壓。
畢竟現在。
李恪手邊的蜀軍數量也不多。
除了要處理這邊的事情之後。
驃國和象雄王國同樣也需要處理。
如果處理不了的話。
那這五萬人就可以大開殺戒了。
多殺一些。
總會震懾到其他人的。
只要這個目的達到了。
這南詔國就算是徹底評定下來了。
南詔國現在已經有不少人算是大唐的子民。
主要在南詔國的首都那邊。
那邊是最先被徹底控制下來的。
再加上常年有蜀軍坐鎮。
那裡的志安非常良好。
還有王志業在那裡處理各種事情。
雖然說王志業能力不怎麼樣。
但好歹也是個人。
他呆在那裡。
民衆就會有一個主心骨。
這就足夠了。
只要王志業別煩什麼大錯誤,被民衆抓住了。
民衆就會信任她。
特別是在李恪的暗示下。
王志業也給那些願意歸順他們的民衆發放了不少的福利。
其中有些福利。
蜀國的民衆都要眼饞。
他們自然願意歸順大唐。
不過這,也就是少數人的待遇。
後面的人,就連和大唐子民相同的待遇都沒有。
畢竟他們都是以後加入大唐的。
想要得到這樣的待遇。
最起碼要表現出有足夠的功勞。
例如,提出什麼科學創新之類的東西。
或者,說他們能夠有多麼的忠誠。
家裡有烈士之類的。
不然的話。
李恪也很難相信他們的忠誠。
福利自然是給自己人的。
連最基本的忠誠和愛國都沒有。
憑什麼得到福利?
雖然說蜀國現在確實非常富有。
但那些資源,都是給自己人的。
他們能得到更多的資源。
也能給蜀國創造更大的價值。
給其他人的話。
他們難免得到了利益之後就跑了。
這樣的情況,絲毫不用覺得奇怪。
所以。
現在蜀國的資源,只有一小部分會調動到這邊來。
用來當做獎勵。
至於絕大多數人。
則根本沒有獎勵。
現在,已經有很多人開始考慮加入蜀國的事情了。
他們不但想要加入蜀國。
還想搬遷到蜀國去居住。
畢竟蜀國的環境比這裡好太多了。
有這樣想法的人。
要麼就是南詔國的有錢人。
要麼就是那些什麼都沒有的人。
有錢人,自然可以憑藉自己的財富去享受。
當然。
作爲回報,他們也要給蜀國大量的財富作爲交換。
而那些什麼都沒有的人,想法就很簡單了。
反正他們不管在哪裡都是從頭開始。
爲什麼不去一個更好的地方從頭開始呢?
在南詔國這樣的地方。
哪怕是混出頭來。
也不過就是大唐的下等公民。
他們還不如去蜀國。
如果能夠在蜀國混出頭來。
他們就能得到大量的利益和財富。
這遠遠不是南詔國能夠給他們提供的。
不過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少。
但真正能行動起來能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
蜀國的入主一直都是有著極爲嚴格的限制。
哪怕是大唐本地人。
都很難得到去蜀國居住的資格。
更別說是這些外國的人了。
這些人想要得到蜀國的居住資格。
最起碼也要給蜀國有什麼突出貢獻。
然而這種事情。
是輕易能夠做到的嗎?
自然是不餓可能。
所謂的突出貢獻。
並不是說他們加入了蜀國的軍隊,成爲了蜀國的士兵。
甚至是爲了蜀國的戰爭身死。
這都不算是突出貢獻。
只有那些能夠真正影響到一整個蜀國的發展的貢獻。
才叫突出貢獻。
所以。
他們這些人。
基本上都沒有機會得到去蜀國居住的機會了。
哪怕是在大唐的本體。
想要去蜀國居住,也得是有錢有勢的。
畢竟現在蜀國的主要城市。
都已經是人滿爲患。
來做生意自然是可以的。
但是想要購買蜀國的房產。
就需要有各種各樣的資格。
或者是在大唐的官場當官。
或者是在軍隊裡有人。
或者說是有什麼特殊貢獻,是一個名人。
倒不是說那些普通人就沒有資格居住在蜀國。
只是現如今居住在蜀國的普通人。
基本上都是當初的原住民。
這些原住民居住在蜀國自然是不會受到任何限制的。
而且他們也是爲了蜀國做出過各種各樣貢獻的人。
他們憑藉這些貢獻。
得到的獎勵就已經讓他們成爲了富豪。
如果他們願意賣出自己的房產和居住權的話。
那他們就能得到更多的錢。
不過一般來說。
並沒有人做這樣的事情。
一方面。
居住權的申請非常麻煩。
哪怕是他們想要賣出去。
也很難找到合適的買家。
其次。
他們都很清楚。
只有在蜀國居住。
他們纔是這大唐的上等人。
離開了大唐。
哪怕是他們有再多的錢。
也只是下等人。
雖然說這樣的等級劃分現在的沒有被直接提出來。
但實際上。
很多人的心裡都已經這麼想了。
畢竟只有居住在蜀國的幾個主要城市。
才能得到蜀國的一些福利待遇。
例如養老、醫療等等。
這都是其他的地方的人沒有享受到的。
雖然說李恪確實是有將這些東西徹底推廣出去的想法。
但是有想法是一回事。
真正能夠做到是另一回事。
光是一個資源上的消耗,那就是巨大的。
可以說。
蜀國一整年的財政收入,基本上都已經投入進去了。
要說蜀國很富裕吧。
其實蜀國的國庫里根本沒有多少錢。
但要說蜀國很穹吧。
真要是想要掏錢。
蜀國能夠瞬間掏出一大筆錢。
這就是蜀國現在的情況。
李恪沒有將南詔國打造成第二個蜀國的想法。
蜀國有一個就夠了。
但是南詔國倒是有資格成爲蜀國的附庸。
發展的比蜀國差一點還是能做到的。
蜀國能發展成這樣。
除了李恪的統領之外。
還有很多民生科技之類的東西。